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诗萍 陈旻 +2 位作者 魏岑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87,共9页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 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特点以及防护机制。研究认为:SMS复合材料的舒适性较好,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较好,而闪蒸法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在舒适性和防护性之间达到了理想的平衡状态;医用防护服关键制备技术在于高性能聚四氟乙烯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闪蒸工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同时,纳米技术可为新型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正压生物防护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和使用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正压生物防护服 防护机制 聚四氟乙烯膜 功能整理 非织造材料
下载PDF
减压膜蒸馏法咸水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涂正环 贺高红 +1 位作者 尹立运 林畅 《海湖盐与化工》 2003年第5期10-14,28,共6页
以氯化钠水溶液为实验体系 ,采用平板聚丙烯 (PP)膜 ,进行减压膜蒸馏实验研究 ,考察了盐水浓度、进料温度、冷侧真空度对膜渗透通量以及截留率的影响 ;并用聚四氟乙烯 (PTFE)膜进行了冷侧真空度影响的实验。同时利用完全的 (complete)努... 以氯化钠水溶液为实验体系 ,采用平板聚丙烯 (PP)膜 ,进行减压膜蒸馏实验研究 ,考察了盐水浓度、进料温度、冷侧真空度对膜渗透通量以及截留率的影响 ;并用聚四氟乙烯 (PTFE)膜进行了冷侧真空度影响的实验。同时利用完全的 (complete)努森 -粘性流(Knudsen -viscous)过渡模型预测减压膜蒸馏的渗透通量。结果表明 ,进料温度和冷侧真空度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很大 ,而对截留率的影响不大 ;进料浓度在实验范围内对膜渗透通量以及截留率的影响都不大 ;膜的渗透通量随着膜孔径的增大而增加 ;PTFE膜的截留效果优于PP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聚丙烯膜 真空度 聚四氟乙烯膜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旭东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61-64,66,共5页
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全氟化聚合物,由四氟乙烯(CF_(2)=CF_(2))聚合而成,是一种线型热塑性聚合物。C-F键的强键能使其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高机械强度。但是,PTFE具有强疏水性。因此,在用PTFE微滤膜进行水处理时,膜污染严... 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全氟化聚合物,由四氟乙烯(CF_(2)=CF_(2))聚合而成,是一种线型热塑性聚合物。C-F键的强键能使其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高机械强度。但是,PTFE具有强疏水性。因此,在用PTFE微滤膜进行水处理时,膜污染严重,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PTFE膜的抗污染性能,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采用了各种改性方法,如化学改性、等离子体辐照、原子层沉积和高温熔化来表面改性PTFE膜,提高其抗污染性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聚四氟乙烯膜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聚四氟乙烯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聚四氟乙烯多孔膜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表面改性 多孔膜 微滤膜 抗污染
下载PDF
混合单体对等离子体法改性PTFE膜微生物亲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荣昌 赵悦 +1 位作者 马翠香 王小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470,共6页
膜材料氧传质性能和微生物亲和性对MABR(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混合单体对等离子体法改性PTFE(聚四氟乙烯)膜微生物亲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两步等离子体法分别在PTFE膜表面接枝聚合DOPA(左旋多巴)/GMA... 膜材料氧传质性能和微生物亲和性对MABR(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混合单体对等离子体法改性PTFE(聚四氟乙烯)膜微生物亲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两步等离子体法分别在PTFE膜表面接枝聚合DOPA(左旋多巴)/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ys(赖氨酸)/GMA、BA(苯胺)/GMA和DEA(乙二胺)/GMA四种混合单体,测定改性前、后PTFE膜的微生物亲和性,并进一步确定最佳混合单体改性PTFE膜的氧传质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TFE膜和仅接枝聚合GMA单体改性复合膜相比,DOPA/GMA、Lys/GMA、BA/GMA和DEA/GMA混合单体改性复合膜表面的微生物亲和性均有提高;Lys/GMA混合单体改性复合膜表面的微生物亲和性最佳,显著高于未改性PTFE膜,膜表面的生物量用ρ(DNA)和ρ(TOC)表示,分别为9.67 ng/μL和103.44 mg/L,比未改性PTFE膜高出34.7%和286.0%,同时其膜表面的生物量增加速度最快;DOPA/GMA和DEA/GMA混合单体改性膜表面的微生物亲和性相近,且高于BA/GMA混合单体改性膜;Lys/GMA混合单体改性复合膜的最大氧传质系数为1.17 m/d(操作压力为35 kPa),显著高于未改性PTFE膜的0.48 m/d(操作压力为11 kPa).研究显示,两步等离子体法接枝聚合的混合单体改性能够同时改善PTFE膜的微生物亲和性和氧传质性能,更适合于制备MABR复合膜,可为开发MABR专用膜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等离子体法表面改性 聚四氟乙烯膜 微生物亲和性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亲水改性及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浩 刘国昌 +2 位作者 郭春刚 陈江荣 车振宁 《化工科技》 CAS 2020年第2期72-76,共5页
