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道诊断和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8
1
作者 窦之林 曾流芳 +4 位作者 张志海 熊伟 田根林 刘学伟 黄立信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孤东油田七区西油藏埋藏浅 ,储集层胶结疏松、渗透率高 ,粒度多为正韵律分布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砂严重 ,特别是实施强注强采方案后出砂程度加剧 ,一些井间形成了特高渗透带 (即大孔道 )。采用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孔道形成的机理和影... 孤东油田七区西油藏埋藏浅 ,储集层胶结疏松、渗透率高 ,粒度多为正韵律分布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砂严重 ,特别是实施强注强采方案后出砂程度加剧 ,一些井间形成了特高渗透带 (即大孔道 )。采用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孔道形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油层渗透率、岩石胶结程度、流体黏度、开采速率 )。由于用示踪剂诊断大孔道不经济 ,所以提出了利用生产数据诊断、描述大孔道的方法。用灰色理论计算各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 ,以诊断大孔道的存在 ;并利用简化的数学模型 ,计算大孔道参数(方向、厚度、渗透率、孔喉尺寸等 )。编制了具有以上功能的软件 ,利用该软件解释孤东油田七区西油藏 42井组单元的油、水井 2 90井次 ,诊断出 1 2 4口井存在大孔道 ,与实验区块示踪剂实验结果吻合。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油井 大孔道形成 胶结程度 渗透率 诊断 描述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油藏孔喉的配伍性 被引量:72
2
作者 朱怀江 刘强 +3 位作者 沈平平 罗健辉 杨静波 刘玉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9-613,共5页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分子流经多孔介质时经受孔喉尺寸的自然选择作用。根据“架桥”原理,可对孔喉形成较稳定堵塞的聚合物分子水动力学半径(Rn)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为:Rn大于0.46R。通常,适于聚合物驱油藏的平均孔喉半径中值约为...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分子流经多孔介质时经受孔喉尺寸的自然选择作用。根据“架桥”原理,可对孔喉形成较稳定堵塞的聚合物分子水动力学半径(Rn)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为:Rn大于0.46R。通常,适于聚合物驱油藏的平均孔喉半径中值约为4~16Mm。聚合物分子尺寸的归一化权重分布函数在10nm至数百纳米出现主分布峰,并可能带有水动力学半径为10^3nm数量级或更大的次分布峰。聚合物分子线团越大,在矿化度上升、溶液电场加强后越易被压缩。超大聚合物分子被压缩后使归一化权重分布函数主峰向分子尺寸更大方向移动。梳形聚合物分子结构的改性增强主链刚性,使水动力学半径升高,产生增黏效果。与分子量和水解度相近的聚丙烯酰胺相比,梳形聚合物溶液的增黏幅度高于水动力学半径变化程度。聚合物驱中水动力学半径大于10^3nm数量级的聚合物分子易造成孔喉半径较小的部分多孔介质堵塞,使用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此现象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梳形聚合物 动态光散射 水动力学半径 孔喉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堂宴 马在田 傅容珊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737-742,共6页
 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关键是确定T2与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T2与Pc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  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关键是确定T2与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T2与Pc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次研究,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T2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客观地确定T2与Pc之间的转换系数,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方法,对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作出了NMR(nuolearmagneticresonance)T2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心NMR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有优势;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岩心的NMRT2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油气的驰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全部6块岩心中,T2与Pc的转换系数位于2500~4000μs·MP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石孔喉 压汞分析 驰豫 毛管力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56
4
作者 林玉保 张江 +1 位作者 刘先贵 周洪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低效、无效循环注水开发状况,利用恒速压汞和恒压压汞法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储集层岩样水驱前后的孔隙结构特征。恒速压汞分析表明,岩样经过长期水驱后流体主要渗流通道喉道半径增大,对渗流的贡献率增加,水驱前后孔隙半径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控制渗流特征的主要是喉道特征,而不是孔隙特征。恒压压汞分析表明,经过长期水驱后,喇嘛甸油田储集层砂岩孔喉尺寸明显变化,孔喉半径中值增大,最大孔喉半径增大,渗透能力增强;水驱后大孔喉数量增加,对应的分布频率、孔喉渗透率贡献率增加。两种方法均表明,岩样在长期水驱后孔喉增大,大孔喉是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长期注水 孔隙结构特征 孔喉 恒速压汞分析 恒压压汞分析
