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和特性 被引量:36
1
作者 邱广明 章贤明 孙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报导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和特性。采用改进了的乳液聚合法,在磁流体存在下进行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丙烯酸的三元共聚,可得到含0.067%Fe_3O_4、平均拄径为0.06~0.7μm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该微球外观呈球形,内部为多相构造,... 本文报导了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和特性。采用改进了的乳液聚合法,在磁流体存在下进行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丙烯酸的三元共聚,可得到含0.067%Fe_3O_4、平均拄径为0.06~0.7μm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该微球外观呈球形,内部为多相构造,可在磁场下被分离出来。微球粒径分布窄,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耐酸性。实验表明,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减少,微球粒径增大;分散介质中乙醇含量对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增加乙醇含量可使微球粒径达到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聚苯乙烯 乳液聚合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分散聚合法合成μ级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1
2
作者 史俊杰 孙宗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广泛用于临床分析、生物医学、胶体研究等领城,亦可作为电子显微镜、光散射、沉降法等测定微小物体绝对长度的基准物、色谱柱填料等。用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得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本文通过对分散聚合条件和配方... 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广泛用于临床分析、生物医学、胶体研究等领城,亦可作为电子显微镜、光散射、沉降法等测定微小物体绝对长度的基准物、色谱柱填料等。用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得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本文通过对分散聚合条件和配方的研究,以水和醇为分散介质,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为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为3至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在分散聚合体系中,随着有机溶剂、单体、引发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稳定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有机溶剂种类改变以及聚合反应温度变化,胶乳粒径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分散聚合 合成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兵兵 张洪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00年第4期31-34,共4页
简要评述了微米级聚苯乙烯 ( PS)微球的制备方法 ,并着重介绍了用分散聚合法制备 PS微球时单体浓度、介质、稳定剂、引发剂与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气氛等影响因素及微米级 PS微球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微米级 聚苯乙烯微球 分散聚合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分散物系悬浮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红 张礼林 +1 位作者 关燕霞 黄承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悬浮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7%~8%、苯乙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28%、交联剂二乙烯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4%、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0%、稳定剂聚乙烯醇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温度为79℃、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平均直径为10-20μm,分散系数为0.020~0.046。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形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葡萄糖水溶液 分散介质 聚苯乙烯 甲分散 交联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微球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巍巍 张俊英 +3 位作者 平梁良 潘锋 王天民 陈子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2-1405,1409,共5页
采用苯乙烯(St)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通过改变反应物质的浓度,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17、1.66、2.04、2.26、2.90和3.04μm,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微球。并... 采用苯乙烯(St)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通过改变反应物质的浓度,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17、1.66、2.04、2.26、2.90和3.04μm,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微球。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建立了生长模型,考察了引发剂半衰期在微球生长过程的影响,并证明了分散剂在微球表面是一种物理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徽球 分散聚合法 生长机理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macroporous polystyrene/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onolith and its adsorption property for tetracycline 被引量:9
6
