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32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国斌 权菊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评估分析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132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一次以上纤维胆道镜取石的疗效。结果全组132例患者中121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取净率91.7%;冲击波... 目的评估分析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132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一次以上纤维胆道镜取石的疗效。结果全组132例患者中121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取净率91.7%;冲击波碎石62例,碎石率47.0%。治疗期间出现胆肠内瘘2例,其中1例取净结石,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窦道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取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最有效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胆道镜 残余结石
下载PDF
通淋促排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效果
2
作者 马景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通淋促排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残留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 目的探讨通淋促排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残留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联合组给予通淋促排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腹痛/少腹急满、小便频数短赤、涩痛难忍/淋漓不爽、恶寒发热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CRP、TNF-α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淋促排汤联合坦索罗辛能改善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结石排出,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术后残留结石 通淋促排汤 坦索罗辛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伟 何继保 +2 位作者 周翔 胡向农 邹传兵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20-01在该院泌尿外科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伴有明显残石的患者共52例,术后采取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28例患者为观... 目的观察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20-01在该院泌尿外科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伴有明显残石的患者共52例,术后采取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取自然排石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排石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当日见石率分别为100.0%(28/28)和12.5%(3/24),当日排净率分别为67.9%(19/28)和37.5%(9/24),1周排净率分别为85.7%(24/28)和58.3%(14/24),2周排净率分别为96.4%(27/28)和75.0%(1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可有效促进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排出,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 术后残石 输尿管软镜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霞 李丹 余毅英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PCNL治疗,于术后5 d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并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PCNL治疗,于术后5 d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并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因素。结果:76例患者经检查,有18例出现结石残留,占23.68%;残留组鹿角型结石、先天解剖结构异常、结石手术史、结石负荷>1000 mm^(2)占比高于未残留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鹿角型结石(OR=21.364,95%CI:5.254~86.867)、先天解剖结构异常(OR=14.955,95%CI:4.114~54.361)、结石手术史(OR=4.940,95%CI:1.541~15.835)、结石负荷>1000 mm^(2)(OR=4.824,95%CI:1.556~14.953)是导致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NL患者术后结石残留与鹿角型结石、先天解剖结构异常、结石手术史、结石负荷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术后结石残留 鹿角型结石 结石负荷
下载PDF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时机及对治疗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荣鑫 胡明进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时机及对治疗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接受经皮肾镜术后存在残石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经CT影像确定残石后,计...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时机及对治疗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接受经皮肾镜术后存在残石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经CT影像确定残石后,计算皮肤和残石的距离、残石的大小。术后2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17例为A组患者,术后4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15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并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5.88%,A组结石清除率为8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肾结石患者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相较于术后2周操作来说,术后4周体外碎石的时机最好,且结石清除率、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经皮肾镜术 术后残石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崇德 李涛 +3 位作者 陈广瑜 魏乔红 汤尧 焦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建立后丢失8例(61.6%),术中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找回皮肾通道,通道找回失败者重新穿刺建立通道或二期手术处理。结果 13例皮肾通道丢失病例,导丝移位致丢失3例(23.1%),剥皮鞘拖出致丢失7例(53.8%),扩张过深致丢失3例(23.1%)。其中学习曲线早期(〈100例)、中期(100~300例)、后期(〉300例)者分别为8例(61.5%)、4例(30.8%)、1例(7.8%)。采用两种方法成功找回通道9例(69.2%),通道找回失败者4例重新穿刺成功3例(23.1%),因持续出血终止手术者1例(7.7%)。一期找回通道9例及重新穿刺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约50~300(121.0±64.6)mL,通道重新建立时间5~60(24.7±16.0)min,总手术时间85~225(116.0±34.2)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30(7.9±9.5)d,术后住院时间5~12(6.4±2.5)d,结石残留3例,一次性清石率75%,其中1例于术后1周二期手术取石,2例术后1月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3月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总清石率100%。1例终止手术者,术后保守治疗,3月后再次mPCNL成功。结论皮肾通道丢失多发于学习曲线早期,多由术中操作不当导致,通道丢失后,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重新找回通道是可行的,如不成功可重新穿刺或二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皮肾通道丢失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惠根 魏效峰 +2 位作者 陶敏慧 张勇 曾文革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总结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结果:129例患者中,124例结石全部取净,取净率96.12%。取石次数1-6次,平均2.1次。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9.30%... 目的:总结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结果:129例患者中,124例结石全部取净,取净率96.12%。取石次数1-6次,平均2.1次。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9.30%。结论:中药可调整和改善胆道内环境,有利于胆道炎症的消退,具有溶石排石的作用,降低了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取石难度,有利于提高结石取净率,且可预防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胆道镜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T管窦道
下载PDF
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清除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张凌峰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16例,先经T管窦道送入胆道镜,进一步证实无法以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出;后应用钬激光在胆道镜引导下将残石击碎,...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16例,先经T管窦道送入胆道镜,进一步证实无法以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出;后应用钬激光在胆道镜引导下将残石击碎,再以网篮分次取出或注水冲出。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其中,14例一次性清除胆管结石,2例间隔7-10天后再次予前述治疗,后清除残余结石,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因胆管炎症引发的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观察引流无异常及结石残屑引出后,再次行胆道造影亦或超声检查,确认无残石后拔出T管。出院后嘱患者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治疗2周。本组全部患者术后均随诊半年,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发生。结论: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具有创伤小、精准、效率高、安全有效等优点,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胆道镜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涌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987-988,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管切开取...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残石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10.00%,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疗效 术后并发症 残石率
下载PDF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再生结石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金钢 余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再生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3年 ,经T管窦道胆道镜治疗 76 3例 ,经皮下盲袢胆道镜治疗 2 5例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 33例 ,经十二指肠镜治疗 5 0 4例的经验。结... 目的 探讨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再生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3年 ,经T管窦道胆道镜治疗 76 3例 ,经皮下盲袢胆道镜治疗 2 5例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 33例 ,经十二指肠镜治疗 5 0 4例的经验。结果 经T管窦道胆道镜结石取净率 94 2 % ,经皮下盲袢胆道镜结石取净率 92 % ,经皮经肝胆道镜成功率 87 9%、结石取净率 81 8% ,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造影成功率 94 4 % ,其中取石成功率89 2 % ,一次结石取净率 82 3% ,两次结石取净率 86 6 %。结论 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再生结石、有效、安全、微创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手术 残余结石 再生结石 内镜治疗 经T管窦道胆道镜治疗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 经皮下盲袢胆道镜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