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罗恩病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的异同 被引量:22
1
作者 邹宁 吕红 钱家鸣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对克罗恩病(CD)与原发肠道淋巴瘤(PIL)进行临床比较,找出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1月-2004年7月间CD 90例和PIL 46例住院患者,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PIL患者平均年龄高于CD患... 目的对克罗恩病(CD)与原发肠道淋巴瘤(PIL)进行临床比较,找出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1月-2004年7月间CD 90例和PIL 46例住院患者,所有数据采用X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PIL患者平均年龄高于CD患者近10岁[(45.0±16.2)岁比(36.7±15.7)岁,P<0.01],而PIL患者的病程中位数明显短于CD患者(4.0个月比36.0个月, P<0.01)。肛周病变在CD患者中多见(P<0.01)。肠梗阻及瘘管形成在CD患者更常见(P< 0.05)。60.9%PIL患者为单部位受累,明显高于CD患者(P<0.05)。腹部包块、腹腔淋巴结肿大和腹腔积液在PIL患者中多见(P<0.05),共有69例CD及20例PIL患者行消化道造影,显示PIL中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肠套叠多于CD(P<0.05)。共有67例CD及18例PIL患者接受内镜检查,活检确诊PIL占61.1%,而82.1%CD提示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CD和PIL的术前确诊率分别为17.7%和25.0%。结论 CD与PI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难度高,年轻而病程长、有肛周病变、瘘管形成、多部位病变者更支持CD,病情易复发;PIL病程短,单部位病变,内镜活检率确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原发性小肠腺癌与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付远志 刘振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腺癌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及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腺癌21例及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3例,对44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对...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腺癌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及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小肠腺癌21例及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3例,对44例患者行螺旋CT检查,对两种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和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肠腺癌发病部位:十二指肠16例,空肠3例,回肠2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发病部位: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16例,两种小肠恶性肿瘤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中,小肠腺癌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104.9±9.1)、(95.6±8.9)ttu,显著高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45.4±8.9)、(69.1±8.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者各具特征性表现,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原发性小肠腺癌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梅英 王承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确诊的PIL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内镜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等。结果 39例PIL患者中,B细胞性淋巴瘤33例(8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确诊的PIL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内镜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等。结果 39例PIL患者中,B细胞性淋巴瘤33例(84.6%)、T细胞性淋巴瘤6例(15.4%);小肠病灶24例(61.5%)、结肠病灶11例(28.2%)、其他4例(10.3%),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27例(69.2%)、贫血21例(53.8%)、排便异常18例(46.2%)等。18例接受肠镜检查:9例(50.0%)大肠或回肠末端肠腔肿物、7例(38.9%)单发溃疡、4例(22.2%)息肉样增生、3例(16.7%)多发溃疡;23例接受CT或MRI检查:15例(65.2%)局限性肠壁增厚(中位厚度2.74 cm)、13例(56.5%)腹腔软组织块影、11例(47.8%)局限性管腔狭窄、9例(39.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6例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学诊断。结论 PIL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见症状是腹痛,其次为排便异常、贫血等,肠镜、CT或MRI检查有助于PIL的诊断,手术是PIL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临床表现 影像学 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肠淋巴瘤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珍 徐肇敏 吕瑛 《胃肠病学》 2007年第5期267-269,共3页
背景: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胃肠道疾病,特别是与克罗恩病(CD)的鉴别诊断较困难。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肠淋巴瘤和C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原发性肠淋巴瘤与CD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 背景: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胃肠道疾病,特别是与克罗恩病(CD)的鉴别诊断较困难。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肠淋巴瘤和CD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原发性肠淋巴瘤与CD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肠淋巴瘤和CD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原发性肠淋巴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CD为35岁。5例(12.2%)CD发生肛周病变,4例(9.8%)内瘘,3例(7.3%)有肠外表现,但仅1例(5.9%)原发性肠淋巴瘤曾有肛瘘。内镜下原发性肠淋巴瘤以回盲部受累多见(41.7%),CD以小肠和结肠均受累多见(48.8%);原发性肠淋巴瘤以肿块型较多见(41.7%),CD则主要表现为溃疡和铺路石样改变,其中18例伴肠腔狭窄,4例瘘管形成。B细胞性原发性肠淋巴瘤13例,T细胞性4例。12例CD表现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结论:临床上原发性肠淋巴瘤与CD的鉴别诊断较困难,需综合各种检查手段,特别是内镜检查和内镜下对病变部位多点取活检,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淋巴瘤 CROHN病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endosonography for differentiating colorectal ulcerative diseases: A new statistical method 被引量:7
5
作者 En-Qi Qiu Wen Guo +4 位作者 Tian-Ming Cheng Yong-Li Yao Wei Zhu Si-De Liu Fa-Chao Z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46期8207-8216,共10页