下载PDF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立新 张光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是导致油气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在室内对不同分散体系封堵孔隙喉道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分析和理论推导,建立了屏蔽带压差方程,掌握了影响屏蔽带压差大小的...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是导致油气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在室内对不同分散体系封堵孔隙喉道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分析和理论推导,建立了屏蔽带压差方程,掌握了影响屏蔽带压差大小的主要因素,即屏蔽带压差不但与固相颗粒侵入相对深度、固相颗粒的极限剪切应力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 微粒堵塞 孔隙喉道 封堵 油层损害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3,116-117,共3页
低渗透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岩性致密和压力传导能力差,导致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幅度较大。地层压力的下降会造成岩石变形而影响其物性和渗流能力,岩石表现出应力敏感性特征。借助室内岩心流动实验,模拟再现地层压力的下降过程,研... 低渗透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岩性致密和压力传导能力差,导致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幅度较大。地层压力的下降会造成岩石变形而影响其物性和渗流能力,岩石表现出应力敏感性特征。借助室内岩心流动实验,模拟再现地层压力的下降过程,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有效上覆压力对岩石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层压力下降时,启动压力梯度随着岩石骨架承受的有效上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即启动压力梯度具有应力敏感性;且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当地层压力下降幅度相同时,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幅越大,即启动压力梯度的应力敏感程度越强。因此,在根据启动压力梯度计算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时,要充分考虑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性 有效上覆压力 孔喉
下载PDF
港东开发区水淹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何文祥 许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3,249,共4页
为了探索水驱前后储层微观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注水开发,以探井和开发中后期检查井的岩心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储层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港东开发区水淹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总体表明,水淹后次生粒间孔隙更加发育,... 为了探索水驱前后储层微观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注水开发,以探井和开发中后期检查井的岩心分析数据为基础,采用储层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港东开发区水淹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总体表明,水淹后次生粒间孔隙更加发育,特大粒间孔隙增加;中粗砂岩孔径和喉道增加,而粉细砂岩孔径和喉道减小;对于河道砂体,储层的孔、渗物性变好,泥质质量分数降低,颗粒中值变小;储层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发展;室内实验结果显示,注水后岩心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有一定程度增加。认识上述变化规律,对油田开发后期制定生产措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井 储层参数变化 水驱 孔喉 润湿性
下载PDF
伊拉克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电阻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姜均伟 朱宇清 +3 位作者 徐星 赵玉宏 薛永杰 胡友良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09,共7页
针对伊拉克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本文利用岩心资料研究了M2组颗粒灰岩与泥粒灰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M2组下段油层低阻的成因.根据实验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划分的大孔、中孔和小孔的累计比例,把储层划分为大、... 针对伊拉克H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本文利用岩心资料研究了M2组颗粒灰岩与泥粒灰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M2组下段油层低阻的成因.根据实验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划分的大孔、中孔和小孔的累计比例,把储层划分为大、中、小三种孔隙结构,结果表明M2组上段颗粒灰岩以大孔和中孔为主,下段泥粒灰岩以中孔和小孔为主.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明下段的非均质性强于上段.找出了以中、小孔为主孔隙结构及其复杂的润湿性是造成M2组下段油层低电阻率的原因.用毛管孔径划分的三种孔隙结构刻度了核磁T2谱,结果显示毛管孔径划分的三种孔隙结构与核磁T2谱划分的三种孔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岩心渗透率与核磁得到的渗透率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找到了用核磁资料准确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灰岩 泥粒灰岩 孔隙结构 电阻 孔径 T2谱
原文传递
