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latinum Particles Electrodeposited onto Poly(vinylpyridine) Films
1
作者 LinNIU FengHuaWE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19-1120,共2页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latinum microparticles incorporated into poly-(vinylpyridine) (PVP) films, a conducting polymer with good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nd fo...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latinum microparticles incorporated into poly-(vinylpyridine) (PVP) films, a conducting polymer with good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nd formic acid electrooxidation in acidic media. It was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effects depend mainly on the size and amounts of the platinummicroparticles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TALYSIS PLATINUM poly(vinylpyridine) formic acid hydrogen.
下载PDF
Counterion Binding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Poly(vinylpyridines) as Assess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2
作者 Jim D. Roach Mandy M. Bondaruk +1 位作者 Abdulaziz Al-Abdulghani Zaid Shahrori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6年第9期249-261,共13页
The extent to which counterions bind to polyelectrolytes influences a variety of polymer-base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olyelectrolyte enhanced ultrafiltration and forward osmosis using polyelectrolytes as draw agents... The extent to which counterions bind to polyelectrolytes influences a variety of polymer-base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olyelectrolyte enhanced ultrafiltration and forward osmosis using polyelectrolytes as draw agents.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s of poly (2-vinylpyridine) (P2VP), poly (3-vinylpyridine) (P3VP), and poly (4-vinylpydine) (P4VP) were performed using HBr, HCl, HNO<sub>3</sub>, and HClO<sub>4</sub> in both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dded NaCl. Because of the systemat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polyelectrolytes, titration result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polymer structure in the relative extents to which various counterions bind. Titration data reveal that ionization properties vary as functions of polymer investigated, titrant used, degree of protonation, and added salt concentration. Acid dissociation constants of the pyridinium moieties were found to generally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protonation, though appreciable differences were exhibited among the three polymers investigated. For all three polymers, Cl<sup>-</sup> demonstrated the lowest affinity for the charged pyridinium residues, while the affinities associated with Br<sup>-</sup> and NO<sup>-</sup>3</sub> were nearly identical to each other. The relative extent of binding for CIO<sup>-</sup>4</sub> varied across the polymers investigated, and was greatest for P4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vinylpyridine) Counterion Binding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PERCHLORATE
下载PDF
聚4-乙烯基吡啶/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微粒的绿色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3
作者 郝有为 曹丽琴 +1 位作者 王吉德 吴秀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204,共3页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体系中,借助于纳米尺寸为20nm的羟基磷灰石(HAP)中羟基的弱酸性,与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中吡啶的弱碱性之间的弱酸碱作用,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诱导4-VP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得了P(4-VP)/HAP纳米...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散体系中,借助于纳米尺寸为20nm的羟基磷灰石(HAP)中羟基的弱酸性,与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中吡啶的弱碱性之间的弱酸碱作用,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诱导4-VP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得了P(4-VP)/HAP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HAP含量、交联剂配比、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产物形貌、产率的影响。最优制备方案为:0.100g AIBN,0.500g MBA,反应压力为19MPa,反应温度80℃,反应8h,产物粒径约1μm;溶胀率在pH=2-3时较高,SR=2.97。初步研究了P(4-VP)/HAP纳米复合材料对药物的缓释性能,通过调整环境pH值控制药物的缓释性能,pH=1.4时,在1h内药物释放基本完毕;在pH=7.8时,药物释放约3h,同时HAP聚合后的复合物的机械性能也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吡啶 羟基磷灰石 超临界二氧化碳 药物缓释 胞嘧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 -4-乙烯吡啶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6
4
