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流率测定在诊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喆 尹鉴淳 +3 位作者 张和平 李黎明 强万明 韩树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压力 流率测定在老年男性排尿困难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伴前列腺增大者 12 5例 ,年龄 5 6~ 83岁 ,平均 6 8岁 ,均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 ,对成功排尿并获得满意尿流率曲线者行压力 流率测定 ,结果分为膀胱出... 目的 探讨压力 流率测定在老年男性排尿困难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伴前列腺增大者 12 5例 ,年龄 5 6~ 83岁 ,平均 6 8岁 ,均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 ,对成功排尿并获得满意尿流率曲线者行压力 流率测定 ,结果分为膀胱出口梗阻 (BOO)、可疑梗阻、无梗阻 3类 ,并将逼尿肌收缩功能分为很弱、弱、正常、强烈 4级。 结果  12 5例患者中 87例获满意压力 流率测定结果 ,其中BOO 39例 ,可疑梗阻 18例 ,无梗阻 30例。BOO组、可疑梗阻组和无梗阻组的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分别为 (99.2± 34.3)cmH2 O(1cmH2 O =0 .0 98kPa)、(4 6 .9± 9.9)cmH2 O和 (30 .8± 10 .0 )cmH2 O ,膀胱开口压分别为 (99.4± 39.6 )cmH2 O、(4 3.7± 9.9)cmH2 O和 (2 9.9± 9.7)cmH2 O ,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分别为 (6 1.3± 2 7.5 )cmH2 O、(33.9± 14 .1)cmH2 O和 (2 2 .1± 12 .5 )cmH2 O ,最大逼尿肌压分别为 (113.0± 4 2 .1)cmH2 O、(5 5 .8± 14 .9)cmH2 O和 (38.4± 11.3)cmH2 O ,BOO组与无BOO组和可疑BOO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0 1)。BOO组、可疑梗阻组和无梗阻组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级以上者分别占 74 .4 % (2 9/ 39)、2 7.8% (5 / 18)和 2 6 .7% (8/ 30 ) ,BOO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流率测定 老年人 男性 排尿困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尿动力检测中尿道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殷凤朝 李芳 +5 位作者 孙超 刘丽辉 曹赫然 王学民 李忠 张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道内置F8测压管在压力-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对54例良性BPH患者行压力-流率测定,尿道内放置F8测压导管,比较尿流率和置管后尿流率的变化。结果 54例患者置管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比较,经...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道内置F8测压管在压力-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对54例良性BPH患者行压力-流率测定,尿道内放置F8测压导管,比较尿流率和置管后尿流率的变化。结果 54例患者置管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后尿流量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出口梗阻Ⅱ~Ⅳ级患者的最大尿流率与最大置管尿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Ⅰ级和Ⅴ、Ⅵ级的最大尿流率、最大置管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尿道内置F8测压导管影响尿流率测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动力学 测压管 压力-流率测定 尿流率
下载PDF
预测男性LUTS/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的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斌 汤平 +4 位作者 姜少军 韦兴华 杨文俊 伍穗珊 谢克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07-2010,共4页
目的:构建预测男性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LUTS/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列线图模型,以期能通过常用、无创的临床指标准确地、个体化评估患者有无BOO。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男性LUT... 目的:构建预测男性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LUTS/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列线图模型,以期能通过常用、无创的临床指标准确地、个体化评估患者有无BOO。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男性LUTS/BPH患者其压力-流率测定相关参数及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带指数(TZ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剩余尿量(PVR)等指标,从中确定BOO的相关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筛选1 59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PV、TZV、TZI、PSA、Qmax、PVR诊断BOO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07、0.698、0.775、0.742、0.641。最终选定Qmax、PV、PSA作为BOO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Log(p)=0.332 4-0.201 8*Qmax+0.026 6*PV+1.135 1*PSA。R软件绘制得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经内部验证显示其一致性指数(C-index)达0.854。结论:该预测模型诊断BOO有较高的准确性(85.4%),简单、无创且能个体化预测患病风险,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预测模型 压力-流率测定
下载PDF