聚四氟乙烯(PTFE)膜因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纺织、环境、食品等领域。然而,由于PTFE材料的强疏水性和极低表面能,使得PTFE膜润湿性差,难以处理水性溶液,限制了其应用。对近年来常用的钠-萘溶液处理、... 聚四氟乙烯(PTFE)膜因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纺织、环境、食品等领域。然而,由于PTFE材料的强疏水性和极低表面能,使得PTFE膜润湿性差,难以处理水性溶液,限制了其应用。对近年来常用的钠-萘溶液处理、等离子体接枝、多巴胺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等PTFE膜亲水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表明,亲水改性后的PTFE膜可以用于污水处理、膜蒸馏、膜生物反应器等领域。最后对PTFE膜亲水改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亲水 膜改性 膜应用 工业污水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的高温热压覆膜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林茂泉 吴海波 +1 位作者 张旭东 殷保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5-650,688,共7页
通过探究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高温热压覆膜工艺,重点分析不同热压时间、压力和温度对覆膜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不同参数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压压力增大,滤料的孔径和透气率逐渐下降,而滤料的覆膜牢度... 通过探究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高温热压覆膜工艺,重点分析不同热压时间、压力和温度对覆膜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不同参数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压压力增大,滤料的孔径和透气率逐渐下降,而滤料的覆膜牢度持续增加;随着热压温度或热压时间的增加,滤料的孔径和透气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覆膜牢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此外,滤料的滤阻、过滤效率的变化规律与孔径的变化规律一致,采用适宜工艺方案制得的高温热压覆膜滤料的过滤效率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薄膜 高温热压工艺 耐高温 孔径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成才 朱登辉 +1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1,共7页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学结构出发,分析了2种改性机制“不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和“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介绍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制备和改性中的优缺点,阐述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形式和领域,最后探讨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高性能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膜材料 聚四氟乙烯膜 超疏水 改性方法 分离技术
下载PDF
美学区应用不可吸收性屏障膜进行骨增量的5年临床观察
8
作者 万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5-452,共8页
本文报告了1例使用异种骨和致密型聚四氟乙烯(dens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dPTFE)膜与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双层覆盖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软组织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病例。患者因外伤... 本文报告了1例使用异种骨和致密型聚四氟乙烯(dens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dPTFE)膜与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双层覆盖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软组织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病例。患者因外伤导致上颌前牙区连续多颗牙缺失伴有较严重的水平向和轻微的垂直向骨丧失。在导板辅助下植入种植体的同时,使用去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dPTFE+Bio-Gide进行GBR,6个月后先后通过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lloDerm+隧道瓣和结缔组织瓣(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改良隧道瓣进行软组织增量,临时修复体牙龈塑形后,完成最终美学修复,恢复了患者的功能和美观。戴牙5年后的临床随访可见,DBBM+dPTFE+Bio-Gide的GBR获得了理想的骨增量效果,AlloDerm/CTG+隧道瓣的软组织增量为最终的美学修复提供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种植 引导骨再生 聚四氟乙烯生物膜 软组织增量
下载PDF
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化工环境保护实验教学——表面疏油改性提高PTFE膜抗污染性能
9
作者 冯厦厦 仲兆祥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50-152,共3页
