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永琪 叶红 杨静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 ,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了100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与胃癌作比较 ,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胃癌相比 ,发病年龄较轻 ,临床症状与体...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 ,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了100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与胃癌作比较 ,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胃癌相比 ,发病年龄较轻 ,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 ,往往呈多中心、多形性改变 ,术中病态貌似凶险 ,但切除率高。本病对化疗、放疗均较敏感 ,疗效优于其他肿瘤。结论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由于其发病率较低 ,加之其独特的临床特殊性 ,临床工作者对其认识不足 ,易造成漏诊、误诊。对该病进行手术时 ,应持比胃癌更积极的态度进行手术 ,术后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胃镜 临床特点 胃肿瘤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一鸣 熊毅敏 +1 位作者 郑国荣 许桦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浸...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浸润型2例,病变累及胃体14例,胃窦10例,多部位者8例。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者19例(79%)。结论PGML胃镜下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胃镜活检是确诊PGML的主要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掌握胃镜下活检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4例胃镜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温静 宋捷 +2 位作者 李慧 梁浩 郭明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28例,肿块型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28例,肿块型18例,弥漫浸润型8例。病变累及胃体13例,胃窦14例,多部位者16例。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型50例,T淋巴细胞型2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型1例。15例病例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41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53.7%。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非何杰金氏病
下载PDF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X线和CT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康军 任小军 +1 位作者 李广琪 陈毓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PGML)的X线和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1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其中行胃肠气钡双对比造影(GI)检查7例,CT检查17例,两者均行检查3例。分析其GI和CT表现。结果:21例PGML中,GI表现为多发结节状...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PGML)的X线和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1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其中行胃肠气钡双对比造影(GI)检查7例,CT检查17例,两者均行检查3例。分析其GI和CT表现。结果:21例PGML中,GI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5例,胃底、体多发肿块1例,胃腔扩张及收缩良好5例。CT表现为胃壁增厚17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17例胃壁均增厚为0.6cm~4cm,14例(82.3%)增厚胃壁增强幅度为14HU~25HU的轻、中度强化。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见小片状坏死2例。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GI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或多发肿块,CT主要表现为浸润型,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可伴有大溃疡形成,在GI检查或CT三期扫描中胃的形态可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CT 诊断
下载PDF
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朝文 刘立义 +1 位作者 陈桂言 耿方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72-1573,1575,共3页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形态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胃镜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CT征像、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大于40岁...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形态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胃镜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CT征像、内镜特征及病理。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大于40岁的人群比例较高,达70%。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表现,以上腹痛和上消化道出血为主。CT征像表现为局限增厚型、局限肿块型、弥漫增厚型和未见异常型。胃镜缺乏特异性表现,形态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溃疡型、肿物型和小结节型等。难于同胃癌等其他胃部疾病鉴别。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和CT征像均缺乏特异性。胃镜下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胃镜下多点取材和深度活检可提高胃镜诊断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诊断 组织活检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施杰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60-206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极易误诊为胃癌,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全身状况相对较好,但胃内病变...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极易误诊为胃癌,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全身状况相对较好,但胃内病变相对广泛且呈多中心、多形态改变,虽胃周淋巴结肿大较多但手术切除率较高,化疗疗效优于胃癌。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多种检查方法综合运用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的关键,因其预后比胃癌相对较好,故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误诊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姝 王邦茂 +2 位作者 方维丽 姜葵 刘文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796-379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内镜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8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内镜(10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并对临...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内镜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胃镜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8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内镜(10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下表现为三型病变,溃疡型病变(44.5%),浸润型病变(29.6%),隆起型病变(25.9%).病变多累及于胃窦、胃体和胃底.病理结果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79例(97.5%),其中大B细胞性淋巴瘤2例,为高度恶性胃淋巴瘤,40例为低度恶性淋巴瘤;H.pylori感染率为84.8%.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2.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内镜下形态具有多型性,提高对其内镜下表现的认识,结合多取及深取活检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的确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内镜诊断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陶金 林颖 +4 位作者 李建忠 陈小良 田虹 郑丰平 吴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GML发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6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PGML发病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占65.7%,男女比例为1.69∶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和CT表现与胃癌等其他胃部疾病较难鉴别,内镜下多部位深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术前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病人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检查 病理分型