AIM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ulcerative diseases, especially Crohn's disease(CD), 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 and 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METHODS We s... AIM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ulcerative diseases, especially Crohn's disease(CD), 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 and 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METHODS We searched the in-patient medical record database for confirmed cases of CD, PIL and ITB from 2008 to 2015 at our center, collected data on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 from randomly-chosen patients who formed the training set, conducted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ummarize EUS features of CD, PIL and ITB, and created a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All cases found to have colorectal ulcers using EU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ndoscopy database and formed the test set. We then removed the cases which were easily diagnosed, and the remaining cases formed the perplexing test set. We re-diagnosed the cases in the three sets using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determined EUS diagnostic accuracies, and adjusted the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ly. Finally, the re-diagnosing and accuracy-calculating steps were repeated.RESULTS In total, 272 CD, 60 PIL and 39 ITB cases were diagnosed from 2008 to 2015 based on the in-patient database, and 200 CD, 30 PIL and 20 ITB cases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form the training set. The EUS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D: Thickened submucosa with a slightly high echo level and visible layer; PIL: Absent layer and diffuse hypoechoic mass; and ITB: Thickened mucosa with a high or slightly high echo level and visible layer. The test set consisted of 77 CD, 30 PIL, 23 ITB and 140 cases of other diseases obtained from the endoscopy database. Seventy-four cases were excluded to form the perplexing test set. After adjustment of the classification, EUS diagnostic accuracies for CD, PIL and ITB were 83.6%(209/250), 97.2%(243/250) and 85.6%(214/250) in the training set, were 89.3%(241/270), 97.8%(264/270) and 84.1%(227/270) in the test set, and were 86.7%(170/196), 98.0%(192/196) and 85.2%(167/196) in the perplexing set,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EUS features of CD, PIL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ultrasound Ulcerative diseases Crohn’s disease 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和小肠腺癌中的表现及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唐洪渠 刘津 +1 位作者 武粟 陈小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与原发性小肠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的41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1例,原发性小肠腺癌20例,均行多层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与原发性小肠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的41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1例,原发性小肠腺癌20例,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疾病的发病部位和CT表现。结果 2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患者的发病部位为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15例,20例原发性小肠腺癌的发病部位为十二指肠15例、空肠3例、回肠2例,两者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在螺旋CT平扫时的局部肿块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时,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46.0±7.6)、(67.9±6.5)HU,原发性小肠腺癌分别为(103.9±9.1)、(94.9±8.8)HU,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和原发性小肠腺癌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不同的CT表现,多层螺旋CT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小肠腺癌 CT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克罗恩病及肠结核的CT影像诊断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颜小杭 张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克罗恩病及肠结核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25例克罗恩病及30例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进行CT检查,比较其临床特征、发病部位及CT检查... 目的探究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克罗恩病及肠结核的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25例克罗恩病及30例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进行CT检查,比较其临床特征、发病部位及CT检查结果。结果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出现血便及腹部包块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克罗恩病和肠结核(P<0.05);克罗恩病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和肠结核(P<0.05);肠结核出现发热、盗汗症状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和克罗恩病(P<0.05)。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好发于回肠[20例(95.24%)]和回盲部[14例(66.67%)];克罗恩病同样好发于回肠[23例(92.00%)]和回盲部[10例(40.00%)]例;而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27例(90.00%)]和结肠[14例(46.67%)]。3种疾病均可致肠壁增厚,CT结果显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单层偏心增厚和淋巴结肿大表征突出;克罗恩病则多节段性病变和假憩室征像较为明显;肠结核多表现为分层增厚和中空淋巴结。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克罗恩病及肠结核发病部位相似,但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有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应综合多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克罗恩病 肠结核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8
8
作者 潘阿善 许崇永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13例:浸润型11例,肿块型2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6例,肠套叠1例,肠梗阻1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13例:浸润型11例,肿块型2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6例,肠套叠1例,肠梗阻1例。回盲部3例:浸润型2例,肿块型1例,病灶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2例,肠套叠1例。结肠11例:浸润型5例,肿块型6例,病变段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3例,肠套叠4例,继发肠梗阻1例。增强扫描25例,其中病灶全层轻度到中度均匀强化24例,仅粘膜下层强化1例。结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瘤样扩张 肠套叠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T淋巴细胞淋巴瘤病例回顾
9
作者 白厚桥 徐诗钦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最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病理类型以B细胞来源为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IL总体发病率偏低,但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有关PIL的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原...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最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病理类型以B细胞来源为主,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其次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IL总体发病率偏低,但呈逐渐上升趋势。国内有关PIL的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T淋巴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十二指肠 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克罗恩病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燕 陈诚 +3 位作者 盛剑秋 王继恒 杨善兵 李世荣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4-677,共4页
