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余益民 姚志彬 +3 位作者 陈俊虎 宛云英 乔莉 张海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每日就诊,以夜间20:00—22:00较多,凌晨4:00—6:00较少;急救反应时间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结论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依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四川资阳及川南经济区2010-2014年创伤患者院前救治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远军 张长风 +2 位作者 朱建军 何静 汪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研究2010-2014年四川资阳及川南经济区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创伤发生及提高救治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16 088例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地区、时间、致伤原因及死亡患者病例资料。结果: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0.... 目的:研究2010-2014年四川资阳及川南经济区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创伤发生及提高救治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16 088例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地区、时间、致伤原因及死亡患者病例资料。结果: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0.09%,高于女性的39.91%(P<0.05)。25~44岁年龄段患者最多(25.13%),15~24岁最少(8.17%)(P<0.05)。出诊地区以雁江区分布最多(60.64%),出诊时间7月份人数最多(9.23%)(P<0.05),一天的3个高峰期为9:00~9:59(5.92%)、16:00~16:59(5.93%)和20:00~21:00(6.31%)(P<0.05),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4.03%)。死亡患者共1134例(0.98%),其中588例(48.15%)现场死亡,男性(55.56%)多于女性(44.44%)(P<0.05),45~5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27.78%)(P<0.05),主要致死原因为车祸伤(31.48%)(P<0.05)。结论:四川资阳及川南经济区创伤高发,创伤所致死亡率为48.15%,好发人群为青壮年男性,车祸伤是主要致伤致死原因,且高发时间每年的7月份及每天的20:00~21:00点,雁江区为高发地。针对高危地区和人群采取相关措施,从各种层面减少创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 年龄 时间 地区
下载PDF
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映璇 刘梦阳 +3 位作者 刘悦 李志伟 郭秀花 张进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0-864,共5页
目的分析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面综合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创伤病例,针对不同创伤原因,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 目的分析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面综合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创伤病例,针对不同创伤原因,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93 453例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40∶1,高发年龄段为35~64岁,占总例数的36.63%;其次为15~34岁,占总例数的31.96%。按致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占比最大(28.19%)。<65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65岁人群以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创伤患者例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城区多于郊区。创伤发生与人群活动密切相关,白天明显多于夜晚,上午7∶00-8∶00是跌倒伤和交通事故伤发生的高峰期。结论北京市院前创伤急救具有较明显的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指导医院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制定有效的创伤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袁逊 余伟桂 夏根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125-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力。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间笔者所在医院院前急救的6 216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时间分布和致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院前创伤患者为6 21... 目的研究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创伤患者的救治能力。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间笔者所在医院院前急救的6 216例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时间分布和致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院前创伤患者为6 216例次,占同期院前总急救量的50.56%;男女性别比为2.55︰1.00;创伤高峰年龄为20~49岁,占71.64%;创伤的发生高峰时间为18点~第2日凌晨2点。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占44.03%,斗殴占29.05%,工伤13.48%,跌伤6.76%,坠落伤3.04%。创伤院前死亡占2.22%。结论交通事故与斗殴是院前创伤的主要原因,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管理对预防和减少院前创伤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吸入氧化亚氮在院前创伤急救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陶庭俊 李佳宇 +8 位作者 卢魁 陈石生 符培栋 刘法清 申朝霞 刘文玉 林淑文 孔艳霞 齐向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系统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106例四肢创伤患者。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T)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每例经...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系统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106例四肢创伤患者。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T)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每例经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系统吸入气体,T组吸入氧化亚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50:50),C组吸入氧气,其余治疗相同。记录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吸气前比较,T组吸气后10,15,30,45minRR和HR明显降低(P〈0.05或〈0.01),C组吸气后15,30,45minRR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HR变化不大。不同时间点RR、HR、BP和SpO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气前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T组吸气15min后VAS评分降到(2.94±1.03)分(P〈0.01),c组VAS评分轻度下降但大于6分。T组15例(28.3%)出现头晕,13例(24.53%)出现恶心,8例(15.09%)出现呕吐,3例(5.66%)出现意识轻度下降。没有一例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结论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院前创伤患者疼痛且安全,不良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创伤 吸入 氧化亚氮 氧气 镇痛 安全 有效
原文传递