应用逾渗理论计算非稳态法油水相渗曲线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金勋 刘庆杰 +1 位作者 杨普华 沈平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根据逾渗(Percolation)理论,结合二维Bethe网络模型和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Buckley-Leverett方程(历史拟合法),利用历史拟合法的目标函数来确定Bethe网络合适的配位数和网络模型的孔隙结构参... 根据逾渗(Percolation)理论,结合二维Bethe网络模型和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Buckley-Leverett方程(历史拟合法),利用历史拟合法的目标函数来确定Bethe网络合适的配位数和网络模型的孔隙结构参数,再通过拟合残余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油相渗透率来调整孔隙结构参数,从而确定非稳态法实验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选用Jones等1978年发表的实验数据为计算实例,得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Jones等以非稳态法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数据基本一致,表明将逾渗理论与历史拟合法相结合,根据微观孔隙结构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可行的。图3表1参3(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逾渗理论 计算 非稳态法 油水相渗曲线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大孔道油藏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红利 周小平 +1 位作者 姚广聚 孙良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3期62-65,1-2,共4页
应用微观仿真模型驱油技术,模拟大孔道油藏,研究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微观分布规律。讨论了注聚驱油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分布规律;对注聚后油藏的增产挖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用预交联凝胶颗粒进行单填砂长管驱油,提高采收率达... 应用微观仿真模型驱油技术,模拟大孔道油藏,研究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微观分布规律。讨论了注聚驱油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分布规律;对注聚后油藏的增产挖潜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用预交联凝胶颗粒进行单填砂长管驱油,提高采收率达15%;用预交联凝胶颗粒进行平面模型调驱结合驱油,提高采收率为2.4%左右;用预交联凝胶颗粒进行三并联调驱,提高采收率达1.5%。并且投入产出比达1∶45,可以考虑现场施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油藏 剩余油 分布规律 采收率 预交联凝胶颗粒 三并联调驱
下载PDF
下二门油田非均质大孔道油藏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峰 马艳 +2 位作者 邓志展 刘文华 吕晓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6-88,98,共4页
下二门油田H2 Ⅱ油组具有非均质性严重、大孔道发育、水油流度比高的油藏地质特点。注水开发时 ,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水驱波及效率低 ,造成水驱开发效果差 ,水驱采出程度仅为 2 4 %。对此开发出高强度调剖剂进行油层深部调剖 ,整... 下二门油田H2 Ⅱ油组具有非均质性严重、大孔道发育、水油流度比高的油藏地质特点。注水开发时 ,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水驱波及效率低 ,造成水驱开发效果差 ,水驱采出程度仅为 2 4 %。对此开发出高强度调剖剂进行油层深部调剖 ,整体封堵水窜 ;同时筛选适用于污水配制的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HPAM分子量 :2 0× 1 0 6~ 2 8× 1 0 6) ,增加驱替液黏度 ,改善油水流度比 ,提高波及体积和开发效果。该矿场试验把调剖和聚合物驱两项技术结合在一起 ,共设计 7口注聚井、1 8口生产井。注聚合物前 ,全部注入井实施整体深度调剖 ,平均调堵半径大于30m ,有效地遏止了大孔道窜流 ,使后续聚合物溶液能较均匀地进入油藏剖面 ,确保了聚驱效果。目前已注入聚合物段塞 0 .39PV ,累计增油 9.39× 1 0 4t,阶段提高采收率 6 .5% ,达到了矿场试验预测的开发指标 ,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门油田 非均质火孔道油藏 聚合物驱油 矿物试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产能差异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兰朝利 何顺利 +2 位作者 门成全 张君峰 兰义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9-101,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苏里格气田和榆林气田储层均为低压、低孔和低渗储层,然而榆林气田气井生产状况却明显优于苏里格气田。为此,利用铸体薄片、压汞、物性和动态测试资料,探讨了不同低压、低孔和低渗储层气井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指出...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苏里格气田和榆林气田储层均为低压、低孔和低渗储层,然而榆林气田气井生产状况却明显优于苏里格气田。为此,利用铸体薄片、压汞、物性和动态测试资料,探讨了不同低压、低孔和低渗储层气井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形成较高产能储层的条件。通过对榆林气田和苏里格气田气藏特征进行对比,结合控制气井产能的地质和工程因素的分析,认为造成两个气田气井产能差异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储层的孔喉结构和储层规模。榆林气田储层以粒间孔+中、粗喉道为主,延伸宽度160~420m,优于苏里格气田储层;苏里格气田砂体属于辫状河沉积,矿物成熟度较低(岩屑石英砂岩),且仅粗粒沉积构成储层,而榆林气田砂体属于三角洲沉积,砂体连续性好,矿物成熟度高(石英砂岩),因而后者具有更高的产能。这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寻找较高产能储层的目标是:具有横向更连续的砂体和更易形成好的孔喉结构的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低渗透油气田 碎屑岩 储集层 气井 生产能力 孔隙喉道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砾岩油藏孔喉匹配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刚 侯吉瑞 +4 位作者 邱首鹏 林梅钦 李明远 郝宏达 孙靓靓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71-774,共4页
