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 被引量:80
1
作者 阮海林 杨春旭 +1 位作者 丁爱国 黄福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21.05)岁;每天12∶00~15∶00和21∶00~24∶00为到院高峰时间;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前6位疾病为颅脑损伤、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胸部心血管创伤;入院率为59.75%.结论 (1)新形势下急诊医学专业,特别是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以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根据疾病谱确立急诊学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2)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急诊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要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3)要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与院内急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转运 疾病谱
下载PDF
北京市120急救网络呼叫反应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辉 李航 +1 位作者 张进军 赵永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为了以完善的急救体系迎接2008年奥运会,有必要了解北京市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北京市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和分析北京... 目的为了以完善的急救体系迎接2008年奥运会,有必要了解北京市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北京市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和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05年下半年的调度数据。结果北京市总体120急救网络呼叫反应时间中位数为16.5 min,四分位数间距为14.3 min;北京市总体120急救网络呼叫反应时间在5 min内的占2.28%,而30 min以上的占19.20%;城区、郊区和中心直属与非直属之间呼叫反应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北京市120网络院前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过长,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探讨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疗急救服务系统 呼叫反应时间 奥运会 北京
原文传递
中国1996—2015年城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齐腾飞 景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院前急救能力的地域差异及成因,为提高各区域城市院前急救水平指明方向。方法从急救反应时间这一衡量院前急救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切入,在万方数据库和急救中心网站搜集1996年1月—2015年9月的数据,搭建院前急救数据库,通过met... 目的探讨中国院前急救能力的地域差异及成因,为提高各区域城市院前急救水平指明方向。方法从急救反应时间这一衡量院前急救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切入,在万方数据库和急救中心网站搜集1996年1月—2015年9月的数据,搭建院前急救数据库,通过meta-analysis方法比较中国区域院前急救水平的差异。结果 1996—2015年20年间,中国东部城市急救反应时间从11.206 min延长到15.855 min,延长了4.649min;中部城市一直变化不大,除1996—2000年为18.000 min外,自此之后到2015年一直维持在15.500 min左右;由于西部地区急救反应时间变化与急救半径变化一致,急救反应时间从1996—2000年的31.959 min缩短到2005—2010年的13.712min,降幅达18.247 min,其后5年又回升至17.665 min。结论中国1996—2015年东、中、西部城市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普遍落后,均亟待疏浚交通、警医联动、增加急救点数量、急救培训等方面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反应时间 急救半径 中国城市
原文传递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董俊婵 张彦敏 +3 位作者 王志先 王梅英 任会彩 夏为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抽取的经院前转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抽取的经院前转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先转运后急救,观察组患者接受先急救后转运。将2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包括存活率、救治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转运途中存活率100%比对照组90.7%高(P<0.05);观察组寻求救治时间(81.69±10.53)min、开始救治时间(85.11±9.40)min、院前救治时间(90.18±10.95)min、住院时间(10.74±3.58)d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比对照组84.6%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接受先急救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效果更佳,对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与预后改善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预后
下载PDF
5G智慧医疗院前急救模式探讨 被引量:32
5
作者 郭程 俞晔 +1 位作者 谢仁国 顾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1期61-63,共3页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院前急救模式与标准多样、急救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共享等问题,分析了将5G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院前急救的优势,包括实现区域急救资源调配合理化、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实时化、患者个人基本信...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院前急救模式与标准多样、急救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共享等问题,分析了将5G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院前急救的优势,包括实现区域急救资源调配合理化、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实时化、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同步化、远程急救远程会诊精细化和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无缝化,并结合5G智慧急救系统的实践演练,认为该急救模式的创建可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智慧医疗 创伤 院前急救 质量与信息化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鹏 石墩义 +3 位作者 马伟 王斌 祝茂盛 余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长寿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治疗组(A组)、限制性液体复...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长寿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治疗组(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常规补液复苏组(C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使得平均动脉压在50mm Hg左右,同时给予舒芬太尼按照1~5μg/kg静脉2min推注,使得患者疼痛数字评分在3分以下;B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使得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mm Hg左右;C组患者给予充分液体复苏,使得平均动脉压在70mm Hg左右,不予以镇痛处理。观察三组患者入急诊科时液体复苏使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乳酸(BLAC)水平;入ICU后各组48h输血总量、伤后12h的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A、B两组与C组入急诊科时比较,A、B组使用的输液量明显较少,PT升高程度较低,Hb下降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C组比较,机体PaO2/FiO2指数更高及BLA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入ICU后,A组与B、C组比较,48h输血量更少,伤后12h反映机体应激状态的CRP及皮质醇浓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舒芬太尼对于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够减少患者液体复苏量,并减少出血量,减轻创伤应激反应,进而减少创伤所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舒芬太尼 创伤失血性休克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裴辉 罗志毅 刘保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5期4394-4400,共7页