院前指数在急性创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葛文汉 李兵 +2 位作者 阮海林 黄福文 杨家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评估院前指数(PHI)在急性创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创伤住院患者1802例,分别行PHI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出院日期为观察终点,结局为观察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找出最佳截断点,以IS... 目的评估院前指数(PHI)在急性创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创伤住院患者1802例,分别行PHI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出院日期为观察终点,结局为观察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找出最佳截断点,以ISS为参照,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比较PHI预测急性创伤住院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PHI与IS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95%CI:0.855~0.886)、0.792(95%CI:0.773~0.8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74,P=0.007);判断急性创伤住院患者“潜在危重症”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PHI≥4分、ISS≥22分;PHI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的的灵敏度优于ISS(x^2=6.975,P=0.008),而特异度、准确度与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I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并优于ISS评分;PHI评分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反映病情及时可靠,有利于院内创伤患者危重症的早期发现与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指数 创伤 急性 住院患者 损伤严重度评分 病情评估
原文传递
综合院前管理对救治急诊外伤患者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登锋 黄伟光 罗劲 《预防医学》 2018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院前管理对提高急诊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分别于高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综合院前管理前后,各纳入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诊外伤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目的评价综合院前管理对提高急诊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分别于高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综合院前管理前后,各纳入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诊外伤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间、急救时间、急诊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急诊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及受伤部位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间和急救时间分别为(15.6±4.2)和(33.5±8.4)min,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4.3±5.0)和(60.5±10.2)min(P<0.05);观察组的急诊效果和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前后SAS与SDS评分差值分别为(21.3±3.4)和(20.4±3.1)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1±2.7)和(12.8±2.5)分(P<0.05)。结论综合院前管理可缩短患者入院时间与急救时间,并有效提高急诊外伤患者临床救治效果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院前管理 急诊 外伤 满意度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培训对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周爱军 许卉 +2 位作者 薛巧玲 潘艳 万海红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126-2128,共3页
目的:探究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培训对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涟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 目的:探究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培训对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涟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外伤急救,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从呼救到受到专业治疗时间、院前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电除颤时间、紧急静脉通路时间)、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从呼救到受到专业治疗时间、院前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电除颤时间、紧急静脉通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31、35.619、8.912、25.110、4.196,P<0.001);观察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结论: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培训能够缩短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从呼救到受到专业治疗时间、院前反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电除颤时间、紧急静脉通路时间,促进其痊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院前创伤急救技能培训 院前急救创伤 急救效率 预后
下载PDF
院前创伤肋骨骨折急诊处理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凯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833-834,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究院前创伤肋骨骨折急诊处理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来某院进行肋骨骨折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疗效,其中,对于实施院前创伤急诊处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能实施院前创伤急诊处理的患者... 目的:分析和探究院前创伤肋骨骨折急诊处理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来某院进行肋骨骨折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疗效,其中,对于实施院前创伤急诊处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未能实施院前创伤急诊处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院前创伤肋骨骨折急诊处理,对于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患者生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创伤 肋骨骨折 急诊处理 临床诊治
下载PDF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100974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洋 王士梅 +1 位作者 胡楠 毕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6期37-41,46,共6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科学全面的创伤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急救中心接诊、救治和转送的院前创伤患者100974例相关资料,并将性别、年龄、事件时... 目的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建立科学全面的创伤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急救中心接诊、救治和转送的院前创伤患者100974例相关资料,并将性别、年龄、事件时间和地点、致伤原因和受伤部位等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院前创伤患者100974例,创伤患者例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男性占比57.12%,女性占比42.88%,男女比例为1.33:1。创伤高发年龄段为35~64岁,占总例数的43.76%。按照致伤原因分类,跌倒伤占比最高(36.80%),其次为交通事故伤(29.00%),≥65岁的人群以跌倒伤为主要致伤原因,<65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除跌倒伤外,在各类原因所致的创伤例数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夏秋季创伤患者量较多,跌倒伤主要发生在秋季,交通事故伤主要发生在夏季。上午时段创伤发生例数最多,占33.17%。创伤好发地点首位为交通道路,占39.16%。创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和下肢部,分别占25.07%和21.28%,跌倒伤常见于下肢部,交通事故伤常见于头颈部。结论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区院前创伤急救的发生与人群、时间及区域分布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充分掌握创伤病例特征,对于指导院前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建立有效的创伤预防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天津市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勾燚 李生明 +2 位作者 张俊飞 虎骁龙 冯珂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169-1175,共7页
