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干预需求、规范敏感性与大国海外安全市场化发展模式
1
作者 王彦飞 张传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5,154,共23页
冷战后,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在大国普遍出现,但是这些国家安全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有所不同。有些大国采取作战型模式,一些大国属于安保型模式,也有大国从作战型模式转为军事辅助型模式。作者以海外军事干预需求和规范敏感性为变量,搭建大国... 冷战后,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在大国普遍出现,但是这些国家安全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有所不同。有些大国采取作战型模式,一些大国属于安保型模式,也有大国从作战型模式转为军事辅助型模式。作者以海外军事干预需求和规范敏感性为变量,搭建大国海外安全市场化发展模式的解释框架,着重讨论国家和公司的关系。当海外军事干预需求强、规范敏感性低时,大国出现作战型发展模式;当海外军事干预需求强、规范敏感性高时,大国采取军事辅助型模式;当海外军事干预需求弱、规范敏感性高时,大国出现安保型模式。世界主要大国海外安全市场化的发展经验证实了上述假设。英国和美国的案例比较分别验证了大国的作战型模式和军事辅助型模式的成因,而印度和日本的案例论证了安保型模式产生的逻辑。当前,中国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的需求日益迫切,讨论大国海外安全市场化的发展,对中国借助市场化手段保障海外利益安全也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利益安全 安全市场化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 军事干预需求 规范敏感性
下载PDF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规制中的安全与人权:母国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译) 孙圆圆(译) 《国际法研究》 2020年第5期115-128,共14页
鉴于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在海外提供的安保服务逐渐增多,同时考虑到这些公司对于东道国人民的人权威胁也在剧增,因而促进对这些国际舞台上的新兴行为者的监管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出于多重考虑,本文将处理人权义务的重心置于母国身上。... 鉴于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在海外提供的安保服务逐渐增多,同时考虑到这些公司对于东道国人民的人权威胁也在剧增,因而促进对这些国际舞台上的新兴行为者的监管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出于多重考虑,本文将处理人权义务的重心置于母国身上。通过分析一般国际法和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本文提出了三条可将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行为归于母国的路径。并且提出,母国对于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所承担的实体国际法义务包括了:保护的责任,保障诉诸法院和司法保护的义务,以及国家之间合作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 母国 国家责任 人权
原文传递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对国际法的冲击及其规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雪涛 《国际法研究》 2016年第1期100-118,共19页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全球对军事和安保服务的庞大需求,私营军事安保公司作为一类特殊的工商业实体,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然而,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活跃,对现有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全球对军事和安保服务的庞大需求,私营军事安保公司作为一类特殊的工商业实体,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然而,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活跃,对现有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法等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此外,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缺乏国际、国内层面的有效规制,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困扰国际社会的问题。对此,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对于这一特殊的行业,需要为其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目前,在国际层面,主要国家签署了规制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软法"性文件——《蒙特勒文件》,联合国拟定了关于规制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公约草案,私营军事安保行业也自发地制定了有关行业行为准则等。在国内层面,无论是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母国、雇佣国,还是其开展业务活动的所在国,都致力于发展并完善有关规制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国内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 国际人权法 国际人道法 国际刑法 蒙特勒文件
原文传递
国际法视野下的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模式、争论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颜苏 《国际法学刊》 2020年第1期106-121,158,共17页
本文从分析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提供的军事和安保业务模式入手,分析各种相关概念,认为研究私营军事安保公司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其概念而在于业务模式。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并非国际法意义上的雇佣军。联合国《供人权理事会审议并采取行动的关于... 本文从分析私营军事安保公司提供的军事和安保业务模式入手,分析各种相关概念,认为研究私营军事安保公司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其概念而在于业务模式。私营军事安保公司并非国际法意义上的雇佣军。联合国《供人权理事会审议并采取行动的关于私营军事和保安公司的可能公约草案》中有关政府职能外包化和政府固有职能的争议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关于政府固有职能在国际法上并没有明确界定,各国在规则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其内涵。中国应有效参与规范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的国际法规则的创建,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海外安保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 政府固有职能 海外安保服务
原文传递
情报职能与软安保:智能化时代国际私营安保公司职能变化及其意义
5
作者 张金平 蒋东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9,72,共8页
[研究目的]国际私营安保公司参与后冷战时代全球安全事务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安保公司走向海外也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国际安保公司在智能化时代承载着情报职能,而且这种职能的地位与作用愈加重要。这种变化... [研究目的]国际私营安保公司参与后冷战时代全球安全事务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安保公司走向海外也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国际安保公司在智能化时代承载着情报职能,而且这种职能的地位与作用愈加重要。这种变化凸显了国际安保公司从传统的“硬安保”向“软安保”的转变。分析新现象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分析国际私营安保公司的职能转变,重点结合智能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安全环境、需求等阐述国际私营安保公司的情报服务与软安保形成的过程和动力,并探讨其意义。[研究结论]工业革命后的安全环境和安全需求催生了现代私营安保制度;工业革命后期的现代私营安保制度具有“硬安保”的特点;后冷战时代的安全格局(特别是全球反恐战争)为国际私营安保公司的勃兴提供了动力;信息化条件下,国际私营安保公司的情报职能凸显,从而解开了“软安保”模式的序幕;“软安保”不仅意味着智能化时代更加隐蔽、细密的权力管控,也意味着安全治理的核心理念从恢复转向预防;国际私营安保的“软安保”模式显示了一种保持权力扩张的安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 情报职能 情报服务 软安保 国际私营安保公司
下载PDF
论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以私营军事安保公司为视角
6
作者 吴昊 《贸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非国家行为体的日益兴起,使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国际法主体的认定标准,思索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相比,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有何异同点。遭受武力攻击的受害国,对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其正当性基础在于... 非国家行为体的日益兴起,使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国际法主体的认定标准,思索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相比,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有何异同点。遭受武力攻击的受害国,对私营军事安保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国际社会追求自由和正义,世界人民普遍反对与和平相对立的一系列行为;合法性基础来源于习惯国际法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通过的决议。根据现行条约,非国家行为体在武装冲突过程中依然需要遵守国际人道法,若违反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主权国家要在合法使用武力的条件与范围内行使自卫权,切忌以此作为推行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威胁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行为体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 自卫权 武装冲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