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骨CT影像检查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凯 苑晓春 +1 位作者 单毅华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954-956,共3页
本文综述了颞骨的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 ,HRCT是颞骨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颞骨解剖及病变的显示有很大优势。螺旋CT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应用于颞骨检查 :MPR能对颞骨进行多方位观察 ,CPR对面神经等结构全貌显示 ,SSD、CTVE能够立体... 本文综述了颞骨的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 ,HRCT是颞骨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颞骨解剖及病变的显示有很大优势。螺旋CT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应用于颞骨检查 :MPR能对颞骨进行多方位观察 ,CPR对面神经等结构全貌显示 ,SSD、CTVE能够立体全方位显示解剖及病变并可进行模拟手术 ,VR显示内耳膜迷路及神经。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病变的病理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后处理技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守泉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23-625,共3页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及病变的显示具有很大优势,它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应用于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多平面重组(MPR)能对支气管动脉的开口、行程进行多方位观察,曲面重建(CPR)可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全程,最大密度投影(MIP)可...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及病变的显示具有很大优势,它有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应用于支气管动脉的显示。多平面重组(MPR)能对支气管动脉的开口、行程进行多方位观察,曲面重建(CPR)可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全程,最大密度投影(MIP)可显示较细小的血管,容积再现(VR)能给人以整体观。临床应用方面,本文参考文献分别从咯血、肺栓塞、中心型肺癌等方面分别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后处理技术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3
作者 杨靖逸 蒲红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扫描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肾脏移植术后行DSCT多期增强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并对所得图像数据在西门子工作站中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检查,满意显示移植术后肾动脉、输尿管及...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扫描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肾脏移植术后行DSCT多期增强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并对所得图像数据在西门子工作站中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检查,满意显示移植术后肾动脉、输尿管及肾实质结构。8例显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狭窄,5例显示皮髓分界模糊,2例显示移植肾边缘毛糙,肾周间隙模糊,1例显示移植肾输尿管-肾盂管壁增厚,上述病例中10例显示肾脏强化异常,7例显示肾脏功能异常;其余25例肾脏强化程度正常,肾血管无狭窄。结论:双源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移植肾术后情况的评价及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肾脏 移植 后处理
下载PDF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少华 钟福兴 +4 位作者 廖志 刘少强 黄渺新 李荣芳 吴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 目的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并根椐诊断行小儿支气管内窥镜异物摘取术。结果术中取出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8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气管并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另有3例未见明确异物,1例异物位于Ⅲ级支气管无法取出,1例由于喉头水肿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并手术,1例术前突然窒息死亡。螺旋CT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分别为MPR97.2%、CTVE94.4%、SSD83.2%、MinP70.1%。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非金属异物 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集合预报产品在江苏省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圣劼 刘梅 +2 位作者 张涵斌 俞剑蔚 陈超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3-907,共15页
利用2011-2015年6-8月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数据集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以下简称EC)的集合降水预报数据和江苏省70个基本站逐日24 h(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数据,通过大量暴雨样本系统检验和评估了E... 利用2011-2015年6-8月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数据集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以下简称EC)的集合降水预报数据和江苏省70个基本站逐日24 h(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数据,通过大量暴雨样本系统检验和评估了EC集合预报及多种后处理释用产品对江苏暴雨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作为集合预报的初级产品,集合平均对暴雨的预报存在明显的漏报率,TS预报评分尚不及EC确定性预报;集合预报不同成员间对暴雨的预报技巧差异大,其最优成员组合的预报能力显著优于EC确定性预报,表明集合预报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在多种集合预报后处理释用技术中,最大值、最优百分位、降水偏差订正频率匹配法、概率预报、集合异常预报法和杜-周排序法(最大值法)的平均TS评分均较高,超过10%,其次90%分位数、融合、融合-概率匹配和杜-周排序法(集合平均或中位值法)的预报效果也均优于EC确定性预报。集合中位值、概率匹配方法对江苏暴雨的预报评分低于集合平均预报,在暴雨预报上的参考价值相对较低。该评估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集合预报产品区域暴雨预报能力的认识,为预报员更直接快速地选取有效的集合预报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集合预报 TIGGE数据集 后处理技术 暴雨 预报评估
下载PDF
ECMWF集合预报产品在重庆暴雨预报中的检验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庞玥 刘祥 +2 位作者 韩潇 胡春梅 王欢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9-556,共8页
利用重庆地区3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和ECMWF集合预报降水资料,系统检验和评估了集合预报统计量产品及后处理技术产品对2014—2016年5—9月重庆暴雨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统计量产品中最大值、90%分位数、融合产品、概率匹配平均、... 利用重庆地区3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和ECMWF集合预报降水资料,系统检验和评估了集合预报统计量产品及后处理技术产品对2014—2016年5—9月重庆暴雨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统计量产品中最大值、90%分位数、融合产品、概率匹配平均、75%分位数对暴雨预报有一定参考性,其中90%分位数和融合产品对暴雨落区预报较好,最大值对暴雨强度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但表现为明显的湿偏差。集合预报后处理技术产品的暴雨TS评分较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概率预报、最优百分位、融合—概率匹配、频率匹配法的暴雨TS评分超过最大值,对暴雨强度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其预报偏差均表现为湿偏差,融合—概率匹配和频率匹配法对暴雨落区预报较好,概率匹配—融合对降低暴雨空报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统计量产品 后处理技术 暴雨
下载PDF
一个高精度简洁后向控制通道解决方案
7
作者 李忠明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后向通道是数字控制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性能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讨论了AD420内部电路结构以及三线接口时和级连接口时的时序 ,提出了使用AD420实现一个高精度的后向控制通道的解决方案 ,同时给出了使用AD420... 后向通道是数字控制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性能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讨论了AD420内部电路结构以及三线接口时和级连接口时的时序 ,提出了使用AD420实现一个高精度的后向控制通道的解决方案 ,同时给出了使用AD420构造后向通道的几个实例。实验结果表明 ,AD420构造后向通道极易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通道 AD420 ∑△DAC技术 时序 三线接口 级连接口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成型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聂小武 鲁世强 王克鲁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17,共5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为了制造实用的零组件,需要对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二次成型加工。介绍了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二次成型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重点综述了二次成型加工的方法,包括铸造成型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为了制造实用的零组件,需要对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二次成型加工。介绍了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二次成型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重点综述了二次成型加工的方法,包括铸造成型法、挤压模锻塑性成型法、粉末冶金法、机械加工法、电切割法、高能光束及液流切割法、焊接法等方法,概述了每种方法的加工过程、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列举了典型加工工艺的优点及应用状况。最后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成型加工工艺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二次成型加工 加工工艺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