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N NEW TYPE OF DOUBLY BLENDING ABRASIVE WATER JET NOZZLE SYSTEM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1
作者 ZHU Pailong ZHOU Jinjin TANG Dianb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17-420,共4页
Based on the two existing abrasive water-jet(AWJ) systems, the dia-jet (or pre-jet) and the post-jet, a new type of abrasive water-jet system is put forward, which combines the dia-jet's advantage, low operating ... Based on the two existing abrasive water-jet(AWJ) systems, the dia-jet (or pre-jet) and the post-jet, a new type of abrasive water-jet system is put forward, which combines the dia-jet's advantage, low operating system pressure, slender stream jet, and more concentrative abrasive in the blended stream, with merits of post-jet, the less sophisticate apparatus, successive supply of abrasives. The theoretic analysis is brought out in detail, and the nozzle system structure is concisely illustrated. Its relevant experiment results are demonstrated, proving that this new system is effective in various aspects, enlarging penetrating capability without raising system pressure, saving machining power supply, lessening energy los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asive water-jet(AWJ) Cutting performance Doubly blending tube Dia-jet System post-jet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下载PDF
后插筋旋喷桩-灌注桩复合式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段新胜 顾湘 黄志扬 《探矿工程》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后插筋旋喷桩 -灌注桩复合式基坑支护结构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计出的一种新型结构 ,具有抗弯能力强、止水效果好、造价低廉和施工方便等优点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该基坑支护结构截面抗弯计算的力学模型和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 后插筋旋喷桩 灌注桩 基坑支护 抗弯 力学模型
下载PDF
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工艺对18CrNiMo7-6渗碳钢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政协 马泳涛 +1 位作者 龚军振 赵乐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工艺对18Cr Ni Mo7-6渗碳钢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及HV-1000显微硬度计等,对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残余应... 目的探究不同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工艺对18Cr Ni Mo7-6渗碳钢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运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及HV-1000显微硬度计等,对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及显微硬度随层深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后混合水射流喷丸时,弹丸和水会对试样表层产生一定的冲蚀、磨损、剪切作用,使试样表面产生新的凹坑。表面粗糙度Ra值随着喷射压力P及喷射靶距H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喷嘴移动速度v的增加而减小。试样显微硬度最大值都出现在表面,且随层深的增加,硬度值逐渐减小,喷射压力P=300 MPa时,表面硬度值达到62.8HRC,比试样初始表面硬度值增加了7.35%。试样材料所能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具有固有最大值σmirs,当引入的残余压应力未达到σmirs时,所产生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值σmcrs随喷射压力P的增加而增大,但随喷射靶距H和喷嘴移动速度v的改变变化不大。当引入的残余压应力达到σmirs时,所产生的最大残余压应力值σmcrs即为σmirs,不再改变,但是最大残余压应力距表面距离值zm仍会随着喷射压力P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变化较大,表层显微硬度有一定提高。残余应力的分布主要与喷射压力P有关,而与喷射靶距H和喷嘴移动速度v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混合水射流喷丸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减阻剂对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蔡书鹏 白璐 胡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2-15,共4页
通过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切割大理石,测量切割工件的切缝宽度和切割表面的粗糙度来分析减阻剂对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阻剂对射流束有集束作用,同等条件下减阻剂磨料射流要比常规磨料射流的... 通过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切割大理石,测量切割工件的切缝宽度和切割表面的粗糙度来分析减阻剂对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阻剂对射流束有集束作用,同等条件下减阻剂磨料射流要比常规磨料射流的切缝窄,而且减阻剂使切割断面粗糙度减小,使切割质量提高。试验中,随着减阻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切割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后混合磨料水射流 粗糙度 切割质量
下载PDF
欧拉模型的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内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董星 杨威 李光煜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为研究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内部两相流的运动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液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其流动特性,数学模型采用欧拉模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的k-ε模型,并将固体相看作拟流体,分析喷丸压力和靶距对轴向速度和轴向动... 为研究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内部两相流的运动规律,采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液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其流动特性,数学模型采用欧拉模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的k-ε模型,并将固体相看作拟流体,分析喷丸压力和靶距对轴向速度和轴向动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头内的轴向速度和轴向动压强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并且在相同的喷丸条件下,水流场的轴向速度大于弹丸流场的轴向速度,水流场的轴向动压强小于弹丸流场的轴向动压强。当喷丸压力为10MPa、靶距为55 mm时,水流场和弹丸流场在弹丸喷嘴出口处的轴向速度分别为63.3和56.9 m/s,水流场和弹丸流场在弹丸喷嘴出口处的轴向动压强分别为1.97和3.9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两相流 欧拉模型 后混合水射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高压后混合磨料水射流喷嘴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潞渊 张兴华 康建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3,118,共6页
为了提升磨料水射流系统切割坚硬厚顶板的效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喷嘴结构参数对磨料颗粒的速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喷嘴直径的增加,磨料的出口速度增大,在出口截面上,磨料颗粒主要集中在水射流外边界区域;当磨料... 为了提升磨料水射流系统切割坚硬厚顶板的效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喷嘴结构参数对磨料颗粒的速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喷嘴直径的增加,磨料的出口速度增大,在出口截面上,磨料颗粒主要集中在水射流外边界区域;当磨料入口角度和位置分别为60°和3 mm时,磨料颗粒的速度最大,轴线区域集中度最好。基于以上规律,对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最优参数为水喷嘴直径1 mm,磨料入口位置为0 mm,角度为60°。通过割缝实验对比,发现喷嘴优化后割缝宽度减小了12.0%,深度增大了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混合磨料水射流 数值模拟 切顶卸压 正交实验 喷嘴优化
下载PDF
后混合磨料水射流除鳞在钢管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威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3,共3页
利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对钢管进行除鳞试验,并根据试验设计了钢管除鳞生产线。介绍了后混合磨料水射流除鳞的工作原理和钢管除鳞的工艺过程。生产实践证明:除鳞生产线完全满足钢管冷拔生产工艺要求,是一种高效环保、无污染、低成本... 利用后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对钢管进行除鳞试验,并根据试验设计了钢管除鳞生产线。介绍了后混合磨料水射流除鳞的工作原理和钢管除鳞的工艺过程。生产实践证明:除鳞生产线完全满足钢管冷拔生产工艺要求,是一种高效环保、无污染、低成本的除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混合磨料水射流 钢管除鳞 钢管冷拔 高压水
原文传递
水射流工艺对渗碳钢圆棒表层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泳涛 安乐乐 +1 位作者 张伦敦 赵乐川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6,共6页
究了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对18CrNiMo7-6齿轮渗碳钢圆棒试样的表层改性工艺,在满足试样圆周面水射流喷丸全覆盖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圆棒试样转速、喷嘴移动速度、高压水射流泵压力和处理次数对试样材料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 究了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对18CrNiMo7-6齿轮渗碳钢圆棒试样的表层改性工艺,在满足试样圆周面水射流喷丸全覆盖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圆棒试样转速、喷嘴移动速度、高压水射流泵压力和处理次数对试样材料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和硬度的影响,并分别运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仪、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及HV-1000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上述结果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后混合水射流喷丸时弹丸和水会对试样表层产生一定的冲蚀和磨损,改变试样表面形貌,试样表面粗糙度、表层残余应力和硬度随着试样转速和喷嘴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泵压力和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试样转速n=100 r/min,喷嘴移动速度v=50 mm/min,泵压力P=300 MPa,处理次数N=1时残余应力最大值约为-1176.25 MPa,硬度最大值为64 HRC,比原始试样提升了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混合水射流 18CrNiMo7-6 圆柱试样 表层改性 残余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