压力-流率测定中应用气态和液态测压系统结果的异同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忠 常冉 +4 位作者 王菲 张朝华 吴栗洋 周飞 张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PFS)中应用气态测压系统(ACC)和液态测压系统(WFC)在操作流程、测量数据、结论及相关指标压力读数方面的异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同步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3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行PFS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因尿频...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PFS)中应用气态测压系统(ACC)和液态测压系统(WFC)在操作流程、测量数据、结论及相关指标压力读数方面的异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同步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3月于北京朝阳医院行PFS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因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需行PFS的患者;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无法进行或无法配合尿动力学检查者;②有严重尿道狭窄、急性期泌尿系感染者;③妊娠期妇女。PFS应用7FDR T-DOC®AC三腔膀胱测压管,外接气态传感器和改良液态压力传导模块,持续性测定膀胱内气态传导压力,同时应用7FA T-DOC®AC单腔直肠测压管和7F LABORI-CAT411双腔水囊腹压测压管,分别测定直肠内气态传导压力和液态传导压力。记录并比较WFC与ACC于初始坐位、膀胱充盈(100、150、200ml)、咳嗽、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排尿结束时测量的逼尿肌压力(Pdet)、腹压(Pabd)和膀胱内压(Pves)的异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例患者,男3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2(25~86)岁。膀胱充盈期,ACC和WFC于初始坐位以及膀胱充盈100、150、200 ml时测量的Pves平均值分别为30.78 cmH2O(1 cmH2O=0.098 kPa)和24.67 cmH2O、29.79 cmH2O和25.13 cmH2O、30.87 cmH2O和25.90 cmH2O、30.95 cmH2O和26.17 cmH2O,Pabd平均值分别为30.03 cmH2O和24.17cmH2O、28.81 cmH2O和21.78cmH2O、28.89 cmH2O和21.38cmH2O、28.44 cmH2O和21.60 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尿期,ACC和WFC测量的Pd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个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好。咳嗽时,ACC和WFC测量的Pves(57.30 cmH2O和49.95cmH2O)、Pdet(54.21 cmH2O和43.10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个系统的数据具有强线性相关关系(Pves:R2=0.792;Pabd:R2=0.756)。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系统测量最大尿流率时Pdet的95%CI-13.9~15.8 cmH2O,平均差值0.9 cmH2O,说明一致性良好。结论PFS充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压力-流率测定 液态测压系统 气态测压系统
原文传递
Pressure-flow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 study comparing suprapubic and transurethral methods 被引量:2
5
作者 Shan-Chao Zhao Shao-Bin Zheng Wan-Long Tan Peng Zhang Huan Qi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31-735,共5页
Aim: To compare the use of the suprapubic puncture method versus the transurethral method in pressure-flow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Twenty-three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 Aim: To compare the use of the suprapubic puncture method versus the transurethral method in pressure-flow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Twenty-three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nderwent both suprapubic and transurethral pressure-flow studies during a single session. Standard pressure-flow variables were recorded in all patients with both methods, enabling calculation of obstruction using commonly used grading systems, such as the urethral resistance algorithm, the Abrams-Griffith (AG) number and the Schaefer linear nomogram.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s in the mean values of maximum flow rate (P 〈 0.05), detrusor pressure at the maximum flow (P 〈 0.01), urethral resistance algorithm (P 〈 0.01), AG number (P 〈 0.01) and maximum cystic capacity (P 〈 0.01). Of the men in the study, 10 (43.5%) remained in the same Schaefer class with both methods and 18 (78.3%) in the same AG number area. Using the transurethral method, 12 (52.2%) men increased their Schaefer class by one and 1 (4.3%) by two. There we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prapubic and transurethral methods using the AG number: 4 (17.4%) men moved from a classification of equivocal to obstructed and 1 (4.3%) from unobstructed to equivocal. 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intravesical pressure alter the grading of obstruction determined by several of the commonly used classifications. An 8 F transurethral cathet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a diagnosis of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uprapubi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DYNAMICS pressure-flow study SUPRAPUBIC TRANSURETHRAL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retrospective quality control on pressure-flow data with computer-based urodynamic systems from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被引量:2
6
