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大可 尤志学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对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和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子宫、输卵管浆膜面人为制造创伤。实验组以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敷贴创面;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2、4、6、8和12周肉...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对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和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子宫、输卵管浆膜面人为制造创伤。实验组以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敷贴创面;对照组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2、4、6、8和12周肉眼观察两组粘连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形态的观察。结果术后第2、4、8和12周实验组粘连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实验组炎症反应轻微,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电镜下实验组成纤维细胞较小,细胞器不发达。结论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可有效屏蔽炎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的积聚,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效地降低大白兔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减轻粘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聚乳酸医用膜 术后粘连
下载PDF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德娟 李茂胤 +2 位作者 潘文威 温晓峰 邱剑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7-121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和培养兔ASCs,鉴定表型。将24只兔随机分为A组或B组,A组采用兔ASCs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B组用聚乳酸纤维膜修复。术后4、6周切取尿道标... 目的探讨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和培养兔ASCs,鉴定表型。将24只兔随机分为A组或B组,A组采用兔ASCs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B组用聚乳酸纤维膜修复。术后4、6周切取尿道标本,行组织学检查,观察术后膀胱形态,比较差异。结果细胞表型为:CD44阳性,CIM5和CD105阴性,符合兔ASCs特征。A组尿道可见正常尿道样组织而B组平滑肌纤维少,结构紊乱。A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27.3%(3/11)]低于B组[60.0%(6/10),P〉0.05]。结论兔ASCs结合聚乳酸纤维膜修复尿道缺损,可形成正常尿道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纤维膜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