采用核孔膜过滤实验,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线团半径与核孔膜孔喉直径以及砾岩油藏孔喉的匹配关系。通过对聚合物溶液过滤后核孔膜的过滤速率、质量浓度及黏度的分析可知,分子质量小于3.57×107Dalton的HPAM能够顺利... 采用核孔膜过滤实验,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线团半径与核孔膜孔喉直径以及砾岩油藏孔喉的匹配关系。通过对聚合物溶液过滤后核孔膜的过滤速率、质量浓度及黏度的分析可知,分子质量小于3.57×107Dalton的HPAM能够顺利通过孔喉直径大于0.70μm的核孔膜,但在孔喉直径小于0.70μm的核孔膜上产生明显滞留。随着HPAM分子质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过滤速率降低,且更易于发生分子滞留。分子质量小于3.57×107Dalton的聚合物均不会对渗透率大于55.4×10-3μm2的砾岩油藏造成严重堵塞。HPAM的分子线团半径与核孔膜孔喉直径的匹配关系对研究其与砾岩油藏孔喉的匹配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分子尺寸 核孔膜过滤 砾岩油藏 油藏孔喉 匹配性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孔隙结构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义坤 刘云龙 隋新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开展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天然岩心的室内压汞实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大小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储层孔喉的有效性较好,孔隙半径集中在10.498~10.... 开展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天然岩心的室内压汞实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大小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储层孔喉的有效性较好,孔隙半径集中在10.498~10.528μm,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为1.60~6.30μm的孔道,孔隙分布曲线为平缓或多峰曲线,储层的储集性能较好.该结果为萨中过渡带的进一步挖潜和增产、增注以及预防套管损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过渡带 压汞法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喉道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in syncline of the Songliao basin and discussion on it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被引量:9
15
作者 WU HeYong LIANG XiaoDong +1 位作者 XIANG CaiFu WANG YueW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5期702-709,共8页
The relation between oil and water in reservoirs with low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is very complicated. Gravitational separation of oil and water is not obvious. Normal reservoirs are located in depression and struc... The relation between oil and water in reservoirs with low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is very complicated. Gravitational separation of oil and water is not obvious. Normal reservoirs are located in depression and structural high spot, oil and water transitions are located in their middle. Stagnation is the key fact of oil-forming reservoir in the axis of a synclin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oil, gas and water migration manner, dynamics and non-Darcy flow in the Songliao basin. In low and ultra-low permeable reservoir, gas and water migrate easily through pore throats because their molecules are generally smaller than the pore throats; but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oil droplets is larger than pore throats and they must be deformed to go through. Thus, gas and water migrate in advance of oil, and oil droplets remain behind. Pressure differential and the buoyancy force in a syncline reservoir are a main fluid driving force; and capillary force is the main resistance to flow. When the dynamics force is less than resistance, oil is immobile. When the buoyancy force is less than the capillary force, a gravitational separation of oil and water does not occur. The reservoir in the mature source rock of a syncline area with the low and ul- tra-low permeability belongs to a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droplet pore throat SYNCLINE OIL RESERVOIR LOW to ultra-low permeable RESERVOIR stagnation NON-DARCY flow
原文传递
MECHANISM FOR VISCOELASTIC POLYMER SOLUTION PERCOLATING THROUGH POROUS MEDIA 被引量:8
16
作者 ZHANG Li-juan YUE Xiang-a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41-248,共8页
The pore throat of porous media is modeled as a constricted channel or expanded channel. The flow of viscoelastic polymer solution in pore throat model is studied by numerical meth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dro... The pore throat of porous media is modeled as a constricted channel or expanded channel. The flow of viscoelastic polymer solution in pore throat model is studied by numerical meth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drop and flow rate is developed, viscoelasticity and throat size are found to be two main factors in high flow resistance. According to pore throat model, 2-D stochastic channel bundle is put forward to model porous media, which is composed of pore throat models in series - parallel