作者 Li-Min Liao Werner Schaefer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etrospective quality control on pressure-flow data with computer-based urodynamic systems from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thods: A total of 582 traces of pressu...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etrospective quality control on pressure-flow data with computer-based urodynamic systems from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thods: A total of 582 traces of pressure-flow study from 181 men with BPH was included in the study. For each trace,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Qmax) and detrusor pressure at Qmax (pdet.Qmax) were, respectively, read from manually smoothed and corrected uroflow and detrusor pressure curves from the computer print-outs. Obstruction coefficient,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 and Schaefer nomograms were used to detect urethral resistance and to diagnose obstruc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manual read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computer-based systems. Results: After manual correction, Qmax underwent a consistently significant decrease by 1.2 mL/s on average (P 〈 0.001), and had a change range of 0.5-10.4 mL/s. However, pdet.Qmax underwent inconsistently intra-individual changes after correction. The obstruc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an average of 0.07 (P 〈 0.05). Using the ICS nomogram, the percentage of obstruction increased from 69.8% to 73.9%, and of the non-obstruction decreased from 8.8% to 5.3% (P 〈 0.05). There were 11% of traces that changed the classifications using the ICS nomogram, and 28.9% that changed the grades for the Schaefer nomogram. Conclusion: Systema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ameters from pres- sure-flow study between manual readings and computer recordings were demonstrated. Manual correction resulted in a consistently lower Q a higher urethral resistance, and an aggravating obstruction. Manual readings can correct considerable false diagnoses for obstruction. Retrospective quality control of pressure-flow data with com- puter-based systems is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ressure-flow study quality control
下载PDF
非侵袭性检查指标对中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斌 姜少军 +3 位作者 汤平 韦兴华 杨文俊 谢克基 《广州医药》 2016年第4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非侵袭性检查指标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压力—流率测定(PFS)的男性LUTS/BPH患者,以侵袭性的PFS为诊断BOO的"金标准"...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非侵袭性检查指标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压力—流率测定(PFS)的男性LUTS/BPH患者,以侵袭性的PFS为诊断BOO的"金标准",以前列腺体积(PV)、移行带体积(TZV)、移行带指数(TZ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剩余分数(RF)等非侵袭性检查指标为诊断指标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筛选131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以ICS列线图为诊断标准,PV、TZV、TZI、PSA、Qmax、RF、PVR诊断BOO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07、0.698、0.775、0.740、0.679、0.641;以Schaefer列线图为诊断标准,PV、TZV、TZI、PSA、Qmax、RF、PVR诊断BOO的AUC分别为0.806、0.814、0.713、0.773、0.721、0.684、0.642。结论 PV、TZV、TZI、PSA、Qmax、RF、PVR等非侵袭性指标对筛查及诊断中老年男性BOO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其中TZV、PV、PSA、Qmax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非侵袭性指标 压力—流率测定
下载PDF
直立位压力-流率、肌电图同步检测在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蔡伟 杜玉娟 +1 位作者 孟书礼 李炎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对30例患者采用直立体位的方式,进行了压力-流率、肌电图同步检测,其中20例患者做了卧位和直立位膀胱压力容积两种检测方式的比较。经秩和检验卧位与直立位腹压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压力-流率检测应采用直立位,与肌电图同步检... 对30例患者采用直立体位的方式,进行了压力-流率、肌电图同步检测,其中20例患者做了卧位和直立位膀胱压力容积两种检测方式的比较。经秩和检验卧位与直立位腹压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压力-流率检测应采用直立位,与肌电图同步检测可了解排尿时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功能协调状态。分析检测结果应该参考自然状态下的尿流率结果。直立侧压力-流率肌电图同步检测能较全面地反映下尿路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动力学 压力-流率检测 下尿路功能障碍
下载PDF