目的比较CD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探寻对鉴别诊断有价值的相关指标。方法纳入2010年至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确诊为CD和PIL的患者共91例,其中CD 76例,PIL 14例,CD继发淋巴瘤1例。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 目的比较CD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探寻对鉴别诊断有价值的相关指标。方法纳入2010年至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确诊为CD和PIL的患者共91例,其中CD 76例,PIL 14例,CD继发淋巴瘤1例。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CD患者的确诊年龄为(37.7±16.0)岁,小于PIL患者的(52.6±19.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5,P=0.003)。CD患者的病程中位数为36.0个月,长于PIL患者的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6,P<0.01)。腹痛、肠外表现(口腔溃疡、关节损伤、结节性红斑和肛周病变等)在CD患者中更常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27、5.173,P均<0.05)。CD患者单凭肠镜下活组织检查未能获得确诊;14例PIL患者中,13例经肠镜下活组织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1例经术后确诊;PIL组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率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84,P<0.01)。1例患者初期临床诊断为CD,采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5次后继发淋巴瘤。结论年轻、病程长、腹痛、肠外表现等更支持CD诊断,而PIL在肠镜下活组织检查的确诊率较CD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结节性红斑 克罗恩病 肠外表现 病历资料 非参数检验 肠镜 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晓晶 徐华 +4 位作者 刘强 吴叔明 王勇峰 王震华 高琴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相似,为了预防误诊误治,我们对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十年来(1994~2004年)所有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曾被误诊为炎症性... 目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相似,为了预防误诊误治,我们对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十年来(1994~2004年)所有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曾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资料,共6例进行分析。结果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少见,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窥镜的大体表现颇为相似,内窥镜下的活检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是目前确诊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低使临床医生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为了避免误诊炎症性肠病,提高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要注意以发热、腹泻、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考虑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内窥镜下大多表现为多形性、多灶性、弥漫性和不规则性溃疡,要在有特征性表现的部位多取组织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肠道T细胞淋巴瘤易并发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诊断不明确时,必要时尽早剖腹探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淋巴瘤 T细胞 炎症性肠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肠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卓 陈明锴 +1 位作者 李瑾 夏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肠结核(ITB)、克罗恩病(CD)和原发性肠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以期发现对肠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30例肠结核、38例克罗恩病、15例原发性肠淋巴瘤患者的... 目的探讨肠结核(ITB)、克罗恩病(CD)和原发性肠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以期发现对肠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30例肠结核、38例克罗恩病、15例原发性肠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肠结核患者来自农村、首发腹痛、结核中毒症状、伴肠外结核、白蛋白下降、PPD强阳性、仅右半结肠受累及横行溃疡较克罗恩病多见;克罗恩病患者来自城市,首发大便改变、病程长且反复、肠壁增厚、直肠受累、节段性分布、纵形溃疡较肠结核多见。肠结核患者30岁以下者、纳差、乏力、溃疡形成较原发性肠淋巴瘤多见;原发性肠淋巴患者瘤肿块、肠穿孔、急诊手术、肠壁增厚、小肠受累、单节段受累较肠结核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结核与克罗恩病、原发性肠淋巴瘤各自有一定的特异性。获取详尽信息综合分析及诊断性治疗仍为肠结核鉴别诊断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克罗恩病 原发性肠淋巴瘤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外科治疗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赫男 罗健威 罗福文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non-Hodgkin lymphoma,PI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可行性,旨在为日后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 探讨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non-Hodgkin lymphoma,PI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可行性,旨在为日后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普通外科经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确诊为PINHL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部位以回盲部最常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以如腹痛、腹部包块等为首发症状;71.42%(21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未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外科干预常用于解决原发病引起的、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并发症或难以于术前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临床特点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82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14
作者 林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0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估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PIL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肠道B细胞淋巴瘤(IBCL)及T细胞淋巴瘤(ITCL),依据Lugano分期进行临床分期,行预后分析。结果68例(82.9%)为IBCL,14例... 目的评估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PIL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肠道B细胞淋巴瘤(IBCL)及T细胞淋巴瘤(ITCL),依据Lugano分期进行临床分期,行预后分析。结果68例(82.9%)为IBCL,14例(17.1%)为ITCL。多因素预后分析提示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B细胞来源、LuganoI/II期及手术联合化疗,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临床早期、IBCL、手术联合化疗的PIL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肠道B细胞淋巴瘤 肠道T细胞淋巴瘤 Lugano分期 治疗方法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41例诊断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琪芳 许建明 +3 位作者 胡静 曹立宇 吴兴旺 张超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较高。