作者 由英才 朱常英 +3 位作者 邢幸保 刘莉 安英丽 张保龙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2,57,共4页
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聚 -4 -乙烯吡啶纳米粒子 ,用光子相关光谱仪和粘度法分别测定了聚 -4 -乙烯吡啶粒子的粒径 ,粒径分布和分子量 .结果表明 ,聚 -4 -乙烯吡啶粒子的粒径和分子量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单体浓度的增加使聚合物... 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聚 -4 -乙烯吡啶纳米粒子 ,用光子相关光谱仪和粘度法分别测定了聚 -4 -乙烯吡啶粒子的粒径 ,粒径分布和分子量 .结果表明 ,聚 -4 -乙烯吡啶粒子的粒径和分子量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单体浓度的增加使聚合物的粒子直径变大 .在给定条件下 ,可以得到粒径小于 1 0 0 nm,分子量大于 1 0 5 的聚 -4 -乙烯吡啶纳米粒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聚-4-乙烯吡啶 纳米粒子 制备
下载PDF
聚乙烯吡啶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奇均 刘晓亚 +1 位作者 贺蓉 黄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0,共3页
聚乙烯吡啶树脂悬浮聚合中比表面积随交联度增加而增加,使用良溶剂较不良溶剂作为致孔剂,使树脂的表面积增加约10%~30%。在0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加入7%NaNO2盐析剂,以高于乙烯吡啶起始聚合温度(2乙... 聚乙烯吡啶树脂悬浮聚合中比表面积随交联度增加而增加,使用良溶剂较不良溶剂作为致孔剂,使树脂的表面积增加约10%~30%。在05%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加入7%NaNO2盐析剂,以高于乙烯吡啶起始聚合温度(2乙烯吡啶>65℃;3乙烯吡啶>80℃;4乙烯吡啶>75℃)的温度,合成了交联度5%~40%的聚乙烯吡啶系列树脂,对乙烯吡啶而言,产率>96%,产品粒度均匀,其中30~60目者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啶树脂 合成 杂环高聚物
下载PDF
聚乙烯吡啶树脂的功能及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奇均 贺蓉 +2 位作者 刘晓亚 杨丽丽 张军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共5页
论述了聚乙烯吡啶树脂的性能和通过季铵化、络合、氧化、模板聚合等树脂修饰引起的性能改变及应用扩展。
关键词 聚乙烯吡啶树脂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聚α-乙烯基吡啶大孔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的清除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惠明 陈长治 +2 位作者 董明容 郑九天 俞耀庭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本文合成了交联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树脂的交联度及致孔剂等因素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度在10%、致孔剂用量为200%时,可获得高比表面积的树脂。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胆红素的清除率可达91%。但共血液相容性较差... 本文合成了交联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树脂的交联度及致孔剂等因素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度在10%、致孔剂用量为200%时,可获得高比表面积的树脂。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胆红素的清除率可达91%。但共血液相容性较差,对血液中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达50%。使用时需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乙烯基 吡啶 血液 胆红素
下载PDF
纳米CdSe与聚4-乙烯基吡啶盐的复合与表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宋会花 方震 郭海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用巯基乙酸作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CdSe纳米颗粒.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PVPNI)通过静电作用与CdSe纳米颗粒复合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数据(IR)、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用巯基乙酸作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CdSe纳米颗粒.聚4-乙烯基吡啶季铵盐(PVPNI)通过静电作用与CdSe纳米颗粒复合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数据(IR)、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形成,改善了纳米CdSe的分散性,并提高了纳米CdSe的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 聚4-乙烯基吡啶盐 纳米复合材料 荧光 能量转移 硒化镉
下载PDF
铜-吡啶类络合物模拟漆酶催化漆酚氧化聚合成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叶立新 郭明高 郭庆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1-56,共6页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 ̄-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 ̄-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 ̄-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 ̄-1出现;4.苯环骨架吸收峰1620、1592cm ̄-1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失。到了漆膜的实于阶段,漆酚酿吸收峰1652cm ̄-1再度兴起,但992cm ̄-1吸收峰却由涨转落,其他吸收峰也有变化。以上光谱变化表明这3种催化剂都模拟了漆酶的催化作用。在Cu-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阶段,发现孤立双键吸收峰3008cm ̄-1比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消失得更早;并且从反应一开始就出现了1715cm`-1羰基吸收峰。还比较了Cu-PVPy与Cu-QPVPy催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络合物 漆酚 模拟漆酶
下载PDF
锇-聚乙烯吡啶复合物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多层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江 宋利珠 +4 位作者 孙长青 王子忱 郭玉鹏 赵纯 徐英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力 ,将锇 -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 PVP-O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交替沉积于固体基质表面 ,制得了包含生物成分的分子多层膜 .膜层间的聚合物分子起到了粘接与导电的双重作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跟踪了石英基片... 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力 ,将锇 -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 PVP-Os)与辣根过氧化物酶 ( HRP)交替沉积于固体基质表面 ,制得了包含生物成分的分子多层膜 .膜层间的聚合物分子起到了粘接与导电的双重作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跟踪了石英基片上的组装过程 ,研究了多层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锇-聚乙烯吡啶复合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分子多层膜 电催化 还原 自组装 电化学性质 过氧化氢 玻碳电极
