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责任探究--以“坡芽歌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董云川 林苗羽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云南富宁壮族地区的"坡芽歌书"属于最具"活化石"特点的非遗文化种类。现实中,各种外力的驱使模糊了传承的目的和方向,本土教育积极跟进但取向迷茫。由于内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云南富宁壮族地区的"坡芽歌书"属于最具"活化石"特点的非遗文化种类。现实中,各种外力的驱使模糊了传承的目的和方向,本土教育积极跟进但取向迷茫。由于内生机制不健全,过分依赖外部力量,导致美好的传承意愿与实际的教育效果之间存在反差。第一,在教育目的上,未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育人之间的矛盾;第二,在教育内容设计上,学生经验与课程内容明显脱节;第三,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工具化和指标化的取向;第四,学校教育环境已然脱离了本真的族群生活。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典型冲突。借助教育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厘清非遗教育在人与文化间的角色,以及非遗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更好地担当非遗文化教育传承责任的理性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土教育 教育传承责任 坡芽歌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觉——以《坡芽歌书》为例分析文化自觉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玉佩鐘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6-41,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总结的生活经验与精神信仰,具有维系族群繁衍与发展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是承认多种文化和谐共存。在保护实践中,无论是实施保护群体还是文化传承群体皆需具备文化自觉。当实施保护者具备文化自觉、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总结的生活经验与精神信仰,具有维系族群繁衍与发展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是承认多种文化和谐共存。在保护实践中,无论是实施保护群体还是文化传承群体皆需具备文化自觉。当实施保护者具备文化自觉、权利威望、文化传承人三个条件时,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坡芽歌书》保护群体具备此条件,因此其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自觉 文化族群 《坡芽歌书》
下载PDF
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的民族植物学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琳 张子龙 +3 位作者 姜丁月 彭映菡 韦利阳 卢星羽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一部以原始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记录于土布上的81个符号代表81首民歌,蕴含丰富的民族植物信息。文章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坡芽歌书》中与植物有关的符号进行调查,对所涉及植物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 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一部以原始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记录于土布上的81个符号代表81首民歌,蕴含丰富的民族植物信息。文章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坡芽歌书》中与植物有关的符号进行调查,对所涉及植物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对其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进行考证、编目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歌书”中与植物有关的符号有24个,涉及到21种植物,隶属于4种生活型;其中,可以确定科的植物共19种,隶属14科;“歌书”中涉及的这些植物在使用部位和具体用途方面具有多样性、民族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富宁 壮族 坡芽歌书 植物符号 民族植物学
下载PDF
坡芽歌书图形符号现代设计重构
4
作者 王勇坚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6-59,共4页
发现于云南文山州富宁县的坡芽歌书文化遗产中的图形符号具有图标与象形文字的视觉设计特征,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对这些图形符号进行矢量化及数字化设计是基于非遗传承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对民族文化艺术宣传与推... 发现于云南文山州富宁县的坡芽歌书文化遗产中的图形符号具有图标与象形文字的视觉设计特征,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数字智能时代背景下,对这些图形符号进行矢量化及数字化设计是基于非遗传承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对民族文化艺术宣传与推广的必要方法手段,在设计重构的过程中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云南壮族文化特色,运用科技设计手段结合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数字化展现是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遵循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下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的保护性设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芽歌书 图形符号 设计重构 数字化
下载PDF
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表达特征解析
5
作者 权迎 米恩广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壮民在生产生活中,以周边的事物为素材,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类分和表达,创造了"坡芽歌书"。壮民以对事物具象表达、类比呈现和分解重组等方式,实现了符号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和结构的多样化,既完成了符号的审美形式,又使符... 壮民在生产生活中,以周边的事物为素材,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类分和表达,创造了"坡芽歌书"。壮民以对事物具象表达、类比呈现和分解重组等方式,实现了符号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和结构的多样化,既完成了符号的审美形式,又使符号背后丰富的意蕴相伴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坡芽歌书” 符号 表达方式
下载PDF
论壮族山歌《坡芽歌书》的文学性
6
作者 蓝雅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12,15,共6页
《坡芽歌书》是壮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古老却特殊的传承形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部用古老形态的图画记录民歌的文献,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它所包含的81首歌诗具有文学的属性。文章从《坡芽歌书》的文学性出发,分析了其在结构、语言和... 《坡芽歌书》是壮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古老却特殊的传承形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部用古老形态的图画记录民歌的文献,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它所包含的81首歌诗具有文学的属性。文章从《坡芽歌书》的文学性出发,分析了其在结构、语言和审美上所展现出的文学美,同时研究了歌书的文学、美学、民俗学及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芽歌书》 文学性 壮族山歌
下载PDF
坡芽歌书的生活文化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戴艳 邹雨橙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富宁坡芽歌书是壮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歌书的81个符号形象以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主要描绘素材,每个符号形象既是独立成章的单体山歌,又一气呵成、联为一体,被学界称为"壮族爱情三部曲"。坡芽歌书虽为情歌,却涵盖了诸多的... 富宁坡芽歌书是壮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歌书的81个符号形象以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实物为主要描绘素材,每个符号形象既是独立成章的单体山歌,又一气呵成、联为一体,被学界称为"壮族爱情三部曲"。坡芽歌书虽为情歌,却涵盖了诸多的壮族文化元素,生动反映了当地壮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及稻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宁 坡芽歌书 生活文化
下载PDF
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8
作者 门超 王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用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壮族群众的爱情故事、民风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具有较高的文字学、美学、风俗学以及壮文化学等价值。以坡芽歌书的发掘源头为出发点,...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用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壮族群众的爱情故事、民风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具有较高的文字学、美学、风俗学以及壮文化学等价值。以坡芽歌书的发掘源头为出发点,阐述坡芽歌书的文字学价值、民俗学价值、传播学价值等多向度价值,并且从"形"的稚拙美、"势"的动态美以及"意"的内涵美提出壮族图形文字的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壮族 古文字符号 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