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发电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蕊 朱博骐 段天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128,共9页
较之于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以下简称气电)尽管具有清洁性、高效性、低碳性、灵活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但受政策、气源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电产业要实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1.1×10^8kW的装机容量目标... 较之于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以下简称气电)尽管具有清洁性、高效性、低碳性、灵活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但受政策、气源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电产业要实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1.1×10^8kW的装机容量目标难度很大。为了推动我国气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分析了气电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气电产业发展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中长期气电产业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发展气电对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天然气工业发展、提高制造业水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当前,我国气电产业主要面临政策层面缺乏统一明确的发展定位、燃料成本相对较高、环保价值及调峰价值没有得到有效补偿、发电企业对供气稳定性存在担忧、燃气轮机相关费用较高等制约的因素;③随着国内外天然气供需形势的变化、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燃气轮机国产化初见曙光,我国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气电的条件,在政策推动到位的情况下,我国气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进而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统一认识,在中长期电力规划中明确"积极发展"气电的定位;②建立产业上下游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气电行业发展;③制定反映气电环保价值和调峰价值的电价和调度机制;④推动大型燃气电厂直供;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燃气轮机国产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电 能源转型 大气污染治理 碳减排 政策推动 机制设计 燃气轮机 发展建议
下载PDF
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与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艳梅 张兴昌 +3 位作者 廖上强 杨俊刚 张琳 孙焱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共14页
生物炭基肥是以生物炭为载体与传统肥料复合而成的新型缓释肥料,其在农业生产及污染防控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基于多年研究成果和文献综合分析,阐述了生物炭基肥的研发背景与重要性及生物炭基肥的增效机制,包括:吸持缓释养分、改善土... 生物炭基肥是以生物炭为载体与传统肥料复合而成的新型缓释肥料,其在农业生产及污染防控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基于多年研究成果和文献综合分析,阐述了生物炭基肥的研发背景与重要性及生物炭基肥的增效机制,包括:吸持缓释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根系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改善土壤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提供矿质养分及生物刺激物质等。此外,阐述了生物炭基肥在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肥料高效利用与减施增效及环境污染防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产品在制备(调整生物炭来源和炭-肥混合方式)、成型(确定形状,筛选粘接剂和延展剂)、配方(调整基础肥料组成,调整生物炭、水和粘接剂比例)及改性工艺(添加不同比例的高岭土、膨润土、煤炭腐植酸及其复配物的改性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根据现有问题及技术需求,指出加强新型产品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大尺度应用的农业水土、经济、环境等效应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加快应用技术推广是生物炭基肥增效技术领域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肥 增效剂 土壤 作物 污染防控 碳减排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污降碳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陆敏 徐好 陈福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133,共13页
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其减污降碳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省份面板数据,以碳排放交易机制为政策背景,采用改进熵权-TOPSI... 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其减污降碳的政策效应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省份面板数据,以碳排放交易机制为政策背景,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模型计算环境污染指数测度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以碳排放量与环境污染指数的交乘项表征减污降碳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减污降碳效应。研究结果发现:①与非试点省份相比,从政策的平均处理效应来看,碳排放交易机制降低了试点省份二氧化碳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试点省份的减污降碳水平提升了16%。从试点个体的政策效应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表现较优即碳污排放呈显著下降趋势,广东表现次之,而湖北表现较差。②作用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碳排放交易机制通过能源消耗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减污降碳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表现最优,中部地区表现不佳。③进一步,以灰色关联模型探究各省份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物的减污降碳水平协同减排潜力,计算结果发现,上海、广东、广西、贵州、新疆等5个省份的平均关联度值大于其他省份,呈现较高的减污降碳潜力。因此,要加快推进并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发挥市场激励型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对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物的协同减排作用,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减污降碳政策,加快实现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碳排放交易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改进熵权-TOPSIS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法制保障体系之重塑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榅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0,共13页
随着“双碳”目标战略的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调整升级意味着与之相... 随着“双碳”目标战略的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调整升级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也要随之调整和升级,以满足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法治需求。受制于时代背景和立法目的的局限,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存在诸多不足,没有将“降碳”问题纳入其中,与“减污”问题作整体考虑和协同安排。应以《宪法》规定的“生态文明”“新发展理念”“美丽中国”等法治思想为指引,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融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目的性条款,从整体性治理、协同治理、增强主体责任原则出发,夯实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防控的制度基础,重构以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总量协同双控、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中央环保督察、协同管理体制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探索制定《碳中和促进法》,并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进行修改,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理念融入其中,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法律依据,为实现协同增效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 碳达峰碳中和 法制保障
下载PDF
