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42
1
作者 梅子广 黄生根 郝世龙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新建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左线特大桥P6号主墩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3.0m,有效桩长132m,实际钻孔深度140m,是在滨海地区进行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典型代表,对其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能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基于工程实例,... 新建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左线特大桥P6号主墩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3.0m,有效桩长132m,实际钻孔深度140m,是在滨海地区进行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典型代表,对其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能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基于工程实例,分别从成孔、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以及水下混凝土灌注3个方面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为以后在类似地区进行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 成孔 钢筋笼 水下灌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蒲智明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9期83-84,共2页
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的漏浆、坍孔、钻孔偏斜、扩孔与缩孔等常见的问题,对其各自的产生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成孔 灌注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气举反循环成孔工艺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涛 杨敏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14,共4页
气举反循环技术在超深、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技术基本成熟。通过气举反循环原理、设备与泥浆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详细阐述此工艺在钻孔灌注桩成孔及清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在建的苏州中南中心项目桩基工程前... 气举反循环技术在超深、大口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技术基本成熟。通过气举反循环原理、设备与泥浆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详细阐述此工艺在钻孔灌注桩成孔及清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在建的苏州中南中心项目桩基工程前期试成孔、试桩实例,拓宽其在房建基础施工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 成孔 气举反循环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如何控制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树森 《山西建筑》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根据实践经验,介绍了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成孔、成桩的有关控制要点及措施,对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实际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从而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关键词 成孔 成桩 混凝土灌注桩
下载PDF
利用不同成孔剂制备堇青石质多孔陶瓷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芳 黄志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以高岭土、滑石、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分别用煤粉和淀粉作为成孔剂,采用压制成型工艺,在1200℃温度下烧成,制得了具有一定气孔率的堇青石质多孔陶瓷,并将两种样品的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做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以淀粉为成孔剂的样品的孔分... 以高岭土、滑石、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分别用煤粉和淀粉作为成孔剂,采用压制成型工艺,在1200℃温度下烧成,制得了具有一定气孔率的堇青石质多孔陶瓷,并将两种样品的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做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以淀粉为成孔剂的样品的孔分布比较均匀,孔隙率较高,但烧结强度低于以煤粉为成孔剂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多孔陶瓷 成孔剂 性能与结构
下载PDF
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恒 李春雨 刘平 《建筑技术》 201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抗浮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构件,其土层锚杆抗拔力高,抗浮效果好,宜在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而抗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使用。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在拉拔值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锚杆杆体钢筋尽量设置成一根钢筋;在确定锚杆数量和间距时,不光要... 抗浮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构件,其土层锚杆抗拔力高,抗浮效果好,宜在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而抗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使用。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在拉拔值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锚杆杆体钢筋尽量设置成一根钢筋;在确定锚杆数量和间距时,不光要考虑整体抗拔力的大小,还须考虑锚杆与锚杆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筑物上浮量应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 锚杆 成孔 注浆 防水
下载PDF
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牛新会 《建筑施工》 2021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很多技术难点。总结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常见类型与施工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多种类型支护形式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支护技术 成孔 钻孔灌注桩
下载PDF
长螺旋钻机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工艺 被引量:8
8
作者 户乃林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0-113,共4页
针对目前施工现场场地小、周边环境复杂、基础埋设深等问题,介绍一种新的基坑支护施工工艺-长螺旋钻机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工艺。从工艺原理、材料及设备准备、施工工艺流程、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指出其具有节约资源、污... 针对目前施工现场场地小、周边环境复杂、基础埋设深等问题,介绍一种新的基坑支护施工工艺-长螺旋钻机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工艺。从工艺原理、材料及设备准备、施工工艺流程、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指出其具有节约资源、污染小、噪声小、施工速度快、安全、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螺旋钻机 成孔 钢筋笼 预应力锚杆
下载PDF
高孔隙率YSZ–高致密YSZ薄膜共烧复合体的制备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凌虹 汪兴华 +2 位作者 吴也凡 程亮 石纪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61,共6页