下载PDF
3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任俭 《医师进修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32,共1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在胃肠钡餐和胃镜中的表现,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胃肠钡餐和胃镜在37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的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52.0%,主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在胃肠钡餐和胃镜中的表现,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胃肠钡餐和胃镜在37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的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52.0%,主要表现为多结节型(粗大皱襞型)8例,溃疡型4例,肿声型3例,浸润型3例,混合型7例;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的诊断率仅有30.8%,主要表现为溃疡型7例,弥漫浸润型4例,肿块型5例,巨大皱襞型6例,混合型4例。而术前联合应用胃镜和胃肠钡餐可大大提高胃淋巴瘤的诊断率,可达71.4%。结论:加强对胃淋巴 重视,提高对X线及胃镜特异性征象的认识,术前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钡餐 胃镜 原发性胃淋巴瘤 术前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胃镜下表现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琴琰 包玉洁 吴叔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PGML患者的胃镜图像资料。观察病灶形态、分布特征及胃镜活检确诊情况。结果:PGML病变分布广泛,33例患者中15例(45.5%)病灶广泛累及...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PGML患者的胃镜图像资料。观察病灶形态、分布特征及胃镜活检确诊情况。结果:PGML病变分布广泛,33例患者中15例(45.5%)病灶广泛累及胃内多个部位;19例(57.5%)伴胃窦受累。33例中胃镜下表现为弥漫浸润型13例(39.4%),结节肿块型3例(9.1%),溃疡型17例(51.5%)。5例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中,4例(80.0%)为弥漫浸润型,1例(20.0%)溃疡型;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14例(58.3%)为溃疡型,7例(29.2%)弥漫浸润型.3例(12.5%)结节肿块型:4例弥漫大B细胞合并MALT淋巴瘤(DLBCML)病例中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各2例(50.0%)。33例PGML,胃镜下疑诊为PGML者12例(36.3%),诊断为进展期胃癌20例(60.6%),复合性溃疡1例(3.0%);经胃镜活检确诊PGML 22例,确诊率为66.7%:结论:PGML病灶胃镜下形态多样,易与进展期胃癌混淆,且分布广泛.胃窦最常受累。胃镜活检对PGML确诊率不高,而深部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可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 诊断
下载PDF
内镜检查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东毅 张国梁 +1 位作者 邹江 布利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3332-3334,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我院2004-01/2008-03住院PGML患者34例,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CD20、CD45和CK等标志物...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我院2004-01/2008-03住院PGML患者34例,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CD20、CD45和CK等标志物,并行病理组织HE染色,阳性即判为有Hpylori感染.结果:内镜检查34例患者,病变主要在胃体(44.1%)和胃窦(29.4%),其中累及2个及其以上病变部位占61.8%,单一部位相对较少;形态表现多为溃疡型(61.8%),主要是多发性溃疡(66.7%),弥散浸润型(26.5%),隆起糜烂型(11.8%).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1.8%)为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高度恶性胃淋巴瘤,30例(88.2%)为低度恶性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为占82.4%.结论: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及活检的充分和准确,对于PGML具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内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4例胃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杰 吴作艳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表现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1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下表现。结果:胃恶性淋巴瘤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岁,胃镜下表现肿块型2例,溃疡型7例,浸润型2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表现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1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下表现。结果:胃恶性淋巴瘤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岁,胃镜下表现肿块型2例,溃疡型7例,浸润型2例,结节型3例。霍奇金病1例,非霍奇金病13例,其中12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T细胞来源。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术后1年内死亡,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54.5%),5年及以上生存者3例(27.3%)。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给以抗幽门螺杆菌联合化学治疗。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困难,可采取普通胃镜联合病理检查等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治疗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7例胃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庆海 鲍天辉 方耀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及黑...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malignant lymphoma,PGML)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及黑便、腹胀、贫血为主。病变多见于远端胃部,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及小结节或息肉型。3例为大B细胞淋巴瘤,13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瘤,检出1例套细胞淋巴瘤。13例(76.5%)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形态多样、范围广。内镜下多点、深凿取材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必要时及时复查、多次活检可提高内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套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6例胃镜下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炳照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镜下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胃镜下表现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I期4例,Ⅱ期5例,Ⅲ期5例,Ⅳ期2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镜下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胃镜下表现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I期4例,Ⅱ期5例,Ⅲ期5例,Ⅳ期2例。