警惕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向西北迁移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贵谦 刘钰婷 +4 位作者 高文康 王迎红 宋涛 程萌田 王跃思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0-237,共8页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有极强的同源性,且与化石燃料燃烧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导致这一区域一度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重污染问题集中爆发的热点区域。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末端治理...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有极强的同源性,且与化石燃料燃烧密切相关。我国东部地区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导致这一区域一度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重污染问题集中爆发的热点区域。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行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末端治理技术的完善,驱动着我国大气污染关键物种的演替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为此,文章分析了2013—2020年我国不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浓度的演变态势,揭示了大气污染与碳排放从东部向西北地区迁移的现象,厘清了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时空分布演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温室气体 时空格局 西电东送 减污降碳
原文传递
长三角城市群减污降碳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伟波 赵立君 +2 位作者 王楠 张龙江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3-1281,共9页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探究城市群尺度减污降碳的时空驱动特征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数据构...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探究城市群尺度减污降碳的时空驱动特征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数据构建了减污降碳强度指标,并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方法和随机森林(RF)方法分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人口以及气候变化对减污降碳强度指标的时空驱动特征及驱动因素重要性变迁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减污降碳强度呈下降趋势,27个城市平均减污降碳强度由2003年的0.23下降到2017年的0.05;其中,滁州2003—2017年的平均减污降碳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的梯队,且其减污降碳强度变幅为18.62%。在考虑时间效应后,GTWR模型R 2与调整R 2均高于0.96,与GWR模型相比,拟合精度和优度提升较大;上海、苏州和浙江9市受园林绿地面积的负向驱动,导致减污降碳强度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在2003—2007、2008—2012和2013—2017年3个时期的重要性排名均为第1,同时园林绿地面积的重要性排名从2003—2007年的第5逐渐上升到2013—2017年的第2,人口密度和人口总量的重要性排名虽然靠后,但总体上重要性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GTWR模型对减污降碳强度具有较好的时空拟合能力,减污降碳强度指标时空分异特征显著。建议长三角城市群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时空效应 驱动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大气环境光学监测技术发展机遇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文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共16页
大气环境污染不仅影响气候变化,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双碳”背景下,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显著的协同性,二者同根同源,都涉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光学监测技术以其强扩展... 大气环境污染不仅影响气候变化,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双碳”背景下,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显著的协同性,二者同根同源,都涉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光学监测技术以其强扩展性和非接触、高灵敏、探测目标广的技术特点,在大气环境立体监测领域优势明显,且成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目前研究人员已基于卫星平台、地基平台和移动平台发展出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和气体扩张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等一系列成熟的大气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此外,大气环境多平台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在减污降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监测设备的国产化及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监测技术走向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成为未来大气环境光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立体监测 减污降碳 天空地一体化
原文传递
基于双层嵌套SDA的中国减污降碳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钰卿 唐旭 +1 位作者 任凯鹏 丁聿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94-3304,共11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然而促使以PM_(2.5)和CO_(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还尚未得到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从...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然而促使以PM_(2.5)和CO_(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还尚未得到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从整体、最终需求、地区和部门等视角对各驱动因素的减污降碳贡献度和协同效应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生产结构在不同层面均表现出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其中国内消费需求的协同度最大,而其他驱动因素在不同视角的协同效应具有异质性.最终需求视角下,排放强度和最终需求结构对国际出口隐含的PM_(2.5)和CO_(2)协同减排效果显著;部门视角下,消费结构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减排协同效应最强;地区视角下,山东、北京和福建等地的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过程效率具有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因此,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需要大力发挥生产结构等协同型因素在多层面的减排作用,还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其他非协同因素的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嵌套型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分析 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税收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文 《国际税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促进绿色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物减排、碳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标我国未来绿色... 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促进绿色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物减排、碳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标我国未来绿色发展要求,现行相关税收政策仍存在改进空间。本文建议坚持系统观念,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税收政策顶层设计,强化税收政策内部以及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完善和优化各项绿色税收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协同增效,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税收政策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原文传递
“双碳”目标下典型地区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黄河流域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帆 甄江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50-2064,共15页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下,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分析黄河流域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探析其影响机制,并因...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下,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分析黄河流域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探析其影响机制,并因地制宜提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建议,本研究基于2006−2020年黄河流域57个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碳排放和人均GDP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VR模型)对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动态关系及影响机制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自身惯性效应显著,未来10期经济发展所占贡献比均在95%以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增加之间存在持续性、滞后性的双向作用机制,但工业废水排放、工业SO_(2)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机制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分别为0.4%、1.8%,工业烟尘排放制约着黄河流域各城市的经济增长.②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工业CO_(2)排放抑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工业CO_(2)排放的解释力度达到7.3%,互动方式呈现先促进、后阻碍、再促进的变化趋势.③从脉冲响应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黄河流域减污、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加强,相对于经济增长对减污、降碳的作用效果而言,减污、降碳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尚显不足.因此,建议黄河流域不断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协同管理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减污 降碳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VR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工业减污降碳影响因素与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康哲 李巍 刘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46-1956,共11页
