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黄精炮制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1
作者 任洪民 邓亚羚 +4 位作者 张金莲 叶先文 夏澜婷 刘敏敏 刘颖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163-4182,共20页
黄精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列为药用之上品,是历代用于补气养阴,健脾益肾之良药。黄精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及工艺多样。按炮制方法分主要有蒸制、炖制的制法,按炮制辅料分有酒制、蜜制、黑豆制及多辅料制等多种制法。目前《中国药... 黄精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列为药用之上品,是历代用于补气养阴,健脾益肾之良药。黄精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及工艺多样。按炮制方法分主要有蒸制、炖制的制法,按炮制辅料分有酒制、蜜制、黑豆制及多辅料制等多种制法。目前《中国药典》收载入药的黄精品种有3种,分别为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及多花黄精P.cyrtonema,统称为药用黄精。药用黄精含多糖、甾体皂苷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等广泛药理作用。该文就药用黄精炮制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对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等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目前药用黄精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对将来深入研究药用黄精炮制科学内涵、质量提升、工艺创新、新产品开发等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滇黄精 多花黄精 炮制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多糖
原文传递
滇黄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王易芬 穆天慧 +1 位作者 陈纪军 罗士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 :研究滇黄精的化学成分 ,寻找抗HIV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 ;用IR ,MS ,NMR等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9个化合物 ,分别为甘草素 (1) ,异甘草素 (2 ) ,4′ ,7 二羟基 3′ 甲氧基异黄酮 (3) ,(6aR ,1... 目的 :研究滇黄精的化学成分 ,寻找抗HIV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 ;用IR ,MS ,NMR等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9个化合物 ,分别为甘草素 (1) ,异甘草素 (2 ) ,4′ ,7 二羟基 3′ 甲氧基异黄酮 (3) ,(6aR ,11aR) 10 羟基 3,9 二甲氧基紫檀烷 (4) ,4 羟甲基糠醛 (5 ) ,水杨酸 (6 ) ,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7) ,正丁基 β D 呋喃果糖苷 (8)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9)。 结论 :化合物 1~ 6为首次从滇黄精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中药 化学成分 甘草素 水杨酸 异黄酮
下载PDF
滇黄精研究进展及黄精研究现状 被引量:75
3
作者 柳威 林懋怡 +2 位作者 刘晋杰 赵晓冰 刘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6-234,共9页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是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迄今为止已发现4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31种。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3种黄精(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是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迄今为止已发现4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31种。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3种黄精(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黄精是传统补益类中药,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黄精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广泛,在增强免疫力、调节机体平衡、延缓衰老等保健方面,和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疾病方面,都极具开发价值。滇黄精是中药黄精的3个基源品种之一,分布于以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块大、色黄、润泽、断面透明的品质著称。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野生资源却不断萎缩,相对需求量急剧上升。为合理开发云南的滇黄精资源,本文通过查阅上1960年代以来有关黄精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黄精在历史记载、植物分类、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生药鉴定、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人工栽培和产品开发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为促进滇黄精的基础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生药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滇黄精及其活性成分群对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陆建美 闫鸿丽 +3 位作者 王艳芳 胡雪岩 俞捷 尚云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滇黄精及其活性成分群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方法: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研究滇黄精不同提取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滇黄精及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滇黄精及其活性成分群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方法: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研究滇黄精不同提取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滇黄精及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小剂量的滇黄精总皂苷抑制率最明显,抑制率为34.2%;滇黄精生水提液次之,抑制率为27.7%;而其制水提液及其总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滇黄精总皂苷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为滇黄精降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总皂苷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滇黄精资源的开发应用进展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兴鑫 穆健康 +7 位作者 顾雯 董金材 曾鳞粞 张铮洋 陶雅婷 李静平 闫鸿丽 俞捷 《生物资源》 CAS 201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滇黄精为重要药食两用资源,誉有"血气双补之王"之称。其在云南蕴藏量大,是黄精品种中产量及市场份额最大的,为重要的"云药"品种。对黄精的药用记载、生长环境、资源状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产品研发进展进行... 滇黄精为重要药食两用资源,誉有"血气双补之王"之称。其在云南蕴藏量大,是黄精品种中产量及市场份额最大的,为重要的"云药"品种。对黄精的药用记载、生长环境、资源状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产品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滇黄精的产品研发前景、产业发展潜力及研发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滇黄精的研发力度,充分发挥其药食两用的特点及优势,努力把滇黄精发展成为云药产业、乃至我国中药产业的一大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研发 应用 药食两用 进展 前景