作者 Le-Chen Chen Shan Lei +2 位作者 Mo-Zhen Wang Jun Yang Xue-Wu G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11-517,共7页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microsphere/graphene oxide(PS/GO) composite monolith was first prepared using Pickering emulsion droplets as the soft template. The Pickering emulsion was stabilized by PS/GO composite partic... Macroporous polystyrene microsphere/graphene oxide(PS/GO) composite monolith was first prepared using Pickering emulsion droplets as the soft template. The Pickering emulsion was stabilized by PS/GO composite particles in-situ formed in an acidic water phase. With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and the oil phase(octane), the Pickering emulsion droplets agglomerated and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macroporous PS/GO composite matrix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strength. The size of the macrospores ranged from 4 mm to 20 mm. The macroporous PS/GO composite monolith exhibited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etracycline(TC) in an aqueous solution at p H 4–6.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197.9 mg g 1at p H 6. The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TC fitted well with the Langmuir model and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This work offer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fabricate macroporous GO-based monolith with high strength and adsorption ability for organic pollu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Macroporousm ADSORPTION TETRACYCLINE
原文传递
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丝丝 张红静 +4 位作者 周明 张泽 王成文 罗刚 刘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1,43,共5页
综述了聚苯乙烯的功能化方法以及应用领域。概述了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功能化聚苯乙烯的方法,如磺化、羧基化、氨基化等,同时提出了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功能化 制备方法
下载PDF
聚苯乙烯胶晶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SiO_2材料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卫亚 郑经堂 +2 位作者 谭树成 张艳姝 赵玉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以聚苯乙烯微球(polystyrenemicrosphere)自然沉积形成的胶体晶体作模板,将以正硅酸甲酯制备的SiO2溶胶填充到模板间隙中,原位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焙烧除去模板,得到三维有序大孔SiO2。通过SEM检测,观察到六方和四方2种有序的大孔排列方... 以聚苯乙烯微球(polystyrenemicrosphere)自然沉积形成的胶体晶体作模板,将以正硅酸甲酯制备的SiO2溶胶填充到模板间隙中,原位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焙烧除去模板,得到三维有序大孔SiO2。通过SEM检测,观察到六方和四方2种有序的大孔排列方式。大孔孔径及孔径收缩率分别为240nm和19%。2种排列中,大孔之间由小窗口连通,构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XRD显示,制备的3DOM材料由无定形SiO2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胶晶模板 三维有序大孔 二氧化硅
下载PDF
石墨烯基光子晶体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被引量:9
9
作者 孟佳意 李昕 +3 位作者 龚龑 王锐 郑一平 张德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9-394,共6页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以通过湿法纺丝自制的石墨烯纤维为基材,利用电泳沉积法在纤维表面沉积PS微球形成光子晶体纤维,通过改变微球粒径来控制纤维的颜色,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紫外反射光谱和...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以通过湿法纺丝自制的石墨烯纤维为基材,利用电泳沉积法在纤维表面沉积PS微球形成光子晶体纤维,通过改变微球粒径来控制纤维的颜色,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紫外反射光谱和色度分析对光子晶体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PS微球表面光滑,形状规整并以六方密堆积形式在石墨烯纤维表面紧密有序排列,呈现壳芯结构.粒径为198、233和287 nm的PS微球分别得到了蓝、绿、紫红3种颜色的结构色纤维,所得光子晶体纤维的光子禁带分别位于471、547 nm,以及670和398 nm,与其颜色相吻合.采用CIE xy Y色彩空间辨别所得光子晶体纤维颜色,蓝、绿、紫红3种颜色的明度因数分别为:15.96、29.72、3.85,其对应于纯蓝色、纯绿色、纯紫色明度值的44%、63%和32%,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明度.计算得到蓝色、绿色、紫红色纤维饱和度分别为63%、59%、60%,由此可知3种不同颜色的纤维均具有较高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石墨烯纤维 电泳沉积 光子晶体纤维 结构色
原文传递
尺寸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娜 刘崇举 +1 位作者 单妍 陈克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51-354,360,共5页
研究了以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尺寸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的制备工艺,分析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的用量,醇水比和搅拌速度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所得产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仪... 研究了以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尺寸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的制备工艺,分析了乳化剂、引发剂、单体的用量,醇水比和搅拌速度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所得产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仪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出的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均匀且呈单分散性,并制得了粒径为100~800 nm的聚苯乙烯微球。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激发峰在390 nm处,与微球粒径大小无关。同时借助Langmiur-Blodgett(LB)技术对PS微球进行了自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粒径 分散聚合 LB膜 荧光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聚苯乙烯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之燕 王秀峰 +1 位作者 师杰 江红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3-117,共5页