选择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三大城市群,对2000~2019年工业CO_(2)与局地大气污染物(LAP)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工业减污降碳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策略.结果表明... 选择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三大城市群,对2000~2019年工业CO_(2)与局地大气污染物(LAP)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工业减污降碳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策略.结果表明,工业CO_(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关中平原与中原城市群排放强度下降,但仍有较强的减排潜力.LAP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工业CO_(2)排放与工业LAP排放趋势并不同步.关键影响因素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工业CO_(2)和LAP排放的共同关键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占GDP比重、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仅是LAP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且在不同城市群存在差异性.部分指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工业规模效应,R&D投入配置扭曲,绿色技术效用的滞后性等是产生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原因.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提出将降碳作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能耗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工业 减污降碳 影响因素 协同推进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良文 雷朱家华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8,共16页
【目的】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探讨不同碳交易政策工具对减污降碳效果的影响,为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基于2003—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CO_(2)和SO_(2)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双向固定效... 【目的】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探讨不同碳交易政策工具对减污降碳效果的影响,为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基于2003—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CO_(2)和SO_(2)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碳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碳市场政策工具的减污降碳作用。【结果】(1)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地降低碳污排放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产生减污降碳效果,并且逐渐趋向于“高水平耦合与优质协调”的协同关系。(2)异质性的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北京、上海、广东的碳污排放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影响大于天津、湖北、重庆、福建,并且对碳排放相对较低地区碳污耦合度、协调度的影响更显著,同时碳交易政策的“降碳”效果相对高于“减污”效果。(3)碳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主要由碳价格、碳市场活跃度、碳市场规模、惩罚工具通过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实现,各项政策工具也具有优化产业结构水平,降低产业间差异的作用,但现阶段无法显著改善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结论】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碳污协同治理体系,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转型,扩大碳市场规模,完善碳市场政策工具,进而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政策工具 耦合协调度 中国
原文传递
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与中国3E绩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华军 乔列成 郭立祥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7,78,共15页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文章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将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纳入3E系统,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下3E绩效评价思路,定量考察了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对中国3E系统及子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文章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将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纳入3E系统,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下3E绩效评价思路,定量考察了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对中国3E系统及子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推动中国3E系统整体绩效实现年均0.91%的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对于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在3E子系统层面,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有利于经济系统、能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绩效提升,但是能源系统的绩效提升面临更大挑战。文章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行动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社会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3E系统 绩效评价 两山论
原文传递
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敏 杨儒浦 李丽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中国强调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并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的目标。因此,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文中在解析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构... 中国强调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并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的目标。因此,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文中在解析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22个。同时,选择北京市、重庆市、唐山市和西宁市分别代表服务型、综合型、工业型和生态优先型城市,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有现实意义。建议将该指标体系作为国家推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及城市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减污降碳 协同度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白梓函 吕连宏 +2 位作者 赵明轩 张楠 罗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08-4418,共11页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品服务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愈发频繁,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可观且增长明显;伴随着经济的粗放发展与对外投资的大幅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环境效应备受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品服务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愈发频繁,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可观且增长明显;伴随着经济的粗放发展与对外投资的大幅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环境效应备受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3个可能路径,选取2004~2019年中国省级数据构造将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和碳排放量囊括在内的环境负荷指数为因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中国OFDI的母国减污降碳效应和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减轻环境负荷,OFDI每增长1%会使得环境负荷减少0.051%~0.076%;(2)中国O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进步的方式减轻母国环境负荷,其1%的增长通过二者的间接效应使得环境负荷分别减少0.060%和0.006%;通过经济规模扩大的路径则会增加环境负荷0.009%;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直接效应带来环境负荷减少0.014%~0.034%.