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应用时间的探讨及疗效 被引量:29
1
作者 应豪 王德芬 陈如钧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时的应用时间及疗效.方法: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分成2组,研究组26例,年龄(27±s4)a,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和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各20 U,宫缩仍不佳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时的应用时间及疗效.方法: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分成2组,研究组26例,年龄(27±s4)a,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和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各20 U,宫缩仍不佳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对照组12例,年龄(31±4)a,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宫体和静脉注射缩宫素各20 U,宫缩仍不佳再继续应用缩宫素20~50 U,宫缩仍不佳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 mg.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471±240)mLvs(746±339)mL,P<0.01];而2组产妇术后2 h内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应用缩宫素40U后宫缩不佳即应改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丁三醇 卡前列素 剖官产术 产后出血 胎盘 前置
下载PDF
前置胎盘152例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凤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前置胎盘的相关原因及降低发生率的可能途径。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2月我所围产保健门诊孕期建册并有明确妊娠结局的前置胎盘1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紧跟每例前置胎盘后分娩的无前置胎盘152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和比... 目的探讨发生前置胎盘的相关原因及降低发生率的可能途径。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2月我所围产保健门诊孕期建册并有明确妊娠结局的前置胎盘1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紧跟每例前置胎盘后分娩的无前置胎盘152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和比较两组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生的异常情况。结果产妇年龄、流产史及分娩史与前置胎盘的发生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易发生孕产期阴道流血、妊娠合并贫血、产后出血,围产儿易发生胎位异常、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通过宣传教育减少流产,鼓励适时生育并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前置胎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胎盘 前置 危险因素 降低风险行为
下载PDF
Caesarian Section for Placenta Praevia: Does Booking Status Affect Maternofetal Outcome?
3
作者 Oshodi Yusuf Abisowo Akinola Oluwarotimi Ireti +2 位作者 Fabamwo Adetokunbo Olusegun Olaifa Ibrahim Adeniyi Oyedele Yekeen Oyedoku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6年第5期306-312,共7页
Background: Placenta praevia accounts for significant maternal morbidity and peri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spite advances in blood transfusion technique and surgical procedure, abnormal placentation still remai... Background: Placenta praevia accounts for significant maternal morbidity and peri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spite advances in blood transfusion technique and surgical procedure, abnormal placentation still remains a difficult challenge for obstetrician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booking status on the fetal and maternal outcome among parturients with placenta praevia that underwent caesarian delivery. Methodology: This was a comparative and retrospective study between booked and unbooked subjects with significant placenta praevia that were delivered by caesarian section between January 1<sup>st</sup> 2004 and December 31<sup>st</sup> 2008 with respect to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 Result: Out of 14,344 deliveries during study period, 123 cases of placenta praevia that underwent caesarian delivery were identified giving a prevalence rate of 0.86%. 49 subjects were booked while 74 were unbooke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oked and unbooked cases with respect to risk factors (30.6% of booked and 23% of unbooked), X<sup>2</sup>(4) = 7.203, P = 0.126 and the mean blood loss at surgery (870.4 ± 486.9 ml in booked versus 779.7 ± 380.96 ml in unbooked), X<sup>2</sup>(1) = 0.202, P = 0.653. However, antepartum transfusion (12.2% booked versus 34.7% unbooked) and postpartum transfusion (51% booked versus 72% unbooked)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sup>2</sup>(1) = 9.744, P = 0.002. One maternal death occurred amongst the unbooked cases and none among the booked cas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noted in the apgar score at 1 minute X<sup>2</sup>(3) = 15.528, P = 0.001 and 5 minutes X<sup>2</sup>(3) = 12.912, P = 0.005 respectively. More babies died in the unbooked group (19) compared to two (2) in the booked mothers. Conclusion: Unbooked status in placenta prev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isk for antepartum and postpartum transf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tality, increased preterm delivery, poorer apgar scores and hig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nta praevia Maternal Outcome Fetal Outcome Booking Status Caesarian Delivery
下载PDF
Predictors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 Due to Placenta Praevia
4
