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兆源 田野 韩冬临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30,159,共24页
区位选择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已注意到企业属性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但仍缺乏将其加以综合的统一理论框架。以交易成本为视角,作者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以理解不同所有制企业在面对不同政治制度时... 区位选择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已注意到企业属性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但仍缺乏将其加以综合的统一理论框架。以交易成本为视角,作者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以理解不同所有制企业在面对不同政治制度时的区位选择。以签订契约为界,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交易成本分为事先的缔约成本和事后的治理成本。同时,不同企业与东道国政治制度间的交易成本受其所有制类型影响。由于民主制通常在投资准入阶段的缔约成本较高,而否决者数量越多则投资实施阶段的治理成本越少,故中国企业总体上倾向于赴民主程度较低、否决者数量较多的国家投资。考虑到企业所有制,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进入壁垒和软预算约束,这提高了缔约成本而降低了治理成本,故会选择民主程度较低、否决者数量较少的区位。2000年至2012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数据库为上述机制提供了经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交易成本 企业所有制 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东道国政治制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2000-2012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兆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156,共28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且区位多元,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与不同制度禀赋的东道国打交道,政治制度在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评估。作为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维度,政体类型和否决者同样会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且区位多元,这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与不同制度禀赋的东道国打交道,政治制度在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评估。作为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维度,政体类型和否决者同样会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前者主要体现在投资准入阶段,后者则主要体现在投资实施阶段。作者在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假说,并根据2000年至2012年171家中国企业在196个可能的投资目的地所记录的670次投资事件整理而成的数据库,运用定量方法进行了经验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假说基本相符。一方面,东道国的民主程度与中国赴该国投资的可能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东道国为威权政体不会显著降低中国企业选择赴该国投资的概率;另一方面,东道国否决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吸引中国企业,拥有次国家的否决者也可以显著提高中国企业投资的概率。若政府中否决者发生更换,则其更换的比例越大,中国企业投资的可能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政体类型 否决者
原文传递
民主转型中的宪法工程学: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6
3
作者 包刚升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28,7,共18页
宪法工程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比较政治研究中兴起的重要分支,并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把比较政治研究跟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结合起来,立足于经济人假设与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建立一个基于&... 宪法工程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比较政治研究中兴起的重要分支,并已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把比较政治研究跟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结合起来,立足于经济人假设与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建立一个基于"制度—行为—结果"的统一的宪法工程学理论框架。本文认为,稳定的一致政府是稳定而有效的民主政体的前提条件。宪法设计与政治制度安排的关键是能否为政治家与选民提供有效的激励结构,最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一致政府。对高度分裂的社会来说,宪法设计与政治制度安排的重点是要为政治精英提供跨族群的激励,以及为不同族群集团的政治精英提供政治合作的激励。这样,本文阐明了宪法工程学的微观基础与制度机制,初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宪法工程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工程学 民主转型 政治制度 社会分裂 政治精英
原文传递
包容性制度、汲取性制度和繁荣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范世涛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0,73,共10页
