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志强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认为翻译视其目的、策略与方法,既可以成为殖民霸权的共谋,也可以成为消解文化霸权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力量。翻译中的杂合是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具有彰显文...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认为翻译视其目的、策略与方法,既可以成为殖民霸权的共谋,也可以成为消解文化霸权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力量。翻译中的杂合是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具有彰显文化差异、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积极作用。赛珍珠《水浒传》译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杂合文本,译文兼具汉语语言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双重特质,对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具有积极意义,对当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文学的对外传播,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翻译 赛珍珠 《水浒传》 杂合
原文传递
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4
2
作者 胡德香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1,共6页
产生于西方的后殖民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产生的深刻反响也波及到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介绍几位影响较大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家的思想,分析我国翻译研究上存在的一些后殖民倾向,反思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对后殖民理论应该采取的态度。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翻译研究 研究领域 理论界 理论家 并提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话语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红满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当前在西方学院机构里流行的后殖民主义思潮已渗入翻译理论界,开始引起了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对殖民和后殖民语境里的翻译活动的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扼... 当前在西方学院机构里流行的后殖民主义思潮已渗入翻译理论界,开始引起了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对殖民和后殖民语境里的翻译活动的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扼要评述近年来西方学术界探索后殖民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性著作,指出该理论注重分析蕴涵在翻译文本之中的权力关系和历史语境,为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后殖民话语 文化霸权 权力关系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下《水浒传》英译本的文化特征--登特-杨新译本批评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建成 温秀颖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6,112,共6页
1994年至2002年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约翰.登特-杨和阿莱克斯.登特-杨父子合译的五卷本英译《水浒传》(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本文从历史文化语境、翻译体制、翻译价值取向、翻译策略与方法四个维度对这一新译本进... 1994年至2002年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约翰.登特-杨和阿莱克斯.登特-杨父子合译的五卷本英译《水浒传》(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本文从历史文化语境、翻译体制、翻译价值取向、翻译策略与方法四个维度对这一新译本进行了考察,认为后殖民语境下的登译《水浒传》体现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阅读期待的主动迎合,反映了西方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在翻译策略上表现为典型的改写和透明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译《水浒传》 后殖民语境 翻译体制 价值取向 策略与方法
下载PDF
从《生死疲劳》的谚语翻译看葛浩文的后殖民主义翻译观
5
作者 王振平 冯旭冉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3-98,共6页
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谚语时,没有一味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多数情况下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力图传达小说特有的语言和文化表达,为西方读者建构真实的“他者形象”,体现了其后殖民主义翻译观。他如此处理文化信... 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谚语时,没有一味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多数情况下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力图传达小说特有的语言和文化表达,为西方读者建构真实的“他者形象”,体现了其后殖民主义翻译观。他如此处理文化信息的目的,是想让读者体味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进而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翻译 《生死疲劳》 葛浩文 异化 后殖民主义翻译
下载PDF
改写的转喻——评《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德让 胡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以爱尔兰史诗库丘林英译为个案,从政治背景、意识形态、诗学传统、语言运动等层面,全方位地揭示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的改写及其转喻性,研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加深了我们对翻译行为的理解,为...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以爱尔兰史诗库丘林英译为个案,从政治背景、意识形态、诗学传统、语言运动等层面,全方位地揭示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的改写及其转喻性,研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加深了我们对翻译行为的理解,为类似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改写 转喻 库丘林
下载PDF
后殖民语境中的爱尔兰早期文学翻译 被引量:2
7
作者 卢长怀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过研究爱尔兰早期文学遗产的英译历史,进一步揭示爱尔兰由殖民地走向自由解放道路的进程。后殖民翻译范例的研究对有过类似殖民遭遇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研究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爱尔兰早期文学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
下载PDF
谈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务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从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理论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译出文本的世界性 ,而文本的语境规范着译者及其翻译。另外 ,译者通过对文本的批评显示其社会意义和创造性。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者的批评启示译者在翻译时不能... 从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理论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译出文本的世界性 ,而文本的语境规范着译者及其翻译。另外 ,译者通过对文本的批评显示其社会意义和创造性。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者的批评启示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抹平文化差异性。在西方文化面临危机 ,东方文化重新书写身份之际 ,译者应通过翻译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译者在译介西方文化时 ,应对文化产品合理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翻译研究 东方主义 文化差异
