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与参数确定 被引量:60
1
作者 潘华 高孟潭 谢富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3年第1期11-23,共13页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 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动预测模型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个核心。在新版地震区划图中,依据板内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分布的特点,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CPSHA)中采用了由地震统计区、背景潜在震源区和构造潜在震源区构成的三级层次性潜在震源区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地震活动性模型。本文在论述CPSHA方法及其地震活动性模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三级潜在震源区模型的构成、地震活动性假定和基本特点,同时,也对新版地震区划图地震活动性模型的重要参数确定思路、方法与结果进行了介绍。本文将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我国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区 地震活动性模型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图
下载PDF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华 金严 胡聿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 ,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 ,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 .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 ,均存在较大差异 .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 ,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 .文中最后指出 ,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 ,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 ,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统计区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CPSHA方法 地震安全性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划分不确定性对场点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华 黄玮琼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场点通常位于地震统计区边界,以及不同方案震级上限变化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带 地震统计区 划分方案 不确定性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及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胥广银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源(潜在震源)简化为点源或者是线源.但对于较大震级的地震,仍然采用点源或线源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本文提出了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并以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车笼埔断层为例,探讨了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①采用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模拟地震破裂面与地震动影响场的三维展布特征,尤其适用于较大震级地震的近场区域;②潜在地震破裂面源的大小、产状,对近震源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结果有明显的控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 地震破裂面产状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下载PDF
累积绝对速度在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国 潘华 +1 位作者 李金臣 徐伟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6,共8页
指出了运用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对核电厂等设计精良的设施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累积绝对速度(CAV)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之中,用... 指出了运用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对核电厂等设计精良的设施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时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累积绝对速度(CAV)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我国现行的考虑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方法之中,用以排除厂址周围小震对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并选取实际工程场点进行了试算.试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排除厂址周围小震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绝对速度 核电厂 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山有 廖振鹏 《工程抗震》 1999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PSHA)确定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方法 ,建议设计地震在场地产生的地震动应满足以下条件 :(1)加速度峰值等于PSHA确定的给定超越概率加速度峰值 ;(2 )反应谱值不能超越PSHA确定的一致概率反应谱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PSHA)确定重大工程结构设计地震的方法 ,建议设计地震在场地产生的地震动应满足以下条件 :(1)加速度峰值等于PSHA确定的给定超越概率加速度峰值 ;(2 )反应谱值不能超越PSHA确定的一致概率反应谱 ,同时又不小于某一给定下限值。由本方法确定的设计地震是相对合理的 ,工程设计人员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设计地震 概率法 PSHA 工程结构
下载PDF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分解与设定地震及其在西安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大刚 刘亭亭 +3 位作者 李思雨 贾晓琳 庞健 于晓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共10页
本文以Arc GIS为平台,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地震局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西安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根据随机有限断层模拟得到西安地区地震动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离散算法平台,以潜在震源区为基本单位,将潜在震... 本文以Arc GIS为平台,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地震局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西安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地震活动性参数,根据随机有限断层模拟得到西安地区地震动强度预测模型,基于离散算法平台,以潜在震源区为基本单位,将潜在震源区离散成栅格并看成点源,分别计算每个栅格对场地的地震动超越概率,即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解去确定某一最可能造成所需危险水平下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的贡献率,最后根据加权方法确定设定地震。研究结果表明:在0. 2 s、1. 0 s和2. 4 s这3个周期的谱加速度值,相同危险性水平下,对场地贡献较大的潜在震源基本相同,但是各潜在震源的相对贡献率依然有差别;对于不同的危险性水平,对场地贡献较大的潜在震源区的数目区别很大,但基本都是靠近场地附近的几个潜在震源,且比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超越概率 概率地震危险性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解 设定地震
下载PDF
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研究
8
作者 王晓磊 王浠铭 +1 位作者 阎卫东 吕大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对比,提出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以水平强度参数作为条件的实际算例,利用现有水平-水平、水平-竖向强度参数相关系数模型构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目标分布,对目标地震动数据库进行联合选取,将选取结果与传统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建出的水平和竖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与“无条件”分布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结果与目标理论分布匹配良好;与仅考虑水平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地震动选取方法相比,联合选取方法能够考虑竖向地震动特性,并且不会对水平向造成影响,提出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全面地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特性,为工程结构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地震动输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和竖向地震动 广义条件强度参数(GCIM) 地震动选取 相关系数模型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徐伟进 吴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10-3118,共9页
本文以东北、华北及川滇地区为例,系统研究了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采用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模拟了包含余震和不包含余震的两套地震序列,然后以模拟地震目录为基础输入,采用基于空间光... 本文以东北、华北及川滇地区为例,系统研究了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采用基于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ETAS)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模拟了包含余震和不包含余震的两套地震序列,然后以模拟地震目录为基础输入,采用基于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了两套地震危险性结果——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峰值加速度),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套PGA的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值来研究余震时空丛集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对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均值为6%左右,最大可达10%,并且随着超越概率水平的提高,余震影响也越大.弱地震活动区余震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要高于强地震活动区.研究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两套PGA结果绝对差值的最大值约为15 cm·s^(-2),且出现在高PGA区,这意味着余震对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地震区划或一般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可考虑不用删除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影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蒙特卡罗模拟 ETAS模型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计算与制图
