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评石一枫《入魂枪》
1
作者 聂章军 《天中学刊》 202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石一枫有着轻松幽默、玩世不恭的语言风格,又秉持着严肃文学的基调。其新作《入魂枪》讲述青年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经历着身份、价值的重构,探索着虚拟世界中的意义与虚妄。对现代社会“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的思考是小说的重... 石一枫有着轻松幽默、玩世不恭的语言风格,又秉持着严肃文学的基调。其新作《入魂枪》讲述青年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经历着身份、价值的重构,探索着虚拟世界中的意义与虚妄。对现代社会“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的思考是小说的重要主题。《入魂枪》还是一部自觉思考元宇宙意义与可能性的小说,体现了作者对现代人生命意义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一枫 《入魂枪》 元宇宙 70后”作家
下载PDF
听觉话语与“70后”小说的抒情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颜水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1,共9页
在中国当代小说接受的跨媒介影响中,音乐和戏剧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小说中不仅有声音景观的直接描摹,小说中的音乐和戏剧实际上也是一种拟声写作。音乐、戏剧和声音景观都可以看作是听觉话语。小说中的听觉话语是自然与生活的外在呈... 在中国当代小说接受的跨媒介影响中,音乐和戏剧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小说中不仅有声音景观的直接描摹,小说中的音乐和戏剧实际上也是一种拟声写作。音乐、戏剧和声音景观都可以看作是听觉话语。小说中的听觉话语是自然与生活的外在呈现,也是人类心理与情感世界的外在化身。"70后"作家对声音有着特殊而又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老百姓的日常声音中听到了艰辛的内容与劳苦的基调。"70后"小说通过歌曲唱词、复调形式和声音景观构筑了声音的大合唱,再现了丰富复杂的生活画面和情感世界。听觉话语使"70后"小说在体裁、结构、语音方面都呈现了抒情特征,也体现了对听觉意识形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小说 听觉话语 抒情形式 意识形态 70后”作家 巴赫金 《现代小说的风格》 《他乡》
下载PDF
70后女性写作:消费时代的性—身体话语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虹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70后作家群”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被媒体推出并命名的小说创作群体,其中,70后的女性作家群更是引人注目。本文以女性的身体叙事为切入点,关注70后女性写作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 70 性-身体 女性写作 中国
下载PDF
“70后”作家与鲁迅的对话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艳梅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1-27,共7页
“70后”作家是一个差异性与共性并存的创作群体,以鲁迅为视角观照这一代作家的写作,会看到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自觉的启蒙立场,还是故乡叙事,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我们在相隔百年的作家思想履历和文学审美建构中,看到... “70后”作家是一个差异性与共性并存的创作群体,以鲁迅为视角观照这一代作家的写作,会看到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自觉的启蒙立场,还是故乡叙事,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突围,我们在相隔百年的作家思想履历和文学审美建构中,看到了某种致敬和隐约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作家 鲁迅 对话
下载PDF
乡土与城市之间的时代缩影——论“70后”作家的小镇叙述
5
作者 田建民 聂章军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2期25-37,共13页
小镇因其地处城、乡之间的独特属性,使得文学创作中多样的小镇故事得以发生。兼具乡土、城市文明属性的小镇,在高速城镇化中成为时代的缩影。在吐旧与革新间出生、成长的"70后"作家,将小镇作为他们的文学地标。他们一方面在... 小镇因其地处城、乡之间的独特属性,使得文学创作中多样的小镇故事得以发生。兼具乡土、城市文明属性的小镇,在高速城镇化中成为时代的缩影。在吐旧与革新间出生、成长的"70后"作家,将小镇作为他们的文学地标。他们一方面在小镇文学中记录着社会发展、精神变迁,一方面批判与反思高歌猛进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给小镇青年们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遇,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跨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鸿沟。在留守、逐梦与逃离之间,小镇"围城"的困局与窘境便出现了。"70后"作为在变革的年代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小镇,承载着他们深刻的人生体验。这便是"70后"作家、小镇故事与改革开放进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作家 小镇文学 小镇青年 反思现代性
下载PDF
一代人的“怕”与“爱”——论“70后”作家的小镇书写
6
作者 聂章军 《城市学刊》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中国的“70后”一代是“革命”与“市场”的“中间代”,而小镇是城与乡之间的中间带。这种“中间态”的叠加使得“70后”作家的小镇文学创作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叙事两个方面:在主题表现上,小镇文学描述了徘徊于人生和城乡十字... 中国的“70后”一代是“革命”与“市场”的“中间代”,而小镇是城与乡之间的中间带。这种“中间态”的叠加使得“70后”作家的小镇文学创作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叙事两个方面:在主题表现上,小镇文学描述了徘徊于人生和城乡十字路口的小镇青年身份上的尴尬,并通过典型小镇青年形象塑造,书写了小镇青年的憧憬与隐痛;在叙事层面上,“出走—回望”和“追求—幻灭”是“70后”作家小镇文学中最常见的叙事模式,纯真的往昔与平庸的现实是其共同的情感线索。“70后”作家的小镇书写表现了一代人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历程,也是人们理解改革开放进程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作家 小镇文学 小镇青年