下载PDF
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文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1-53,63,共4页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语境 翻译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被引量:1
10
作者 Bill Ashcroft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5年第4期80-94,共15页
The production of Anglophone texts by postcolonial writers has often raised the issue of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in the postcolonial text may be seen as a form of‘inner tran... The production of Anglophone texts by postcolonial writers has often raised the issue of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in the postcolonial text may be seen as a form of‘inner translation’in which the text is both source and target.More importantly the postcolonial author produces a culturally signifi cant text by various strategies of appropr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at act as metonymic of the source culture.Such strategies produce what may be called the‘metonymic gap’,that cultural distance established within the text by the second language author.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Gumbrecht’s term stimmung conveys that sense of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hat becomes installed in the text by the metonymic gap.It is through these strategies that the postcolonial author can convey a sen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o a world anglophone audience,combining communicability with cultural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LANGUAGE translation metonymic gap cultural difference stimmung
原文传递
后殖民主义译论的“文化霸权”解构策略的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万防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4期76-83,共8页
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交点就是权力关系问题,基于这种权力关系的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这种行为中是不平等的,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锋,胜负关系显而易见。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文化翻译策略,解构翻译中的"... 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交点就是权力关系问题,基于这种权力关系的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这种行为中是不平等的,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锋,胜负关系显而易见。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文化翻译策略,解构翻译中的"文化霸权"行为,搭建后殖民语境下合理化翻译的平台,以便使"失语"的异质文化在与强势文化交往中发声。本文在论述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如何合理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翻译 文化霸权 归化 抵抗式翻译 食人主义翻译 混杂性翻译
下载PDF
后殖民翻译理论在国内的误读与误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 范祥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审视不同殖民时期的翻译实践。我国学者在采用后殖民视角来分析翻译中各种问题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乏对该理论的误读和误用。通过发现并找出国内学者利用后殖民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研究过程...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审视不同殖民时期的翻译实践。我国学者在采用后殖民视角来分析翻译中各种问题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乏对该理论的误读和误用。通过发现并找出国内学者利用后殖民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错误,希望对翻译的更好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后殖民翻译理论 误读 误用
下载PDF
后殖民视角下沙博理《水浒传》译本的杂合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鹏飞 《海外英语》 2011年第3X期156-158,共3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存在权力差异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总是不平衡的,总是存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翻译既可以充当着强势文化侵略弱势文化的帮凶角色,也可以成为消解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力量。...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存在权力差异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总是不平衡的,总是存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翻译既可以充当着强势文化侵略弱势文化的帮凶角色,也可以成为消解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力量。翻译中的杂合是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沙博理作为一名出生于纽约并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翻译家,其《水浒传》译本在面对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间的文化差异时,采用了异化为主,以归化、简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既成功地使译文具有目标读者熟悉的语言特征,同时也保留了原文本中汉语的特征,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这一巧妙的翻译手法对中外交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翻译 沙博理 《水浒传》 杂合
下载PDF
陈荣捷英译《道德经》的杂合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冬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文化的杂合性普遍存在,只要有文化接触就会有杂合。在翻译中无论译者采取哪种策略,其译文语言都会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从而带有杂合色彩。陈荣捷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为主要目的,在翻译时自觉保护中国传统话语的特点,以凸显... 文化的杂合性普遍存在,只要有文化接触就会有杂合。在翻译中无论译者采取哪种策略,其译文语言都会反映出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从而带有杂合色彩。陈荣捷以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为主要目的,在翻译时自觉保护中国传统话语的特点,以凸显中西文化之不同,因此,他的英译《道德经》具有典型的杂合特征。在语言层面,他把较多的原语文本的语言特征引进了目的语文本;在文化方面,他将原语的某些文化特征引入了目的语文化;在文学方面,他将目的语读者所不熟悉的一种文学样式引进了目的语文本。陈荣捷的译文既充分传达了原文文化特色,又准确传达了原文哲学含义,凸显了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张力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后殖民翻译 杂合