作者 Mara Burgers Katrien Oude Rengerink +4 位作者 Sanne J. Eschbach Moira M. Muller Marielle G. van Pampus Ben W. J. Mol Irene M. de Graa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5年第2期96-104,共9页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incidenc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a caesarean delivery in women with placenta praevia.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ong consecutive wom...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incidenc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a caesarean delivery in women with placenta praevia.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ong consecutive women with a placenta praevia planned for a caesarean delivery between 2001-2011 in one academic centre and two teaching hospitals in the Netherlands. Massive haemorrhage was defined as ≥1000 mL blood loss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We us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ssess which maternal and pregnancy characteristics were predictors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 Results: Of 54,794 deliveries, we identified 215 (0.39%) women with placenta praevia who underwent a Caesarean delivery, of whom 94 (44%) had massive haemorrhage at or after surgery. After univariable preselection,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higher maternal age (OR 2.09;95% CI 1.17 - 3.74), no Caucasian ethnicity (OR 1.73;95% CI 0.92 - 3.27), multiple pregnancy (OR 3.92;95% CI 0.72 - 21.28), low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uring pregnancy (OR 1.03;95% CI 1.00 - 1.07) and the placenta located at the anterior wall (OR 2.21;95% CI 1.20 - 4.04)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a caesarean delivery in women with placenta praevia. Predicted probabilities varied between 22% and 71%. The model has a reasonable discriminative ability and acceptable calibration. Conclusions: Women with placenta praevia are at high risk for massive haemorrhage during caesarean delivery. The risk profile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extreme high-risk women in whom extens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jus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ENTA praevia MASSIVE HAEMORRHAGE CAESAREAN SECTION PREDICTORS
下载PDF
前置胎盘的超声诊断(附38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作峰 王霞 王晓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B超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有完整记载的 38例前置胎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这些患者均由临床医生及助产士提供可疑信息 ,由本科B超室观察胎盘形态学的变化 ,再经产后与胎盘对照研究。结果 :在怀疑为前... 目的 :探讨B超对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有完整记载的 38例前置胎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这些患者均由临床医生及助产士提供可疑信息 ,由本科B超室观察胎盘形态学的变化 ,再经产后与胎盘对照研究。结果 :在怀疑为前置胎盘的足月妊娠孕妇中 ,经B超检查 3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 ,其中中央型前置胎盘 18例 ,占 4 7% ;部分型前置胎盘 14例 ,占 37% ;边缘型前置胎盘 6例 ,占 16 % ;本组病例中未遇到低置型前置胎盘。结论 :临床观察与B超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快捷而准确地方法 ,为临床及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 ,确保母婴平安提供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超声检查 诊断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51
6
作者 刘兴会 姚强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9,共5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瘢痕的前置胎盘。因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及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而胎盘植入需要病理检查证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规范处理包... 凶险型前置胎盘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瘢痕的前置胎盘。因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及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而胎盘植入需要病理检查证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规范处理包括早期明确诊断、优化转诊流程、合理期待治疗、重视围术期处理、产后出血抢救等多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伴植入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5
7
作者 刘传 赵先兰 +4 位作者 刘彩 王艳丽 张卫 王晓娟 陈志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后其对剖宫产术中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大...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后其对剖宫产术中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268例,A组230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B组38例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其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检测PT值、子宫切除率及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大面积穿透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85
8
作者 赵先兰 刘传 +4 位作者 王艳丽 储勤军 张梅 周艳 刘惠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中,共41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中,共41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证实。在数字减影手术室,剖宫产术前由介入科医生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及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胎儿娩出的同时,立即向球囊内注人生理盐水10ml,使球囊充盈阻断腹主动脉。依据胎盘植入面积大小、深度及是否植人或穿透膀胱后壁,相应行胎盘剥离、局部子宫壁切除或部分膀胱切除并修补术。手术同时逐步分次抽出球囊内的生理盐水,直至球囊全部放空。分析孕妇的胎盘植入情况、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胎儿射线暴露时间和剂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41例胎盘植入病例中,5例部分肌层植入,36例穿透肌层植入(其中28例植入膀胱后壁,8例穿透膀胱后壁)。平均手术时间(68.5±15.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58±960)ml。8例(19.5%,8/41)予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600±400)ml。41例平均住院天数(8.2±2.3)d,无一例子宫切除,胎儿射线暴露平均时间为(8.1±3.6)S,平均剂量为(5.2±2.9)mGy。新生儿Apgar评分,1min为(8.7±0.5)分,5min为(9.5±0.3)分。随访至2014年10月31日,6例失访,6例尚在产褥期,18例处于哺乳期,11例月经复潮。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剖宫产术 止血 手术 气囊阻塞 主动脉
原文传递
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前MRI平扫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80
9
作者 陈凤英 张大伟 +3 位作者 刘正平 王文 杨伟超 吴仁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产前MRI诊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前MRI影像表现和临床及术后病理资料,评价胎盘植入的产前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1MRI对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胎盘的...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产前MRI诊断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前MRI影像表现和临床及术后病理资料,评价胎盘植入的产前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1MRI对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胎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91.7%、79.2%和91.7%、80.0%和100.0%。2用于评价胎盘植入的各种MRI征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胎盘-子宫肌层分界不清67.3%和85%、胎盘内信号不均65.4%和75%、胎盘内血管影增多50%和85%、T_2WI上条带状低信号影40.4%和95%、子宫局部外凸17.3%和100%、膀胱"帐篷"状改变或结节状突起26.9%和95%。3随着胎盘植入深度的增加,T2WI上低信号带出现的概率及体积相应增大。结论 :产前MRI检查对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的诊断价值较高,而对粘连型胎盘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对胎盘植入诊断有较高价值的MRI征象为胎盘-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胎盘内血管影增多、T_2WI条带状低信号影、子宫局部外凸以及膀胱"帐篷"状改变或结节状突起;T_2WI上低信号带的总体积越大,发生胎盘植入可能性越高、植入程度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前置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81例分析 被引量:54