投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1在评价女性逼尿肌收缩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宁 何峰 +3 位作者 王海 黄广林 满立波 廖利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投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1(PIPl)在评价女性逼尿肌收缩力中的应用。方法女性患者112例,平均年龄55(18~8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PIPl以公式PmQmax+Qmax计算。统计学分析PIPl与患者年龄、WFmax、... 目的探讨投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1(PIPl)在评价女性逼尿肌收缩力中的应用。方法女性患者112例,平均年龄55(18~84)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PIPl以公式PmQmax+Qmax计算。统计学分析PIPl与患者年龄、WFmax、膀胱初始感觉、膀胱最大容量的相关性。112例患者分为PIPl降低组(〈30cmH20,1cmH2O-0.098kPa)、正常组(30~75cmH2O)和升高组(〉75cmH2O),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术前、术后组,比较各组间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112例患者平均PIPl为(42.6±16.3)cmH20,平均PmQmax(29.2土15.2)cmH20,平均Qmax(13.3±7.3)ml/s,平均WFmax(9.2±5.4)μW/mm^2。PIPl与年龄(r=0.343,P=0.000)、WFmax(r=0.540,P=0.000)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IPl降低组、正常组、升高组之间年龄(P=0.006)、PdetQmax(P=0.000)、Qmax(P=0.003)、WFmax(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平均PIPl分别为(44.4±14.2)、(35.4±13.5)cmH2O,平均PdetQmax分别为(29.3±13.2)、(23.6±11.2)cmH2O,平均Qmax分别为(15.1±7.7)、(11.8±5.9)ml/s,患者术后PIPl显著下降(P=0.027),组间PdetQmax(P=0.114)和Qmax(P=0.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Pl适于评价女性逼尿肌收缩力,PIPl与年龄和WFmax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压力-流率测定 逼尿肌
原文传递
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宁 何峰 +5 位作者 满立波 黄广林 王海东 王海 李贵忠 王建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变异性。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78例男性DO患者,其中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41例,BPH37例。DO诊断标准为在膀胱充盈灌注期间... 目的探讨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变异性。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6月78例男性DO患者,其中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41例,BPH37例。DO诊断标准为在膀胱充盈灌注期间发生逼尿肌非自主性收缩(involuntary detrusor contraction,IDC)。患者均进行两次膀胱灌注测压,间隔时间为10min。分别记录两次检查的膀胱初始感觉容量、膀胱最大容量、Qmax、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初次IDC容量、最大IDC压力,IDC频次等参数。在SCI与BPH两组中分别对两次检查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SCI组中,两次检查的各项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第2次与第1次检查比较,膀胱初始感觉容量分别为(120.0±40.2)ml、(112.3±42.1)ml,膀胱最大容量分别为(307.5±73.3)ml、(295.4±82.5)ml,初次IDC容量分别为(146.2±43.9)ml、(134.3±48.2)ml,IDC频次分别为(2.2±1.5)次、(2.8±1.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在第2次检查中未发生DO。结论在重复膀胱灌注测压中,不同类型DO的变异性存在差异。神经源性DO的变异性不强,而特发性DO有减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压力-流率测定 逼尿肌过度活动 变异性
原文传递
半坐卧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压力-流率测定的影响
11
作者 王斌 汤平 +3 位作者 邓向荣 姜少军 伍穗珊 谢克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探讨45°半坐卧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ies,PFS)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拟行前列腺切除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 目的探讨45°半坐卧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ies,PFS)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在我科住院拟行前列腺切除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例先后连续行两次PFS测定,A组先取45°半坐卧位后改站立位检查,B组则先取站立位后改45°半坐卧位检查。结果共入选60例,A、B组各30例。其中48例(80%)在2种体位PFS排尿期均有尿流数据,48对数据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方差分析:半坐卧位和站立位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6.079±3.485)ml/s和(6.390±3.903)ml/s,均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5.712,6.436)ml/s和(6.033,6.757)ml/s,P=0.214;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分别为(72.844±37.800)cmH2O和(82.917±38.681)cmH2O,均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70.736,74.808)cmH2O和(80.953,85.024)cmH2O,P=0.000;AG数分别为(60.788±40.000)和(70.256±41.893),均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58.471,62.956)和(68.081,72.567),P=0.000;URA值分别为(46.576±23.595)和(51.512±25.503),均数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535,48.598)和(49.490,53.552),P=0.001。余12例(20%)在站立位PFS排尿期能排尿,但在45°半坐卧位时不能排尿,未能得到完整PFS数据。结论采用45°半坐卧位PFS检查会低估膀胱出口梗阻的严重程度,检查成功率亦低于站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压力-流率测定 体位
下载PDF
尿道内置7F三腔测压管对压力-流率测定时尿流率的影响
12