下载PDF
后殖民视域下《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透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满玲 祁亚平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一种解殖民化的策略,具有抵制文化霸权,重塑文化身份的功能.文中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从译者文化身份、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后殖民剧本《翻译》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对爱尔兰语言... 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一种解殖民化的策略,具有抵制文化霸权,重塑文化身份的功能.文中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从译者文化身份、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后殖民剧本《翻译》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对爱尔兰语言和文化身份的重构作用.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范畴,为解读其他后殖民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同时,有助于在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时,凸显其语言、文化差异和元素,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译者主体性 布莱恩·弗里尔 文化身份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古罗马的希腊翻译是文化殖民吗?——对道格拉斯·鲁宾逊“后殖民翻译”的重新阐释
16
作者 王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
鲁宾逊在《翻译与帝国》中,根据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等人的只言片语,将罗马帝国对希腊文化的翻译视为文化殖民,获得国内外译学界的普遍认同。这一论断值得质疑,罗马的意译和归化策略需要重新审视,当前流行的后殖民翻译这一术语内涵... 鲁宾逊在《翻译与帝国》中,根据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等人的只言片语,将罗马帝国对希腊文化的翻译视为文化殖民,获得国内外译学界的普遍认同。这一论断值得质疑,罗马的意译和归化策略需要重新审视,当前流行的后殖民翻译这一术语内涵应该反思,进而重新界定。只有高势能语言操纵高权力势能对低势能语言进行的翻译,以及与之相对抗的低势能语言对高语言的翻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后殖民翻译。政治和军事处于高势的低文化势能在征服高文化势能时反被同化,这既不属于文化殖民也不属于文化被殖民。后殖民不仅需要殖民动机,更需要殖民后果,而后者才是判断后殖民翻译的唯一准则。鲁宾逊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罗马翻译 后殖民翻译 道格拉斯·鲁宾逊 《翻译与帝国》
下载PDF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数字翻译反思——从霍译《红楼梦》中的两个译例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琼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霍克斯译本的两个具体译例,指出在涉及文化数字的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数字在源语文化中的特定文化内涵,通过适当加注等补偿手段尽可能地保持文化信息的不失真。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 文化数字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翻译中中华文化的“隐”和“显”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晓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92-94,共3页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主要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主要倡导弱势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本文将简要论述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的综合过程,并由此展开讨论,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华文化"...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主要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主要倡导弱势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本文将简要论述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的综合过程,并由此展开讨论,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华文化"隐"和"显"翻译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 中华文化 “隐” “显”
下载PDF
翻译与后殖民研究的传承
19
作者 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3期409-427,共19页
本文指出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独立概念是由与普通民众毫无接触的阶级群体提出的。由这一群体强制推行的民主制度因此极其脆弱而倾向于分崩离析,更为古老的前殖民结构乘虚而入,从而使政体进一步瓦解。印度的后殖民主义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文... 本文指出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独立概念是由与普通民众毫无接触的阶级群体提出的。由这一群体强制推行的民主制度因此极其脆弱而倾向于分崩离析,更为古老的前殖民结构乘虚而入,从而使政体进一步瓦解。印度的后殖民主义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文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推进针对广大选民的全面教育,尽管目前还只能视其为一种梦想。文章接着探讨了塔拉勒·阿萨德的《世俗的翻译》一书:阿萨德将人类学田野调查作为深入接触他者的一种有效方式,更将每场古兰经的诵读升华为翻译。本文将这一升华过程同认识论联系起来,并将其解读为超越学科视角的人文实践。这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以底层和精英阶层为目标,推行想象行动主义的全面教育。本文紧接着引用了笔者在大阪被授予“日本京都奖”后所作的一篇演讲--演讲认为,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仅仅是一种方便沟通的手段。文末借爱德华·格里桑和加里·奥基希洛之口试读了历史的“混杂性”,并倡议从民族主义的语言思维到群岛思维的转变:我们逐渐理解世界是一个岛屿;而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类比,意识到我们皆身处语言的孤岛之上,漂泊在踪迹的海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后殖民研究 翻译
下载PDF
差异与融合——全球化视域下的后殖民翻译研究
20
作者 申东宁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0-74,共5页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后殖民翻译研究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差异性和融合性,是异质文化之间在全球化环境下共存必然出现的状态。而后殖民翻译研究在这两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到斯皮瓦克的杂糅理论,可以看到...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后殖民翻译研究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差异性和融合性,是异质文化之间在全球化环境下共存必然出现的状态。而后殖民翻译研究在这两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到斯皮瓦克的杂糅理论,可以看到这两种趋势都各自不断延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后殖民翻译 差异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