下载PDF
聚4-乙烯基吡啶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玉顺 刘振明 +2 位作者 郭文莉 李树新 曾海 《弹性体》 CAS 2004年第5期29-33,共5页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4 乙烯基吡啶(P4VP)。通过对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单体与水的体积比、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4 乙烯基吡啶(P4VP)。通过对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单体与水的体积比、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4 VP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时间为1h、聚合温度为6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占单体量)为0.8%左右、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占单体量)为0.6%、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P4VP的重均分子量就能达到6×105~9×105。另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热重 差热分析(TG DTA)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4VP的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剂 单体 4-乙烯基吡啶 分散剂 搅拌速度 聚合温度 聚合时间 合成与表征 重均分子量 过氧化二苯甲酰
下载PDF
季铵化聚4-乙烯吡啶衍生物与葫芦脲[6]的超分子自组装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侯昭升 谭业邦 +1 位作者 黄玉玲 周其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3-657,F009,共6页
通过葫芦[6]脲(CB[6])与季铵化聚4-乙烯吡啶衍生物2在水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超分子组装,得到一种新型的超分子聚合物3,并通过1HNMR,IR,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CB[6]位于2的侧基脂肪链上,通过非共价键与... 通过葫芦[6]脲(CB[6])与季铵化聚4-乙烯吡啶衍生物2在水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超分子组装,得到一种新型的超分子聚合物3,并通过1HNMR,IR,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CB[6]位于2的侧基脂肪链上,通过非共价键与2结合;通过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吸收(UV-vis)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超分子聚合物3比相应的聚合物2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更强的UV-vis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衍生物 超分子自组装 季铵化 性质研究 葫芦 乙烯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UV-VIS 超分子组装 聚合物 元素分析 热重分析 非共价键 热稳定性 水溶液 ^1H NMR 吸收 IR 侧基 可见
下载PDF
Sulfonated poly(4-vinylpyridine) heteropolyacid salts:A reusable green solid catalyst for Mannich reaction 被引量:6
13
作者 Wen-You Li Ying-Xiao Zong +1 位作者 Jun-Ke Wang Yu-Ying N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75-578,共4页
Sulfonated poly(4-vinylpyridine) heteropolyacid salts acted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to effectively catalyze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β-amino carbonyl compounds via the Mannich reaction between aromatic aldehyde... Sulfonated poly(4-vinylpyridine) heteropolyacid salts acted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to effectively catalyze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β-amino carbonyl compounds via the Mannich reaction between aromatic aldehydes, aromatic ketone, and aromatic amines.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 could be easily recovered by the filtration and reused six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ich reaction HETEROpolyACID poly(4-vinylpyridin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原文传递
聚-N-乙基-4-乙烯基吡啶/甲基橙复合物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阳明书 李建科 漆宗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36,共3页
采用分子复合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聚 N乙基4乙烯基吡啶/甲基橙复合物高分子染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得到的高分子染料在氯仿溶液中的吸收波长与染料单体在水溶液中的吸收波长相比发生了显著蓝移,... 采用分子复合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聚 N乙基4乙烯基吡啶/甲基橙复合物高分子染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得到的高分子染料在氯仿溶液中的吸收波长与染料单体在水溶液中的吸收波长相比发生了显著蓝移,其中最大可见吸收波长蓝移值达40 nm (由460 nm 到420 nm )。同时, D S C、 X射线衍射实验还研究了这种复合物的分子凝聚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吡啶 染料 甲基橙 高分子染料 复合染料
下载PDF
聚4-乙烯基吡啶与Cu(Ⅱ)离子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德轮 高保娇 李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 采用粘度法确定了聚4-乙烯基吡啶(P4VP)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临界交迭浓度c*,分别在稀溶液与亚浓溶液浓度范围内,采用光谱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P4VP与Cu(Ⅱ)离子的配合过程及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05的P4VP,其c*为15 mmol·L-1(按P4VP中的链节量计算).在稀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形成可溶性的分子内配合物,表观配位数为9-10;在亚浓溶液中,P4VP与Cu(Ⅱ)离子发生分子间配合作用,由于配位交联,形成不溶性的配合物P4VP-Cu(Ⅱ),配位数为3.P4VP与Cu(Ⅱ)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玻璃化温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结构 聚4-乙烯基吡啶 Cu(Ⅱ)离子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功能微球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小利 杨穆 +1 位作者 丁杭军 王戈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10,共6页
