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巨刺法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顽固性呃逆100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晶晶 陈英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电针加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联合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电针治疗。结果治... 目的探讨电针、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电针加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联合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65例(65.00%),好转32例(32.00%),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45例(45.00%),好转40例(40.00%),总有效率85.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在同样的治愈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联合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有良好效果,提示采用巨刺法取健侧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可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对脑血管病的恢复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针刺疗法 内关、足三里/巨刺法穴位注射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按摩内关与合谷穴对恶心和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谢立科 卓耀 +3 位作者 张月娟 李波 张明亮 曾自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按摩内关和合谷穴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恶心和呕吐的影响。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发生恶心和呕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摩一侧或双侧内关穴和合谷穴;对照组未进行治疗。结果:在发生恶心患者中,治... 目的:观察按摩内关和合谷穴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恶心和呕吐的影响。方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发生恶心和呕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摩一侧或双侧内关穴和合谷穴;对照组未进行治疗。结果:在发生恶心患者中,治疗组30例中发生呕吐者2例(6.67%);对照组发生呕吐者9例(30.00%),两组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25)。治疗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26.5秒;对照组为45.6秒,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按摩内关和合谷穴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发生的恶心和呕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 内关穴 合谷穴 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3
作者 龚翠兰 董克礼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灸组(C组)、益智+针灸组(D组)各10只,B、C、D 3组分别以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 目的观察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灸组(C组)、益智+针灸组(D组)各10只,B、C、D 3组分别以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造模,A组注射等量的双蒸水,各组分别治疗20 d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果B组较A组的平均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的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过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组比较,D组的潜伏期缩短,过台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健脑颗粒联合针灸能够提高Aβ25-35介导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健脑颗粒 针灸 阿尔茨海默病 AΒ25-35 大鼠 淫羊藿 锁阳 百会穴 内关穴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70
4
作者 付平 贾建平 +1 位作者 朱江 黄建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4-786,共3页
目的:观察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同一穴位时fMRI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内关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老年健康人(正常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进行电针刺激内关穴,同时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被试者脑部的fMRI功能像数... 目的:观察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同一穴位时fMRI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内关穴的作用机制。方法:对老年健康人(正常组)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进行电针刺激内关穴,同时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被试者脑部的fMRI功能像数据,通过SPM99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正常组和AD组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活动图像。结果:正常组两侧额叶及颞叶均被不同程度激活,AD组表现在额叶、颞叶和扣带回、小脑等部位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针刺内关穴对正常组和AD组的脑功能活动激活区域表现不同,说明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针灸效应 脑/生理学
下载PDF
内关、心俞与心脏相关的神经基础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树林 李育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3-35,共3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脏与心俞穴、内关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提示心脏和心俞穴、内关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联系;支配心脏和内关穴的...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脏与心俞穴、内关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提示心脏和心俞穴、内关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联系;支配心脏和内关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此结果为穴位一内脏相关的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支配穴 内关穴 心俞
下载PDF
不同频率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6
作者 卢超 杜俊英 +1 位作者 方剑乔 房军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治疗效果,优化治疗PONV的TEAS频率选择。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组、2 Hz TEAS结...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治疗效果,优化治疗PONV的TEAS频率选择。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组、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和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每组20例(术后常规护理组脱落1例)。各组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常规护理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余3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术后苏醒即刻分别采用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4次。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后0~2 h、2~8 h、8~24 h及24~48 h各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并评估患者PONV严重程度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与术后常规护理组相比,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在术后4个时间段均能明显降低患者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P<0.05),2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与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在术后2 h及2~8 h时间段能显著减轻患者PONV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均P<0.05),术后8 h、术后24 h时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与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组均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均P<0.05)。结论:不同频率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都有一定的治疗效应,2 Hz/100 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治疗效果更明显。2 Hz/100 Hz TEAS与100Hz TEAS结合腕带按压刺激内关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具有术后镇痛效应,2Hz/100Hz TEAS镇痛效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腕带按压 内关 .频率
原文传递
“内关”“神门”“心俞”间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李学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19-821,共3页
目的 :探讨作用相似的腧穴间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 :选用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指标 ,观察“内关”、“神门”、“心俞”单用及合用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内关”、“神门”、“心俞”单用有... 目的 :探讨作用相似的腧穴间是否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 :选用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以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指标 ,观察“内关”、“神门”、“心俞”单用及合用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内关”、“神门”、“心俞”单用有显著疗效 ,且作用相近 ,合用后疗效无显著提高或下降。结论 :作用相似且作用强度相近的腧穴间不易出现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神门穴 心俞穴 针灸效应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6
8
