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在骨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可 梁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73-1475,共3页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通过手术前使用抗生素尽最大可能预防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其应用时机是防止骨科术后感染极为重要的问题。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原则、种类及应用现状在本文作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其前景与展望。
关键词 抗生素 骨科 围手术期 预防性应用 应用时机 致病菌 药物浓度 止血带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瑞 韩明锋 +1 位作者 张玲玲 廖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4期500-502,507,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外科围术期合理用药指标制定综合药学干预细则,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抽查2016年1...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外科围术期合理用药指标制定综合药学干预细则,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抽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出院患者病历各50份,分别作为第1研究组、第2研究组、第3研究组和第4研究组,比较四组患者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差异。从用药指征是否恰当、使用药物的时间和选择的药物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第4研究组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30.00%(15/50),较第1研究组(66.00%,33/5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为80.00%(12/15),较第1研究组(39.39%,13/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平均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疗程为1.4 d,较第1研究组(3.7 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指征恰当、药物选择合适和用药疗程适当等评价指标均较第1研究组显著改善。结论:药学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骨科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骨科
下载PDF
166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关昊 钟仲鸿 古月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7期972-974,共3页
目的:了解河源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1 660例,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 目的:了解河源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1 660例,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1 66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 011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0.90%。1 011例预防性用药患者中,不合理用药796例(占78.73%);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五水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替安;术前0.5~1.0 h预防性给药率为98.21%(993例);预防性用药疗程≤24 h者231例(占22.85%),>48 h者460例(占45.49%)。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等,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Ⅰ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下载PDF
药学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均初 李世浩 曾钰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6期838-839,843,共3页
目的:了解药学干预前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措施成效。方法:每月提取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对干预前(2016... 目的:了解药学干预前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措施成效。方法:每月提取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对干预前(2016年)1 745例与干预后(2017年)1 716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药学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6.22%(283/1 745)降至干预后的14.92%(256/1 716),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率、预防性用药疗程合理率和预防性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60.42%(171/283)、32.16%(91/283)和44.88%(127/283)升至干预后的80.47%(206/256)、49.22%(126/256)和89.06%(228/256)。结论:通过实行有效的药学干预可显著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和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下载PDF
480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小盼 于秋影 +1 位作者 王文静 石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了解某部队医院(以下简称"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提高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每月抽取20例,共480例,调查分析围术期预防性用药情... 目的:了解某部队医院(以下简称"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提高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2015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每月抽取20例,共480例,调查分析围术期预防性用药情况。结果:该院Ⅰ类切口手术主要为骨关节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和腹股沟疝手术。其中,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79.8%(383/480),术前0.5~1.0 h给药率为90.6%(347/383),预防性用药疗程>24 h患者所占比例为73.6%(282/383),预防性用药疗程最长为15 d,手术感染率为0.5%(2/383)。预防性使用率排序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替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克林霉素。讨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管理,促进围术期合理预防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医院 Ⅰ类切口手术 预防性用药 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从制裁到预防: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静华 刘相玲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以来,关于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标准应当同审判阶段完全一样的看法,是对立法与司法的误读。受此影响,在规则要求与追诉职能配置之间、在严格的程序法定主义与控制犯罪的诉讼目标之间形成了...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以来,关于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标准应当同审判阶段完全一样的看法,是对立法与司法的误读。受此影响,在规则要求与追诉职能配置之间、在严格的程序法定主义与控制犯罪的诉讼目标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冲突关系。在审查起诉阶段,平衡这种冲突关系的功能性机制是预防性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源于审查起诉与审判阶段的功能差异。但预防性适用有其前提条件,即所适用的非法证据须具有真实性。如真实性没有问题,应根据其违法程度、补救必要和补救条件分别加以处置,其补救方法包括补正、解释和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审查起诉 预防性适用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素荣 胡俊红 +2 位作者 张玉梅 周红岩 徐海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5-757,共3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20例肝硬化合并E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应用抗菌药物将其分为A组... 目的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120例肝硬化合并E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应用抗菌药物将其分为A组(入院时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入院时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和C组(入院时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每组各40例;统计3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及住院病死率;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均为10.0%,B组患者分别为12.5%、7.5%,C组患者分别为32.5%、27.