本研究拟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讨其术前误诊、漏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近10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诊断情况... 目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较高。本研究拟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讨其术前误诊、漏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近10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诊断情况、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33/41,80.5%)、腹部包块(19/41,46.3%)常见,并发症中以消化道出血多见(7/20,35.0%)。术前拟诊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者6例(14.6%),未定性诊断的25例(63.4%)患者主要系内镜病理未证实或影像学检查征象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的9例(22.0%)患者术前分别被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结肠癌、阑尾病变、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论加强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认识,细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加强与内镜、影像、病理科医师的交流协作,将有助于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误诊 手术
下载PDF
An incidentaloma at ileal intubation
16
作者 Fergal Donnellan Sarah Moran Stephen E Patchet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1年第11期228-230,共3页
The authors report the case of a primary small bowel lymphoma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in a 33-year-old male following ileal intubation at colonoscopy.The patient subsequently underwent curative treatment with chemothe... The authors report the case of a primary small bowel lymphoma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in a 33-year-old male following ileal intubation at colonoscopy.The patient subsequently underwent curative treatment with chemotherapy.This case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outine ileoscopy but also the successful use of chemotherapy in a disease for which the optimal treatment modality has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 ILEAL INTUBATION CHEMOTHERAPY
下载PDF
原发性肠淋巴瘤p53基因与13q14染色体变异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莉娟 张国平 +4 位作者 谢岷 曹鹏飞 傅春燕 胡忠良 戴茂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临床发现尽管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相同,但预后也可以截然不同,提示其预后不是单一因素所决定的,可能还与其基因或染色体的变异有关。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13q14缺失是多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该... 目的临床发现尽管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相同,但预后也可以截然不同,提示其预后不是单一因素所决定的,可能还与其基因或染色体的变异有关。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13q14缺失是多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该研究拟探讨p53基因与13q14染色体变异在原发性肠淋巴瘤的预后判断、指导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FISH技术检测了30例原发性肠淋巴瘤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石蜡切片中p53基因及13q14染色体变异情况,分析其与原发性肠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结果①Ⅰ-Ⅱ期患者中22.7%有p53基因缺失,Ⅲ-Ⅳ期患者中75.0%有p53基因缺失(χ^2=6.903,P〈0.01);②MALT淋巴瘤中14.3%有p53基因缺失,非MALT淋巴瘤中56.3%有p53基因缺失(χ^2=5.662,P〈0.05);③p53基因缺失者平均生存期为13.4月,明显短于p53基因正常者36.1月(t=2.637,P〈0.05);④13q14缺失在原发性肠淋巴瘤中发生率为40%,但在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石蜡切片中未检测到。13q14缺失与原发性肠淋巴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平均生存期的关系不大;⑤p53基因缺失与13q14缺失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53基因缺失在非MALT淋巴瘤及Ⅲ-Ⅳ期患者中发生率较高。p53基因缺失的原发性肠淋巴瘤病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宜早期联合化疗。13q14缺失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淋巴瘤 基因表达 FISH P53 13q14 预后
原文传递
回肠末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肠梗阻1例报道
18
作者 余璐 邓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8-89,共2页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很少见,易误诊。
关键词 肠道淋巴瘤 肠梗阻
下载PDF
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丹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227-2229,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3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23例患者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下腹疼痛,腹部包块为主要...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3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23例患者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下腹疼痛,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回盲部9例、小肠8例、结肠5例、直肠1例。病理组织学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1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3例、肠道滤泡性淋巴瘤2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肠道淋巴瘤以MALT淋巴瘤最多见,临床上很难与肠癌鉴别,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活检,手术切除病检是淋巴瘤确诊及分型、临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肠结核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内镜及CT特征的鉴别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庆强 吴晶涛 +2 位作者 陈文新 王守安 征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分析肠结核(ITB)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ITB与23例PS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资料。... 目的分析肠结核(ITB)与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ITB与23例PS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20例ITB及20例PSIL患者有完整的内镜检查资料。结果ITB患者发热(58.3%)和盗汗(50.0%)症状的出现率以及肺结核(54.2%)和腹水(54.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SIL患者(分别为4.3%、8.6%、4.3%和21.7%,P〈0.01和P〈0.05),但腹部肿块(4.2%)、便血(8.3%)和肠穿孔(0)的出现率则明显低于PSIL患者(分别为39.1%、47.8%和39.1%,均P〈0.01)。ITB患者内镜下的环形溃疡和鼠咬状溃疡分别占40%和35%.而PSIL患者则以肿块状和息肉状突起为主(占55%)。ITB患者CT影像以多节段病变、分层状增厚、肠壁单层状均匀增厚、肠壁积气、肠壁水肿带、肠腔狭窄、中空淋巴结和木梳征为多见。而PSIL患者则多表现为单节段病变、肠壁偏心状增厚和肠套叠(均P〈0.05)。PSIL患者肠壁增厚程度和淋巴结肿大程度明显高于ITB组,但病变肠壁的强化程度则明显低于ITB组(均P〈0.05)。结论ITB与PSIL各有其临床特点,结合内镜和CT的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内镜 体层摄影术 电子计算机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