10
作者 扈桂让 郝雪景 +1 位作者 刘艳春 张丽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地震危险性计算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进行计算。简述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原理、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流程,将计算结果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潜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 地震危险性计算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进行计算。简述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原理、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流程,将计算结果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潜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险普查潜源模型的晋西北、晋东南山区计算结果稍有增大;汾渭断陷带内的计算结果略有降低,但差距很小,可认为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GIS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下载PDF
融合三维断层源和二维潜在震源区的随机抽样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算法研发
11
作者 陈鲲 高孟潭 +4 位作者 俞言祥 徐伟进 杜义 李雪靖 陆东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454,共20页
文中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方法,研发了一套融合传统二维潜在震源区(下文简称“潜源”)和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算法。该算法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区域面源,同时还能考虑地震的破裂尺度并兼容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文中研发... 文中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方法,研发了一套融合传统二维潜在震源区(下文简称“潜源”)和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算法。该算法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区域面源,同时还能考虑地震的破裂尺度并兼容三维断层源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文中研发的算法可高效实现断层源地震事件集的三维模拟,并将地震破裂尺度引入到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中,显著提高了近断层地区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合理性。为了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算法采用预先在平面潜源中充填网格点的方式随机模拟地震事件在潜源内的均匀分布。对于椭圆衰减的地震危险性计算,算法采用了预先构建不同震级、距离及不同场点与潜源长轴方向夹角下的短轴距的三维矩阵,通过查表和插值方式直接获得相应场点的短轴距,避免了循环迭代逼近短轴距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分别利用五代图的概率地震危险性程序和文中研发的算法,计算了湖南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所处的中强地震活动环境的区域地震危险性以及近断层源的常德、株洲2个场点在不同概率水平下(重现期分别为50a、 475a和2 475a)的地震危险性。比较研究表明,五代图的程序低估了三维断层源附近的地震危险性,且随着概率水平的降低,低估的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利用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EER)验证概率地震危险性程序的算例(数据集1案例10)验证了文中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潜在震源区 三维断层源 蒙特卡罗
下载PDF
中国与美国抗震设防区划图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振明 王兰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6-86,共11页
虽然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PSHA)都被中国和美国用于编制抗震设防区划图,但是该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特别是无量纲的年超越概率被当作有量纲的超越频率(1/年),其结果(即地震灾害曲线与强地面运动区划图)的物理与统计意义不明确,不能与实... 虽然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PSHA)都被中国和美国用于编制抗震设防区划图,但是该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特别是无量纲的年超越概率被当作有量纲的超越频率(1/年),其结果(即地震灾害曲线与强地面运动区划图)的物理与统计意义不明确,不能与实际地震进行对比。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是不适用于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特别是编制抗震设防区划图。实际经验表明地震危险性确定分析法(DSHA)是更适用于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特别是编制抗震设防区划图。确定分析法的优点在于所得到的结果具有明确的物理和统计意义,并可以与实际地震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地震风险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地震危险性确定分析 强地面运动区划 抗震设防区划
下载PDF
基于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以从化区为例
13
作者 李翀 郜怀龙 +2 位作者 何萍 卢帮华 闻则刚 《华南地震》 2023年第2期56-68,共13页
为了厘定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工作中的适用性,针对从化区,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其周边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动衰减关系,基于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资料... 为了厘定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工作中的适用性,针对从化区,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提供的信息为依托,给出其周边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动衰减关系,基于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资料,利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CPSHA)方法对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了对从化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起主要贡献的几个潜在震源区及贡献值,计算了从化区未来50年超越概率63%、10%、2%和100年超越概率1%的PGA分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绘制了从化区4种概率下的基岩及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分布图。结果表明:背景源(17)、广州、佛冈、河源、担杆岛、珠海和东莞潜在震源区对计算区内PGA起主要贡献;区内50年超越概率10%地表地震动分布中间高两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潜在震源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从化区
下载PDF
中国大陆基于BPT模型的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分析
14
作者 徐伟进 吴健 高孟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05-5018,共14页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区划图编制、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以及地震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依据,地震时间活动性模型则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本研究中基于布朗过程时间(Brownian passage time(BPT))模型,计算了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区划图编制、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以及地震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依据,地震时间活动性模型则是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本研究中基于布朗过程时间(Brownian passage time(BPT))模型,计算了不同情况下中国大陆特征地震震源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发生率,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地震动模型,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并与基于泊松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具有显著影响,在那些地震离逝时间相对较长,离逝率较大(大于1)的震源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结果相较于基于泊松模型的地震危险性结果显著增大,增大幅度最大可达50%以上.相反,在那些刚发生地震不久,地震离逝时间较短的震源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结果相较于泊松模型显著减小,减小幅度最大可达50%左右.地震复发间隔的变异系数对地震危险性结果也有显著影响,选择合适的变异系数对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重要,后续应该加强对地震复发间隔不确定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还表明,时间相依的地震活动特征对不同超越概率下的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是一致的,不随超越概率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对地震风险管理、地震保险以及相关防震减灾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时间相依 BPT模型 地震活动性模型 中国内地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宝一 龚平 王丽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9-714,共6页
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并且为工程师提供抗震参数.在分析国内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案.通过MAPGIS二次开发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 对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并且为工程师提供抗震参数.在分析国内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案.通过MAPGIS二次开发编写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并以三峡坝区某工程场地为例对程序进行了测试.基于MAPGIS的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提高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帮助用户从空间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PSHA的核电厂近断层抗震设计谱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进军 李琼林 +1 位作者 邬迪 谢礼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2-199,共8页
