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间眼压测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媚 肖辉 +4 位作者 钟毅敏 毛真 曹丹 孔香云 刘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夜间眼压测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性收集具有典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但日间多次眼压测量值均≤21mmHg的门诊POAG患者,共30例59眼。对所有患者行夜间多次眼压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视... 【目的】探讨夜间眼压测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性收集具有典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但日间多次眼压测量值均≤21mmHg的门诊POAG患者,共30例59眼。对所有患者行夜间多次眼压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及Humphrey视野检查。【结果】30例(59眼)中14例28眼(46.7%)夜间眼压值>21mmHg(HPG组),16例31眼(53.3%)夜间眼压正常(NPG组)。HPG组和NPG组的眼压高峰均出现在夜间(5:00和2:00);HPG组各时间点眼压明显高于NPG组(P=0.033~0.000);且眼压波动幅度大于NPG组(P=0.011);HPG组和NPG组间的视盘结构参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缺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压是鉴别HPG和NPG的最重要因素,夜间眼压测量在POA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诊断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卢 红 沈丽萍 刘 曦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病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363眼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了解高眼压发生的情况。结果55眼术后发生高眼压,发生率2.33%,其中超声乳化...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病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363眼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了解高眼压发生的情况。结果55眼术后发生高眼压,发生率2.33%,其中超声乳化组为1.3%,囊外摘出组为4%。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与术前有眼内手术史、合并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有关。结论 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尤其时高危人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可减少术后持续性高眼压,保存一定有用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眼压 危险因素 病因 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