原文传递
滇黄精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25
6
作者 段宝忠 张晓灿 +2 位作者 杜泽飞 陶爱恩 李镇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滇黄精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滇黄精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历代本草、实地调查及文献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滇黄精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其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亟待加强。结论:加强滇黄精相... 目的:探讨滇黄精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滇黄精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历代本草、实地调查及文献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滇黄精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其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亟待加强。结论:加强滇黄精相关的基础研究,开展良种繁育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及相关产品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是滇黄精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本草考证 资源 栽培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变化及黄精多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友元 邓洪波 +1 位作者 王蓉 陈珑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黄精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及治疗组;腹壁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动物模型;端粒酶活性测定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 【目的】探讨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黄精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及治疗组;腹壁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动物模型;端粒酶活性测定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脑、肝及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应用黄精多糖治疗后,其脑及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降低,而黄精多糖可上调其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端粒 末端转移酶 黄精 多糖类 小鼠
下载PDF
黄精总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徐维平 祝凌丽 +1 位作者 魏伟 徐婷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黄精总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Flu)组(2 mg/kg)、SRP低、中、高剂量组(10 mg/kg、20 mg/kg、40 mg/kg)。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d复制大鼠... 目的研究黄精总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Flu)组(2 mg/kg)、SRP低、中、高剂量组(10 mg/kg、20 mg/kg、40 mg/kg)。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d复制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SRP对抑郁模型体质量增量、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IL-2含量的影响。结果黄精总皂苷能明显提高抑郁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能明显升高抑郁模型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及血清IgA、IgG、IgM和IL-2含量。结论黄精总皂苷能增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适应障碍 免疫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蒸制时间对滇黄精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明研 冯亚娟 +1 位作者 黄秋正 刘品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1,47,共6页
黄精炮制的关键工序是蒸制。为此研究了蒸制时间对产品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并模拟胃肠道环境试验了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随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蒸制24 h,80%vol乙醇可溶性成分增加极显著(p <0.01),达到70.79%,... 黄精炮制的关键工序是蒸制。为此研究了蒸制时间对产品色泽、可溶性成分及糖含量的影响,并模拟胃肠道环境试验了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色泽随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蒸制24 h,80%vol乙醇可溶性成分增加极显著(p <0.01),达到70.79%,而水溶性成分减少极显著(p <0.01),降至9.52%;滇黄精不含淀粉;蒸制48 h葡萄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达到4%和47.84%,变化都极显著(p <0.01);蒸制12 h粗多糖含量最高,达到9.73%,继续蒸制到24 h粗多糖含量下降到4.26%,变化极显著(p <0.01);模拟胃肠道环境后,葡萄糖、粗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p> 0.05),还原糖含量变化显著(p <0.05)。综上,需要得到粗多糖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的黄精产品蒸制时间应小于12 h,需要得到还原糖、可溶性成分多的黄精产品应蒸制24~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蒸制 可溶性成分 色泽
下载PDF
滇黄精转录组测序及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肖韵铮 韩世明 +1 位作者 秦昭 李春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940,共10页
为了丰富滇黄精不同器官发育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对滇黄精根、茎和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分析。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769条unigenes,平均长度502.31 bp,N50为627 bp。... 为了丰富滇黄精不同器官发育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对滇黄精根、茎和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分析。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769条unigenes,平均长度502.31 bp,N50为627 bp。通过数据库(NR、eggNOG、Pfam、Swiss-Prot、KEGG、GO、KOG、COG)对unigenes进行功能基因注释,分别有76179、67055、45508、35287、26259、39479、43295和24524条unigenes获得注释。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10个与滇黄精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差异基因在滇黄精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并与类黄酮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认CHI和CHS是滇黄精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其基因的表达量决定了类黄酮的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转录组 类黄酮 差异基因
