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方法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尹春艳 陈小兵 +4 位作者 刘虎 单晶晶 卜凡敏 王德 孙海栓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1,108,共7页
准确估算各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农业灌溉设计和节水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4个典型气候区的气象资料,选用5种计算方法(P-M,FAO-79Penman、Priestley-Taylor,FAO-24Penman和Hargreaves-Samani)计算了ET0,并以... 准确估算各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是农业灌溉设计和节水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4个典型气候区的气象资料,选用5种计算方法(P-M,FAO-79Penman、Priestley-Taylor,FAO-24Penman和Hargreaves-Samani)计算了ET0,并以P-M方法作为标准,对其他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各气候区FAO-Penman法估算的ET0较Priestley-Taylor方法更接近于P-M法的计算结果,并且计算精度较高,误差在3%~10%之间。在缺少资料的湿润区,用Priestley-Taylor方法可以得到与P-M法估值相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P-M法 黄河三角洲 priestley-taylor方法
下载PDF
干旱状况下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家选 李巧珍 +2 位作者 严昌荣 梅旭荣 李玉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4,共5页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段内,Priestley-Taylor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7︰00~18︰00时刻内,α平均值为(1.324±0.334),正午前后保持在1.05~1.17之间。在冬小麦生育期季节变化过程中,Priestley-Taylor系数(α)平均值为(1.473±0.454),远高于在湿润下垫面时(α=1.26)的数值,在抽穗开花期内土壤水分充足时α最大值为2.317,拔节时期土壤水分胁迫时α值为0.410。干旱少雨状况下,进行小面积充分灌溉时,由于存在农田热平流现象将导致过多的蒸发蒸腾水分耗散,降低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小区域灌溉 生态系统 冬小麦农田 涡度相关法 priestley-taylor系数 水热传输
下载PDF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及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妮 郑志伟 +3 位作者 豆静静 王义坤 张艳芬 刘春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0-1647,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作物系数估算作物各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特征,为农业用水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新疆阿克苏市气象站点1980~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Hargreaves-Samani(H-S)、Irmark-Allen(I-A)和Priestley-Taylo... 【目的】研究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作物系数估算作物各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特征,为农业用水调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新疆阿克苏市气象站点1980~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Hargreaves-Samani(H-S)、Irmark-Allen(I-A)和Priestley-Taylor(P-T)3种方法模拟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 0),依据R 2、nRMSE和MAPE评价3种模拟方法的精度,并分析ET 0在年际间和月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典型年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需水规律。【结果】(1)H-S法、I-A法和P-T法计算的研究区ET 0模拟值与标准值的R 2分别为0.965、0.949、0.946,MAPE分别为20.85%、26.46%、66.71%。(2)研究区全年ET 0累计值30年均值为960 mm,5~8月较大,12月和1月较小。(3)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分别在返青-拔节期、开花-吐絮期、抽穗-乳熟期、抽穗-乳熟期的灌溉需水量最大,其对应值为108、308、131和136 mm。(4)全生育期内,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48、533、394和385 mm。【结论】H-S法和I-A法在新疆阿克苏市ET 0计算有良好的普适性;研究区ET 0累计值年际间变化不大,年内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冬小麦、棉花、春玉米、夏玉米的关键需水期分别为返青-拔节期、开花-吐絮期、抽穗-乳熟期、抽穗-乳熟期;全生育期内,棉花灌溉需水量最大,其次为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Hargreaves-Samani法 Irmark-Allen法 priestley-taylor 灌溉需水量
下载PDF
1998—2017年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及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婉馨 张黎 +4 位作者 任小丽 何洪林 吕妍 牛忠恩 常清青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0-932,共13页
