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 被引量:47
1
作者 顾建平 何旭 +3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陈国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例预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平均每人接受5.2项介入治疗。根据造影复查和体征将疗效分为优、良、中、差。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门诊随访6个月时作造影复查。结果腘静脉穿刺技术成功率为96.7%(58/60)。2例腘静脉穿刺失败均为盲穿者。出院时介入治疗疗效:优19例;良30例;中8例;差1例。42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中优18例;良20例;中1例;差3例。结论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髂股静脉 胭静脉 综合性介入治疗 腘静脉穿刺 静脉阻塞 髂股 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 介入治疗疗效
原文传递
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0
2
作者 何旭 顾建平 +3 位作者 范春瑛 陈亮 楼文胜 苏浩波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 ,其中血栓抽吸 18例 ,血栓消融 2 8例 ,腔内血管成形 2 9例 ,共植入血管支架 42枚。结果 :技术成... 目的 :探讨经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 ,其中血栓抽吸 18例 ,血栓消融 2 8例 ,腔内血管成形 2 9例 ,共植入血管支架 42枚。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治疗后闭塞血管开放 ,双下肢周径差 <1cm ,下肢活动正常。结论 :经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腘静脉 介入疗法 临床应用 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潍青 孙波 +3 位作者 裴长安 汲武广 曹广信 张杰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胭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系统溶栓组60例;导管直接溶栓组60例(2例因穿刺未成功,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胭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系统溶栓组60例;导管直接溶栓组60例(2例因穿刺未成功,实际58例)。计算溶栓率和患肢消肿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肢体消肿率在系统溶栓组:大腿消肿率为(77±9)%;小腿消肿率为(70±11)%;导管直接溶栓组:大腿消肿率为(87±5)%;小腿消肿率为(80±9)%。2组大小腿消肿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率在系统溶栓组为(59±14)%,导管直接溶栓组为(71±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胭静脉置管溶栓显著提高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近期溶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腘静脉
原文传递
经小隐静脉与经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灿军 潘力生 +5 位作者 丁振 聂宗杰 查振平 邱海军 梅文俊 汪文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经造影或彩超明确诊断的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32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B组(30例)经患肢小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从治疗后...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经造影或彩超明确诊断的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32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B组(30例)经患肢小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从治疗后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度、治疗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大腿消肿率为(88±13)%,B组为(85±22)%,A组小腿消肿率(82±16)%,B组为(84±15)%;A组静脉通畅度(84.55±2.34)%,B组(84.52±3.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尿激酶使用量少,疗程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形成优于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溶栓,其具有疗程短、尿激酶使用量少、并发症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小隐静脉 腘静脉 置管溶栓
下载PDF
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贵云 蒋厚文 +1 位作者 郝立俊 陈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持续灌注溶栓药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32例急性DVT患者(其中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男15例,女17例,年龄18 ~71岁,平均(51±17)岁....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持续灌注溶栓药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32例急性DVT患者(其中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男15例,女17例,年龄18 ~71岁,平均(51±17)岁.在超声引导下经患肢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进行溶栓治疗,并对溶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为(1.7±1.3)cm,明显小于溶栓前(5.4±1.4)c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P<0.01).患肢大腿消肿率为91.74%;溶栓后患、健侧小腿周径差为(1.5±0.7)cm,明显小于溶栓前(4.1±1.5)cm(t =7.65,P<0.01).患肢小腿消肿率为86.02%.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5±4)分,明显高于溶栓后(4±3)分(t=7.12,P<0.01),溶栓后静脉平均通畅率为88.21%.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1例栓子完全溶解,2例大部分溶解.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2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3 ~ 12个月,平均(7.8±2.4)个月.无一例出现血栓再发.结论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药 导管消融术 腘静脉 腔静脉滤器
原文传递