目的评价四种评分对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284例成人创伤患者现场分别行院前创伤指数评分(TI)、创伤评分(TS)、修正创伤评分(RTS)、CRAMS和创伤严重评分(ISS),追踪患者伤情、去向,回顾性分组统计分析四种评... 目的评价四种评分对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284例成人创伤患者现场分别行院前创伤指数评分(TI)、创伤评分(TS)、修正创伤评分(RTS)、CRAMS和创伤严重评分(ISS),追踪患者伤情、去向,回顾性分组统计分析四种评分与患者伤情、去向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并比较对院前创伤患者分流评估能力的优劣。结果不同分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创伤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选择无偏倚;不同伤情的四组间比较时,TI和RTS评分的分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分值与ISS评分伤情分组呈正相关(r=0.637,P<0.001),RTS分值与ISS评分伤情分组呈负相关(r=-0.477,P<0.001)。不同去向的四组间比较时,TI和CRAMS分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分值与患者的去向分组呈正相关(r=0.604,P<0.001),CRAMS分值与患者的去向分组呈负相关(r=-0.536,P<0.001);四种评分对患者收住院的分辨度横向比较中,TI分辨度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26(P<0.05),最佳截断值为12分,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8%和95.9%;预计住院危险度曲线与实际收住院率曲线吻合度的Hosmer-Lemeshow适合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3.770,P>0.05)。结论院前TI评分具有应用广泛、操作便捷的优点,适用于创伤患者伤情的快速评估,特别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其预测收住院的最佳截断值为1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创伤评分 评估
原文传递
“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荣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实践中79例患者应用了集流程化、时间量化、标准配置化与同质化四大管理模式优势为一体的"四化"护理模式,... 目的:观察"四化"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实践中79例患者应用了集流程化、时间量化、标准配置化与同质化四大管理模式优势为一体的"四化"护理模式,设为试验组;并将应用前(2015年1~12月)经我院院前急救收入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7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急救质量的时间评价指标和临床结局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各项时间评价指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急救质量临床结局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化"院前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四化模式 院前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国内外院前急救社区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杜晶 杨新伟 张鹭鹭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9期835-838,共4页
急救社区化是指在突发危重急症,院前急救人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伤病员在社区获得最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医疗救助。急救社区化是院前急救的进一步延伸,其在院前急救网络中的作用亦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院前急救社区化体系可以更好地整... 急救社区化是指在突发危重急症,院前急救人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伤病员在社区获得最及时、有效的初步紧急医疗救助。急救社区化是院前急救的进一步延伸,其在院前急救网络中的作用亦越来越受到重视。构建院前急救社区化体系可以更好地整合社区急救与院前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之间的医疗资源,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增强救治的时效性,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现场救治;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作为临时紧急医疗救治所或转运站,为下一步的转运后送提供前哨支撑;同时负责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第一目击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社区 救治成功率 进展
下载PDF
专案三维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崔红云 黄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5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专案三维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专案三维管理,三维管理实施前(2015年1~12月)由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三维管理实施后(2016年1~1... 目的:探讨专案三维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专案三维管理,三维管理实施前(2015年1~12月)由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三维管理实施后(2016年1~12月)由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比较实施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三个维度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组院前急救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院前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案三维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相关急救能力的提升,从而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为患者及时获得进一步有效院内急救创造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案 三维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下载PDF