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合并EVB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OR=1.553)、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OR=0.418)及ChildPugh分级(OR=2.036)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降低肝硬化合并EVB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与再出血率,在该类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库丽 王强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改进措施。方法对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设非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总体预防使用率、药物的选...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改进措施。方法对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设非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总体预防使用率、药物的选择、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和用法用量等指标的合格率明显上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行政督导在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也要重视业务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预防应用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利群 方琴 苟志勇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12月10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病例占56.73%;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单一...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12月10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病例占56.73%;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单一用药率92.30%,二联用药率7.70%,无三联及以上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术后用药时间长、给药时机不当、选药档次高、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医院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培训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不合理应用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萍 王尉 康峰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评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不实施药物干预,... 目的评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不实施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不合理使用率以及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与感染率(2.0%、1.0%)均低于对照组(9.0%、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给药时间的准确率、缩短用药疗程,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价值 评定
下载PDF
600例儿童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霞 卢金淼 李智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63-466,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6月出院的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儿,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类型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信息,评价...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6月出院的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儿,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类型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信息,评价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结果:600例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7%,术后给药时间>48 h占54.3%,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为9.1%,预防用药给药剂量不合理为28.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主要是涉及重要脏器如脑、脊髓及心脏等手术,但也有部分其他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儿童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儿童 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下载PDF
应用流体树脂和窝沟封闭剂预防畸形中央尖折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爱芬 高朗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1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流体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在预防畸形中央尖折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院35例患儿70颗萌出但未达到咬合平面,具有细小而高的畸形中央尖的前磨牙,将70颗牙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颗,对照组选用窝沟封闭剂... 目的比较流体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在预防畸形中央尖折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院35例患儿70颗萌出但未达到咬合平面,具有细小而高的畸形中央尖的前磨牙,将70颗牙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颗,对照组选用窝沟封闭剂进行固定保护,实验组则采用流体树脂。比较两组6个月、1年、2年、3年后在根尖形成之前是否发生畸形中央尖折断或出现牙髓感染症状。结果对照组有8颗牙齿出现材料脱落、牙尖折断.成功率为77.1%。实验组2颗牙齿出现材料脱落、牙尖折断,成功率为94.3%。结论应用流体树脂可提高畸形中央尖的保存率,预防效果明显高于窝沟封闭,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中央尖 窝沟封闭剂 流体树脂 预防性应用
下载PDF
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国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13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给予甲硝唑1.0g静脉滴注,距术前用药6h再用等量头孢呋辛钠...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13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给予甲硝唑1.0g静脉滴注,距术前用药6h再用等量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1次,以后不再应用任何抗生素。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术后常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3d。观察2组术后平均体温、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给予抗生素1~2次,能有效预防感染,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择期 抗生素 预防性应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芳婷 万永占 +2 位作者 曾嘉欣 董维冲 杨秀岭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2期326-330,共5页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医师、药师、护士对其了解程度,为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使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出院病历共1097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子问卷方式...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以及医师、药师、护士对其了解程度,为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使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出院病历共1097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子问卷方式调查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的了解程度。结果低分子肝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率较高,涉及36个临床科室,占总住院患者的60%以上;用药不合理率高达80.04%,主要不合理现象为给药剂量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和用药频次错误(分别占25.07%、24.53%和13.16%)。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了解情况欠佳。结论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原因是医师、药师、护士对该类药物了解程度不够,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类药物 合理性评价 治疗性应用 预防性应用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干预前后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丛培阳 张丽妍 王蕾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524-529,共6页