文章旨在介绍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而提出的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通过政治权力这一纽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间的依存关系得到清晰的呈现。其中,包容性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支持使繁荣可以长期持续,而汲... 文章旨在介绍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而提出的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通过政治权力这一纽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间的依存关系得到清晰的呈现。其中,包容性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支持使繁荣可以长期持续,而汲取性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支持却使很多国家长期停留在贫困落后的状态。当代中国仍苦于政治改革相对落后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章介绍的框架不仅有助于思考中国问题的成因,而且对整体配合推进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制度 汲取性制度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制度的三层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储建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901-906,共6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者对正式制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感到苦恼,甚至怀疑制度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现实政治的效力。本文认为,制度分析仍然是有效力的,关键是要把握不同层次制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来说,有三个层次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者对正式制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感到苦恼,甚至怀疑制度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现实政治的效力。本文认为,制度分析仍然是有效力的,关键是要把握不同层次制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来说,有三个层次的制度均在发挥作用:一是法定制度,二是党内制度,三是私属制度。有效地理解这三重制度,就能有效地理解中国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法定制度 党内制度 私属制度
下载PDF
理解拉美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 被引量:8
6
作者 袁东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42,共20页
最近几年,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出现制度性或体制性危机,再次凸显该地区国家政治制度的脆弱性和缺陷,引发人们对拉美国家政治制度变迁趋势、挑战与出路等问题的深度思考。拉美国家在构建政治制度的道路上艰难探索,从最初普遍复制欧洲经验和... 最近几年,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出现制度性或体制性危机,再次凸显该地区国家政治制度的脆弱性和缺陷,引发人们对拉美国家政治制度变迁趋势、挑战与出路等问题的深度思考。拉美国家在构建政治制度的道路上艰难探索,从最初普遍复制欧洲经验和移植美国模式,到逐渐结合本国特殊国情,探索政治制度的新模式、新形式和新出路。在民主政治建立、发展和巩固进程中,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趋于成熟、完善、有效、稳定和多样化,制度框架趋于完备,宪政体系日益巩固,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趋于成熟,政府制度趋于稳定,制度形式由单一趋于多元,制度建设更加符合本国特殊政情和国情。但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仍面临多重挑战,制度自身有一定程度脆弱性,制度能力相对滞后,制度的可信度不高,一些国家政治体制运转甚至有失灵的风险。拉美国家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破解和消除制度的脆弱性和缺陷,提高制度的效率和执行能力,消除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走出庇护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历史传统,减少制度性因素对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国家改革 制度能力 庇护主义
原文传递
论政治制度的要素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元书 李宏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4,共5页
政治制度是功能繁多、覆盖面大、构造复杂的社会制度。它由政治理念、政治主体、政治规则、政治机构、政治设备五种要素构成,每一要素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子系统。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政治理念 政治主体 政治机构 政治设备
下载PDF
基于历史的因果识别设计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啸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3-12,共10页
社会科学的因果识别革命使得政治学研究越来越偏重基于设计的实验方法。同时学术训练也更着重以计量为导向的因果识别、实验设计等,而轻视了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对研究对象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文以政治制度和政治态度的有关研究为例,探... 社会科学的因果识别革命使得政治学研究越来越偏重基于设计的实验方法。同时学术训练也更着重以计量为导向的因果识别、实验设计等,而轻视了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对研究对象更深层次的了解。本文以政治制度和政治态度的有关研究为例,探讨历史事件在以识别因果关系为导向的研究设计中的独特作用。基于历史的因果识别分析对研究人员在理论、背景知识、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因果识别 政治制度 政治态度
下载PDF
共识民主理论有“共识”吗?——对利普哈特研究方法的学术批评 被引量:6
9
作者 包刚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5-205,共11页
国内学术界在介绍国外重要理论时有时缺少批判性考察,共识民主理论即是一例。利普哈特提出的共识民主理论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比较政治领域的学术研究,而且还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体转型和宪法设计,该理论因此被视为最近数十年国际民主理论... 国内学术界在介绍国外重要理论时有时缺少批判性考察,共识民主理论即是一例。利普哈特提出的共识民主理论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比较政治领域的学术研究,而且还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体转型和宪法设计,该理论因此被视为最近数十年国际民主理论界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然而,这一理论却存在很多问题。文章试图以《民主的模式》为主要对象,在借鉴国际学术界前沿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研究方法,从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经验证据与因果机制四个具体方面入手,对共识民主理论进行系统的检讨和反思。文章认为,特别是对于高度分裂的社会来说,用共识民主理论来指导政体转型和宪法设计将会带来误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民主 协和型民主 多数民主 政治制度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桂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1-56,共6页