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范新 牛庆学 李伟荣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4期2901-2903,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三二○一医院收治的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8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急救组,各39例。中毒送至医院后对其采取抢救措施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三二○一医院收治的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8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急救组,各39例。中毒送至医院后对其采取抢救措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院前抢救措施治疗的患者作为急救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急救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氯磷定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66±17)min比(112±20)min、(4.1±1.5)mg比(6.1±1.6)mg、(487±123)min比(599±145)min、(13.6±2.5)g比(22.1±3.5)g、(64±20)h比(100±30)h、(7.5±1.5)d比(12.6±2.6)d,P<0.05]。急救组阿托品中毒、中间型综合征、呼吸衰竭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39)比20.51%(8/39)、5.13%(2/39)比20.51%(8/39)、2.56%(1/39)比15.38%(6/39),P<0.05]。对照组入院前死亡6例(15.38%),其中包括患者服毒时间过长,呼吸困难所致心跳停止死亡2例,毒物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总病死率为23.08%(9/39);急救组入院前死亡2例(5.13%),包括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胃穿孔死亡1例,总病死率为10.26%(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于抢救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中毒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马婷 李萍 +3 位作者 潘欣欣 陆敏 张敏洁 王艳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20-3525,共6页
综述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校正MEWS)系统的产生背景、评分方法、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指出目前校正MEWS评分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院内转运等方面,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校正MEWS评分的基... 综述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校正MEWS)系统的产生背景、评分方法、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指出目前校正MEWS评分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院内转运等方面,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校正MEWS评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适宜某疾病病情预测的相关生理指标,使得校正MEWS评分对该疾病的预测能力大大提高,但基于信息化的校正MEWS评分在专科病房和术后病人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病情预测 院前急救 急诊分诊 院内转运 信息化 综述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宋明浩 李志祥 陈碧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规范化的院前急救流程,从而提示规范化的院前急救能够为降低患者病残率、病死率,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2月-2011年2月急诊来院的...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规范化的院前急救流程,从而提示规范化的院前急救能够为降低患者病残率、病死率,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2月-2011年2月急诊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由我院院前科出诊接入的患者145例,自行来院的患者94例。结果院前急救时间(10.14±1.32)min,死亡2例、窒息5例、血压平稳121例;自行来院时间(23.51±2.84)min,死亡14例、窒息28例、血压平稳0例;自行来院组患者在发病后至抢救介入时间与院前急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的平稳性、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与院前急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完善的"120"制度、严格培训的医护人员、规范化的院前抢救流程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规范化 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云服务的一体化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被引量:24
14
作者 甘霖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2期53-55,共3页
为了实现医院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可与监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等120救护车内和床旁监护设备、院内HIS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实现院前急救的快速"绿色通道",挂号分诊指导,自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辅助填... 为了实现医院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可与监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等120救护车内和床旁监护设备、院内HIS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实现院前急救的快速"绿色通道",挂号分诊指导,自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辅助填写医疗文书、护理文书,并自动统计和生成各项质控指标数据等功能。通过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云服务和一体化急救医疗体系,提升医院的急救能力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临床信息系统 一体化 云服务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罗松平 张艳凯 +4 位作者 娄赞 朱虹 白高伟 杨兵 段宝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建立诊断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1~2015—12开封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536例。按照收治顺...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建立诊断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1~2015—12开封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536例。按照收治顺序分组,推导组1075例(70%),验证组461例(30%)。纳人标准:①急性发病(发病≤6h);②入院后确诊为脑卒中。排除标准:①低血糖;②脑血管病后遗症;③颅内感染或全身性感染;④肝、肾功能不全;⑤颅脑外伤。对20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及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并建立风险模型。运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及判别。结果活动中发病、头痛、呕吐、抽搐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推导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4.380,P=0.496,预测出血性卒中率与实际出血性卒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预测在推导组(AUC=0.875,P〈0.01,95%C10.793—0.965)及验证组(AUC=0.846,P〈0.01,95%CI 0.828~0.922)中均较好。结论该预测模型虽有一定局限性,但仍能对出血性卒中进行较准确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脑卒中 类型 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矛盾与思考 被引量:23
16
作者 顾璇 《中国卫生资源》 200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近年来,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已成为制约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qu... 近年来,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得到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人员紧缺,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已成为制约院前医疗急救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急救医务人员合理定位、提出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使用方式、试行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等,以达到调动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急救医师队伍,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医疗人才 急救医师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价值比较 被引量:24
