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前期的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42
1
作者 周慧 胡晓抒 +5 位作者 郭志荣 武鸣 张均 孙国祥 周正元 姚才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92-896,共5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的血压水平和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资料,分单纯收缩压(SBP)高血压前期组(585例)、合并SBP和舒张压(DBP)高血压前期组(746例)、单纯DBP高血压前期组(340例)及... 目的探索高血压前期的血压水平和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资料,分单纯收缩压(SBP)高血压前期组(585例)、合并SBP和舒张压(DBP)高血压前期组(746例)、单纯DBP高血压前期组(340例)及理想血压组(1755 人)的多代谢异常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三个病例组合并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腰围(WC)异常的危险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有50%,对照组有35%至少合并一项代谢异常。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高TG血症是最常见的。WC、BMI、年龄和高血压前期有强的联系; 高血压前期已经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多代谢异常 收缩压 舒张压
原文传递
成都市社区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8
2
作者 陈新云 余波 +9 位作者 刘敏 蒋小晶 商芳 刘建 闫亚非 秦芳 伍悦蕾 唐丹 姚园媛 张廷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75-1577,1581,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成都市3个区县≥18岁的3 524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 目的探讨成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成都市3个区县≥18岁的3 524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结果 (1)成都市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4.07%,随年龄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0-39岁达到最高(39.9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41.16%和23.89%,P〈0.05)。(2)高血压前期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血压正常者(P〈0.05)。(3)高血压前期者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成都地区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这类患者已经并存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代谢异常,医务人员应该加强认识,并且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代谢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300例高血压前期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硬化改变及相关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孙旭 袁洪 +3 位作者 黄志军 翁春艳 陈志恒 杨娉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硬化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正常血压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脉硬化诊断装置VP-1000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硬化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高血压前期、高血压、正常血压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脉硬化诊断装置VP-1000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比较各血压组合并颈动脉斑块时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血压从正常向高血压转变,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前期组(1390±171cm/s)较正常血压组(1293±151cm/s)升高但低于高血压组(1652±291cm/s,P<0.01);踝臂指数高血压前期组(1.115±0.060)与正常血压组(1.114±0.0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1.132±0.067,P<0.01)。(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率及斑块发生率在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1);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高血压前期组(0.73±0.10mm)与正常血压组(0.72±0.12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血压组显著增厚(0.78±0.16mm,P<0.01)。(3)有或无合并颈动脉斑块时,高血压前期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均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但低于高血压组(P<0.01);各血压组合并颈动脉斑块时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无颈动脉斑块时均升高(P<0.01)。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271,P<0.01),校正血压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156,P<0.01)。结论高血压前期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升高,提示存在早期动脉硬度改变。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作为评估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度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动脉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亚临床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旭 袁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高血压前期"是指血压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中间阶段,这类患者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病及脑卒中的危险均明显增高。目前很多研究证实高血压前期已潜在多种亚临床病变,现就此做一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亚临床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与动脉弹性相关 被引量:16
5
作者 潘慧 路方红 +4 位作者 赵颖馨 王舒健 刘振东 姚光涛 温胜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血压者159例,血压正常高值者149例,高血压者153例,应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定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与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血压者159例,血压正常高值者149例,高血压者153例,应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定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中心动脉收缩压(CSP)、舒张压(CDP)、中心脉压(CPP)、平均收缩压(CMSP)、平均舒张压(CMDP)、收缩末压(CESP)、第一峰值血压与最小血压之差(P1Height)及crPWV值均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P<0.01或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DP、CMDP、CPP是crPWV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314,0.223,0.196;均P<0.05)。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已经增高,动脉弹性已经减退,CDP和CPP是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正常高值 中心动脉压 反射波 动脉弹性
原文传递
大学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萍 赵晓红 杨晓晖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检出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校1-4年级大学生6214人,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同时进行高血压前期发病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为7.37%,高...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检出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校1-4年级大学生6214人,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同时进行高血压前期发病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为7.37%,高血压检出率为5.12%。男性、超重或肥胖患者、嗜咸饮食者、高脂饮食者、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早发育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和有紧张情绪者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分别高于女性、体质量正常、口味清淡者、均衡饮食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正常发育者、无高血压家族史者和无紧张情绪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较高,性别、体质量指数、嗜咸饮食、高脂饮食、压力感、体育锻炼、进入青春期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及情绪紧张是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血压前期 检出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伍松姣 梁景云 张景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血清CRP水平。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CRP水平(3.2...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血清CRP水平。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CRP水平(3.25±1.43 mg/L)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2.16±0.97 mg/L,P<0.01);高血压组(4.52±1.85 mg/L)又显著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CRP在正常高值血压时已开始升高,检测CRP有助于预测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动脉弹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英杰 胡婉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大动脉、小动脉弹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36人、1-2级高血压患者46例、理想血压健康者30人,使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采用HOMA-IR公...