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随着核电厂未来向内陆区的发展,其可能会遭遇到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核电厂抗震规范设计谱并未考虑近断层地震动。该文首先基于大量实际近断层脉冲型和相应无脉冲地震动记录,研究了脉冲对反应谱... 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随着核电厂未来向内陆区的发展,其可能会遭遇到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核电厂抗震规范设计谱并未考虑近断层地震动。该文首先基于大量实际近断层脉冲型和相应无脉冲地震动记录,研究了脉冲对反应谱的放大效应,建立了修正的近断层脉冲放大系数模型;继而将地震动脉冲效应引入到近断层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并基于设定断层模型,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型的一致危险性反应谱;通过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分解,分析了对场地最危险震级和距离,并将结果引入地震动衰减关系中得到设计谱,最后通过近断层脉冲放大系数对设计谱进行修正,得到考虑近断层脉冲效应的核电厂抗震设计谱。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框架下,考虑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工程场地核电厂抗震设计谱的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 核电厂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修正脉冲放大系数 抗震设计谱
下载PDF
Potential rupture surfa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on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17
作者 胥广银 高孟潭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Potential sources are simplified as point sources or linear sources in current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PSHA) methods. Focus size of large earthquakes is considerable, and fault rupture attitudes may h... Potential sources are simplified as point sources or linear sources in current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PSHA) methods. Focus size of large earthquakes is considerable, and fault rupture attitudes may have great influence upon the seismic hazard of a site which is near the sourc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it is unreasonable to use the simplified potential source models in the PSHA, so a potential rupture surface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dopting this model, we analyze the seismic hazard near the Chelungpu fault that generated the Chi-Chi (Jiji)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7.6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1) This model is reasonable on the base of focal mechanism, especially for sites near potential earthquakes with large magnitude; (2) The attitudes of potential rupture surfa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of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and seismic z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fault rupture attitude potential rupture surface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seismic zoning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振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297,共9页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PSHA)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于地震灾害与风险性评估的方法。然而它在计算中却存在着一个错误:把强地面运动衰减关系(一个函数)的条件超越概率等同于强地面运动误差(一个变量)的超越概率。这个错误导致了运用强地面运动误...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PSHA)是目前最广泛应用于地震灾害与风险性评估的方法。然而它在计算中却存在着一个错误:把强地面运动衰减关系(一个函数)的条件超越概率等同于强地面运动误差(一个变量)的超越概率。这个错误导致了运用强地面运动误差(空间分布特征)去外推强地面运动的发生(时间分布特征)或称之为遍历性假设,同时也造成了对PSHA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本文推导出新的灾害计算方法(称之为KY-PSHA)来纠正这种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强地面运动 强地面运动衰减关系 强地面运动误差(不确定性)
下载PDF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in delimitation of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on results of PSHA
19
作者 潘华 黄玮琼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2期213-218,共6页
The seismic hazard of research area is evaluated by probabilistic analysis method for three different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scenarios.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in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delimiting on the eva... The seismic hazard of research area is evaluated by probabilistic analysis method for three different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scenarios.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in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delimiting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discussed too. It can be seen that for those local sites along zone's border or within areas with vast change of upper bound magnitude among different scenarios the influence on seismic hazard resul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belt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delimiting UNCERTAINTY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下载PDF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belt and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20
作者 潘华 金严 胡聿贤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3期323-329,共7页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status of delimitation of seismic zones and belts of China firstly in aspects of studying history, purpose, usage, delimiting principles, various presenting forms and main specialties. Th...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status of delimitation of seismic zones and belts of China firstly in aspects of studying history, purpose, usage, delimiting principles, various presenting forms and main specialties. Then the viewpoints are emphasized, making geographical divisions by seismicity is just 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of delimiting seismic belts and the concept of seismic belt is also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used in CPSHA method. The concept of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and its history of evolvement are introduced too.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rwo concepts exist separately in their statistical property, actual meaning, gradation, required scale, and property of refusing to overlap each other, aim and usage of delimitation. But in curr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se two concepts are confused. On the one hand, it causes no fit theory for delimiting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in PSHA to be set up; on the other hand, researches about delimitation of seismic belts with purposes of seismicity zoning and studying on structural environment,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generating also pause to go ahead. Major conclusions are given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at seismic statistical zone bases on the result of seismic belt delimiting, it only arises in and can be used in the especial PSHA method of China with considering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inhomogeneous seismic activities, and its concept should be clearly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concept of seism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smic statistical zone seismic belt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CPSHA method DELIMI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