目的了解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设计《宁夏院前创伤患者疼痛管理调查问卷》对宁夏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为加强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设计《宁夏院前创伤患者疼痛管理调查问卷》对宁夏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院外救护车携带镇痛药物情况,院外急救人员对创伤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干预情况,结合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院外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宁夏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存在的不足,探讨院外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问卷共纳入255名宁夏院外急救人员,29.0%(74/255)的院外救护车携带有镇痛药物。38.0%(97/255)的急救人员对院外创伤患者进行了疼痛评估,20.8%(53/255)的急救人员予以创伤患者镇痛治疗。救护车携带止疼药物(P<0.001,OR=4.13,95%CI 2.02~8.44),急救人员在急诊工作时间≥11年(P=0.006,OR=3.16,95%CI 1.39~7.19)和年龄≥51岁(P=0.013,OR=4.43,95%CI 1.37~14.28)为患者获得镇痛治疗的保护因素。共纳入447份院外创伤患者病例资料,87.5%(391/447)的患者有疼痛,11.9%(53/447)的患者未记录疼痛情况,0.7%(3/447)的患者记录无疼痛,意识清楚的患者中,91.5%(386/422)存在疼痛,7.8%(33/422)未记录,意识障碍患者中,20.0%(5/25)存在疼痛,80.0%(20/25)未记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0%(76/447)的患者得到了疼痛干预;烧烫伤患者中,50.0%(2/4)得到疼痛干预,在利器致伤患者中为44.0%(11/25),在暴力致伤患者中为11.9%(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收缩压为90~139 mmHg的患者中,20.7%(52/251)的患者获得疼痛干预,在收缩压≤89 mmHg患者中为0.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烧烫伤(P<0.001,OR=12.50,95%CI 3.70~42.24)、利器致伤(P=0.043,OR=12.31,95%CI 1.07~140.53)和收缩压≤89 mmHg(P=0.003,OR=0.14,95%CI 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疼痛评估 疼痛干预 疼痛管理 创伤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颅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彭国兵 左奇 金伟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颅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现场救...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颅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现场救治,止血并建立静脉通道,开放气道。观察组在常规现场救治基础上加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24 h后CT检查结果、手术干预及血肿缩小率、患者ICU时间和出院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3.32±0.92)mL低于对照组(8.35±3.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7,P<0.001);观察组脑组织压迫发生率(2.50%)和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2.5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6.646,P<0.05);观察组手术干预率(5.00%)低于对照组(27.50%),血肿缩小率(85.00%)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9.833,P<0.05);观察组ICU时间(2.81±0.80)d短于对照组(5.52±1.51)d,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GOS评分(3.75±0.85)分高于对照组(3.01±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0、3.715,P<0.001)。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阶段给予氨甲环酸药物,可缩小血肿体积并降低再次出血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颅脑创伤 氨甲环酸 预后 出血 血肿体积
下载PDF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13
作者 孙义萍 曹俊辉 +3 位作者 陈志刚 吴敏 纪学颖 孙姚承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液体复苏方法对院前创伤严重性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由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42例严重出血性休克的外伤患者,在事故现场和入院后分别利用即时检验(POCT)进行动脉血气分... 目的:探讨两种液体复苏方法对院前创伤严重性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由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42例严重出血性休克的外伤患者,在事故现场和入院后分别利用即时检验(POCT)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所有患者依据复苏方法,分为传统液体复苏组和高渗性盐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创伤严重度、生化检测指标等。结果:全部42例中,其中22例(52.38%)接受了高渗性盐水复苏,20例(47.62%)接受了传统液体复苏,两组患者在年龄、基本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动脉收缩压和心率均较急救现场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高渗性盐水组碱剩余的变化为(-5.0±2.8),传统液体复苏组为(-1.9±3.3),差异显著(P<0.01)。入院时高渗性盐水组的pH值显著低于传统液体复苏组(P<0.01)。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红蛋白都降低,且高渗性盐水组比传统液体复苏组降低显著(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乳酸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院前创伤严重性出血性休克采用传统液体复苏在纠正低血容量方面略优于高渗盐水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复苏
原文传递
传统外固定器材和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救治院前急性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刘街成 吴建明 徐刚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8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传统外固定器材和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救治院前急性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器材治疗,观... 目的探究传统外固定器材和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救治院前急性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器材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治疗,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固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装置固定牢靠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外固定器材相比,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应用于急性创伤院前救治中能更好地缩短操作时间,增强器材固定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外固定器材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 院前救治 急性创伤
下载PDF
创伤患者在现场到急诊科之间的凝血功能变化
15
作者 陈汀劳 骆慧莎 +2 位作者 赵珍喜 徐美玲 庄君灿 《新疆医学》 2021年第10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的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凝血指标,评估凝血状态。方法收集69例创伤患者在现场和到达急诊时的凝血状态。观察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标比率、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2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的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凝血指标,评估凝血状态。方法收集69例创伤患者在现场和到达急诊时的凝血状态。观察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标比率、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2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计数、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结果纤维蛋白原在现场和急诊科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但在现场和急诊科之间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68);比较在现场与在急诊科时观察的数据,D2聚体大于4.0 mg/L的异常患者变化例数达到33%(P=0.035),在到达急诊科时升高显著,与在现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创伤早期出现纤维蛋白原的激活和消耗,纤维蛋白代谢产物D2聚体升高,提示纤容亢进的存在,有早期应用抑制纤容药物的必要,为临床创伤救治和防治创伤性凝血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创伤 凝血功能 创伤性凝血病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镇痛对预后的效果评估: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6