10
作者 曾蔚越 刘丽红 罗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评价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的关系 ,以及抑制子宫收缩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作用。方法 :对 81例入院诊断为前置胎盘或胎盘前置状态的病例监测其宫缩、阴道流血情况 ,给予硫酸镁加 (或 )舒喘灵或羟苄羟麻黄碱 (安宝 )抑制... 目的 :评价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的关系 ,以及抑制子宫收缩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作用。方法 :对 81例入院诊断为前置胎盘或胎盘前置状态的病例监测其宫缩、阴道流血情况 ,给予硫酸镁加 (或 )舒喘灵或羟苄羟麻黄碱 (安宝 )抑制宫缩。结果 :前置胎盘阴道流血者 70 .80 %伴有不同程度宫缩 ,抑制宫缩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有效率达 96 .5 % ,平均延长孕周 2 6 8天 ,新生儿平均体重 2 977 4g。结论 :前置胎盘或胎盘前置状态阴道流血与宫缩关系密切。抑制宫缩对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阴道流血 子宫收缩 期待疗法 诊断
下载PDF
前置胎盘类型及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于冰 黄惠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前置胎盘的处理以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1日~2009年6月31日收治并分娩的112例前置胎盘伴产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在上...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前置胎盘的处理以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1日~2009年6月31日收治并分娩的112例前置胎盘伴产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在上升;前置胎盘类型与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密切相关,中央性前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量最多(P〈0.01),出血时间最早(P〈0.01),产后出血概率越大(P〈0.01),临床结局最严峻;边缘性前置胎盘则反之,而部分性前置胎盘则处于两者之间。结论 前置胎盘出血时间越早,出血量越多则威胁母儿生命越严重。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很大差异,其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可预测临床结局。产前及时诊断是改善前置胎盘预后的关键因素,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出血 处理
下载PDF
核磁共振结合血清甲胎蛋白、肌酸激酶水平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彬 高素娟 +1 位作者 张娜 马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6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 目的对核磁共振(MRI)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简称植入组,53例)和凶险型前置胎盘非胎盘植入组(简称非植入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中AFP、CK的水平,并将所有患者的MRI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及两者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组血清AFP和C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组(P<0.05)。MRI、血清学检查及二者联用的诊断灵敏度(71.74%vs.67.92%)、漏诊率(28.3%vs.32.13%)、阴性预测值(63.34%vs.63.0%)和符合率(71.12%vs.72.25%)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0.56%)、阴性预测值(86.84%)和符合率(90.00%)均显著高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漏诊率(9.43%)低于单独的MRI或血清学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血清AFP、CK表达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优于单项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 凶险型胎盘前置 胎盘植入 甲胎蛋白 肌酸激酶
原文传递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认识及处理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丽姿 毕石磊 +1 位作者 陈敦金 王志坚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随着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升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常导致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严重时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进一步厘清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病机制,结合患者的高危因素,充分利用产前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随着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升高,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常导致产后出血、子宫切除,严重时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进一步厘清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病机制,结合患者的高危因素,充分利用产前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时转诊,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对高危及明确诊断患者进行术前及术中多学科评估和管理,个体化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原文传递
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艳 廖妮虹 庞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6期938-939,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剖宫产后出血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高龄孕妇120例,根据产后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剖宫产后出血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高龄孕妇120例,根据产后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者16例,发生率为13.3%,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明显高于非高龄剖宫产孕妇组,且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出血组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流产次数(≥3次)、前置胎盘、巨大儿、宫颈乏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产后出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出血史、抑郁病史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孕妇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发人群,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前置、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避免高龄婚育,对高龄妇女需加强指标监测,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剖宫产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胎盘前置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婷婷 吴晓玲 +2 位作者 李小鹏 孙鸿鸿 李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4期902-905,共4页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有剖宫产史的产妇,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切口处。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率也日益增多。凶险型前置胎盘及其严重的并发症也备受人们关注。该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有剖宫产史的产妇,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切口处。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率也日益增多。凶险型前置胎盘及其严重的并发症也备受人们关注。