目的分析威海卫人民医院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3~5月(干预前)与2016年3~5月(干预后)的围手术期病例各122例,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指... 目的分析威海卫人民医院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3~5月(干预前)与2016年3~5月(干预后)的围手术期病例各122例,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疗程、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无指征换药和用药途径。结果干预后,用药指征不合理例数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无指征用药多存在于Ⅱ类切口手术;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多为24 h之内,明显短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用药头孢菌素类占49%,喹诺酮类占29%,干预后头孢菌素类占79%,克林霉素类占13%,干预后药物选择合理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前有2例无指征换药和2例用药途径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无此类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降低,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积极的干预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可改善其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围手术期 用药指征 用药疗程 用法用量 无指征换药 用药途径
原文传递
儿科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丽静 《中国病案》 2011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在院内实施规范化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可行性、效果及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健全院内预防用药规范,达到清洁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合理化、规范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全院清洁手术病案696例。结果被调查的病案中抗菌药... 目的探讨在院内实施规范化清洁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可行性、效果及使用的合理性,建立健全院内预防用药规范,达到清洁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合理化、规范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全院清洁手术病案696例。结果被调查的病案中抗菌药物使用率96%,术前、术后均预防用药占49.13%;术前仅预防用药一次、术后未用占44.60%。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h 533例,占77.70%。第1代、2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88%,均应用单一药物,无联合应用。术后感染率2.01%。结论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院内制定规范化预防用药方案和完善的监督机制,重视外科手术基本原则,是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清洁手术 预防应用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燕 许盼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3月徐州仁慈医院的1399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6月的984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3月徐州仁慈医院的1399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6月的984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骨科重点专科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疗程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医师抗菌药物知识合格率、品种选择合理率、术前0.5~1 h用药时机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外科、足踝科、关节外科、脊柱科、创伤骨科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疗程<24 h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有效推动了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骨科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应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志 张玉涛 +1 位作者 顾迎东 金立贝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组各74例,在常规院前急救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利多卡因及胺碘酮。观察心电监护结...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组各74例,在常规院前急救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利多卡因及胺碘酮。观察心电监护结果、除颤次数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现场抢救前心电监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运送抵达医院时胺碘酮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利多卡因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除颤次数(1.48±0.52)次,住院时间(10.22±1.67)d少于利多卡因组(2.89±0.83)次,(11.53±1.90)d(P<0.05);胺碘酮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1.89%高于利多卡因组78.39%(P<0.05),心肌梗死复发率5.41%低于利多卡因组16.2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利多卡因组16.2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胺碘酮 预防性应用
下载PDF
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新群 李秋 +2 位作者 彭慧 蒋姝 叶乔冬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0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外科手术后转入ICU病房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在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外科手术后转入ICU病房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ICU综合征发生率、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各项评分普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绪评分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应用于ICU病房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减轻ICU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综合征 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 集束化护理 预防应用
下载PDF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丽萍 陈丽 胡丹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促进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以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和共识为评价标准,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每月30份使用PPIs的医嘱,共360份,针对其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法及用量、溶剂、疗程... 目的促进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以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和共识为评价标准,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每月30份使用PPIs的医嘱,共360份,针对其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法及用量、溶剂、疗程进行评价。结果共发现不合理医嘱29例,占8. 06%;第1,2,3,4季度不合理率分别为4. 17%(15/360),2. 22%(8/360),1. 11%(4/360),0. 56%(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 4,P <0. 001),其中第2,3,4季度均低于第1季度(P <0. 05),第4季度合理率最高;不合理用药类别为治疗应用无适应证(4例),预防应用无适应证(9例),选择药物不合理(5例),给药时机不合理(1例),用法及用量不合理(1例),溶剂选择不当(2例),疗程不合理(7例)。结论 PPIs临床应用广泛,通过综合干预后,其合理使用率逐季提高,但仍需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应用 评价 治疗性应用 预防性应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