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重“他者”的压迫与颠覆——《舞动卢纳萨节》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祁亚平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2
|
后殖民女性主义 |
金莉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沉重的枷锁——《一粒麦种》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马缓缓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4 |
5
|
|
4
|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
谢亮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5
|
性别、民族与权力: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国/族”论 |
肖丽华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4
|
|
6
|
黑人女性身份的重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他们眼望上苍》 |
王静
曹永俐
赵羽
何军侠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7
|
《他们眼望上苍》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王红叶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8
|
颠覆“他者”,重构自我——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我的位置》 |
花娟
|
《昭通学院学报》
|
2017 |
2
|
|
9
|
华裔女性身份的重构——试析《正骨师的女儿》中的华裔女性 |
鄢畅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0
|
从“本土提供信息者”概说后殖民女性主义——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解读 |
王树江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1
|
论阿尔及利亚裔女性法语作家群体双重文化身份的建构——以阿西娅·杰巴尔为例 |
朱红蓉
|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
2018 |
1
|
|
12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简·爱》的“他者”形象分析 |
李碧云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3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斋宴·盛宴》的“沉默”主题 |
江山
孙妮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4
|
《接骨师之女》中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程宇飞
邱畅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5
|
从沉默到反抗——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灿烂千阳》 |
王雨潇
|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3 |
0 |
|
16
|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域:以斯皮瓦克的语境化性别理论为例 |
刘岩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19 |
1
|
|
17
|
从“无名”“无言”到“命名”“发言”——“安梅”“茹灵”女性形象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闫毓芳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1
|
|
18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砖巷》中的女性身份解读 |
刘钰
李杨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9
|
中国科技史研究中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探析——从《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谈起 |
郝新鸿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0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百感神秘》和《所罗门之歌》 |
王小燕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