17
作者 高维玲 胡玉萍 +4 位作者 贾应茂 蒋敏 谢艾伶 谢佳 吴涯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88-92,共5页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过程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总结临床实践中院前急救评分方法的选择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117 例院前急救中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其临床指标,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院前指数(... 目的比较院前急救过程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总结临床实践中院前急救评分方法的选择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117 例院前急救中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其临床指标,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院前指数(PH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根据患者院内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入院后90 d内死亡情况评价其病情及预后,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EWS、PHI、GCS评分评估患者颅内出血、入院后90 d内死亡的效能。结果117 例患者中,共有41 例(35.04%)院内检出颅内出血(硬膜下出血17 例,硬膜外出血15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 例),13 例(11.11%)患者住院期间或入院后90d 内死亡。颅内出血组、死亡组院前MEWS、PHI、GCS 评分均分别高于未颅内出血组、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MEWS评分、PHI评分的升高以及GCS 评分的下降,其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示,MEWS 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最高,其次为PHI、GCS 评分。结论MEWS、PHI、GCS 3种评分系统均可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MEWS评分具有更高的评估灵敏度、特异性,且指标简便易得、评估耗时短,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评分 颅脑损伤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心肺复苏术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功能、血气指标、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曾涌 唐国强 赵金川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CPR)、气囊面罩通气CPR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功能、血气指标、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3例经急救人员院前现场判断CA患者,根据出诊顺序随机分派出诊小...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CPR)、气囊面罩通气CPR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功能、血气指标、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63例经急救人员院前现场判断CA患者,根据出诊顺序随机分派出诊小组,气囊组(131例患者)采用气囊面罩通气CPR,插管组(132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CPR。CPR存活患者均评估心功能、血气指标、神经功能[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分],追踪6个月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恢复自主循环时间、CPR成功率、脑复苏成功率、心功能、血气指标、神经功能以及生存率差异。结果:气囊组恢复自主循环时间短于插管组[(7.61±2.39) min vs.(9.13±3.25) min,P<0.05],CPR成功率、脑复苏成功率高于插管组[34.35%(45/131) vs.19.70%(26/132)、19.85%(26/131) vs. 10.61%(14/132),P<0.05]。两组入院即刻、CPR成功后1 h、3 h、6 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动脉氧分压(PaO2)、PaO2/氧体积分数(FiO2)逐渐增高(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逐渐降低(P<0.05)。气囊组入院即刻、CPR成功后1 h、3 h、6 h LVEF、E/A比值高于插管组(P<0.05)。气囊组患者出院前CPC l^2级比例高于插管组(P<0.05),但两组6个月内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囊面罩通气CPR可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CPR成功率,降低对患者心脑功能的影响,但短期存活率与气管插管CPR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院前急救 心搏骤停 心功能 血气指标 神经功能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无缝对接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雪莲 夏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30期2368-2370,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无缝对接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2016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建立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TPEITS)并应用于56例需手术治疗的创伤患者急救中,在院前急救的同时通过TPEITS系统... 目的 探讨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无缝对接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2016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建立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TPEITS)并应用于56例需手术治疗的创伤患者急救中,在院前急救的同时通过TPEITS系统进行院内CT、B超等检查的预约,申请开通检查绿色通道,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进行检查预约的同时通过TPEITS系统进行手术室和急救人员的预约,申请开启手术室的绿色通道,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并在院前和院内急救时进行相关护理配合,统计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发病到手术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并以2016年2月1日至6月30日常规院前急救和院内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急救创伤患者32例为对照.比较TPEITS和常规模式的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TPEITS系统有效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26 ± 5.47)min和(36.45 ± 9.85)d,短于常规模式的(78.53 ± 16.78)min和(48.28 ± 12.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02、4.897,P〈0.05);而TPEITS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4.64%(53/56)和92.86%(52/56),高于常规模式的75.00%(24/32)和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0、8.846,P〈0.05).结论 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智能手术网络系统无缝对接结合良好的护理配合可缩短急诊反应时间,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智能手术网络系统 无缝对接 护理配合
原文传递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声平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73-2274,共2页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面急救组(137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13.89%vs 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有机磷农药 中毒 愈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