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情感与人格: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治心理建构 被引量:58
1
作者 青觉 王敏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6,共11页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机构。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具理论契合性和逻辑自洽性。政治心理学认为,政治主体的认知、情感与人格存在内在的渐次递增关系并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内化为稳...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机构。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具理论契合性和逻辑自洽性。政治心理学认为,政治主体的认知、情感与人格存在内在的渐次递增关系并在认知、情感的基础上内化为稳定的人格结构,而健全的人格结构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从认知到情感再到人格形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梯度过程。因此,需要通过政治认知教育、文化认知教育、情感认知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水平;通过乐情、冶情、融情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通过情境、结构、关系的协调来形塑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三者的共生、叠加与递进推动着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深入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教育 政治心理学 文化认知 情感认同 人格形塑
原文传递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 被引量:22
2
作者 邓小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99,共13页
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诔》“有晋徵士陶渊明... 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诔》“有晋徵士陶渊明”的称谓,表达了陶渊明认同晋朝、是晋遗民,不认可刘宋、拒绝与刘宋合作的事实;“靖节徵士”的谥号,表达了陶渊明坚守晋遗民的政治节操。颜《诔》记述了陶渊明对刘宋政权政治无道的判断,描写出了陶渊明澹泊心、自由心彻底觉悟的形象,艰苦地从事躬耕和编织以维持生活的形象,以及密切关注现实政治,告诫朋友直言不讳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 《陶徵士诔并序》 陶渊明 政治品节
原文传递
政治人格的涵义、结构及特征探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龚蓉蓉 《唐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政治人格作为能够长时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政治行为方式的持久性政治心理的反映,它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研究政治人格的内涵、结构及特征对于确立现代政治人格,加速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探索... 政治人格作为能够长时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政治行为方式的持久性政治心理的反映,它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研究政治人格的内涵、结构及特征对于确立现代政治人格,加速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格 民主化进程 现代政治 政治行为 确立 政治角色 探析 中国 特征 涵义
下载PDF
影响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艳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69-773,共5页
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政治心理的支撑。政治认同感、政治信任感以及民主信念是支撑政治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政治认同感低下、政治信任感缺乏以及民主信念的缺失,这一现状必然会影响中国政治... 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政治心理的支撑。政治认同感、政治信任感以及民主信念是支撑政治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政治认同感低下、政治信任感缺乏以及民主信念的缺失,这一现状必然会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及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感 政治信任感 民主心理取向 权威性人格
下载PDF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被引量:8
5
作者 梁彩花 严淑珍 《桂海论丛》 2003年第4期95-96,F003,共3页
时代的发展、理论的深化、科技的进步 ,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就必须以人为本 ,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使之在理性和感性上不断完善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 时代的发展、理论的深化、科技的进步 ,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就必须以人为本 ,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使之在理性和感性上不断完善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育效力 ,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方法 科学化和人性化 整合
下载PDF
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心理及其人格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嵘均 张浩书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伴随着人类跨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必将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政治人”的心理。这样,随着政治平等、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外延与内涵的不断革新,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人格也将重新塑造,进而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产生... 伴随着人类跨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必将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政治人”的心理。这样,随着政治平等、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外延与内涵的不断革新,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人格也将重新塑造,进而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为此,规范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等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政治人 政治心理 政治人格
下载PDF
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慧然 《北方论丛》 2001年第3期33-38,共6页
政治人格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 ,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群体政治人格特征。随着传统社会的逐步解体 ,传统政治人格也开始了向现代政治人格演变的艰难过程 ,这是由臣民人格向公民型人格的过渡。由于是外力引发的... 政治人格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 ,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群体政治人格特征。随着传统社会的逐步解体 ,传统政治人格也开始了向现代政治人格演变的艰难过程 ,这是由臣民人格向公民型人格的过渡。由于是外力引发的非自然过渡 ,传统文化的阴影始终存在。在不同的阶层群体中 ,人格的发展是非同步的 ,而且变革主要发生在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上 ,无意识层面难以被触动 ,而个体的政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心理内容驱动的 ,因此 ,尽管一部分现代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已经确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格 中国 近现代社会 意识 无意识