兴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新制度政治学表面上是对传统政治学的复归 ,但实际上是在对当代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批判的基础上 ,对传统政治学中一些重要问题的重新关注。新制度政治学是当代西方学者在结合传统政治学和当代政治科学方面... 兴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新制度政治学表面上是对传统政治学的复归 ,但实际上是在对当代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批判的基础上 ,对传统政治学中一些重要问题的重新关注。新制度政治学是当代西方学者在结合传统政治学和当代政治科学方面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政治制度 行为主义 理性选择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建构主义转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雪松 冯修青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42,M0007,共18页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析路径,在外部资源借鉴与内部理论完善的双重动力下发生建构主义转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中获取建构主义研究灵感,为了弥补研究不足、促进理论融贯、...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析路径,在外部资源借鉴与内部理论完善的双重动力下发生建构主义转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中获取建构主义研究灵感,为了弥补研究不足、促进理论融贯、扩展内生维度,改造政治科学观念研究的分析术语并拓展观念因果机制研究。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建构主义转向衍生出侧重利益建构、内在因果、观念塑造的观念制度分析路径,强调主体间性、话语阐释、意义框架的话语制度分析路径,以及看重修辞策略、符号互动、叙事结构的修辞制度分析路径。总结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建构主义转向的启示意义,需要归纳建构主义取向制度研究在动态视角、研究基础、因果阐释方面的突出贡献,反思建构主义取向制度研究在研究定位、分析维度、利益界定方面的现有局限,据此提炼本土政治学概念构建、方法运用、议题扩展的理论发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建构主义 政治制度 内生性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
12
作者 吴锋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X期5-7,14,共4页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三个方面,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要打破现代政治的责任和义务的冲突或对抗。具体来说,实现政治理念的向善性、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政治行为的合公利性是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理念 政治制度 政治行为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政治价值构建的三重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仕文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9-32,52,共5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构建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政治价值。构建新时代政治价值可从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三个方面来推进:政治观念维度上,要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加强政府的行政道德建设;政治制度维度上,要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构建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政治价值。构建新时代政治价值可从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三个方面来推进:政治观念维度上,要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加强政府的行政道德建设;政治制度维度上,要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行为维度上,要建设法治政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价值 政治观念 政治制度 政治行为
下载PDF
政治制度的旧与新:演化历程及其理论映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贤明(编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7,190,共10页
政治科学的制度理论在解释政治体系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融汇多元主义、联邦主义等新理论并吸收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等新方法,超越了以法律规范来研究制度的传统路径。新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前沿理论与系统方法,应继续从... 政治科学的制度理论在解释政治体系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融汇多元主义、联邦主义等新理论并吸收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等新方法,超越了以法律规范来研究制度的传统路径。新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的前沿理论与系统方法,应继续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兼顾行为主义、理性选择、历史分析的多重取向,在深入挖掘近代国家构建及政治发展相关现实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政治科学 旧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论现代政治体系中的政治录用
15
作者 曹高丁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政治录用是政治系统为了填充体系中的政治角色对社会成员或组织进行的选择与诱导。它主要包括两种政治角色的录用,一种是公民角色的录用;一种是精英角色的录用。政治录用的标准在形式上分为政治标准与专业标准两个类型,二者相互矛盾又... 政治录用是政治系统为了填充体系中的政治角色对社会成员或组织进行的选择与诱导。它主要包括两种政治角色的录用,一种是公民角色的录用;一种是精英角色的录用。政治录用的标准在形式上分为政治标准与专业标准两个类型,二者相互矛盾又缺一不可。对于国家政权来说,政治录用具有保持政治体系的稳定性、提升公民政治素质、社会价值导向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的功能,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延续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政治体系政治录用 政治结构塑造 公民角色 精英角色
下载PDF
智利政治代表性危机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旭飞 《学术探索》 2020年第11期51-59,共9页
