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JC 6~th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s(3):Cardiomyopathy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2013:Current specul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9
1
作者 Georgios K Efthimiadis Efstathios D Pagourelias +1 位作者 Thomas Gossios Thomas Zegko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4年第2期26-37,共12页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the most variable cardiac disease in terms of phenotypic present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inherited cardiomyopathic process with an autosomal dominant trait...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the most variable cardiac disease in terms of phenotypic present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inherited cardiomyopathic process with an autosomal dominant trait of inheritance.To date,more than 1400 mutations of myofilament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have been identified,most of them "private" ones.This striking allelic and locus heterogeneity of the disease certainly compli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henotype-genotype correlations.Additionally,topics pertaining to patients' everyday lives,such as sudden cardiac death(SCD)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along with disease prognosis,are grossly related to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HCM.This review incorporates contemporary research findings and addresses major aspects of HCM,including preclinical diagnosis,genetic analysis,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and SCD.More specifically,the spectrum of genetic analysis,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method for obstruction alleviation and the need for a unique and accuratefactor for SCD risk stratification are only some of the controversial HCM issues discussed.Additionally,future perspectives concerning HCM and myocardial ischemia,as well as atrial fibrillation,are discussed.Rather than enumerating clinical studies and guidelines,challenging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isease are critically appraised by this review,highlighting current speculations and recommending future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reclinical diagnosis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OBSTRUCT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涂清强 李红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危害性大,但是早期临床诊断与鉴别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以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临床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动物分子影像...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危害性大,但是早期临床诊断与鉴别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以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临床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对帕金森病模型进行活体脑部显像,能够动态观察帕金森病的形成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前后多巴胺受体的代谢及动力学变化,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当前帕金森病实验动物的脑部显像可以采用小动物PET/CT、小动物MRI和小动物SPECT进行精确诊断,通过诸多研究结果,可以明显提升诊断效率,与临床诊断结果达到高度一致性,为临床鉴别和诊断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提供数据支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对帕金森病临床前研究的结果,展现了分子影像医学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PET/ CT 小动物MRI 小动物SPECT 帕金森病 临床前诊断
下载PDF
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肌梗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涂清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5-150,共6页
心肌梗死(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受阻而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全球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也逐渐完善、效果显著,但由... 心肌梗死(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受阻而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全球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虽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也逐渐完善、效果显著,但由于疾病仍然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仍然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和运用分子影像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技术学更加前沿和多样化,形成了动物超声、动物MRI、动物SPECT/CT和动物PET/CT等多维度的分子影像方法,在诊断和辅助治疗心肌梗死疾病模型取得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肌梗死动物模型上的应用,展现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MI) 动物模型 超声 MRI SPECT/CT PET/CT 临床前诊断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Wilson病家系和正常人D13S4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陈春玲 陈秀珍 +2 位作者 邹宇 李采娟 李乃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用Southern blot技术,以13q22-31上的plE8探针对中国人群中4个Wilson病(WD)家系和10例正常人D13S4区见MspⅠ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分析。结果表明:A、B两杂交片段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6.9%和53.1%,这和国外报道的频率0.49/0.51是一致的... 用Southern blot技术,以13q22-31上的plE8探针对中国人群中4个Wilson病(WD)家系和10例正常人D13S4区见MspⅠ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分析。结果表明:A、B两杂交片段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6.9%和53.1%,这和国外报道的频率0.49/0.51是一致的,同时对WD家系成员A、B两杂交片段出现频率和正常人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0.026<3.8,P>0.05。无显著性差异。并对中国人群中WD遗传异质性、连锁不平衡以及WD家系成员的临床前诊断做了探讨,为WD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水平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RFLP 遗传异质性 基因型
下载PDF
PET/CT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智平 张相年 邓伟杰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8期22-24,33,共4页
PET/CT目前影像诊断中2种最具特色的技术-PET(功能显像)与CT(形态显像)的最优化组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是临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而当今以18F标记的PET显像剂最受分子核医学研究的... PET/CT目前影像诊断中2种最具特色的技术-PET(功能显像)与CT(形态显像)的最优化组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是临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而当今以18F标记的PET显像剂最受分子核医学研究的重视,随着18F标记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18F标记的显像剂被制备出来并应用于PET显像研究,其中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PET显像剂。20世纪80年代开始,18F-FAC(18F-氟代乙酸盐)作为一种新型的PET显像剂,越来越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18F-FAC的合成制备工艺以及在PET肿瘤诊断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像剂 18F-FAC 合成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青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724-172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1月90例门诊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预检分诊护理,实验组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下预检分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门...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1月90例门诊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预检分诊护理,实验组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下预检分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门诊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的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护理满意度、心理、投诉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下预检分诊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