下载PDF
政治态度的家庭代际传承--基于265对亲子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得勇 刘天祥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是一个混合了政治态度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的综合性机制。国外在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研究上已经取得不少成果,而国内鲜有研究。笔者以265对亲子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分析了政治态度家庭代际传承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可能... 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是一个混合了政治态度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的综合性机制。国外在政治态度的代际传承研究上已经取得不少成果,而国内鲜有研究。笔者以265对亲子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分析了政治态度家庭代际传承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对政治态度的分析从一般社会态度、基础政治态度和具体政治或政策议题的态度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在一般性社会态度和基础性政治态度上,中国人政治态度的传承较为明显,而在具体的政治或政策议题上,这种传承则因议题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在亲子态度的传承机制上是通过“父母人格—子女人格—子女态度”的路径产生影响,而非“父母人格—父母态度—子女态度”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今后中国人政治态度代际传承的研究重点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态度 代际传承 政治社会化 人格特质
下载PDF
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魏万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156,共8页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政治学家更倾向于将人格看作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进而探讨这种机制对于政治行为产生的影响。从概念界定到研究方法等方面,精神分析既促进了人格研究的深化和成型,又给政治—人格分析法带来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学 人格 权威人格 人格—政治分析法
下载PDF
苏联模式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长斌 《西伯利亚研究》 2001年第4期3-8,共6页
斯大林所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 2 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联模式具有显著特征 :历史继承性、封闭性、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实践的背离、社会利益结构的不断变化同僵化的体制无法相容 ,等等。“政治大清洗”是苏联难以愈合... 斯大林所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 2 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联模式具有显著特征 :历史继承性、封闭性、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实践的背离、社会利益结构的不断变化同僵化的体制无法相容 ,等等。“政治大清洗”是苏联难以愈合的创伤。“个人崇拜”曾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 ,而斯大林则把“个人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 政治清洗 个人崇拜
下载PDF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及其对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羽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统治权理论和自由、民主、容忍三大悖论的提出对民主制度提出挑战,近代民主理论在深入分析柏拉图政治恩想的同时对其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谁应当统治”进行解构,并最终将此问题转换为“应如何对统治者进行管理”这... 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统治权理论和自由、民主、容忍三大悖论的提出对民主制度提出挑战,近代民主理论在深入分析柏拉图政治恩想的同时对其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谁应当统治”进行解构,并最终将此问题转换为“应如何对统治者进行管理”这一现代民主问题。其手段是从对执政者的人格设定入手,提出选择政治精英的制度理想和基本标准,揭示政治精英堕落为“无赖”的理论可能性,补充完善防范“无赖”的政治理念及其演变过程,进而对剥夺“握有利剑的疯人”的道德正义性和历史正义性进行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人格设定 政治精英 无赖假定
下载PDF
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的两重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德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通称。秦汉之后,士大夫从先秦的"游士"逐渐转变为依附于专制皇权的"士大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身的"两重性... 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通称。秦汉之后,士大夫从先秦的"游士"逐渐转变为依附于专制皇权的"士大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身的"两重性",即士大夫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诸种看似矛盾而实际又相维系的特点。这些特征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局势以及士大夫的政治性格等因素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士大夫 政治文化 政治人格 两重性
下载PDF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和实现途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道忠 朱陆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对政治社会化的各种界定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评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 ,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加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 对政治社会化的各种界定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评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在特定的政治体系中 ,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加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指出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及同辈群体等非正式组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政治人格 政治文化 政治民主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非正式组织 家庭 学校 大众传媒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天智 黄汝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政治心态 政治价值观 政治人格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兴平 朱燕婷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4,105-106,共8页