connection with size and length accord to Hating Greenkorn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Percolation model of viscoelastic fluid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Darcy equation and pressure drop vs. flow rate relation in 2-D stochastic channel bundl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epage ability of viscoelastic polymer solu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viscoelasticity, injection rate, and heterogeneity as well as the decrease of mean pore size of porous media. The high pressure drop of viscoelastic fluid at the connection of pore to throat plays a great role in its anomalous high flow resistance through porous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flooding viscoelastic fluid flow resistance PERCOLATION pore throat
原文传递
驱油剂在孔喉中的微观流动和宏观渗流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立娟 岳湘安 郭分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驱油剂控制流度比以及其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在油藏中的实际渗流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牛顿型、幂律型和粘弹型3类驱油剂在单个孔喉中的流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驱油剂在非均匀并联孔喉模型中的渗流特性。... 驱油剂控制流度比以及其改善吸水剖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在油藏中的实际渗流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牛顿型、幂律型和粘弹型3类驱油剂在单个孔喉中的流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驱油剂在非均匀并联孔喉模型中的渗流特性。分别给出了牛顿型、幂律型和粘弹型驱油剂在孔喉中的流动方程。孔喉模型中的压力分布表明,粘弹型驱油剂在孔隙变截面处的拉伸流动中存在储能过程,具有较高的局部阻力和渗流阻力;牛顿型和幂律型驱油剂在拉伸流动中无储能过程,局部阻力和渗流阻力相对较低。在宏观上,驱油剂在非均匀并联孔喉模型中的分流率显示,当油藏层间非均质性较弱时,粘弹型驱油剂比幂律型驱油剂更易于流入中、低渗透层;当油藏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时,增加驱油剂的粘弹性对液流转向中、低渗透层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阻力 孔喉 粘弹性流体 幂律流体 波及效率 非均匀
下载PDF
基于最大球算法定量表征土体空间孔隙网络 被引量:7
18
作者 解朝阳 张巍 +2 位作者 姚东方 王坚 朱雨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8,共9页
孔隙网络控制着土体渗流、排水固结与基质吸力等重要工程性质。本文介绍了多孔介质孔隙网络最大球建模基本原理与算法。以显微CT扫描振捣干法生成的南京粉砂试样为例,采用最大球算法建立了试样三维重构模型表征单元体(REV)的空间孔隙网... 孔隙网络控制着土体渗流、排水固结与基质吸力等重要工程性质。本文介绍了多孔介质孔隙网络最大球建模基本原理与算法。以显微CT扫描振捣干法生成的南京粉砂试样为例,采用最大球算法建立了试样三维重构模型表征单元体(REV)的空间孔隙网络球棍模型,计算得到了样品REV尺度的孔隙网络参数,统计发现,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孔隙配位数、孔隙截面形状因子、喉道截面形状因子与喉道长度等孔隙参数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孔隙体积近似服从衰减型指数分布。孔隙与喉道半径分别分布在100μm与65μm以内,两者数学期望分别为40. 0μm与18. 0μm;配位数分布在25以内,数学期望为5. 1;孔隙与喉道截面形状因子分别分布在0. 01~0. 04与0. 01~0. 05的区间内,两者数学期望分别为0. 019与0. 033;喉道长度分布在100~800μm以内,数学期望为292. 22μm。同时发现,样品中体积小于1. 5×10^7μm^3的小孔隙数量超过90%。本方法可应用于土体细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孔隙网络 多孔介质 最大球算法 孔径 喉道 配位数 形状因子
下载PDF
改善马岭油田开发效果的新途径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向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从研究油层微观孔隙结构出发,揭示了影响马岭油田采液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清防垢、注好水等提高油藏采液指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新途径,不但对马岭油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其它注水开发油藏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注水 孔隙 油层 油田注水 驱油
下载PDF
大孔道地层吸水剖面组合测井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海宝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7-478,487,共3页
同位素示踪载体法是目前国内各注水开发油田普遍采用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但在现场测井应用中,吸水地层孔隙结构的变化使示踪载体粒径的选择很困难,造成在同位素测井施工中无法准确地录取大孔道地层的吸水剖面资料。通过对大孔道地层同... 同位素示踪载体法是目前国内各注水开发油田普遍采用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但在现场测井应用中,吸水地层孔隙结构的变化使示踪载体粒径的选择很困难,造成在同位素测井施工中无法准确地录取大孔道地层的吸水剖面资料。通过对大孔道地层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失败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一套针对大孔道地层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存在大孔道地层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录取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测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孔隙喉道 吸水剖面 井温测井 生产测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