设计了一个制备疏油聚四氟乙烯(PTFE)膜,以提高其在油水分离中抗污染性能的本科生实验。首先,通过等离子体接处理调控PTFE膜疏油性能,分别表征膜材料表面对水的粘附力、膜表面油接触角,随后考察膜材料分离油水乳液性能,最后通过金相显... 设计了一个制备疏油聚四氟乙烯(PTFE)膜,以提高其在油水分离中抗污染性能的本科生实验。首先,通过等离子体接处理调控PTFE膜疏油性能,分别表征膜材料表面对水的粘附力、膜表面油接触角,随后考察膜材料分离油水乳液性能,最后通过金相显微镜表征膜表面污染情况。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膜改性及分离技术用于废水治理的思路。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疏油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应用,并了解其在化工领域中的潜在价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治理前沿技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表面改性 抗污染 实验教学 科学前沿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物理亲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鸣 陈建勇 郭玉海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改进传统的聚四氟乙烯(PTFE)亲水改性方法,提出薄膜先吸附氢氧化铁(Fe(OH)3)胶体再聚合丙烯酸(AA)的改性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测定接触角和水通量研究薄膜改性前后的化学组成、形貌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吸附Fe(OH)3后... 改进传统的聚四氟乙烯(PTFE)亲水改性方法,提出薄膜先吸附氢氧化铁(Fe(OH)3)胶体再聚合丙烯酸(AA)的改性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测定接触角和水通量研究薄膜改性前后的化学组成、形貌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吸附Fe(OH)3后薄膜与水的接触角明显下降,可进一步改善薄膜的水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亲水改性 接触角 水通量
下载PDF
烷基SiO_(2)制备条件对PTFE膜疏水改性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邵伟 彭倩倩 +3 位作者 郭春刚 常娜 王海涛 刘国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膜在膜蒸馏、膜吸收等膜接触器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以纯水、无水乙醇、氨水、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胶体溶液,进而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改性剂,对Si... 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膜在膜蒸馏、膜吸收等膜接触器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以纯水、无水乙醇、氨水、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胶体溶液,进而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有机改性剂,对SiO_(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制备得到烷基SiO_(2)浸涂液.探究了原料比例对SiO_(2)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浸涂液制备时长以及MTES与TEOS质量比对PTFE膜疏水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氨水、TEOS用量并提升纯水与无水乙醇的比例,可减小SiO_(2)纳米粒子的粒径;延长制备时间或提升MTES与TEOS质量比,均会使膜表面接触角先增大后减小;当原料质量比为13.32∶11.92∶1.92∶1(纯水、无水乙醇、氨水、正硅酸乙酯)、烷基SiO_(2)浸涂液的制备时长为24 h、MTES与TEOS的质量比为3∶1时,改性后PTFE膜表面接触角可达156°,超疏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氧化硅 聚四氟乙烯膜 超疏水 溶胶凝胶
下载PDF
可重复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耐洗消灭菌性能研究
12
作者 和超伟 马咏梅 +1 位作者 吴鹏飞 崔华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3,共5页
研究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洗消灭菌前后防护性能、舒适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变化,分析影响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耐洗消灭菌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重复洗消灭菌前后医用防护服织物的过滤效率均在97.0%以上,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能均... 研究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洗消灭菌前后防护性能、舒适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变化,分析影响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耐洗消灭菌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重复洗消灭菌前后医用防护服织物的过滤效率均在97.0%以上,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能均在6级以上;重复洗消灭菌处理后防护服织物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撕破强力显著降低;透气性能、耐磨性能与表面电荷面密度变化均不明显;重复洗消灭菌后防护服织物抗渗水性能下降,表层织物薄,聚四氟乙烯膜薄,导致静水压值下降;防护服织物透湿率有所下降,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是影响透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厚度增加则透湿率下降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用 医用防护服织物 聚四氟乙烯膜 过滤效率 洗消灭菌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谭善和 唐子伦 周敏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将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HEMAP)负载于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进而制备得到亲水的PTFE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EMAP用量的增加,PTFE膜的亲水性提高,表面润湿性越好。