潜在蒸散(PET)是计算实际蒸散、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分别采用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计算各... 潜在蒸散(PET)是计算实际蒸散、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分别采用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计算各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PETPM和PETPT),分析近20年潜在蒸散年总量的变化趋势及成因,并量化了基于邻近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计算的PETCMA偏差。两种方法均表明,近20年来7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风速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鹤山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潜在蒸散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净辐射主导了其他9个森林的潜在蒸散变化。PETCMA年总量较PETPM偏高,主要是由于国家气象站下垫面的气温、风速和净辐射均高于森林定位研究站,而相对湿度偏低。北部和东部森林邻近气象站的风速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高,导致PETCMA变化趋势偏高,而其他森林邻近气象站PETCMA变化趋势偏低主要源自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偏高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低。研究可为认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 森林生态系统 变化趋势 气象因子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Penman-Monteith方法 priestley-taylor方法
原文传递
Priestley-Taylor模型在江西省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燕辉 吴立峰 +2 位作者 鲁向晖 董建华 戴盼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4,101,共8页
为了提高Prietley-Taylor(P-T)模型在江西省的适用性和精度,提高区域作物需水量估算精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使用了江西省2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以FAO 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使用对P-T模型参数进行了全年率定(... 为了提高Prietley-Taylor(P-T)模型在江西省的适用性和精度,提高区域作物需水量估算精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使用了江西省2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以FAO 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使用对P-T模型参数进行了全年率定(PT1)和分季率定(PT2),并对P-T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和精度分析,并使用周边省份17个站点气象数据建立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空间插值。结果显示:全年率定参数α介于1.05~1.18之间,且参数呈现北部平原最高,西部山区较低的趋势。分季率定模式下,春季和夏季参数值较小,冬季最大,并呈现一定程度的高估。P-T模型两种率定方法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均呈现出了较好适用性,但t检验结果显示,分季率定模式数据一致性更高。PT2对P-T模型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能力得到了增强,精度和适应性得到了提高,可用于在气象资料缺乏条件下江西省ET0的简化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江西 priestley-taylor 参数率定方法 分季率定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彪 曾新民 +3 位作者 黄旭 刘赛赛 于丰玮 陈伟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5-19,24,共6页
以Penman-Monteith方法为标准,利用Hargreaves方法,Priestley-Taylor方法和FAO-17 Penman方法计算乌鲁木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对计算结果分别作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修正。结果表... 以Penman-Monteith方法为标准,利用Hargreaves方法,Priestley-Taylor方法和FAO-17 Penman方法计算乌鲁木齐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对计算结果分别作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修正。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的ET0季节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减小的趋势;(2)总的来说,PT和HG方法的估算值比PM的标准值要偏低,F17方法的估算值比PM方法的标准值要偏高,造成不同方法的估算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自选用了不同的辐射项和动力项所致;(3)在气象资料缺乏、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PT方法能够用来计算乌鲁木齐的ET0,如果精度要求较高,可以使用修正后的公式;(4)修正后的HG公式计算结果最接近PM方法的标准计算结果,如果使用HG方法估算乌鲁木齐的ET0,必须先进行修正;(5)F17方法采用了与PM方法不同的风速修正方案,修正前后的误差都较大,不适用于乌鲁木齐ET0的计算。上述方法在其它地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FAO-Penman-Monteith方法 Hargreaves方法 priestley-taylor方法 FAO-17 Penman方法
下载PDF
旱作春玉米农田Priestley-Taylor模式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家选 梅旭荣 +2 位作者 李巧珍 严昌荣 李玉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Priestley-Taylor(PT)参考作物蒸散(ET0)估算模式系数(α)的本地化研究,对于确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半旱地农业生产措施及精准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FAO(1998)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参考作物蒸散估算方法为标准,采用涡度相... Priestley-Taylor(PT)参考作物蒸散(ET0)估算模式系数(α)的本地化研究,对于确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半旱地农业生产措施及精准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FAO(1998)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参考作物蒸散估算方法为标准,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并根据气象数据信息,监测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旱作春玉米农田尺度水、热交换传输过程,以分析Priestley-Taylor模式参数α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本地化估算参数值。