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ppy seed oil methyl esters
1
作者 Umer Rashid Muhammad Ibrahim +4 位作者 Imededdine Arbi Nehdi Saud Ibrahim Al-Resayes Sammi Ullah Muhammad Aamer Mehmood Saira Shahzad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087-1096,共10页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the methanolysis of crude poppy seed oil using Na OCH3 as catalyst. The experiments were run according to five levels, four variable c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the methanolysis of crude poppy seed oil using Na OCH3 as catalyst. The experiments were run according to five levels, four variable central composite rotatable design(CCRD) using RSM. The reaction variables, i.e., molar ratio of methanol/oil(3:1–9:1), catalyst concentration(0.5 wt%–1.25 wt% Na OCH3), reaction temperature(25–65 °C), and reaction time(20–90 min) were studied.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methanol/oil, catalyst concentration,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the signific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yield of poppy seed oil methyl esters(PSOMEs). The optimum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onditions, established using the RSM, which offered a89.35% PSOME yield, were found to be 7.5:1 molar ratio of methanol/oil, 0.75% catalyst concentration, 45 °C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90 min reaction time. The proposed process provided an average biodiesel yield of more than 85%. A linear correlation was constructed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the yield.The gas chromatography(GC)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PSOMEs contain linoleic-, oleic-, palmitic-, and stearic-acids as main fatty acids. The FTIR spectrum of the PSOMEs was also analyzed to confirm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The fuel properties of the PSOMEs we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biodiesel standards(ASTM D 6751 and EN 14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py oil Optimization GAS CHROMATOGRAPHY FTIR FUEL properties
下载PDF
微胶囊化罂粟籽油鲜味粉的制备及理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慧诠 郑为完 周小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269,共3页
以自制的鲜味米渣深度水解蛋白粉(20%)和鱼肉水解蛋白粉(13.8%)为壁材,罂粟籽油为芯材,制备了罂粟籽油微胶囊鲜味粉。产品感官指标优良,包埋率达到99.2%,罂粟籽油微胶囊鲜味粉芯材过氧化值为4.53meq/kg,酸价0.50mgKOH/g,符合食用油的卫... 以自制的鲜味米渣深度水解蛋白粉(20%)和鱼肉水解蛋白粉(13.8%)为壁材,罂粟籽油为芯材,制备了罂粟籽油微胶囊鲜味粉。产品感官指标优良,包埋率达到99.2%,罂粟籽油微胶囊鲜味粉芯材过氧化值为4.53meq/kg,酸价0.50mgKOH/g,符合食用油的卫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籽油 鲜味粉 微胶囊
下载PDF
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梅 宋娟荣 +2 位作者 翟鹏涛 穆旭东 姚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载药微球(DEB)的应用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101例,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DEB-TACE组(49例)和cTACE组(52例),DEB-TACE组应用CalliSphere载药微球进行TACE治疗。cTACE组应用罂粟... 目的探讨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中载药微球(DEB)的应用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101例,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DEB-TACE组(49例)和cTACE组(52例),DEB-TACE组应用CalliSphere载药微球进行TACE治疗。cTACE组应用罂粟乙碘油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甲胎蛋白、肝功能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ALB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DBI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DEB-TACE组和cTACE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9.4%与55.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9%与88.5%。术后3个月,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9.2%与42.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8%与7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3.1%与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6%与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FP≥200 ng/mL,DEB-TACE组为25.8%,cTACE组为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出现轻度的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分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肾衰竭、感染、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罂粟乙碘油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博林 赵艳萍 +2 位作者 李鸿江 蔡思清 任艳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4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 目的 观察和评价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灌注罂粟乙碘油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4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油,对照组112例采用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碘化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术后月经量变化情况、术后疼痛分级和术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为47.37%,对照组为4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月经量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分级比较,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卵管介入治疗联合罂粟乙碘油与联合碘化油对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罂粟乙碘油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月经周期改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介入治疗 罂粟乙碘油 不孕 碘化油
下载PDF
两种碘化油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艳楠 姚苗苗 +1 位作者 郑博林 李鸿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 比较40%碘化油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的不良反应以及HSG术后不同时期的自然妊娠率。方法 2019年3月至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HSG检查的不孕患者中,288例使用40%碘化油作为对比... 目的 比较40%碘化油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的不良反应以及HSG术后不同时期的自然妊娠率。方法 2019年3月至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HSG检查的不孕患者中,288例使用40%碘化油作为对比剂,246例使用超液化罂粟乙碘油作为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HSG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比剂逆流、腹痛、过敏反应),以及HSG术后1年内的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在HSG检查过程中,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0%碘化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SG检查术后,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组及40%碘化油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均明显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液化罂粟乙碘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0%碘化油,但均可提升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碘化油 超液化罂粟乙碘油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斌 庞芹 +2 位作者 莫冬梅 石海燕 刘超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 目的 探讨应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观察组在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基础上联合应用输卵管内罂粟乙碘油灌注及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联合罂粟乙碘油灌注及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有效解决了介入治疗再通术后输卵管管腔容易发生再粘连的问题,能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 罂粟乙碘油灌注 中药 高位保留灌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洪光 陈颜婷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了提高罂粟籽油的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通过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得到微囊。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并考察芯壁比(罂粟籽油∶阿拉伯胶/明胶)对微囊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罂粟籽油... 为了提高罂粟籽油的稳定性,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通过微囊化技术、喷雾干燥得到微囊。正交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并考察芯壁比(罂粟籽油∶阿拉伯胶/明胶)对微囊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罂粟籽油微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壁材浓度为2.0%,芯壁比1∶3,p H 4.2,乳化剂浓度1.5%,此时包封率为76.9%。包封后罂粟籽油的氧化实验表明微囊可提高其存储稳定性。复凝聚法制备罂粟籽油微囊的工艺简单,产品稳定性好,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籽油 微囊 复凝聚法 喷雾干燥 稳定性
下载PDF
柱前衍生气质联用法测定罂粟籽油中的脂肪酸组分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程程 呼达古拉 +1 位作者 徐佳慧 潘红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罂粟籽油中的20种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正庚烷萃取后,使用WM-CN100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全扫描(Scan)和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测定... 建立了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罂粟籽油中的20种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正庚烷萃取后,使用WM-CN100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全扫描(Scan)和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测定。其中,36种脂肪酸甲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0;检测限均小于40 ng/ml;系统精密度RSD≤8.9%;样品测定重复性RSD(SD)≤9.6%;四种较大组分平均回收率为98.4%~108.5%,RSD≤9.1%。3批市售罂粟籽油中存在主要脂肪酸组分4种、微量脂肪酸组分13种、反式脂肪酸2种及1种未知组分。其中,反式脂肪酸总量为2.59e-02~3.08e-02g/100g。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结果准确,能对罂粟籽油等植物油中的主要及微量脂肪酸组分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籽油 脂肪酸 甲酯化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御米油营养功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路彬 童红梅 杨佳玮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1期112-114,126,共4页
御米油是一种天然珍稀绿色植物油,富含多种酚类、植物甾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疗保健功效。本文通过对御米油中的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及国内外加工产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御米油产品的深度开发提... 御米油是一种天然珍稀绿色植物油,富含多种酚类、植物甾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疗保健功效。本文通过对御米油中的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及国内外加工产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御米油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米油 营养成分 保健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