政治人格是人格的最高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内政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在国际国内形成了鲜明的政治特色,呈现出光辉的政治人格特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政治人格是人格的最高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内政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在国际国内形成了鲜明的政治特色,呈现出光辉的政治人格特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有着丰富的内涵意蕴,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党性的人格化,也是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的基本要求,并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主要体现为价值特性方面"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人格,目标特性方面以"中国梦"为表征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相统一的目标系统,心理特性方面勇于担当的政治胆略,行为特性方面求真务实的政治作风以及意志特性方面面对困惑、挫折和利益的政治定力。建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人格,要通过加强思想引领与健全党内制度相结合、强化政治意识与提升政治能力相促进、推进作风建设与开展自我教育相融合三个方面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 政治人格
下载PDF
儒家政治哲学的人格指向——以君子人格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承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理想的社会应该由什么样的人组成",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思想史上,儒家政治哲学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丰富的回答。以"君子"人格为例,"君子"不仅是个体的修养指向,更是公共生活中对人的要求,具有公... "理想的社会应该由什么样的人组成",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思想史上,儒家政治哲学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丰富的回答。以"君子"人格为例,"君子"不仅是个体的修养指向,更是公共生活中对人的要求,具有公共性、导向性、规范性和评价性等政治哲学意义。研究儒家政治哲学,有必要关注理想人格观念对于儒家式公共生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哲学 理想人格 君子
原文传递
积极政治心理:西部地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俊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5期35-39,共5页
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有序政治参与必须符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注重社会稳定与和谐、遵守法律法规等原则。积极政治心理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基... 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有序政治参与必须符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生产力发展、注重社会稳定与和谐、遵守法律法规等原则。积极政治心理是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它为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正确的政治价值、独立的政治人格、高度的政治认同和诚挚的政治情感。培育公民积极的政治心理,必须推动传统政治心理实现向现代的转型,加强政治的社会化,促进政治意识建设,并对消极政治心理主动进行矫正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政治参与 政治心理 政治价值 政治人格 政治社会化
下载PDF
网络舆论中的态度极化与虚假共识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得勇 黄敏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73,共27页
既有对中国舆论形态的研究一般认为网络舆论存在极化的现象,但这些研究仍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层面,对背后的形成机制关注较少。基于网民调查数据,本研究通过两个典型舆论议题对中国舆论态度是否存在极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 既有对中国舆论形态的研究一般认为网络舆论存在极化的现象,但这些研究仍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层面,对背后的形成机制关注较少。基于网民调查数据,本研究通过两个典型舆论议题对中国舆论态度是否存在极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网民的舆论态度结构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双峰型,而是一种单峰型的分布态势。其中在国内争议性话题上网民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偏向中立的相对温和中庸的样态,在外交话题上的态度立场则是一种“强烈同意”政府立场的一边倒分布样态。同时,中国网民中普遍存在高估他人与自己持有相同观点的“虚假共识”效应,且实际态度越极端的个体越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在舆论极端化的形成机制上,威权人格、政治价值观等心理因素以及媒体接触均能有效地预测人们的态度极端化,但虚假共识效应则是态度极化的内在因果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学界了解中国舆论的真实形态,对建设健康正常的舆论场域亦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极化 虚假共识 政治价值观 威权人格 媒体使用
原文传递
苏轼诗文中的文同记忆
19
作者 庆振轩 郭晓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6,51,共7页
苏轼与文同相聚时日并不多,却对其尊仰一生。在苏轼的诗文中有八十余篇与文同有关,通过梳理可以看出二人的交往轨迹及文同对苏轼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渐趋恶化的政治生态中,在苏轼人生的关键节点,文同对苏轼及时告诫,劝其规避风险,体现... 苏轼与文同相聚时日并不多,却对其尊仰一生。在苏轼的诗文中有八十余篇与文同有关,通过梳理可以看出二人的交往轨迹及文同对苏轼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渐趋恶化的政治生态中,在苏轼人生的关键节点,文同对苏轼及时告诫,劝其规避风险,体现出拳拳挚爱友情;在诗文交往中,文同对苏轼的文艺观产生了颇多影响,尤其是苏轼文艺思想中的“成竹在胸”“形理两全”等都离不开文同创作经验的启发;在个性和人生观方面,苏轼遗世独立,善于处穷,超然物外,不为物役的“坡仙风范”在形成的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文同为人处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政治告诫 文艺思想 人格精神
下载PDF
张华政治生涯探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英姿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张华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华在西晋的政治生涯分为晋武帝和晋惠帝前后两个阶段。张华被杀的客观原因是朋党之争,主观原因则是其个人谨小慎微的性格。他在出兵伐吴,谋求统一,为政和平,延缓动乱方面的政治作为是值得肯... 张华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华在西晋的政治生涯分为晋武帝和晋惠帝前后两个阶段。张华被杀的客观原因是朋党之争,主观原因则是其个人谨小慎微的性格。他在出兵伐吴,谋求统一,为政和平,延缓动乱方面的政治作为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华 政治生涯 政局 稳定 性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