结果表明,年时间尺度变化过程中高海拔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根据PT模式推荐系数α=1.26确定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PT1.26)估算值,在11月至来年4月份非作物生长季期间平均偏低21.2%,在5月至9月份旱作春玉米生育期内平均高于PM模式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PM)估算值5.5%,研究站点旱作春玉米生长季本地化适宜的PT模式系数α值为1.15±0.06。在季节变化过程中,旱作春玉米农田近正午时刻实际PT模式系数平均值呈单峰型变化趋势,春玉米抽雄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平均值为0.67±0.08,苗期最低,仅为0.26±0.13,全生育期平均值为0.50±0.21。若要在半干旱气候地区根据PT模式准确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需进行PT模式参数的本地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春玉米农田 priestley taylor系数 参考作物蒸散 涡度相关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不同ET_0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以鄂托克旗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凌智 李彬 +3 位作者 史海滨 赵举 尹春艳 戚迎龙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了找到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计算方法,根据当地气象站监测的196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逐日气象数据,以FAO56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分别对FAO-79Penman法、Irmark-Allen法、Priestley-Taylor法和Hargreaves-Sam... 为了找到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计算方法,根据当地气象站监测的196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逐日气象数据,以FAO56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分别对FAO-79Penman法、Irmark-Allen法、Priestley-Taylor法和Hargreaves-Samani法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对这4种方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高原区FAO-79Penman法和Irmark-Allen法与FAO56Penman-Monteith法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因此在鄂尔多斯高原区可以用FAO-79Penman方法计算ET_0值;在缺少湿度和风速资料的地区,可以用Irmark-Allen方法代替FAO56Penman-Monteith法计算ET_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ET0) FAO56Penman-Monteith法 FAO-79Penman法 Irmark-Allen法 priestley-taylor Hargreaves-Samani法
下载PDF
人工草地ET_0算法的适用性分析及ET_c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梦琪 郭克贞 +5 位作者 吕志远 苏佩凤 邬佳宾 彭龙 徐冰 张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72,共4页
收集24 a鄂尔多斯乌审旗气象资料,以PM为标准,对比分析了Hargreaves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潜在腾发量计算精度,并对二者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argreaves的计算精度比PriestleyTaylor高,与PM相比,Hargreaves... 收集24 a鄂尔多斯乌审旗气象资料,以PM为标准,对比分析了Hargreaves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潜在腾发量计算精度,并对二者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argreaves的计算精度比PriestleyTaylor高,与PM相比,Hargreaves和Priestley-Taylor方法的24 a平均年绝对差分别是5.247 7和-26.853 4,相对差分别是0.646 6%和-3.308 6%,因此Hargreaves比Priestley-Taylor更适用于乌审旗地区。应用"草地腾散力自动测试系统"对乌审旗紫花苜蓿草地实际腾发量和近地层环境因子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经线性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腾发量 计算方法 Hargreaves公式 priestleytaylor公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方法的SPEI干旱分析——以赤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英豪 陈涛涛 +2 位作者 迟道才 金冶 张瑞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5-741,共7页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参考作物腾发量(ET0)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一种具有多尺度、多空间特性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为了研究不同ET0的计算方法对SPEI的影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参考作物腾发量(ET0)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一种具有多尺度、多空间特性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为了研究不同ET0的计算方法对SPEI的影响,根据内蒙古赤峰附近的6个气象站56a的逐日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PM法)为标准,分别对基于温度的Thornthwaite法(TW法)和基于辐射的Priestley-Taylor法(PT法)进行了多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频率方面,两种方法较PM法都低估了旱情。TW法更接近PM法的计算结果。在多时间尺度干旱频率分析方面,PM法在特旱和正常方面的频率在大部分时间尺度下大于其他两种方法,而在重旱和干旱方面的频率小于其他两种方法。较PM法而言,TW法和PT法对干旱的响应偏弱,弱化了干旱等级。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3种方法相互间大小规律整体不变。时间尺度大于3个月的情况下,3种方法 SPEI间差异规律更为明显。在干旱历时方面,两种方法与PM法无显著性差异。在平均干旱强度方面,PT法显著低于PM法,而TW法与PM法无显著性差异。PT法低估了干旱强度,TW法与PM法更为接近。U检验表明TW法与PM法一致性最好,在干旱历时和平均干旱强度方面,TW法与PM法间一致性系数(0.964,0.353)均高于PT法与PM法间的系数(0.628,0.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nthwait法 priestley-taylor Penman-Monteith法 SPEI