作者 程宇 陈江 +7 位作者 刘力博 李黎娜 蔡丹 凌青 袁晓奕 杨为民 许盛飞 杜广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尿道内置7F三腔测压管对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y, PFS)时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 目的:探讨尿道内置7F三腔测压管对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y, PFS)时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ity, DU)、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 DO)患者,共计875例。剔除置管前后尿流量相差超过20%的患者,最终40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PFS采用7F三腔测压管,对比自由尿流率(free flow, FF)和PFS时的参数: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Q_(max)),尿流时间(flow time, FT),尿流量(voided volume, VV)以及尿流曲线形态变化。结果:各组的Q;-PFS<Q_(max)-FF且FT-PFS>FT-FF。在女性患者中,SUI组的Q_(max)下降比例大于DU组。置管前后尿流曲线发生明显改变者在男性BOO组、DO组、DU组分别占35.0%、30.4%、14.7%;在女性DO组、SUI组、BOO组、DU组分别占52.9%、50.3%、41.5%、30.0%。结论:尿道内置7F三腔测压管会降低Q_(max)并延长尿流时间,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程度可能与性别和膀胱尿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自由尿流率 压力-流率测定 尿道内置管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的尿动力学分析
13
作者 刘宁 何峰 +3 位作者 王海 黄广林 满立波 廖利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67例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排除下尿路梗阻,并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组(A组)、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组(B组)和...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67例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排除下尿路梗阻,并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组(A组)、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组(B组)和逼尿肌无反射组(C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3组间在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有显著差异。膀胱初始感觉和最大容量在A组与C组,B组和C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但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组间在年龄、发病时间和膀胱顺应性无显著差异。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判断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的程度提供依据,逼尿肌无反射及膀胱感觉减退表示马尾神经损伤严重。最大尿流率与残余尿量有助于马尾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椎间盘移位 马尾 压力-流率测定
原文传递
Impact of catheter on uroflow rate in pressure-flow study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鹏 武治津 高居忠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732-1734,共3页
关键词 pressure-flow study · catheter · uroflow rate ·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原文传递
尿道内置导管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测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月英 陈泽波 +2 位作者 孟作为 曹群朵 王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内置8F测压管在压力-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对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进行自由尿流率和尿动力检查,其中逼尿肌功能收缩良好组89例,逼尿肌功能收缩无力组14例。压力-流率测定中尿...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内置8F测压管在压力-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对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进行自由尿流率和尿动力检查,其中逼尿肌功能收缩良好组89例,逼尿肌功能收缩无力组14例。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放置8F测压导管,分析比较自由尿流率和置管后尿流率的变化。结果103例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排尿量分别为(177.68±70.55)ml和(180.90±68.34)m1(/54).05)。逼尿肌功能收缩良好组89例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Qmax,(10.2±3.1)ml/s、Qmax(7.8±3.9)ml/s(P〈0.05),逼尿肌功能收缩无力组14例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Qmax(9.1±4.1)ml/s、Qmax(5.8±3.2)ml/s(P〈0.05)。两组的Qmax,下降值分别为(2.9±2.8)ml/s和(3.4±2.9)ml/s,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内置8F测压导管可影响最大尿流率测定值,有逼尿肌功能受损时可能影响更大,临床上在进行压力-流率结果分析时应充分加以考虑以便能更加客观、正确地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测压管 压力-流率测定 尿流率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中对计算机化压力-流率测定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其效果 被引量:13
16
作者 廖利民 Werner Schfer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 在回顾性分析中对计算机化的压力 流率测定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比较质控前后数据以说明各种赝像对结果分析的影响 ,阐明回顾性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方法 对 5 82条计算机制作的压力 流率曲线进行人工抹平更正 ,并读出最大尿流率... 目的 在回顾性分析中对计算机化的压力 流率测定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比较质控前后数据以说明各种赝像对结果分析的影响 ,阐明回顾性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方法 对 5 82条计算机制作的压力 流率曲线进行人工抹平更正 ,并读出最大尿流率 (Qmax)及其对应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 ,应用梗阻系数 (OCO)检测尿道阻力、国际尿控协会 (ICS)列线图分类和诊断梗阻、Sch fer列线图对梗阻进行分级。人工阅读结果与计算机读取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人工更正后Qmax呈现一致性降低 (P <0 .0 0 1) ,平均降低 1.17ml/s,83.1%曲线的人工阅读值Qmax降低范围在 0 .1~ 1.9ml/s;Pdet.Qmax呈非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平均降低 0 .75cmH2 O(1cmH2 O =0 .0 98kPa) ;OCO呈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平均增高 0 .0 6 7。人工更正后 ,梗阻分布与程度出现显著性差别 ,ICS列线图梗阻百分数由 6 9.8%增至 73.9% (P <0 .0 5 ) ,非梗阻由 8.8%降至 5 .3% (P <0 .0 5 ) ;Sch fer列线图梗阻百分数由 72 .5 %增至 77.3% (P <0 .0 1) ,非梗阻由 9.1%降至 5 .5 % (P <0 .0 1)。使用ICS列线图及Sch fer列线图 ,人工更正后分别有 11.0 %和 2 8.9%的曲线改变了在列线图中的分类或分级 ;分别有 6 .9%及 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质量控制 回顾性研究 压力-流率 测定 排尿功能 膀胱出口梗阻 诊断