该文旨在通过文献回顾,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和临床并发症,探讨其预处理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提示,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发病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产科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赵凌 熊婷 +3 位作者 谢娟 陈春如 姚韵 周小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分析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输血情况,为产科危重症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本院共71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的血液成分的输注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和部分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产科大出... 目的分析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输血情况,为产科危重症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本院共71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的血液成分的输注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和部分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产科大出血患者的病例数和输血总量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14年和2015年只有13和14例,输血总量为(37. 4±17. 0) U和(40. 1±18. 9) U,2016年达到最高,病例数有27例,输血总量更是达到(57. 7±34. 7) U;而血小板的输血量2014年和2015年是(10±0) U和(20±12. 2) U,2016年却下降到(15±8. 3) U,2017年只有(11. 7±3. 7) U,有逐年降低趋势;其中,78. 9%患者是前置胎盘,15. 5%是产后出血;产次≥2次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产次〈2次的患者,切除子宫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未切除子宫的患者,前置胎盘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其他疾病患者(P〈0. 05),而不同年龄、BMI以及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输血总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共有1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了血栓弹力图(TEG)检测,TEG各参数值中MA值、Angle角和CI与患者的输血量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是-0. 63、-0. 51和-0. 53(P〈0. 05),K值与输血量呈正相关(P〈0. 05),R值与输血量不相关(P〉0. 05); 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13例患者采用了介入止血疗法,分别占全年产科大出血患者总人数的48%和76%。结论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危重症产妇增加,要求输血科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血液资源,TEG检测可以给妇产科医生输注血小板提供指导作用,介入止血疗法等节血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异体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大出血 前置胎盘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倪燕 周钦海 +1 位作者 蒋秀红 丁正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需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三组:A组在术前进行ANH,B组在术前进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需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三组:A组在术前进行ANH,B组在术前进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C组术前无特殊处理。记录三组产妇术中总出血量、异体血输注例数、术前、术后2h血常规及三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结果 A、B组产妇急性血液稀释后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输注异体血例数明显少于B、C组(P<0.05),术后2 h产妇Hb、Hct、Plt明显高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H自体输血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完全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脐动脉 血气分析
下载PDF
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玉秀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6-1117,共2页
报告了4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的观察及护理。用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测宫缩,观察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和(或)舒喘灵、羟苄羟麻黄碱,抑制宫缩及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腹部。抑制... 报告了48例诊断为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孕产妇的观察及护理。用电子胎儿监护仪监测宫缩,观察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宫缩的关系,遵医嘱给予硫酸镁和(或)舒喘灵、羟苄羟麻黄碱,抑制宫缩及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腹部。抑制宫缩、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对止住前置胎盘阴遭流血非常有效,延长孕周10-62d.提高了围产儿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前置 阴道积血 子宫收缩 护理
原文传递
1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保留子宫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22
19
作者 武海英 王秋明 +3 位作者 王冉 刘侃 王焕萍 闫珺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5-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出血风险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双侧子宫动... 目的:探讨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出血风险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178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包括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颈提拉式缝合、子宫下段前壁部分切除、子宫下段双切口、宫腔球囊填塞以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等。结果:17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 500(1 421.5,1 757.7)mL,其中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156例,术中出血量为1 600(1 461.3,1 707.2)mL;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者22例,术中出血量为1 800(1 761.9,1 912.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3,P=0.98);92例行Bakri球囊填塞术和86例未行宫腔填塞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9%(22/92)和18.6%(1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39)。1例患者因胎盘广泛植入切除子宫,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多数子宫得以保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 胎盘 侵入性 保留子宫
下载PDF
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晓娜 童亚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1期118-120,127,共4页
目的分析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以剖宫产手术和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以剖宫产手术和病理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影像学表现为胎盘漩涡接近子宫肌层部血流异常丰富,中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胎盘实质间隙血流广泛形成,胎盘增厚,血池明显增多,胎盘后方间隙消失且其子宫肌层低回声带消失或明显变薄。MRI影像学表现为子宫多呈冬瓜形,T2WI显示子宫肌壁局部发生不同程度变薄或缺失,受胎盘入侵的子宫壁边缘呈结节状或锯齿状,部分患者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内可见丰富流空血管影。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超声检出率80.00%与MRI检出率的88.33%无显著差异(P>0.05)。MRI后下壁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P<0.05)。结论MRI对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出率与超声相近,且对子宫后壁胎盘植入检出效果优于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MRI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