单纯手术治疗4例,单纯化疗2例,手术及术后化疗10例,采用CHOP方案5例,R—CHOP方案7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15例出院,随访12~61个月.死亡5例,存活2年以上9例(56.3%),5年及以上4例(25.0%)。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胃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胃镜 临床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燕 张德庆 李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预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TEN和Caspase-3表达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华川 孙宏伟 +3 位作者 吴东瑛 张素敏 况立革 辛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细胞凋亡关键酶Caspase-3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TEN基因编码产物和Caspase-3表达情况,并与胃淋巴瘤病理生...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细胞凋亡关键酶Caspase-3与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PTEN基因编码产物和Caspase-3表达情况,并与胃淋巴瘤病理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中28例见PTEN表达,阳性率50.0%,显著低于非瘤胃粘膜阳性表达率(96.4%)(P<0.001)。肿瘤浸润深度达浆膜或穿透浆膜者PTEN表达(37.9%)显著低于未穿透肌层者(63.0%)(P<0.05);伴淋巴结转移之肿瘤PTEN表达(28.1%),显著低于不伴转移者(79.2%)(P<0.05)。Caspase-3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阳性率76.8%,显著低于非瘤胃粘膜表层上皮阳性率96.4%(P<0.05),但高于胃固有腺体中的阳性表达率(35.7%),P<0.05。PTEN基因编码产物蛋白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和Caspase-3表达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组织中表达下调,PTEN基因编码产物可能通过调节Caspase-3表达而影响胃淋巴瘤细胞的凋亡水平和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PTEN和Caspase-3在胃原发恶性淋巴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N 基因表达 Caspase-3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 胃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
下载PDF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问题探讨(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远程 陆志平 黄国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的临床表现、内镜及超声、X线钡检和螺旋CT的表现,以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确诊率。方法回顾2006年10月至2011年1月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GL 7例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对多种检查方法诊断此病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的临床表现、内镜及超声、X线钡检和螺旋CT的表现,以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确诊率。方法回顾2006年10月至2011年1月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GL 7例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对多种检查方法诊断此病进行分析。结论 PGL术前确诊率低,应用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并内镜下对病变区域采取多次、多点和深凿活检以及EMR切除大块胃黏膜作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可提高PGL的术前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 胃镜诊断 活检病理诊断 CT及X线钡检 术前确诊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振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55.6%,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7.6%,胃镜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55.6%,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7.6%,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34.7%,而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69.3%。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性18例,T淋巴胞性3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性1例,5年生存率65.6%。结论: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低,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军 陈毓秀 +1 位作者 李广琪 任小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CT检查中,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1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 000ml。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CT检查中,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1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 000ml。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70s。分析CT表现。结果17例PGML中,病变位于多位于胃窦(15例,占88.2%)和胃体(14例,占82.3%),且多同时累及胃窦和胃体(12例,占70.6%)。CT表现为胃壁增厚17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17例胃壁均增厚为0.6~4cm,14例(82.3%)增厚胃壁增强幅度为14HU~25HU的轻、中度强化。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见小片状坏死2例。胃腔无明显狭窄且三期扫描形态可变7例,以胃壁增厚为主的浸润型14例(82.3%),肿块型3例,溃疡型4例。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CT主要表现为浸润型,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可伴有大溃疡形成,在CT三期扫描中胃的形态可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瘤 CT 论断
下载PDF
CHOP方案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胃恶性淋巴瘤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20
作者 吴晓宇 姚学权 +4 位作者 陈彻 陈志伟 曹勤洪 翟兢 刘福坤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CHOP化疗方案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201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其中41例术前接受胃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即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方案选用CHOP联合化疗方案:环... 目的探讨CHOP化疗方案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2010年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其中41例术前接受胃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即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方案选用CHOP联合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表阿霉素50mg/m2,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第1天;强的松60mg/m2口服,第1~5天。14~21d后接受手术。同期33例PGML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即常规手术组。比较动脉介入化疗后肿瘤的缓解情况、毒副反应及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常规手术组24例(72.7%)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生存率为58.3%(14/24)。术前动脉介入化疗组全部完成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22例(53.7%)和骨髓抑制14例(34.1%),均属可控范围内(Ⅰ~Ⅱ级);其中37例(90.2%)获得根治性切除,较常规手术组提高17.5%(P=0.041);5年生存率为67.7%(21/31),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1)。结论针对PGML患者,术前以CHOP方案行动脉介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提高近期疗效,但并不改善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新辅助化疗 动脉灌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