系统介绍了自组装法制备聚苯乙烯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重力沉降、垂直沉降、电泳沉积、离心沉积、涂覆沉积和界面沉积等自组装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分析了微球粒径、悬浮液浓度、温度、湿度和压强等因素对组装效果... 系统介绍了自组装法制备聚苯乙烯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重力沉降、垂直沉降、电泳沉积、离心沉积、涂覆沉积和界面沉积等自组装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分析了微球粒径、悬浮液浓度、温度、湿度和压强等因素对组装效果的影响;阐述了自组装法制备聚苯乙烯光子晶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聚苯乙烯 自组装
下载PDF
乳液法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7
12
作者 弭勇 赵彦生 +1 位作者 刘永梅 闫丰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苯乙烯为单体,在低水油比的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探讨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苯乙烯为单体,在低水油比的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探讨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及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水油比条件下,反应参数对苯乙烯的转化率和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98%、聚苯乙烯的分子量达到32万。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显示,所得产物为单分散纳米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合成 转化率 分子量
下载PDF
氮掺杂TiO_2中空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苗 敖卫 +2 位作者 王如意 刘嘉宁 张高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8-923,共6页
为了提高TiO2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以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三乙胺为氮源,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了粒径为1.20μm、壳层的厚度约为30nm且球形形貌良好的氮掺杂TiO2中空复合微球,采用SEM、XPS、XRD和紫外-可见... 为了提高TiO2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以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三乙胺为氮源,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了粒径为1.20μm、壳层的厚度约为30nm且球形形貌良好的氮掺杂TiO2中空复合微球,采用SEM、XPS、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氮进入TiO2晶格内取代了部分O并改变了晶格中Ti和O的化学状态,但对TiO2晶型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氮掺杂后的TiO2中空复合微球禁带宽度变窄,氮掺杂TiO2中空复合微球不仅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在可见光区也表现出较强的光响应性,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较Degussa P25型纳米TiO2的明显增强。研究结果对TiO2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中空复合微球 氮掺杂 聚苯乙烯微球 可见光光催化
原文传递
光致变色多孔聚苯乙烯功能微球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静 裴广玲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以甲苯/庚烷为致孔剂,利用分散聚合技术制备了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聚合单体、引发剂、稳定剂、交联剂等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其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光致变色材料后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多孔聚... 以甲苯/庚烷为致孔剂,利用分散聚合技术制备了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聚合单体、引发剂、稳定剂、交联剂等对微球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其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光致变色材料后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平均粒径为1μm;吸附光致变色材料后,其在紫外或日光照射下具有快速可逆的光致变色功能.利用共混或涂层技术可以将光致变色微球制备成光致变色材料;通过对变色微球进行表面包覆,可进一步提高其变色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聚苯乙烯微球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静电层层自组装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核)/MCM-41纳米粒子(壳)阶层结构复合微粒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鑫 刘湘梅 +1 位作者 郑奕 贺军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441,共7页
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两种聚电解质,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成功地将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包覆到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实验结果表明,当以尺寸为1.4μm的PS微球为核时,包覆了两个聚电解质双层(PDDA/... 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两种聚电解质,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成功地将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包覆到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实验结果表明,当以尺寸为1.4μm的PS微球为核时,包覆了两个聚电解质双层(PDDA/PSS)2的PS(PDDA/PSS)2(PDDA/MCM-41)复合结构微粒与包覆了一个聚电解质双层(PDDA/PSS)的PS(PDDA/PSS)(PDDA/MCM-41)复合结构微粒相比,复合结构微粒之间的交联程度降低,但是MCM-41纳米粒子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包覆都比较松散,且产物中存在大量杂质.而当以尺寸为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核时,MCM-41纳米粒子紧密地包覆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复合结构微粒之间只有少量桥连物,且产物中杂质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微粒 聚苯乙烯微球 MCM-41纳米粒子 静电层层自组装
原文传递
提拉速率对聚苯乙烯二维胶体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祁洪飞 郝维昌 +1 位作者 张俊英 王天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12-1914,1918,共4页