经腘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青云 丁萌 +2 位作者 陈磊 张弘 杨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患侧腘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9例应用经患侧腘静脉CDT治疗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腘静脉置... 目的探讨经患侧腘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9例应用经患侧腘静脉CDT治疗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腘静脉置管CDT。记录置管成功率,健、患肢周径差值,静脉血栓评分,静脉再通率,深静脉瓣膜保存率,介入治疗并发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等指标并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0%(39/39)。患者治疗前后的健、患肢周径差值分别为(6.12±1.03)cm与(2.55±0.7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肿胀消退明显。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栓评分为(5.73±0.94)分与(2.13±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消融明显,静脉再通率为(64.23%±16.21%)。39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置管处炎症,1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患者溶栓后出现髂静脉狭窄并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即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3/39)。随访6~12个月,3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7.2%(34/39),无DVT复发与肺栓塞发生。深静脉瓣膜保存率为(76.14%±9.15%),PTS的发生率为15.4%(6/39)。结论应用经患侧腘静脉CDT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置管接触性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空气压力波在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章霞 梁凤娟 朱泳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19-2123,共5页
目的研究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0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 目的研究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0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前及产后下肢肿胀情况,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流速度,所有产妇均于产后随访1个月,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后3 d大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后1 d,产后7 d大、小腿周径都显著低于产前及产后1、3 d(P<0.05);观察组产后3、7 d大、小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前和产后1 d及对照组同时点(P<0.05)。对照组产后7 d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P<0.05);观察组产后7 d PT、APTT、TT、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及对照组产后7 d(P<0.05)。观察组产后7 d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产前及对照组产后7 d(P<0.05)。两组产后均随访1个月,对照组出现3例(1.50%)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3,P=0.082)。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波 高危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凝血酶原时间 血黏度 腘静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不同入路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朴龙 李成福 +1 位作者 朴雄 李星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经患侧腘静脉、经患侧大隐静脉及经健侧股静脉3种入路方式的置管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DVT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DT治疗方法。按照置管入路的不同分为腘... 目的比较经患侧腘静脉、经患侧大隐静脉及经健侧股静脉3种入路方式的置管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DVT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DT治疗方法。按照置管入路的不同分为腘静脉组、大隐静脉组及股静脉组,每组各25例。比较3种入路方式患侧下肢大腿和小腿的肢体消肿率、通畅改善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侧下肢大腿和小腿的肢体消肿率、通畅改善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3种入路方式治疗DVT对DVT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情况下,尽量选择较易穿刺的患侧腘静脉和患侧大隐静脉入路;如若未成功,可考虑经健侧股静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大隐静脉 股静脉 置管溶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下肢主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霍芊竹 代远斌 黄淑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150例成年尸体下肢主要静脉的解剖观察,为临床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等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在150侧成人下肢中,观察、测量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特别点外径以及静脉瓣膜数量和形状等指标,并进行综合... 目的:通过对150例成年尸体下肢主要静脉的解剖观察,为临床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等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在150侧成人下肢中,观察、测量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特别点外径以及静脉瓣膜数量和形状等指标,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各为(71.32±0.98)cm、(29.69±0.57)cm、(13.49±2.01)cm;大隐静脉起点、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终点外径各为(1.12±0.49)cm,(1.57±0.42)cm,(2.03±0.66)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62±0.49)cm,(1.77±0.42)cm,(2.03±0.66)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5±0.51)cm,(1.59±0.37)cm,(1.62±0.49)cm;静脉瓣膜以双瓣型多见,瓣膜分布越向远侧越多。结论:以上对下肢静脉的观测结果,为临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股静脉 腘静脉 解剖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亦农 余江秀 +2 位作者 骆曦图 黎月薇 梁伟翔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DFI或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为DVT的36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患侧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自治疗后第2天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4~6天时肿胀明显减退,治愈3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100%(16/16);对照组(20例)自第2~4天起患肢肿胀开始减退,第7~9天明显减退,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70.00%(14/20);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0,P=0.002)。溶栓治疗前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于高频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管直接溶栓治疗DVT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引导 血栓形成 腘静脉 置管 留置
下载PDF
