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成人脊柱侧凸委员会SchwabⅣ级截骨矫形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清华 朱泽章 +7 位作者 孙旭 史本龙 王斌 钱邦平 刘臻 杜长志 徐亮 邱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评估成人脊柱侧凸委员会(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PTK)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术后的矢状面平衡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1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12... 目的评估成人脊柱侧凸委员会(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PTK)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术后的矢状面平衡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1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10)岁(30—59岁)。31例患者均行后路SRS-SchwabⅣ级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在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片上评估如下指标: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局部后凸畸形角(F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矢状位平衡(SV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残障指数(ODI)评估疼痛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8±5)个月(24—38个月)。术前TK为15.5°±7.8°,术后升至28.1°±6.2°(t=-5.985,P=0.000),末次随访时为27.3°±6.9°;TLK由术前的29.4°±12.2°降至术后的7.7°±5.3°(t=9.083,P=0.000),矫正率73.8%,末次随访矫正丢失2.4°±2.0°。FK由术前的36.4°±9.5°改善至术后的5.6°±4.2°(t=16.510,P=0.000),平均矫正率为84.6%,末次随访矫正丢失平均为2.3°±2.2°。LL术前为67.3°±12.2°,术后减小为48.1°±9.3°(t=6.968,P=0.000),末次随访平均为49.4°±7.9°。与术后即刻相比,TK、TLK、FK及LL末次随访时均未见显著矫正丢失。PI、Pr、ss及SVA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无显著变化。末次随访VAS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4例术前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末次随访Frankel评分均由D级改善为E级。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固定节段均获融合,无假关节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SRS-SchwabIV级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 脊柱侧凸委员会Schwab Ⅳ级截骨 后凸畸形 矢状面
原文传递
老年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
2
作者 孙育良 万趸 +3 位作者 邓轩赓 石华刚 顾韬 崔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270-22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PTK)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单节段老年PTK 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骨质疏...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PTK)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单节段老年PTK 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单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50例比较。分析影像测量指标的特征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TK组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40.1±10.1)°vs (34.0±11.8)°,P<0.05]、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38.1±10.8)°vs (19.1±6.6)°,P<0.05]、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29.5±12.0)°vs (21.2±5.9)°,P<0.05]和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54.4±23.8) mm vs (26.4±18.3) mm,P<0.05]均显著大于OP组。PTK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31.7±10.5)°vs (49.7±13.8)°,P<0.05]、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20.9±6.4)°vs (30.3±8.3)°,P<0.05]均显著小于OP组。PTK组失平衡率(53.9%)显著高于OP组(20.0%)(P<0.05)。PTK组的TK与TLK、SVA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PI与PT、SS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PTK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发生明显改变,易出现矢状位失平衡,重心前移,导致骨盆后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骨质疏松 脊柱-骨盆参数 矢状位平衡
原文传递
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3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5 位作者 陈宇 刘元彬 廖伟 宋昭君 唐龙 王淼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6期842-845,共4页
目的 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的90例PTK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 目的 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 PTK)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的90例PTK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指标。结果 手术时间140~235 min,平均(208.40±53.17)min,术中出血量为400~1200mL,平均(621.54±80.26) mL;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随访12~24个月,平均(12.53±2.16)个月,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tic,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显著高于术前,胸腰段Coob角、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末次随访时胸腰段Coob角、TK、PT、SVA显著高于术后2周,SS、LL显著低于术后2周(P<0.05)。术后2周和术后24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4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后2周(P<0.05)。术后24个月时,患者SRS-22评分中的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况及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双下肢短暂麻木,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 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PTK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恢复矢状面平衡,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脊柱凸畸 截骨术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清 王高举 +3 位作者 钟德君 修鹏 李森 王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的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rigid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RPTK)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RPTK患者20例,采用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 目的探讨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的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rigid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RPTK)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RPTK患者20例,采用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矫形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男14例,女6例;年龄23~63岁,平均43.2岁。外伤至手术时间4个月~23年,平均1.4年。病变节段:T111例,T128例,L110例,L21例。测量手术前后Cobb角、骨折椎体椎间高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腰背疼痛。结果术后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8年。1例患者术后3个月后凸加重,经延长制动时间获得稳定。末次随访时JOA腰背痛评分为(26.2±3.9)分,较术前(14.0±5.7)分显著改善(t=4.536,P=0.001)。胸腰段后凸Cobb角为(9.8±5.7)°,与术前(43.2±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椎体椎间高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骨折椎体椎间高度恢复至骨折相邻椎体椎间高度的87.0%±11.2%。结论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的短节段固定融合技术治疗RPTK,对脊髓干扰小,术中出血少,有助于增强脊柱稳定性和恢复椎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 环形松解 保留椎体后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