作者 杨阳 田小溪 +2 位作者 杨彦龙 付国强 李立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2组均给予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治疗。此外,前者给予院前瑞芬太尼镇痛,后者给... 目的探讨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2组均给予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治疗。此外,前者给予院前瑞芬太尼镇痛,后者给予同方式等剂量生理盐水。对比2组患者院前、院内首次生命体征、院内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临床资源消耗和院内死亡情况。结果镇痛组患者入院首次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非镇痛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值显著高于非镇痛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值显著低于非镇痛组(P<0.01)。与非镇痛组相比,镇痛组患者ICU住院时长和住院总时长显著缩短,机械通气使用率显著减少(P<0.01)。亚组分析中,在严重多发性创伤(ISS评分>25)亚组中可观察到上述组间差异(P<0.01),而在轻度(ISS≤16)和中度(16<ISS≤5)多发性创伤亚组均未观察到上述差异。此外,严重多发性创伤亚组中,给予镇痛可使患者院内死亡率降低(P=0.03),但由于样本量少,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结论对接受院前急救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显著缩短其在ICU住院的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并且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院内生存情况,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院前急救 多发性创伤 瑞芬太尼
原文传递
6928例创伤的院前急救特点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磊 周伟梁 +6 位作者 秦伟毅 贾乐宁 卢勇 钱洪津 唐柚青 刘云松 华黎电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当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120”出诊急救的创伤病人6928例救治资料。结果21~50岁占79.30%;伤因:交通伤39.00%、治安事件伤30.00%、工伤及坠落伤10.74%;伤...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当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120”出诊急救的创伤病人6928例救治资料。结果21~50岁占79.30%;伤因:交通伤39.00%、治安事件伤30.00%、工伤及坠落伤10.74%;伤情按院前创伤指数(TI)分:重伤病人20.99%,中度伤38.11%;院前急救成功率96.43%,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12.97%。结论控制救治反应时间,落实“三线出诊”机制,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呼吸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969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海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11—11~2008—11—11院前急救的969例创伤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男女之比为2.47:1;年龄1~95岁;20—49年龄段67.24%,受伤原因:交通伤44...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11—11~2008—11—11院前急救的969例创伤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男女之比为2.47:1;年龄1~95岁;20—49年龄段67.24%,受伤原因:交通伤44.58%,斗殴伤14.04%,跌伤10.0I%,坠落伤3.3%;创伤部位的前四位依次是头部(36.5%)、四肢(29.1%)、腰部(7.43%)、胸部(2.48%)和脊柱(2.48%);死亡率1.34%,交通伤是最主要的死因。结论创伤尤其是交通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控制救治反应时间,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创伤 流行病学分析 交通伤
下载PDF
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在急性创伤病人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琴 张瑜 张宝珍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6期2231-2233,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在急性创伤病人院前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0年8月342例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的急性创伤病人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3月357例实施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的急性创伤病人为观察组,比较院前急...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在急性创伤病人院前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0年8月342例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的急性创伤病人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3月357例实施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的急性创伤病人为观察组,比较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实施前后急性创伤病人院前转运与院内响应平均耗时、病人抢救成功率、24 h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院前转运平均时间[(27.83±7.92)min]与院内响应平均时间[(12.25±5.41)min]均短于对照组,病人抢救成功率(94.03%)高于对照组(81.82%),24 h意外事件发生率(2.24%)低于对照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院前急救评估分级模式应用于急性创伤病人院前转运中,可提高病人救治效率与抢救成功率,降低24 h意外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分级 急性创伤 院前转运 护理
下载PDF
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对院前救治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拓 石梦丽 +4 位作者 远洋 李少波 王静 徐勇 孟宇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79-3282,共4页
目的对比应用传统外固定器材和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救治院前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救治的95例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7),对照组应用传统外... 目的对比应用传统外固定器材和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救治院前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救治的95例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7),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固定器材,研究组应用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在现场救治和转运途中,对两类不同外固定器材从一般资料、现场外固定时间、疼痛评分、肺功能和固定牢靠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组现场外固定时间、疼痛评分、肺功能和固定牢靠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优于传统外固定器材。结论院前急救时应用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救治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可明显缩短现场救治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肺功能恢复,胸壁固定牢靠,避免发生二次损伤,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在院前救治急性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工作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胸背外固定支具 院前急救 钝性胸部创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