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大动脉、小动脉弹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前期36人、1-2级高血压患者46例、理想血压健康者30人,使用CVProfilorDO-2020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采用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比较各组间大动脉、小动脉弹性情况,对高血压前期者动脉弹性与I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校正了年龄和病程后,高血压组与理想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比较,C1和C2均降低(P<0.05);高血压前期组与理想血压组比较,C2降低(P<0.05),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与理想血压组比较,HOMA-IR升高(P<0.05)。C2与HOMA-IR负相关(r=-0.687,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者已经存在小动脉弹性的减退及胰岛素抵抗,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 动脉弹性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聚集情况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珍 邵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聚集情况。方法 :以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中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两社区人群中的基本材料 ,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多代谢异常的分布及聚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前期人群... 目的 :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聚集情况。方法 :以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中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两社区人群中的基本材料 ,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多代谢异常的分布及聚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前期人群占整个调查人群的比例为 35 .83% ,高血压前期与正常血压组各项测量指标比较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②高血压前期与正常血压组合并多代谢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更易合并腰围 (WC) ,OR值为 2 .5 8(95 %CI:1.35~ 4 .93) ,而男性患者更易合并高甘油三酯 (TG) ,OR值为 2 .5 8(95 %CI :1.35 4 .93)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合并两项以上代谢异常 ,高血压前期组均高于正常血压组。③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 ,合并几种代谢异常的聚集程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已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而且处于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提示应对处于高血压前期的这部分人群引起重视 ,对前期高血压或者诸代谢紊乱在前期高血压患者中聚集情况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刚 张昕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似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147例,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4人;高血压前期组57人;高血压组36人。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进...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似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147例,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4人;高血压前期组57人;高血压组36人。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同时测定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及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心率(HR)等。结果:C-FPWV、C-RPWV在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三组中分别为(8.82±1.60)m/s、(8.77±1.07)m/s、;(9.66±1.60)m/s、(9.78±1.48)m/s;(10.07±1.45)m/s、(10.51±1.64)m/s。方差分析示,三组间各因素比较除心率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S-N-K检验示:高血压前期组的身高、体重、BMI、腰臀围比值,C-R PWV及C-FPWV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年龄、脉压(PP)、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前期组与高血压组的比较,C-R PWV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正常的健康人(高血压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WV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Pearson)分析示:C-FPWV、C-RPWV都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臀围、HR相关;C-FPWV还与PP相关。C-FPWV、C-RPWV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示:C-FPWV与年龄、SBP、身高、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顺应性 脉搏波速度 高血压前期
下载PDF
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利然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3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76例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包括情志、膳食、运动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下选穴每日按压,干预6个月后观察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76例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包括情志、膳食、运动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下选穴每日按压,干预6个月后观察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数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前期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兼具调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高血压前期 干预效果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血压正常高值者左室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永志 德吉 李震宇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组织多普勒(TDI)测定的Tei指数,以预测其左室功能是否发生早期改变。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血压增高者96例,以血压平均水平分为血压正常高值组46例,高血压组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组织多普勒(TDI)测定的Tei指数,以预测其左室功能是否发生早期改变。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血压增高者96例,以血压平均水平分为血压正常高值组46例,高血压组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血压组。检测各组左室二维形态及功能指标:主动脉根部内径(AO)、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比值,计算左室质量(LVM)及其指数(LVMI);应用TDI记录并计算左室Tei指数、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及其比值,并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Tei指数高于正常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E/A、Em/Am随血压水平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Em低于正常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血压组Em与血压正常高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Am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压正常高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与LVMI、IVST均呈正相关(r=0.740、0.695,均P<0.01),与E/A、Em/Am均呈负相关(r=-0.597、-0.542,均P<0.01)。结论 Tei指数能反映血压正常高值者早期心脏总体功能改变情况,对早期监测预防高血压亚临床心功能损害,积极逆转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 血压正常高值 TEI 指数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常见脏腑及情志证候类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宝宽 陈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412-414,共3页
以正常高值血压及血脂边缘升高为例,以心血管亚健康常见脏腑证候类型为切入点,探讨心血管亚健康状态,为中医研究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尤其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心血管亚健康状态 正常高值血压 血脂边缘升高 亚证 治未病
下载PDF
