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董素娟
赵金祥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患者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2 位作者
张红星
郝伟
吕路线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方法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方法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1多态性的关联。结果关联分析显示rs3737597基因型(387:133:8,350:164:14;X2=6.73,P=0.035)和等位基因频率(907:149,864:192;x2=6.16,P=0.013)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检验校正后等位基因频率(P=0.026)仍存在差异。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A和T—A分布在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6,P=0.032)。rs821616不同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t=-2.205,P=0.028)、妄想得分(t=-2.394,P=0.017)和情感交流障碍得分(t=-2.02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DISC1基凶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关联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原文传递
题名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董素娟
赵金祥
机构
河南兰考康宁医院
出处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3期8-1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患者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Key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Drug
complianc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
-
drome
scal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张红星
郝伟
吕路线
机构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出处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091)
卫生部基金项目(200801009)
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8IRTSTHN008)
文摘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方法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1多态性的关联。结果关联分析显示rs3737597基因型(387:133:8,350:164:14;X2=6.73,P=0.035)和等位基因频率(907:149,864:192;x2=6.16,P=0.013)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检验校正后等位基因频率(P=0.026)仍存在差异。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A和T—A分布在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6,P=0.032)。rs821616不同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t=-2.205,P=0.028)、妄想得分(t=-2.394,P=0.017)和情感交流障碍得分(t=-2.02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DISC1基凶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关联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Keywords
Schizophrenia
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
Associa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
-
drome
scale
分类号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董素娟
赵金祥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郭伟云
李文强
张红星
郝伟
吕路线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