下载PDF
云南海口林场中药林下种植模式初探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严毅 何银忠 +2 位作者 王亚婷 尹建华 黄鹤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选用滇黄精、何首乌、天冬3种中药不同的方式繁育种苗进行林下种植,以期为当地林下种植中药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块根、扦插和种子3种方式繁育种苗进行中药材种植开展林下种植,同时开展大田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观察3... 目的:选用滇黄精、何首乌、天冬3种中药不同的方式繁育种苗进行林下种植,以期为当地林下种植中药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块根、扦插和种子3种方式繁育种苗进行中药材种植开展林下种植,同时开展大田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观察3种中药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同时对林下栽培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进行药材质量分析。结果:相比大田栽培,林下种植的3个中药品种成活率、药材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低。但其中滇黄精成活率、产量及经济效益与大田栽培最为接近,天冬次之,何首乌最差。对经济效益最好的滇黄精进行质量评价发现,种植4年后,滇黄精药材质量符合药典标准,且其主要药效成分黄精多糖含量高达14.02%,高出药典标准2倍。结论:开展以块根繁殖的滇黄精林下栽培生产,其经济效益与大田栽培接近,且品质优良,认为滇黄精林下栽培是当地值得规模化推广的林药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种植 滇黄精 何首乌 天冬 林药模式
下载PDF
滇黄精腐皮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林毅 陈泽历 +5 位作者 赖清玉 陈潞 孙雁 唐朝辉 赵明富 文国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65-67,101,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病害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进一步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株的菌丝为白色,背面淡黄色,菌丝体呈絮状、贴基生长、生长茂...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病害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进一步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株的菌丝为白色,背面淡黄色,菌丝体呈絮状、贴基生长、生长茂盛;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柱形,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或肾形;从菌株的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滇黄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兴鑫 王曦 +4 位作者 董金材 李凤娇 毕倩 顾雯 俞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5-981,共7页
目的探究滇黄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40 mg·kg-1)和滇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4、8 g·kg-... 目的探究滇黄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40 mg·kg-1)和滇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4、8 g·kg-1),连续灌胃给药14周,每天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喂高脂饲料14周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于0、6、12、14周眼角取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于14周处死大鼠,测定脏器(肝、脾、肾)指数,检测肝脏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大鼠肝脏线粒体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TP合酶及呼吸链复合物Ⅰ、Ⅱ水平。结果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被成功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滇黄精水提物各剂量组可显著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TC升高,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炎性损伤,抑制肝脏中TC、TG、LDL-C升高及HDL-C降低,抑制肝线粒体中MDA升高及SOD、GSH-PX、ATP合酶与呼吸链复合物Ⅰ、Ⅱ活性降低。结论滇黄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线粒体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线粒体内抗氧化酶SOD与GSH-PX活性及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氧化应激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滇黄精中一个三萜皂苷的NMR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百平 张洁 +5 位作者 康利平 余河水 邹鹏 杨云 陈合兵 颜贤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从滇黄精新鲜根茎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三萜皂苷,拟人参皂苷-F11。本文利用1D NMR和2D NMR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对文献中报道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纠正。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三萜皂苷 拟人参皂苷-F11 滇黄精
下载PDF
滇黄精的潜在分布与气候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馨 张金渝 +2 位作者 万清清 李云蓉 沈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9-448,共10页
为了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的适宜生长区,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探讨其引种栽培的适宜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74~0.980,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滇黄精主要适生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适生面积... 为了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的适宜生长区,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探讨其引种栽培的适宜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74~0.980,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滇黄精主要适生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适生面积约81.34×10~4 km^2,占全国适生区面积的88.24%。云南的高度适生区面积最大(19.96×10~4 km^2);四川次之(5.49×10~4 km^2)。75%的高度适生区分布于海拔2 492 m以下的地区,3 400 m以上的地区不适宜于滇黄精生长。最冷月最低温度、7月最低温度、5-8月太阳辐射、最干月降水量、4月和9-11月平均降水量是限制滇黄精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因此,海拔1 400~2 100 m的亚热带地区是滇黄精最适宜的生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潜在适生区 气候因子 Maxent模型
下载PDF
滇黄精炭疽病菌的初步鉴定及其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云云 吴灿 +7 位作者 王兰芬 邓琳梅 龚加寿 邓维萍 黄惠川 刘屹湘 朱书生 杨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2-751,共10页
