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虽然新增感染者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但每年HIV新增感染人数及因AIDS死亡人数仍十分巨大,HIV/AIDS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我国乃至世界的AIDS防治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消除AIDS仍面临严峻挑战。流行病学上,HIV/AIDS多分布在非洲等医疗手段有限的贫困地区,且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工作者、注射毒品人群(people who inject drugs,PWID)成为主要易感人群;预防策略上,预防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PMTCT)服务、治疗作为预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覆盖率仍然有限;治疗进展上,多个国家的HIV耐药性程度增加至10%以上,耐药程度进一步发展,而HIV/AIDS治愈研究及疫苗研发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阶段。过去10年内我国多个应对措施阻止了HIV进一步流行,并提高了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以下挑战: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关键易感人群的增加(MSM、PWID以及青少年)、HIV感染者的长期护理、PMTCT服务覆盖率、消除歧视进程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及我国HIV/AIDS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较为普及,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是这类群体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章阐述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较为普及,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是这类群体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章阐述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进行有效的长期抑制性治疗,使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从世纪绝症逐渐转变为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虽然新增感染者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但每年HIV新增感染人数及因AIDS死亡人数仍十分巨大,HIV/AIDS仍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我国乃至世界的AIDS防治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消除AIDS仍面临严峻挑战。流行病学上,HIV/AIDS多分布在非洲等医疗手段有限的贫困地区,且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工作者、注射毒品人群(people who inject drugs,PWID)成为主要易感人群;预防策略上,预防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PMTCT)服务、治疗作为预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和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覆盖率仍然有限;治疗进展上,多个国家的HIV耐药性程度增加至10%以上,耐药程度进一步发展,而HIV/AIDS治愈研究及疫苗研发目前还处于动物实验或细胞实验阶段。过去10年内我国多个应对措施阻止了HIV进一步流行,并提高了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以下挑战: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关键易感人群的增加(MSM、PWID以及青少年)、HIV感染者的长期护理、PMTCT服务覆盖率、消除歧视进程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及我国HIV/AIDS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文摘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较为普及,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是这类群体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章阐述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文摘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新生儿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制定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CHD新生儿86例,根据患儿心脏术后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42)。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CHD新生儿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感染组42例患儿共发生57例次感染,术后院内感染以败血症为主,占36.84%(21/57),其次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占19.30%(11/57);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更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留置时间>14 d、机械通气持续时间>7 d、输注血液制品≥5种是新生儿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2、6.59、3.17,P<0.05)。结论 CVC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输注血液制品是新生儿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CVC置管护理,合理使用呼吸机,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有利于降低CHD新生儿心脏手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