背驮式肝移植静脉回流道重建的改进和血流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启发 宫念樵 +3 位作者 李岗山 明英资 刘洪 杜敦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探讨合理的背驮式肝移植(PBLT)静脉回流道重建方式。方法 将 74例 PBLT按不同的静脉回流道重建方式分为5组:肝上下腔静脉-肝静脉端端吻合(A组)、肝上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B组)、肝后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侧侧吻合... 目的 探讨合理的背驮式肝移植(PBLT)静脉回流道重建方式。方法 将 74例 PBLT按不同的静脉回流道重建方式分为5组:肝上下腔静脉-肝静脉端端吻合(A组)、肝上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B组)、肝后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侧侧吻合(C组)、肝卜下腔静脉-右心房端侧吻合(D组)、肝后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全口吻合(E组)。比较各组受者的中心静脉压(CVP)、肝后下腔静脉压(RHIVC)及供者肝上下腔静脉靠近吻合口部压力(GIVC),并观察术中布加氏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C组无论是CVP、RHIVC、GIVC,还是压力差均较A组与B组为小,D组与E组血流动力学测定与C组相似。说明该种术式的供肝静脉回流通畅度令人满意,其术中布加氏综合征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供肝静脉回流道重建方式改进后,供肝静脉回流更通畅,布加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机率减小。故推荐使用供肝肝后下腔静脉与受者肝后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静脉回流道重建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经皮腘静脉插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骏方 龙清云 +2 位作者 卓德强 胡金香 鲁植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14-116,132,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的基础解剖及影像学表现 ,提高静脉穿刺插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方法 :对 3例尸体标本、35例 (支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片、5例膝部CT/MRI片及 8例经皮静脉穿刺插管病例等基础、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的基础解剖及影像学表现 ,提高静脉穿刺插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方法 :对 3例尸体标本、35例 (支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片、5例膝部CT/MRI片及 8例经皮静脉穿刺插管病例等基础、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观察窝局部解剖结构、静脉与动脉及神经毗邻关系、静脉血管管径、走行路径、与膝关节的关系等。结果 :窝呈菱形 ,浅层结构有皮肤及浅筋膜 ,深层有深筋膜 (筋膜 )。静脉与动脉伴行 ,共同包于一个血管鞘中 ,静脉居动脉与胫神经之间。动脉位于静脉前方 (3例 )或前内侧 (2例 ) ,二者部分重叠。静脉直径 9~ 15mm ,于膝关节两髁间垂直上升 5 0~ 70mm后向内上斜行 ,侧位见与股骨后缘贴近上行 ,距皮肤深度 4 0~ 70mm。上述表现均随性别、年龄及疾病等而有所不同。静脉穿刺点位于窝正中线与皮肤皱褶交点外侧 5~ 10mm处。结论 :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减少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经皮静脉插管在静脉系统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 经皮腘静脉穿刺和插管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腘静脉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官云彪 陈幸生 薛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途径直接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7例,在B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以3×104~4×10^4U/h...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途径直接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7例,在B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以3×104~4×10^4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总量(431.08±83.63)×10^4U。结果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97±1.91)cm、(1.83±1.12)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56,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47±1.37)cm、(1.51±0.95)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1);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6.31±3.84)分,溶栓后(5.47±4.71)分,静脉通畅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6.616,P〈0.01),平均静脉通畅率为67.64%。合并肺动脉栓塞的7例患者中,栓子完全溶解6例,大部分溶解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例,时间3~20月,未发现有血栓再发。结论经腘静脉置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静脉血栓形成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腘静脉
下载PDF
腘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有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3-494,共2页
目的 :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5具经防腐成人尸体 5 0侧下肢标本上 ,模拟静脉穿刺 ,逐层解剖窝 ,观测静脉及其毗邻关系以及穿刺时的进针部位、深度、角度等。结果 :静脉体表投影 :膝关节伸直位 ,髌骨上缘水... 目的 :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5具经防腐成人尸体 5 0侧下肢标本上 ,模拟静脉穿刺 ,逐层解剖窝 ,观测静脉及其毗邻关系以及穿刺时的进针部位、深度、角度等。结果 :静脉体表投影 :膝关节伸直位 ,髌骨上缘水平线与股二头肌肌腱交叉点向后内侧旁开 1 3± 0 7mm处为A点 ,髌骨下缘水平线与股二头肌肌腱交叉点向后内侧旁开 4 1± 0 5mm处为B点 ,A、B两点之连线即为静脉体表投影。在窝上段从内侧向外侧排列次序为动脉、静脉、胫神经 ,在窝中、下段及出窝后三者的排列趋于由深向浅。结论 :静脉穿刺在AB线中点以上较安全 ,中点以下可能伤及动脉和胫神经 ,不宜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O静脉 穿刺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自制多侧孔溶栓导管经腘静脉入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力 周围 +4 位作者 周春生 黄小平 黄琼 罗贝 周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多侧孔溶栓导管经腘静脉入路留置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96例采用腘静脉顺行法穿刺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治疗前后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及静脉...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多侧孔溶栓导管经腘静脉入路留置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96例采用腘静脉顺行法穿刺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治疗前后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及静脉通畅评分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6例患者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经过5-14天留置导管溶栓后血栓大部分溶解,下肢肿胀消退;在手术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溶栓治疗结束后双下肢周径差≤1.5cm,术后静脉通畅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9.71±2.42)分vs(3.41±1.92)分,Z=1.72,P〈0.05)],静脉通畅率为(71.42±14.13)%。82例患者通过3-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5.11±3.33)个月,通过超声及临床症状体征的评估,介入治疗的有效率为95.12%(78/82)。结论 采用经腘静脉入路留置自制溶栓导管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其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腘静脉 导管插入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侧小隐静脉走行及汇入部位变异1例