以工业化的聚苯乙烯中空微球为模板,利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粒径均一的功能化中空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P4VP)微球,改变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功能基团4-乙烯基吡啶(4-VP)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分布。合成的微球在水和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 以工业化的聚苯乙烯中空微球为模板,利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粒径均一的功能化中空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P4VP)微球,改变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功能基团4-乙烯基吡啶(4-VP)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分布。合成的微球在水和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醇、乙腈等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并能促进油水体系混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聚合物微球 聚4-乙烯基吡啶
原文传递
ZnTPPS/PVP复合物光学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王琰 郭金明 +2 位作者 苏艳梅 李林亭 柴志华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本文通过配位作用将水溶性的5,10,15,20-四-(4-对磺酸基苯基)-锌卟啉(ZnTPPS)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组装形成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等仪器对该复合物的光学稳定性、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本文通过配位作用将水溶性的5,10,15,20-四-(4-对磺酸基苯基)-锌卟啉(ZnTPPS)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组装形成复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等仪器对该复合物的光学稳定性、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ZnTPPS/PVP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随着PVP的浓度提高,光学稳定性逐渐增加。更为重要的是ZnTPPS/PVP复合物可以产生较多的单线态氧,较高的电子转移能力,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卟啉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物 光学稳定性
下载PDF
聚4-乙烯吡啶的疏水改性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建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在N2保护下,利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4-乙烯吡啶(P4-VP).通过对聚4-乙烯吡啶季铵化,成功地将乙基和正十二烷基接枝到聚4-乙烯吡啶高分子链上.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接枝是有效的.通过分析N-乙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E)...  在N2保护下,利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4-乙烯吡啶(P4-VP).通过对聚4-乙烯吡啶季铵化,成功地将乙基和正十二烷基接枝到聚4-乙烯吡啶高分子链上.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接枝是有效的.通过分析N-乙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E)及N-正十二烷基和乙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D)的[η]~c曲线,充分显示出了改性后的疏水作用对物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疏水侧基的引入使QPVPD的分子链在水溶液中形成了更为紧缩的构象,导致QPVPD的黏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乙烯吡啶 疏水改性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下载PDF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ver Palladium Complex of Molecular Complex of Poly(4-vinylpyridine) with Acetic Acid 被引量:1
19
作者 XI Xiang li ZHU Jing CAO Shao k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The palladium complex of the molecular complex of poly(4 vinylpyridine) with acetic acid(PVP/ HAc Pd) was prepare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nitrobenzene was found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 The palladium complex of the molecular complex of poly(4 vinylpyridine) with acetic acid(PVP/ HAc Pd) was prepare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nitrobenzene was found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palladium complex of poly(4 vinylpyridine). In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inorganic alkali, especially potassium hydroxid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uitable hydrogenation condition for PVP/HAc Pd is to use 0 1 mol/L ethanol solution of potassium hydroxide as the hydrogenation medium and the hydrogenation is carried out at 4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adium catalyst HYDROGENATION Molecular complex NITROBENZENE poly(4-vinylpyridine) Acetic acid
下载PDF
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琳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兰海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6,共9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PS 101-b-P2VP 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著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b-聚(2-乙烯吡啶)(PS101-b-P2VP70) pH调控 聚苯胺 电容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