智利的政治代表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党派认同度下降、选民对政治制度缺乏信任、投票率降低和社会抗议频发等四个方面。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和中产阶层诉求得不到充分回应,是智利政治代表性危机的社会经济背景。宪法改革迟滞、主要政党代... 智利的政治代表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党派认同度下降、选民对政治制度缺乏信任、投票率降低和社会抗议频发等四个方面。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和中产阶层诉求得不到充分回应,是智利政治代表性危机的社会经济背景。宪法改革迟滞、主要政党代表功能不断弱化、选举制度缺乏政治包容性,是智利政治代表性危机的制度因素。在政治代表性危机背景下,民众的诉求无法通过制度化渠道得到回应和满足,被迫进行制度外抗争,这正是2019年智利爆发大规模社会抗议和骚乱的主要原因。进行政治改革,建立更具回应性的政治制度是智利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 政治制度 政治代表性 社会抗议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violent conflict
17
作者 Vally Koub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8年第3期197-202,共6页
Does climate change lead to violent confli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onnecting climatic conditions to conflict. It finds tha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detected a robust and general effect... Does climate change lead to violent confli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connecting climatic conditions to conflict. It finds tha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detected a robust and general effect from climate to conflict onset. Moreover, there exists scientific agreement that climatic changes can contribute to conflict under some conditions and through certain pathways.In particular, the recent literature offers considerable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climatic changes can lead to conflict in countries and/or regions, which are dependent on agriculture, host politically excluded groups, and have ineffective institution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not only o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ways and contexts in which climatic changes are most likely to increase or exacerbate the risk of conflict but also work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might cause confl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CLIMATE vari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migratio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下载PDF
13世纪蒙古大中军的雪泥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求芝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8,M0004,共11页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中军(蒙古语Yeke qol,音译也客豁勒),作为蒙古大汗直属的护卫部队,是元朝前期统治中枢机构,其中不少将领出身雪泥部(SGnit)。以雪泥部为线索,梳理波斯文史料《史集》《五族谱》,结合汉文、蒙古文史料,可知13世纪大中军...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中军(蒙古语Yeke qol,音译也客豁勒),作为蒙古大汗直属的护卫部队,是元朝前期统治中枢机构,其中不少将领出身雪泥部(SGnit)。以雪泥部为线索,梳理波斯文史料《史集》《五族谱》,结合汉文、蒙古文史料,可知13世纪大中军处于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之中,忽必烈即位后更是另建了怯薛集团。雪泥部族源在史籍中记载的歧异,与其政治地位在不同时期的浮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蒙古 政治制度 族源
原文传递
“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的偏差与纠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麒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在"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具体制度"轻"基本原理"、重"具体比较"轻"总结升华"、重"西方发达国家"轻"发展中国家"以及重"政治学&qu... 在"比较政治制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具体制度"轻"基本原理"、重"具体比较"轻"总结升华"、重"西方发达国家"轻"发展中国家"以及重"政治学"轻"其他学科"等偏差。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认真领会该门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政治制度 教学
下载PDF
近些年来台湾地区的比较政治研究
20
作者 陈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820-831,共12页
得益于众多研究者的集体努力和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同时又伴随着政治家的期许和支持,中国台湾地区的比较政治研究在最近20至30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遍及比较政治和政治制度通论、区域政治研究和国别政治研究各领域。从研究的问题看,台... 得益于众多研究者的集体努力和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同时又伴随着政治家的期许和支持,中国台湾地区的比较政治研究在最近20至30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遍及比较政治和政治制度通论、区域政治研究和国别政治研究各领域。从研究的问题看,台湾的比较政治研究者最为关注、研究最多和成果最集中的有五大问题:半总统制与"双首长制"、选举与公民投票、分立政府与联合内阁、民主与民主化、军事政变与军人政权。这些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实用性很强且常常与复杂的现实政治斗争纠缠在一起;大量采用了所谓小N数的研究方法;能够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合理质疑和推陈出新;注意追踪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并致力于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 比较政治 政治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