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茯苓酸性多糖宁心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丹丹 叶晓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75-2583,共9页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茯苓酸性多糖(PCAP)宁心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睡眠剥夺”法建立心神不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艾司唑仑)组(0.18 mg/kg),PCAP低、高... 目的:联合16S rDNA技术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茯苓酸性多糖(PCAP)宁心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睡眠剥夺”法建立心神不宁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阳性药(艾司唑仑)组(0.18 mg/kg),PCAP低、高剂量(PCAPL、PCAPH)组(0.28、0.56 g/kg),另设空白组,各组9只,给予相应药物10 d。以行为学指标评价大鼠焦虑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下丘脑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及血清相关指标,HE观察下丘脑神经元细胞数目和形态;应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PCAP对心神不宁大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的调控作用,同时采用Spearman系数法构建差异菌群、代谢产物的关联。结果:PCAP可以改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增加神经元细胞数目,提高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GABA的水平,调节胃肠肽及降低炎症因子,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神不宁大鼠菌群的失调,其中对厚壁菌门(Firmicutes)、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_UCG-001)、梭状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等菌群有回调作用。采用粪便代谢组学鉴定出16个与PCAPL、27个与PCAPH治疗心神不宁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13个共有的生物标志物,两个剂量组涉及到的关键代谢途径主要富集于Vitamin B6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采用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28个与PCAPL、23个与PCAPH宁心作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富集的通路主要为亚油酸代谢、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同时发现肠道差异菌属与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密切的关联性。结论:PCAP可通过干预相关肠道菌群与调节相关通路来起到宁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酸性多糖 睡眠剥夺 肠道菌群 非靶向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