下载PDF
PET估算方法在人民胜利渠灌区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 马细霞 +1 位作者 路振广 孟春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85,共3页
为寻求适合气象资料相对较少的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潜在蒸散发量(PET)计算方法,利用新乡站历年逐日气象监测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估算结果为标准,评价Hargreaves法和Priestley-Taylor法计算潜在蒸散发量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初始参数... 为寻求适合气象资料相对较少的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潜在蒸散发量(PET)计算方法,利用新乡站历年逐日气象监测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估算结果为标准,评价Hargreaves法和Priestley-Taylor法计算潜在蒸散发量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初始参数时,应用Priestley-Taylor法计算的年和日的PET误差较小,应用Hargreaves法计算的月PET误差较小;采用校正参数的Hargreaves法在年、月和日尺度上误差明显减小,在年和月的计算结果中误差指标均小于Priestley-Taylor法,日计算结果 Priestley-Taylor法优于Hargreaves法,建议今后该区在估算年、月的PET时优先选用Hargreaves法,而在估算日的PET时优先选用Priestley-Taylo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量 Penman-Monteith法 Hargreaves法 priestley-taylor 校正参数 人民胜利渠灌区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表能量分配影响因子及特征空间法适用性
12
作者 王丽娟 郭铌 +1 位作者 沙莎 胡蝶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利用2009年地面实测资料,分析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区潜热、感热及其与净辐射之比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及入射辐射的变化特征,并结合2000—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讨论特征空间法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利用2009年地面实测资料,分析中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区潜热、感热及其与净辐射之比随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及入射辐射的变化特征,并结合2000—2018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讨论特征空间法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以玛曲站为代表的高寒湿润区,入射能量始终是潜热的主导因素,用于潜热估算的斜率φ可直接取1.26,潜热估算精度依赖于净辐射的反演结果。在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榆中站)和长武站为代表的半干旱、半湿润区,当入射能量充足时,土壤水分成为潜热的主导因子,这时候使用特征空间法估算的斜率φ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显著,φ的估算精度将直接影响潜热估算结果。所以,特征空间法适用于以水分为潜热主导因子的地区和时段,且要满足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特征空间法研究区时必须保证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散点呈规则的“三角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能量通量 特征空间法 土壤体积含水量 priestley-taylor
原文传递
不同ET_0计算方法在川中丘陵地区的比较及改进 被引量:37
13
作者 赵璐 梁川 +1 位作者 崔宁博 梁煜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92-98,共7页
为了获取川中丘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在气象资料短缺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简化计算方法,选用FAO-56Penman-Monteith(PM)法、Hargreaves法、Hargreaves校正法、Priestley-Taylor法和Irmark-Alleen拟合法计算简阳站1999-2005年逐日的ET0... 为了获取川中丘陵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在气象资料短缺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简化计算方法,选用FAO-56Penman-Monteith(PM)法、Hargreaves法、Hargreaves校正法、Priestley-Taylor法和Irmark-Alleen拟合法计算简阳站1999-2005年逐日的ET0。以PM公式为标准,对其他4种方法进行评价及改进。结果表明,Hargreaves校正法计算误差最小,Irmark-Alleen拟合法和Hargreaves法次之,Priestley-Taylor法计算误差最大。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出川中丘陵地区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相对湿度,因此该文对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应用的Priestley-Taylor法和Irmark-Alleen拟合法的参数进行逐月修正,改进后的计算方法精度得到明显提高。Hargreaves校正法、该文提出的Priestley-Taylor修正法和Irmark-Alleen拟合改进法可以作为川中丘陵地区气象资料短缺条件下ET0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气候 计算 ET0 相对湿度 PM法 Hargreaves校正法 priestley-taylor修正法 Irmark-Alleen拟合改进法
下载PDF
Priestley-Taylor公式的改进及其在互补蒸散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玲玲 王中根 +2 位作者 夏军 陈喜 秦年秀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5-810,共6页