纯水通量测试表明,随着HEMAP用量的增加,纯... 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将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HEMAP)负载于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进而制备得到亲水的PTFE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EMAP用量的增加,PTFE膜的亲水性提高,表面润湿性越好。纯水通量测试表明,随着HEMAP用量的增加,纯水通量增加,当HEMAP用量继续增加,PTFE膜中纤维间的空隙被HEMAP填充,纯水通量反而下降。此外,HEMAP亲水改性的PTFE膜在弱酸环境下可吸附Fe(Ⅲ)离子。研究结果可为PTFE膜的亲水改性及其在酸性环境下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 亲水改性 金属离子 吸附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回收含氰废液中氰化物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龙华 苏庆平 +2 位作者 李芳 赵振坤 陈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49,共4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回收含氰废液中的氰化物,并对回收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HCN浓度、温度、膜孔径、孔隙率、膜厚度等因素的试验研究,建立了速率方程,计算了速率常数与活化能,从而证明了用聚四氟乙烯膜回收HCN的机理为膜扩散...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回收含氰废液中的氰化物,并对回收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HCN浓度、温度、膜孔径、孔隙率、膜厚度等因素的试验研究,建立了速率方程,计算了速率常数与活化能,从而证明了用聚四氟乙烯膜回收HCN的机理为膜扩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膜 氰化物 含氰废液 回收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亮 杨井路 +2 位作者 汪慧杰 彭路遥 朱腾义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0-1257,共8页
含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做法。膜处理技术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具备低能耗、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聚四氟乙烯(PTFE)膜由于其具有的极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过滤速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含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做法。膜处理技术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具备低能耗、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聚四氟乙烯(PTFE)膜由于其具有的极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过滤速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概述膜分离原理,结合膜本身特点和改性方法,重点对PTFE膜及其改性膜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PTFE膜在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PTFE膜及其改性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聚四氟乙烯膜 含油废水 亲水改性 膜污染
原文传递
种植全冠粘固时不同处理方法对龈下多余粘固剂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世琦 高旭 +1 位作者 文勇 徐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0-943,共4页
目的:比较粘固固位种植全冠[牙合]面、舌面粘固剂溢出孔和基台穿龈区包裹聚四氟乙烯薄膜对龈沟内多余粘固剂量的影响。方法:下颌后牙种植义齿模型24个,分别使用种植全冠[牙合]面开孔(A组)、舌面开孔(B组)、基台穿龈区包裹聚四氟乙烯薄... 目的:比较粘固固位种植全冠[牙合]面、舌面粘固剂溢出孔和基台穿龈区包裹聚四氟乙烯薄膜对龈沟内多余粘固剂量的影响。方法:下颌后牙种植义齿模型24个,分别使用种植全冠[牙合]面开孔(A组)、舌面开孔(B组)、基台穿龈区包裹聚四氟乙烯薄膜(C组)及常规粘固(D组)4种方法粘固牙冠(n=6),收集龈下粘固剂,电子天平称重(mg)。对所得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C两组的粘固剂质量均小于B、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及B、D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种植全冠舌面开孔粘固和常规粘固,[牙合]面开孔及聚四氟乙烯薄膜包裹基台穿龈区可减少龈下多余粘固剂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全冠 龈下多余粘固剂 粘固剂溢出孔 聚四氟乙烯薄膜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双组分熔喷材料复合空气滤材的制备与过滤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猛 代子荐 +2 位作者 黄晨 柯勤飞 顾榴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1,共8页