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俊 路方红 +2 位作者 刘振东 赵颖馨 王舒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关系。方法选择理想血压者100例,血压正常高值者105例,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计算三组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并测定TNF-a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关系。方法选择理想血压者100例,血压正常高值者105例,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别计算三组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并测定TNF-a水平。结果血压正常高值组TNF-a水平、24 h、白昼及夜间动态血压负荷高于理想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P<0.01)。血压正常高值组24 h、白昼及夜间血压变异性高于理想血压组,24 h及白昼收缩压变异性、24 h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低于高血压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组TNF-α与24 h收缩压负荷、24 h舒张压负荷、24 h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呈正相关(P<0.05),24 h收缩压负荷及变异性、夜间收缩压负荷及变异性是TNF-α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与TNF-α相关,高血压早期炎症与血压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正常高值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压负荷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中药降压茶治疗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商秀洋 石洁 胡元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降压茶对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转归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入选150例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中药降压茶组),各50例,对治疗后... 目的研究中药降压茶对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转归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入选150例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中药降压茶组),各50例,对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及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无效和加重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无效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转归: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及治疗组进展为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降低,达到理想血压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组比较,治疗组进展为高血压的比例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到理想血压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中药降压茶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能够明显延缓肝经郁热证高血压前期患者发展为高血压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中药降压茶 肝经郁热证 治未病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博 高彦彦 +1 位作者 许小洋 王庭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观察分析12例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与12例对照者血压值及HRV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反馈组的收缩压下降趋势显著(P<0....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观察分析12例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与12例对照者血压值及HRV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反馈组的收缩压下降趋势显著(P<0.05),且至少可以维持6个月,心率下降趋势较显著(P<0.05),SDNN和HF有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LF和LF/HF明显降低(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可以使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降低至理想范围,其机制可能主要与HF升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高血压前期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患者网膜素-1水平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瑞英 武晓云 +2 位作者 郭莉青 富玮辰 郭红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 观察单纯高血压前期以及合并超重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探讨网膜素-1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前期人群208例(男性98例,女性110例).根据血... 目的 观察单纯高血压前期以及合并超重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探讨网膜素-1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前期人群208例(男性98例,女性110例).根据血压和体重指数(BMI)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6例、单纯高血压前期组70例和高血压前期合并超重组72例.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FPG)、血脂、尿酸、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双抗夹心ABC-ELLSA法测定网膜素-1;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网膜素-1均下降[分别为(41.02±9.02)ng/ml、(35.91±10.83)ng/ml比(54.96±8.94)ng/ml,P<0.05],合并超重组下降更多(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尿微量白蛋白均升高[分别为(17.66±9.50)mg/L、(26.19±24.97)mg/L比(5.08±0.22)mg/L,P<0.05],合并超重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前期组(包括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网膜素-1与BMI、SBP、DBP、FBG、TC、MAU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高血压前期组(包括单纯高血压前期组和合并超重组)MAU与年龄、BMI、SBP、FPG、LDL-C呈正相关,与网膜素-1呈负相关.进一步以MAU为应变量,三组人群SBP均为MAU独立影响因素,而网膜素-1均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网膜素-1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高血压前期肾脏即有损害,合并超重时损害进一步加重,这为高血压管理前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超重 网膜素-1 尿微量白蛋白 OMENTIN-1
下载PDF
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18
作者 贾学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9期995-996,100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血压正常高值者(正常高值组)106例,血压正常者(正常组)83例;检测和比较两组间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血压正常高值者(正常高值组)106例,血压正常者(正常组)83例;检测和比较两组间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血hsCRP、一般血生化项目及体重指数(BMI),并进行PWV与hsCRP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及BMI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正常高值组与正常组CFPWV分别为(9.3±0.9)m/s、(8.3±0.8)m/s,CRPWV分别为(9.5±1.2)m/s、(8.2±0.5)m/s,hsCRP分别为(3.56±2.27)mg/L、(2.67±1.79)m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CFPWV、CRPWV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316、r=0.327,P均<0.01)。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PWV明显增高,且与hsCRP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正常高值 脉搏波传导速度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肥胖患者非药物治疗效果的观察
19
作者 吴秀娟 潘侨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肥胖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随访2011年3月—2013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前期、肥胖、有明显心血管病风险,使用单一药物即可控制血压的患者。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评估生活方式改变对血压的影响趋势。结果...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肥胖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随访2011年3月—2013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前期、肥胖、有明显心血管病风险,使用单一药物即可控制血压的患者。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评估生活方式改变对血压的影响趋势。结果:经随访分析连续入选的421名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现两组的血压变化趋势无显著性差异。生活方式改变+安慰剂组73%的患者体重减轻,与单一抗高血压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该组患者平均24 h尿钠排泄量减低,与单一抗高血压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与单一药物抗高血压组比较,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安慰剂组都处于略高水平,但同时发生在单一药物抗高血压组与抗高血压药物服用相关的不良反应高达16.7%。结论:对高血压前期的肥胖患者,采用针对性的非药物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可能有显著控制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肥胖 非药物治疗 24 h尿钠排泄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颖馨 路方红 +3 位作者 刘振东 王舒健 潘慧 孙尚文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2008-07-2009-07在山东省章丘市农村入选受试对象306例,其中理想血压组(<120/80mmHg)96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10...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2008-07-2009-07在山东省章丘市农村入选受试对象306例,其中理想血压组(<120/80mmHg)96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10例。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baPWV及颈动脉IMT检测。将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根据获取的24hABPM参数分为杓型组(92例)与非杓型组(118例),同时进行baPWV及颈动脉IMT检测。结果非杓型组24h收缩压(24hSBP)均值较杓型组升高[(123·6±8·5)比(119·6±9·5)mmHg,P<0·05],夜间血压各指标均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0·01)。非杓型组baPWV[(1376·6±118·7)比(1311·9±114·2)cm/s,P<0·01]、IMT[(0·93±0·11)比(0·81±0·12)mm,P<0·05]均较杓型组升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夜间舒张压下降率(DBPF)、夜间收缩压均值(nSBP)是baPWV的影响因素,总胆固醇、SBPF、DBPF、24hSBP、nSBP是IMT的影响因素。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弹性功能的减退。异常昼夜节律与baPWV及IM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