Priestley-Taylor公式是无平流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而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为了消除基本假设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原公式中引入修正系数α。但大量研究表明,修正系数α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异性,取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尝试直接引入平流项... Priestley-Taylor公式是无平流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而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为了消除基本假设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原公式中引入修正系数α。但大量研究表明,修正系数α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异性,取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尝试直接引入平流项的方法来反映平流的影响作用。通过在乌江鸭池河流域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为冬季蒸散发的计算提供最小能量保证。相比原有的修正系数法,蒸散发的计算精度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原有公式计算出现的冬季偏小、夏季偏大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estleytaylor 区域蒸散发 互补关系 乌江流域 平流常数项
原文传递
简化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公式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璐 牛文全 +1 位作者 张子卓 张珂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7,共6页
为满足关中地区气象资料不全区域的ET0计算需求,选用Priestley-Taylor、Hargreaves-Samani、Hargreaves校正、Imark-Allen拟合法等简化计算公式计算了关中地区10个典型站点41a的月ET0,寻求适合该地区的简化公式。以FAO-56Penman-Monteit... 为满足关中地区气象资料不全区域的ET0计算需求,选用Priestley-Taylor、Hargreaves-Samani、Hargreaves校正、Imark-Allen拟合法等简化计算公式计算了关中地区10个典型站点41a的月ET0,寻求适合该地区的简化公式。以FAO-56Penman-Monteith(PM)计算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argreaves系列法在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上与PM法吻合良好,但该系列法计算的ET0明显大于PM法计算结果;Irmak-Allen法只在年内变化趋势与PM法接近,而年际变化趋势差异较大。Priestley-Taylor法在关中中西部偏差较小,Hargreaves校正法、Irmak-Allen法在关中东部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0 PM法 priestley-taylor Hargreaves-Samani法 Hargreaves校正法 Irmak-Allen拟合法 关中地区
下载PDF
Priestley-Taylor与Penman法计算参照作物腾发量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73
16
作者 刘晓英 林而达 刘培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利用北京气象站 5 0年的气象资料 ,对两种常用的计算参照作物腾发量的公式—— Priestley-Taylor和 Penm an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年值序列比较显示 ,Priestley-Taylor结果远小于 Penm an结果 ,前者比后者低 15 %~ 3 1% ,两者最... 利用北京气象站 5 0年的气象资料 ,对两种常用的计算参照作物腾发量的公式—— Priestley-Taylor和 Penm an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年值序列比较显示 ,Priestley-Taylor结果远小于 Penm an结果 ,前者比后者低 15 %~ 3 1% ,两者最大相差 3 78.3 mm ,最小相差 15 0 .9mm ,多年平均相差 2 5 5 .9m m。对历年逐月序列分析显示 ,两种方法在 7、8月份的结果十分接近 ,没有显著差异 ,但其它月份均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 ,既有降雨的影响 ,又有 Penm an中空气动力学项的影响 ,而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些。空气动力项与辐射项之比与两种方法的吻合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该比值越大 ,两种方法的吻合程度越差 ;反之 ,吻合程度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estley-taylor Penman 参照作物腾发量 作物需水量 比较研究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基于Priestley-Taylor模型的豫北玉米生长季水热通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凡 刘小飞 +1 位作者 刘战东 高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20,129,共7页
使用Priestley-Taylor模型(P-T模型)估算蒸散量时,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模型系数α的本地化程度。以河南北部夏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及气象数据信息,选取6-9月玉米生长季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热通量特征分析;并确定P-... 使用Priestley-Taylor模型(P-T模型)估算蒸散量时,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模型系数α的本地化程度。以河南北部夏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及气象数据信息,选取6-9月玉米生长季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热通量特征分析;并确定P-T模型系数α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修正,提出其在河南北部农田的参考值。结果表明,在逐日尺度下夏玉米生育期内水热通量的变化呈“倒U形”单峰曲线。在月尺度上,6月下旬及9月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相差较小,潜热通量(6月均值33.57 W/m^(2),9月均值19.88 W/m^(2))略高于感热通量(6月均值27.75 W/m^(2),9月均值16.62 W/m^(2));生育中期潜热通量逐渐增大(7月均值42.30 W/m^(2),8月均值51.52 W/m^(2)),感热通量减小(7月均值18.05 W/m^(2),8月均值9.59 W/m^(2)),二者相差明显。土壤热通量随总辐射量的波动而变化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逐月尺度下总辐射量随季节的更替有较明显的变化,潜热通量整体上随总辐射量的波动产生相应的变化。α系数修正后P-T模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修正的α值(6月1.12、7月1.12、8月1.32、9月1.24)可以作为P-T模型的适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estley-taylor模型 涡度相关法 夏玉米 水热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