以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作为过滤层,聚酯/聚丙烯(PET/PP)双组分熔喷材料作为支撑层,通过非织造热轧技术制备一种空气过滤器用PTFE微孔膜/(PET/PP)双组分熔喷材料复合滤材。讨论了复合滤材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过滤层(PTFE微孔膜)、支撑... 以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作为过滤层,聚酯/聚丙烯(PET/PP)双组分熔喷材料作为支撑层,通过非织造热轧技术制备一种空气过滤器用PTFE微孔膜/(PET/PP)双组分熔喷材料复合滤材。讨论了复合滤材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过滤层(PTFE微孔膜)、支撑层(熔喷材料)和热轧工艺对复合滤材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滤材具有优良的过滤性能,随着双组分熔喷材料中聚丙烯(PP)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滤材的过滤阻力上升;复合滤材的过滤性能主要由PTFE微孔膜提供;热轧工艺对复合滤材的结构和过滤性能都有影响;当PET/PP双组分熔喷材料中PET纤维与PP纤维体积比为30/70、热辊温度为150℃、线速度为8 m/min、辊间压力为180N/cm2时,复合滤材的滤效达到99.95%,滤阻为35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微孔膜 熔喷材料 热轧工艺 空气过滤
下载PDF
膜改性对水蒸汽回收性能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韩梦霞 贠延滨 +3 位作者 周军 董爽爽 信林婷 刘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6-260,265,共6页
对陶瓷膜进行4种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纳米棒、磺化、多巴胺),并两种运行模式下(水循环与抽真空),观察改性膜对水蒸汽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循环模式下,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对水蒸汽的回收性能优于磺化与纳米粒子改性膜,改性膜对水... 对陶瓷膜进行4种表面改性(纳米粒子、纳米棒、磺化、多巴胺),并两种运行模式下(水循环与抽真空),观察改性膜对水蒸汽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循环模式下,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对水蒸汽的回收性能优于磺化与纳米粒子改性膜,改性膜对水蒸气回收性能最好的膜为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在循环水温度为10℃,烟雾量1.8L/h,烟雾温度50℃时,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回收水量达19.904L/m^(-2)·h。在抽真空模式下,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在抽真空时对水蒸汽回收水量最好。在1.2L/h的烟雾量,烟气温度50℃,真空度为0.03MPa时,多巴胺改性陶瓷膜回收水量为14.154L/m^(-2)·h。将多巴胺涂层应用于有机膜聚四氟乙烯(PTFE),发现循环时间越长即多巴胺沉积时间越长,亲水性能越好,改性PTFE膜对水蒸汽的回收水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水分回收 聚四氟乙烯膜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欧龙 刘宏伟 +3 位作者 袁志萍 王东胜 马良 孙万华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本文对应用国产膨体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通过4只狗的10颗牙(实验组)的牙周缺损行国产e-pTFE膜覆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7颗牙(对照组)的牙周缺损无e-pTFE膜覆盖引... 目的:本文对应用国产膨体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通过4只狗的10颗牙(实验组)的牙周缺损行国产e-pTFE膜覆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7颗牙(对照组)的牙周缺损无e-pTFE膜覆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在3个月后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再生 牙周组织 膨体e-pTFE膜
下载PDF
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中六价铬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欣 木娜瓦尔·艾合买提 艾尔肯·依不拉音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767-77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六价铬含量。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硝酸铈为沉淀剂、用聚四氟乙烯滤膜管对六价铬进行在线富集、以HNO为洗脱剂、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使用自制流通池与光纤光谱仪连接构成的流动注...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富集—光纤传感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六价铬含量。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硝酸铈为沉淀剂、用聚四氟乙烯滤膜管对六价铬进行在线富集、以HNO为洗脱剂、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使用自制流通池与光纤光谱仪连接构成的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对土壤中六价铬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了沉淀剂、洗脱剂、流速、富集时间、显色剂浓度和反应管长度的影响。结果六价铬的浓度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01x-0.0002,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六价铬的线性范围为5.0~25.0μg/L,六价铬摩尔浓度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4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69%,加标回收率为95.24%~104.59%。结论本研究测定土壤中六价铬的方法简单,样品通过在线富集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无需消化处理,可以用于直接测定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聚四氟乙烯滤膜 土壤 六价铬 流动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