在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单电池制备过程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改性的石墨粉体为造孔剂,以8%(摩尔分数)Y2O3稳定的ZrO2(8%in mole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粉体+石墨造孔剂为支撑层原料,与自制的水系流延YSZ电解质薄膜一起共压,... 在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单电池制备过程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改性的石墨粉体为造孔剂,以8%(摩尔分数)Y2O3稳定的ZrO2(8%in mole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YSZ)粉体+石墨造孔剂为支撑层原料,与自制的水系流延YSZ电解质薄膜一起共压,制备了YSZ+石墨–YSZ薄膜复合体,在1 470℃下共烧4 h后获得高孔隙率YSZ–高致密YSZ薄膜共烧复合体。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中石墨含量和粒度对共烧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粒径为6μm以下的石墨粉体作造孔剂能获得无开裂的多孔YSZ–YSZ薄膜共烧体,其共烧体为双层结构,层间结合紧密、结构均匀,孔隙率高达68%(体积分数)。在造孔剂的含量变化与材料烧成收缩率的关系中,造孔剂含量存在1个最佳含量值,当造孔剂含量在最佳值附近时,制备的共烧复合体质量最好。该最佳含量值随造孔剂颗粒尺寸大小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石墨 孔隙率 造孔剂 共烧体
原文传递
多孔淀粉的成孔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显 范小平 +2 位作者 蒋卓 向红 张钦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360,共7页
在分析多孔淀粉成孔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多孔淀粉的通用成孔方法、改进成孔方法及多孔淀粉的性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多孔淀粉的应用原理与技术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多孔淀粉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多孔淀粉 成孔 制备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咬合桩成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晓生 赵斌 +2 位作者 窦玉东 杨兴建 李静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10-212,共3页
结合罗湖区水贝村更新单元基坑支护工程钻孔咬合桩的工程实例,研究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咬合桩的成孔技术。通过对旋挖机施工咬合桩验收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成孔质量缺陷的关键因素,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05地块紧邻贝丽花园老旧围... 结合罗湖区水贝村更新单元基坑支护工程钻孔咬合桩的工程实例,研究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咬合桩的成孔技术。通过对旋挖机施工咬合桩验收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成孔质量缺陷的关键因素,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05地块紧邻贝丽花园老旧围墙一侧咬合桩的施工安全,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咬合桩 成孔 旋挖机
下载PDF
CFG桩施工常见问题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文谦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从成孔过程、下料过程、成桩过程等不同阶段深入探讨了CFG桩施工常见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以保证CFG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资金、减少工期的目的。
关键词 CFG桩 常见问题 预防措施 成孔成桩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仁俊 张巨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89,共2页
从对常见灌注桩的缺陷入手,找出造成缺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影响成孔及灌注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灌注桩 成孔 质量因素
下载PDF
深水裸岩旋挖钻清水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艳伟 程永志 罗勇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年第3期45-48,53,共5页
为了确保深水裸岩河床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和保护环境,合理地优化钻孔灌注桩成孔方案,通过采用旋挖钻和气举反循环设备,以实际成桩施工质量、汉江水质为研究对象,借助超声波无损检测仪、水质监测仪进行成果检测,开展了... 为了确保深水裸岩河床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和保护环境,合理地优化钻孔灌注桩成孔方案,通过采用旋挖钻和气举反循环设备,以实际成桩施工质量、汉江水质为研究对象,借助超声波无损检测仪、水质监测仪进行成果检测,开展了深水裸岩桩基旋挖钻清水成孔施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确保深水裸岩河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钻孔灌注桩 成孔 气举反循环
下载PDF
Porous high-entropy rare-earth phosphate(REPO_(4),RE=La,Sm,Eu,Ce,Pr and Gd)ceramics with excellent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via pore structure tailoring 被引量:1
15
作者 Peixiong Zhang Enhui Wang +3 位作者 Jingjing Liu Tao Yang Hailong Wang Xinmei 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651-1658,共8页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mechanical parts functioning at high temperatures.In this study,a new porous high-entropy(La_(1/6)Ce_(1/6)Pr_(1/6)Sm_(1/6)Eu_(1/6)Gd_(1/6)...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mechanical parts functioning at high temperatures.In this study,a new porous high-entropy(La_(1/6)Ce_(1/6)Pr_(1/6)Sm_(1/6)Eu_(1/6)Gd_(1/6))PO_(4)(HE(6RE_(1/6))PO_(4))ceramics was prepared by combining the high-entropy method with the pore-forming agent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arch contents(0–60vol%)on this ceramic propertie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us HE(6RE_(1/6))PO_(4)ceramics with 60vol%starch exhibit the lowest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0.061 W·m^(-1)·K^(-1)at room temperature and good pore structure stability with a linear shrinkage of approximately1.67%.Moreover,the effect of large regular spherical pores(>10μm)on its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was discussed,and an optimal thermal conductivity prediction model was screened.The superior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porous HE(6RE_(1/6))PO_(4)ceramics allow them to be promising insulation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high-entropy(La_(1/6)Ce_(1/6)Pr_(1/6)Sm_(1/6)Eu_(1/6)Gd_(1/6))PO_(4) ceramics high-entropy strategy pore-forming agent method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thermal conductivity
下载PDF
Animal secretory endolysosome channel discovery 被引量:5
16