通过控制提拉速率,采用液面漩涡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微米级聚苯乙烯(PS)二维胶体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考察了提拉速率对胶体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液面漩涡法制备二维胶体晶体的过程中存在最佳... 通过控制提拉速率,采用液面漩涡法制备了高度有序的微米级聚苯乙烯(PS)二维胶体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考察了提拉速率对胶体晶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液面漩涡法制备二维胶体晶体的过程中存在最佳提拉速率,且其随着PS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理论研究表明:提拉速率对毛细管作用力和流体静压力有显著影响。提拉速率达到最佳时,毛细管作用力达到与流体静压力和静电斥力的平衡,此时组装的PS二维胶体晶体质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晶体 聚苯乙烯微球 液面漩涡法 提拉速率
下载PDF
不同种类颗粒物对切割器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佳琪 张国城 +3 位作者 吴丹 沈上圯 荆文杰 赵晓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切割器捕集效率评价过程中,选用不同种类的颗粒物可能会对切割器的评价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搭建基于静态箱法的切割器评价系统,可测量并拟合得到切割器的捕集效率曲线。分别使用多分散的亚利桑那尘及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标... 在切割器捕集效率评价过程中,选用不同种类的颗粒物可能会对切割器的评价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搭建基于静态箱法的切割器评价系统,可测量并拟合得到切割器的捕集效率曲线。分别使用多分散的亚利桑那尘及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微球对国产及进口的PM_(2.5)切割器、进口的PM_(1)切割器进行评价,对比评价结果发现使用亚利桑那尘评价、拟合得到的切割器50%切割粒径与使用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并且根据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的粒径识别原理对产生此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该研究结果对于切割器的性能评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可为环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利桑那尘 聚苯乙烯微球 切割器 捕集效率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单分散尺寸可控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翔 魏浩栋 +1 位作者 姚纪蕾 张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尺寸可控的聚苯乙烯(PSt)微球.系统研究了单体浓度、稳定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温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及...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尺寸可控的聚苯乙烯(PSt)微球.系统研究了单体浓度、稳定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温度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采用SEM、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对微球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浓度为22%,PVP用量为0.65%,AIBN用量为0.32%,反应温度70℃条件下,能够制备出粒径为3.55μm单分散表面光滑的聚苯乙烯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分散聚合 单分散 粒径分布
下载PDF
高活性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建新 颜文海 +4 位作者 马青 张春燕 方怡权 张栩诚 汪长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回流-沉淀聚合法高效制备了单分散交联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再在温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磺化,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以调控磺化度和酸密度为目标,重点考察了溶剂用量、溶胀时间、氯磺酸用量、磺化温度和磺化时间等影响因素.用5mLC... 采用回流-沉淀聚合法高效制备了单分散交联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再在温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磺化,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以调控磺化度和酸密度为目标,重点考察了溶剂用量、溶胀时间、氯磺酸用量、磺化温度和磺化时间等影响因素.用5mLCCl4溶胀0.5g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然后加入0.3mL氯磺酸,在50℃磺化75min,磺化度和酸密度分别可以达到85.1%和2.611mmol·g^-1.该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催化油酸和甲醇酯化合成生物柴油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远高于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eberlyst-15,接近于均相的浓硫酸体系;且循环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仍可保持初始活性的92%.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和可控的方法,制备了酸密度可控、稳定性好的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工业制备生物柴油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沉淀聚合 多孔聚苯乙烯微球 磺化 生物柴油
原文传递
温敏梳状嵌段共聚物对PS微球阻抗蛋白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蕊 马桓 +3 位作者 陈晓农 夏宇正 石淑先 焦书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9-1016,共8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方法和大分子单体技术,制备了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PNIPAM-聚氧化乙烯(PEO)梳状嵌段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具有PVP或PEO支链.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研究了所得共聚物对...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方法和大分子单体技术,制备了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PNIPAM-聚氧化乙烯(PEO)梳状嵌段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具有PVP或PEO支链.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研究了所得共聚物对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蛋白吸附的抑制作用.通过絮凝实验、激光散射法表观粒径测定、电泳迁移率测定及蛋白吸附量的定量数据比较了不同梳状结构的抗蛋白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预吸附梳状嵌段共聚物可有效阻抗蛋白吸附,亲水支链增加阻抗性能提高,即使环境温度高于PNIPAM的相转变温度也能阻抗蛋白吸附.透射电镜和共聚物胶体粒径测试表明,梳状嵌段共聚物阻抗蛋白吸附的机制是预吸附后PVP或PEO亲水支链在微球表面形成了阻隔层.通过PS微球的变温絮凝实验可评价预吸附聚合物的抗蛋白吸附性能,快速获得定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合物 梳状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微球 表面处理 阻抗蛋白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