下载PDF
“纸上还乡”与科技时代的乡愁——论“70后”作家的“寻根”情结
7
作者 聂章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70后”作家的“寻根”情结,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表现出了传承与新变。这种改变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70后”作家的历史感,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的怀旧情绪有关,总体上表现为“寻根”私语化的倾向。小镇“寻根”... “70后”作家的“寻根”情结,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表现出了传承与新变。这种改变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70后”作家的历史感,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的怀旧情绪有关,总体上表现为“寻根”私语化的倾向。小镇“寻根”是“70后”作家“想象原乡”的主要方式,通过表现地域色彩,对比异乡与故乡,塑造小镇“围城”,和将小镇作为中国社会的横切面,“70后”作家以此打造故乡的文学地理。“70后”作家的“寻根”落实在“原乡文学”的述作传统之中,会发现其特殊性在于引入了高速城镇化的背景。“原乡情结”缘起于对现实的失落,他们在抱怨故土难寻的同时,又执拗地钟情于“纸上还乡”。这也体现了“70后”作家对于青春不在的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作家 “寻根” “原乡想象” 小镇书写 文学地理
下载PDF
作家计文君小说创作论
8
作者 张凡 袁亚冰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7-124,共8页
“70后”作家群作为当代文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细数着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的时代裂变处的成长与蜕变,一方面借助文本深入探寻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当年以“钧州系列”引发文坛及学界极大关注的豫籍作家计文君,其作为“70后”作家群的... “70后”作家群作为当代文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细数着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的时代裂变处的成长与蜕变,一方面借助文本深入探寻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当年以“钧州系列”引发文坛及学界极大关注的豫籍作家计文君,其作为“70后”作家群的重要一员,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较为独特的人生经历,呈现出极具计氏风格的成长经验与文学实践。计文君的作品从空间、身份、姐妹情谊、物质文明等多个层面来再现当代国人在传统与现代、人情与人性的平衡中的“退”与“守”之种种情形,并赋予其笔下的人物以生活现场感及时代的文化症候。不言而喻,计文君回归传统、从物质与精神双重文明中去探求个人创作的传统资源,借以获取消解现代性冲击下人性的疏离以及人的异化等问题的精神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作家 复杂的人性 空间位移 姐妹情谊
下载PDF
书写历史的方式——葛亮《北鸢》与徐则臣《北上》创作比较
9
作者 丁茂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1-56,共6页
葛亮的《北鸢》与徐则臣的《北上》两部小说同为书写历史的题材,《北鸢》借一只风筝建构出一个理想中的温情民国,《北上》则通过运河娓娓道来一段清末至今的家族史诗。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消解宏大叙事,在对民间的描绘中,建构起一个时代... 葛亮的《北鸢》与徐则臣的《北上》两部小说同为书写历史的题材,《北鸢》借一只风筝建构出一个理想中的温情民国,《北上》则通过运河娓娓道来一段清末至今的家族史诗。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消解宏大叙事,在对民间的描绘中,建构起一个时代。但在具体叙事风格上,二人又各不相同,葛亮选择“新古典主义”,温柔敦厚,赋予残酷的时代一丝温情;徐则臣则选择“江湖书写”,野蛮生长,给予流转的时代些许血性。二人不同的叙事风格呈现出70后作家“和而不同”的叙事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鸢》 《北上》 历史书写 70后作家
下载PDF
城市关照·性别意识·“个人化”——陕西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观察
10
作者 房存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3-98,共6页
陕西70后女作家已逐渐成为新世纪陕西文坛的主力军,缓解了陕西文坛"断代说"的焦虑,扭转了以往"陕军"中女作家缺席的状态。她们的创作关注城市与女性,具有"个人化"的特征,显示出新世纪陕西文学的新气象。... 陕西70后女作家已逐渐成为新世纪陕西文坛的主力军,缓解了陕西文坛"断代说"的焦虑,扭转了以往"陕军"中女作家缺席的状态。她们的创作关注城市与女性,具有"个人化"的特征,显示出新世纪陕西文学的新气象。在叙事策略上,陕西70后女作家注重人物心理的描摹与潜意识的描绘,为了主观意识的凸显,倾向于采用第一人称内聚集叙事,小说具有明显的情调模式。然而,题材与视野的狭窄,价值立场的暧昧不明,艺术手法创新不足等问题制约着陕西70后女性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70后女作家 城市 性别意识 “个人化”
下载PDF
论山东“70后”女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
11
作者 唐长华 张瑞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7-82,共6页
近年来,山东"70后"女作家佳作不断问世。她们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擅长。主要围绕两个题材:一是早年的乡镇生活记忆,以略带伤感的文字,描写在乡镇生活的、普通且没有典型特征的小人物朴素寡淡的生活百态;二是对城市社会各阶... 近年来,山东"70后"女作家佳作不断问世。她们的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擅长。主要围绕两个题材:一是早年的乡镇生活记忆,以略带伤感的文字,描写在乡镇生活的、普通且没有典型特征的小人物朴素寡淡的生活百态;二是对城市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剖析,以展现城市打工者艰难求生、平民阶层酸甜苦辣、"精英"阶层精神荒芜为侧重。综观她们的作品,可以看做是一种"中年写作",随着她们创作的发展与成熟,写作立场也由"先锋"转向"常态"。写作风格呈现出的自在明净、女性温情的气息和人文主义关怀,越来越成为她们小说创作的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女作家 中短篇小说 小镇记忆 城市书写 "中年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