对2019年采集自云南省3个滇黄精产区的炭疽病菌进行形态学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株黄精炭疽病菌对氟啶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滇黄精炭疽病病叶上分离得到的40株炭疽病菌可能分别属于... 对2019年采集自云南省3个滇黄精产区的炭疽病菌进行形态学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株黄精炭疽病菌对氟啶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滇黄精炭疽病病叶上分离得到的40株炭疽病菌可能分别属于炭疽菌属中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其中果生炭疽菌29株,占总分离菌株的72.5%,为优势病原菌。3种杀菌剂对40株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啶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介于0.028~0.53 mg/L、0.018~2.69 mg/L和0.158~2.57 mg/L之间,即供试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高于其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目前,3个滇黄精产区的炭疽病菌尚未对氟啶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炭疽病菌 菌种鉴定 咪鲜胺 氟啶胺 苯醚甲环唑 杀菌剂 敏感性
下载PDF
滇黄精根茎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丽萍 唐红燕 +3 位作者 贾平 李倩 张建珠 张梦雪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滇黄精根茎嫩芽为外植体,设计了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最佳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研究了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和浓度组合对外植体萌发、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75%CH3CH2OH消毒20 s,再用0.1%Hg Cl2消毒10... 以滇黄精根茎嫩芽为外植体,设计了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最佳的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研究了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和浓度组合对外植体萌发、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75%CH3CH2OH消毒20 s,再用0.1%Hg Cl2消毒10~15 min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在9—12月取材外植体萌发率最高;最好的增殖培养基:MS+6-BA 1.5 mg·L-1+NA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8 g·L-1;最好的生根培养基:1/2 MS+IBA 1.0 mg·L-1+NAA 0.5 mg·L-1+C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粉5.8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根茎芽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大叶黄精——一种潜力巨大的食药两用作物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艳 杨通广 +2 位作者 杨美森 余蒙 张新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2-1135,共4页
通过对大叶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var.grandifolium名称变迁、生物特性、人工栽培与食用历史追溯等研究表明,大叶黄精在《中国植物志》中文版(1978年)作为一个变异类型直接收载于滇黄精P.kingianum下,在《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2... 通过对大叶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var.grandifolium名称变迁、生物特性、人工栽培与食用历史追溯等研究表明,大叶黄精在《中国植物志》中文版(1978年)作为一个变异类型直接收载于滇黄精P.kingianum下,在《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2000年)作为滇黄精变种大叶黄精P.kingianum var.grandifolium收载于滇黄精下。在民间具有长期食用历史,在自然分布区有大量栽培,作为黄精流通。大叶黄精重要生物特性使其可望成为一种潜力巨大的食药两用作物,其种子萌芽后立即出土,当年形成新苗,育苗周期比多花黄精至少短2年。1年可萌芽2次以上,成年植株始终保持常绿状态,从而获得更高的生物量,其根茎生物量可比多花黄精高1倍以上。参照二倍体多花黄精,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存在天然群体多倍体和异倍体,其植株高大,地下根茎粗壮,光适应性更强,林下、露地栽培均正常生长。此外,大叶黄精在研究倍性变异、芽休眠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药材 滇黄精 大叶黄精 食药同源 考证 作物
原文传递
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致病新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维思 郭兰萍 +5 位作者 王馨 王铁霖 严世武 金航 张智慧 杨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606-5613,共8页
根状茎腐烂病是云南栽培滇黄精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云南5个州市6个县采集到的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株上均分离到同一种真菌,依据科赫法则,取其分生孢子有伤、无伤接种到健康滇黄精根状茎上均能致病,明确其为致病菌。... 根状茎腐烂病是云南栽培滇黄精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云南5个州市6个县采集到的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株上均分离到同一种真菌,依据科赫法则,取其分生孢子有伤、无伤接种到健康滇黄精根状茎上均能致病,明确其为致病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刚毛,分生孢子产量大,分生孢子堆橘色,分生孢子新月形,无隔,中部具1油球,孢子平均长×平均宽为19.3~24.9μm×5.2~5.9μm,长/宽为3.4~4.5,基于ITS、GAPDH、CHS-1、HIS3、ACT、TUB2多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明确其归属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白蜡树复合种(spaethianum species complex),与其中白蜡树刺盘孢C. spaethianum亲缘关系最近,但独立分支,鉴定滇黄精根状茎腐烂病原菌为刺盘孢属1新种,根据其寄主命名为滇黄精刺盘孢C. kingianum。种苗带病是该病异地传播的主要途径,选择健康种苗、移栽前进行种苗消毒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根状茎腐烂病 多基因系统发育 滇黄精刺盘孢
原文传递
滇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坤敏 马佳钰 +3 位作者 王军民 毕雪琼 刘艳 华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多糖后,以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体外抗氧化模型,测定纯化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滇黄精多糖...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多糖后,以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体外抗氧化模型,测定纯化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滇黄精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80℃,滇黄精多糖提取率为20.70%。滇黄精粗多糖、纯化后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分别为2.442、0.825、0.444 mg/mL,与样品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且纯化后ABTS^(+)·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5.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