原文传递
临床前列腺评分对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邱建宏 金锡御 +2 位作者 宋波 张熙伟 李卫兵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0-553,共4页
目的 提高传统方法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 (BOO)的客观性。 方法 通过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前列腺体积 (Vp)、最大单纯尿流率 (Qmaxz)和剩余尿指数(PVRr)等传统指标与尿动力学压力 流率分析结果之间及传统... 目的 提高传统方法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 (BOO)的客观性。 方法 通过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前列腺体积 (Vp)、最大单纯尿流率 (Qmaxz)和剩余尿指数(PVRr)等传统指标与尿动力学压力 流率分析结果之间及传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以组特异性尿道阻力因子 (URA)作为应变量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拟出多元回归方程 ,计算临床前列腺评分(CPS)并检测其诊断BOO的客观性。 结果 年龄、IPSS、Vp、Qmaxz 和PVRr等传统诊断指标均与客观梗阻相关 ,但单一指标不适于客观诊断BOO ;多元回归方程为CPS =4 9.8- 3.3Qmaxz+0 .5IPSS +0 .2Vp +7.5PVRr,CPS与客观梗阻的相关系数为 0 .6 2 9,明显高于单一传统诊断指标。CPS≥ 35时 ,诊断梗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3.7%和 85 .8% ;CPS <2 5时 ,BOO可能性仅为 8.6 %。 结论 综合多个传统诊断指标的CPS对BOO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列腺评分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尿动力学 压力-流率研究 诊断
原文传递
气体置换泵的压力流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卫卫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2-14,共3页
设计了一款气体置换泵,并对其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该气体置换泵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推动封闭容器内的液体流动,通过改变压缩空气的压力可以实现流量的无级调节,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免维护等特点,而且清洁无污... 设计了一款气体置换泵,并对其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该气体置换泵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推动封闭容器内的液体流动,通过改变压缩空气的压力可以实现流量的无级调节,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免维护等特点,而且清洁无污染,主要适用于防爆和现场有气源的场合,目前已成功应用在样品前处理设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置换泵 压力流量特性 研究
下载PDF
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检在FBOO患者手术评估的意义
19
作者 王声兴 梁培育 +6 位作者 欧善际 许海波 颜毅 何书明 李浩勇 韩一南 吴卫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检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患者手术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5例怀疑FBOO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4.90kPa,最大尿流率<15ml/s作为评估是否存在FBOO标准,同时...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检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BOO)患者手术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5例怀疑FBOO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4.90kPa,最大尿流率<15ml/s作为评估是否存在FBOO标准,同时行膀胱镜检示不同程度膀胱颈后唇抬高,隆起,可见膀胱憩室和膀胱小梁。术前逼尿肌收缩强度分为六级:极弱(VW)、弱减(W-)、弱加(W+)、正常减(N-)正常加(N+)和强烈(ST),把相应的患者分为六组,除了逼尿肌收缩极弱组保守治疗外,均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出口梗阻(BOO),3例术后尿失禁,经药物和针灸治疗后好转。结论:FBOO患者应通过压力-流率测定结合膀胱镜明确诊断,明确逼尿肌功能状态损害程度,以准确选择手术时机。逼尿肌收缩力正常下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是治疗FBOO的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 压力流率 膀胱镜检 逼尿肌收缩力
原文传递
压力-流率测定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中的意义 被引量:48
20
作者 廖利民 石炳毅 +3 位作者 梁春泉 李州利 蔡明 蒋志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对42例前列腺病症候群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35例被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7例排尿异常症状为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与单纯尿流率测定结果比较,压力-流率测定可以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最佳方法,具有重要... 对42例前列腺病症候群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35例被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7例排尿异常症状为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与单纯尿流率测定结果比较,压力-流率测定可以降低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最佳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前列腺 压力-流率测定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