16
作者 马明宇 吴海平 +2 位作者 渠沛霖 党震华 代云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小隐静脉走行、汇入部位变异。尸体标本来源于长治医学院解剖实验室,身高约154 cm。标本下肢长(足底外缘至髂前上棘)68.1 cm,全腿长(外踝上缘至髂前上棘)53.4 cm,大腿长(膝关节外下缘至髂前下棘...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小隐静脉走行、汇入部位变异。尸体标本来源于长治医学院解剖实验室,身高约154 cm。标本下肢长(足底外缘至髂前上棘)68.1 cm,全腿长(外踝上缘至髂前上棘)53.4 cm,大腿长(膝关节外下缘至髂前下棘)29.2 cm,小腿长(外踝上缘至腓骨头外侧)26.1 cm。解剖下肢过程中,发现右侧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外侧,起始处压扁直径为4.92 mm(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度0.01 mm);该静脉自起始点斜向腓肠肌内侧缘走行21.65 cm处有一分支汇入,此处其压扁直径为6.34 mm。该分支斜向内上走行4.35 cm后汇入大隐静脉,该分支汇入大隐静脉前压扁直径为2.90 m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变异 小隐静脉 股深静脉 腘静脉 局部解剖学
原文传递
经腘静脉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小军 张宏文 +2 位作者 段诗娇 肖艳 谢卫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9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膳静脉穿刺血栓抽吸及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胭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提下,先行球囊扩张机械性破碎血栓及IOF改良下腔静脉支... 目的探讨经膳静脉穿刺血栓抽吸及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胭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提下,先行球囊扩张机械性破碎血栓及IOF改良下腔静脉支架输送鞘行血栓抽吸,然后行接触性溶栓治疗,4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骼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复诊,双下肢周径差〈1.5cm,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分别为(9.5±2.6)、(3.6±2.1分),Z=1.65,P〈0.01],静脉通畅率为(69.5±1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胭静脉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静脉
原文传递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济 俞慎林 包平倩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590-592,共3页
目的评价经腘静脉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身溶栓组及置管溶栓组患者的肢... 目的评价经腘静脉置管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身溶栓组及置管溶栓组患者的肢体消肿率和血栓溶解率。结果全身溶栓组47例,溶栓前后大腿周径差分别为(7.72±1.67)cm和(3.05±1.03)cm,小腿周径差分别为(4.35±0.84)cm和(2.12±0.92)cm;置管溶栓组35例,溶栓前后大腿周径差分别为(7.86±2.23)cm和(1.81±0.68)cm,小腿周径差分别为(4.24±0.68)cm和(1.56±0.38)cm。置管溶栓组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率较全身溶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腘静脉置管溶栓对急性LDVT的疗效明显,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其个体化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 腘静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吴晓安 唐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超声引导下腘静...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半年内下肢静脉血栓的再通率、再通疗效及远期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半年内下肢静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半年内再通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获得更好的静脉再通率及总体疗效,并改善远期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腘静脉 置管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家东 李建锋 +4 位作者 卢志娟 王豫平 刘亮洪 万颖 林鸣琴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9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东莞市中医院骨科住院,并诊断为单纯性小腿肌间静脉栓塞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1支或以上血栓形成)。选取未患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者15例作为对照组。所...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东莞市中医院骨科住院,并诊断为单纯性小腿肌间静脉栓塞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1支或以上血栓形成)。选取未患有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者1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行双侧腘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双侧腘静脉造影剂灌注特征;并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获得定量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以及峰值强度(PI)。结果所有腘静脉均表现为均匀、完全充填,未见明显充盈缺损。研究组患侧造影剂AT、TTP分别为(53.6±10.3)s、(58.4±7.2)s,较健侧[(40.2±7.2)s、(48.8±5.8)s]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6、7.475,P值均<0.01);患侧与健侧P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侧造影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将对照组双侧与研究组健侧造影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反映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时腘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提高对血栓形成可疑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造影术 腘静脉 血栓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