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进步和经济规模扩张为中介带来的环境负荷减少的贡献度分别为65.9%~84.5%、 6.6%~8.5%和-12.7%~-9.9%,OFDI直接带动环境污染负荷变化贡献度为19.7%~37.4%.最后提出了继续推动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鼓励国内相对劣势产业开拓国外市场、加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形成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模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中介效应 碳达峰 减污降碳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页岩气开发及其减污降碳再认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文士 张烈辉 +13 位作者 朱进 龚建华 陈学忠 段明 赵玉龙 梁仁刚 李小刚 吴易一 唐慧莹 贾宇 乔川 李烨楠 张日奎 林慧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2009—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美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生态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取水、确保井筒质量、妥善贮存和处置压裂返排液及钻井固体废物等措施可有效防范;②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有限,不会必然污染地下水环境,绿色开发应重点关注低碳钻井和压裂、废弃物处置、地下水保护等方向;③“电代油”钻井和压裂实现了施工过程无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在处理回用基础上已实现处理外排,油基岩屑处置对规模开发的制约也因热脱附技术的进步而突破;④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仍应在深度降碳、稳定减污、持续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结论认为,基于10余年来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再认识,可为中国未来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页岩气 减污降碳 绿色开发 温室气体 压裂返排液 钻井固废
下载PDF
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的思考与实践--以赤岸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雅静 张昱恒 +3 位作者 吴嗣骏 贾英娜 李碧波 李宣瑾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赤岸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案例,分析其通过三废“双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气冷电... 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赤岸镇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案例,分析其通过三废“双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气冷电多联供技术工程、低品位能源梯级利用等项目,在造纸、印染、热电等产业开展技术和装备升级,优化污水和废气处理工艺,采用生态环境空间智慧化管控等手段,成功实现减污降碳的路径实践。同时,梳理出循环经济、源头化石能源管控、生产过程清洁低碳改造、末端污染治理、智慧化建设等五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路径,并建议园区和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政企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减污降碳 协同 路径 实践
下载PDF
中国市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减污降碳协同的促进效应及其空间分异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俊明 魏雯琪 +4 位作者 张鹏 韩秀兰 杨怡雪 薛婧 于一鸣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180,共12页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CO_(2)与四类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数据,采用时空动态熵值法测度同期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市域数字经济发展(DED)水...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0年CO_(2)与四类典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数据,采用时空动态熵值法测度同期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市域数字经济发展(DED)水平,提出并运用贝叶斯时空因果森林模型,研究本地和空间邻接周边市域DED(周边WDED)对本地市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CPCR)的促进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中国市域DED和CPCR均呈增长趋势和“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本地DED和周边WDED对本地CPCR的促进效应分别呈“对数函数”型和“S函数”型特征。(3)本地DED促进效应的空间分布符合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高东低”空间结构,周边WDED促进效应在西部区域和沿海地区较低,而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北方地区。为促进减污降碳协同,需要在多个层面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和优化,包括强化区域平衡、关注空间溢出效应、增强区域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减污降碳 贝叶斯时空因果森林模型 胡焕庸线 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公众参与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光亮 谭春兰 石珊珊 《调研世界》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众参与对减污、降碳和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在减污、降碳和减污降碳协同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中...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众参与对减污、降碳和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在减污、降碳和减污降碳协同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公众参与会推动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加大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进而间接影响减污、降碳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在区域视角下,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环境问题治理难度低,故公众参与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发挥的作用比发达地区更明显;此外,公众参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对本地减污、降碳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发挥正向作用,同时这种正向作用又能辐射到周边地区。因此,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能够弥补正式环境规制的不足,本研究对减污降碳治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减污降碳 协同效率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自贡市碳排放评估和减污降碳能力分析
20
作者 唐宇梅 邹同静 +2 位作者 何水晶 江欧 姜瑞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5期7-11,共5页
基于2008—2022年自贡市的碳排放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优化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分析了自贡市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明晰了自贡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自贡市的碳中和分区,探究了自贡市的减污降碳能力。结果表明,2008—2022年自贡市... 基于2008—2022年自贡市的碳排放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优化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分析了自贡市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明晰了自贡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自贡市的碳中和分区,探究了自贡市的减污降碳能力。结果表明,2008—2022年自贡市的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人均碳排放量各区县差异较大,地均碳排放量变化不大,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将自贡市各区县划分为低碳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两类;2008—2022年自贡市的减污降碳强度逐年下降,总体呈绿色发展趋势,清洁低碳程度高,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碳中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