作者 Yun Zhang Qi-Quan Wang +1 位作者 Zhong Zhao Cheng-Jie De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Secretory pore-forming proteins(PFP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organisms from all kingdoms of life. Our studies with the toad species Bombina maxima found an interaction network among aerolysin family PFPs(af-PFPs) and... Secretory pore-forming proteins(PFP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organisms from all kingdoms of life. Our studies with the toad species Bombina maxima found an interaction network among aerolysin family PFPs(af-PFPs) and trefoil factors(TFFs). As a toad af-PFP, Bm ALP1 can be reversibly regulated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forms, with its paralog Bm ALP3 acting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Bm ALP1 interacts with Bm TFF3 to form a cellular active complex called βγ-CAT. This PFP complex is characterized by acting on endocytic pathways and forming pores on endolysosomes, including stimulating cell macropinocytosis. In addition, cell exocytosis can be induced and/or modulated in the presence of βγ-CAT. Depending on cell contexts and surroundings, these effects can facilitate the toad in material uptake and vesicular transport, while maintaining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as well as immune defense. Based on experimental evidence,we hereby propose a secretory endolysosome channel(SELC) pathway conducted by a secreted PFP in cell endocytic and exocytic systems, with βγ-CAT being the first example of a SELC protein. With essential roles in cell intera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the proposed SELC protein pathway should be conserved in other living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e-forming protein Secretory endolysosome channel(SELC) ENDOCYTOSIS EXOCYTOSIS Vesicular transport
下载PDF
旋挖钻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注意事项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伟立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以中南部通道工程二安大桥为例,介绍了旋挖钻机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艺及操作要点,并指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桩基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指导。
关键词 旋挖钻 泥浆护壁 成孔 灌注桩
下载PDF
岩溶地区铁路桥梁桩基设计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丁徕 孙利民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273-274,共2页
针对岩溶地区铁路桥梁桩在成孔过程中成孔难度大、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阐述了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与相应的措施,并提出了桩基设计变更的建议,经计算分析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桥基的质量。
关键词 岩溶地区 铁路桥梁 桩基设计 成孔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iC Porous Ceramics by Crystalline Silicon Cutting Waste 被引量:3
19
作者 ZHANG Yaran MA Beiyue +6 位作者 YU Jingyu SU Chang REN Xinming QIAN Fan LIU Guoqi LI Hongxia YU Jingkun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8年第4期46-50,共5页
SiC porous ceramics were prepared at 1 400 ℃ for4 h with crystalline silicon cutting waste and activated carbon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and NH4HCO3 as the pore-forming agent. Effects of NH4HCO3 additions( 0,20%,30... SiC porous ceramics were prepared at 1 400 ℃ for4 h with crystalline silicon cutting waste and activated carbon as main starting materials and NH4HCO3 as the pore-forming agent. Effects of NH4HCO3 additions( 0,20%,30%,40%,by mas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sintering properties,col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as-prepared Si C porous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ddition of NH4HCO3 remarkably influences the apparent porosity and col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pecimens. The apparent porosity achieves its maximum value( 63. 40%) when 40% NH4HCO3 is added,while the minimum col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4. 77 MPa;( 2) the specimen with 40% NH4HCO3 has the best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The thermal cycling times between1 000 ℃ to room temperature reach 62;( 3) the addition of NH4HCO3 does not remarkably affect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specimens;( 4) the specimens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SiC particles and a small amount of SiC whis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ne silicon cutting waste silicon carbide porous ceramics pore-forming agent sintering properties cold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下载PDF
介电层造孔优化ITO-PET/PDMS/ITO-PET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哲 康聿辰 +6 位作者 杨涛 贺贝贝 梁景琪 赵子聪 余志超 李刚 王开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9-846,共8页
灵敏度是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兼顾其他各性能,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复合介电层材料、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ITO-PET)作为电极材料、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T)作为造孔试剂... 灵敏度是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兼顾其他各性能,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复合介电层材料、氧化铟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ITO-PET)作为电极材料、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T)作为造孔试剂,通过介电层造孔的方式,尝试配置不同质量分数DPT的DPT-PDMS试剂来寻找最佳配比,使制备的ITOPET/PDMS/ITO-PET结构的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在低压范围灵敏度达到了1.65 kPa^(-1),相较于没有造孔的PDMS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0.36 kPa^(-1))提高了3.58倍,最终取得了灵敏度高、工作压力范围(0~8 kPa)宽、阻滞误差小、循环稳定性高、工作温度范围(0~80℃)广、响应时间(<65 ms)短的电容式压力传感特性。由此可见,对介电层造孔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且传感器的其他性能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柔性压力传感器 柔性材料 造孔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