作者 潘路平 杨瑜 +3 位作者 邵瑾 任志伟 郁丽娜 严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于术前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B组于术前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C组于术前及术后均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持续30min。术后当患者切口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3分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补救,并维持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第一次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时间点、术后24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按压次数;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对患者进行静息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口干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对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与术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镇痛 肩关节镜手术 围术期 合谷 内关
原文传递
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周元成 吴新贵 肖贻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针刺组(B组)和非针刺组(C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1d、7d和14d共9个亚组。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针刺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针刺组(B组)和非针刺组(C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1d、7d和14d共9个亚组。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针刺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非针刺组和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予以捆绑固定,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区周围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1d时大鼠脑组织梗死区周围GAP-43的表达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7d和14d时,针刺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值分别为8.990 1±0.0987、5.8161±0.2046,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1.300 2±0.0933、1.3626±0.2166和非针刺组的2.7534±0.0875、1.6165±0.1868(均P<0.01)。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能够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促进其神经功能重塑,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梗死大鼠脑梗死区GAP-43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梗死 足三里 内关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原文传递
针刺百会、内关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陈少仁 高红涛 +4 位作者 茹永刚 姬锋养 王峰 黎敏燕 潘晓蓉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内关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百会及双侧内关穴,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内关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百会及双侧内关穴,每天1次,20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按HDS-R评分进行4级智力评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百会、内关穴可明显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百会穴 内关穴 脑血流量
下载PDF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田岳凤 严洁 +3 位作者 林亚平 易受乡 常小荣 刘健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47-54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针家兔左右侧“内关”穴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心电图 (ECG)监测。 4 0min后恢复灌流 ,再灌注 1小时 ,取静脉血及心肌组织 ,观察血浆内皮素 (... 目的 :探讨“内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针家兔左右侧“内关”穴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心电图 (ECG)监测。 4 0min后恢复灌流 ,再灌注 1小时 ,取静脉血及心肌组织 ,观察血浆内皮素 (ET)及透射电镜下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针刺“内关”组ET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心肌组织损伤轻微 ,肌纤维正常走向 ,少量线粒体空泡变 ,肌丝无明显坏死、溶解。结论 :电针“内关”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内皮素 超微结构 针灸疗法 内关穴
下载PDF
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梦 胡玲 +2 位作者 蔡荣林 吴子建 汪克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及下丘脑室旁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俞组、电针内关组和电针内关加心俞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用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针刺3d后,双极电极记录各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微透析液中NE和DA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频率与幅值均明显升高,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及电针内关加心俞组的脊髓背根神经细束电活动均明显下降,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内关组、电针心俞组比较,电针内关加心俞组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调明显,下丘脑室旁核NE和DA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心俞、内关穴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协调保护效应,其可能作用机制与脊髓背根神经电活动、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俞 神经节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心肌缺血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米智华 高巨 +2 位作者 陈小萍 葛亚丽 卢开信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合谷与内关、足三里与其外侧2寸的非穴位行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介于8~12 mA),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的穴位上贴刺激电极,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统计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地佐辛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分别于术前1 d(T_0),术后4 h(T_1)、8 h(T_2)、24 h(T_3)、48 h(T_4)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简易智能状态(MMSE)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记录T_1~T_4时点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及地佐辛用量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管时HR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T_0比较,T_1、T_2、T_3时,两组患者QoR-40量表总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总评分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总评分(均P<0.05);观察组在T_1时、对照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较T_0时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降低;T_1、T_2、T_3时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MMSE评分(均P<0.05)。T_1、T_2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0%(11/50)、12.0%(6/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原文传递
针刺内关穴对正常人脉率调节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林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23-625,共3页
对 30 4名在校大学生针刺内关穴观察针刺脉率的变化 ,结果具有有效调节作用的共计 1 90例 ,占实验总人数的 6 2 5 %。实验证实针刺内关对脉率的调节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可使脉率快者减慢 ,慢者增快 ;针刺内关对脉率偏快组的减... 对 30 4名在校大学生针刺内关穴观察针刺脉率的变化 ,结果具有有效调节作用的共计 1 90例 ,占实验总人数的 6 2 5 %。实验证实针刺内关对脉率的调节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可使脉率快者减慢 ,慢者增快 ;针刺内关对脉率偏快组的减慢效应大于对脉率偏慢组的增快效应 ,经统计学 χ2 检验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 针灸效应 内关穴 脉率 调节作用
下载PDF
电针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刁利红 杨宗保 +5 位作者 周国祥 陈燕 范丽英 张园园 刘辉 刘书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M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电针组以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结合辨证分型选穴,予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治...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M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电针组以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结合辨证分型选穴,予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心率、血压、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优于药物组75.0%(15/20,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1,P<0.05),电针组较药物组降低明显(均P<0.05);24 h动态心电图示,两组治疗后SMI段压低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P<0.05),且电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对SMI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减低心率和体循环动脉血压、减轻左室后负荷,优于口服复方丹参滴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电针 内关 动态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心经腧穴和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卫东 牟秀霞 +3 位作者 郝喜书 赵晖 袁晓军 耿恩广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94-496,共3页
电针手少阴心经 9穴及内关穴 ,对比观察其对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某些心功能指标的即时影响。结果 :在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 EF、FS方面 ,少冲、右极泉优于内关 ;在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 E/ A方面 ,右极泉、少海优于内关。
关键词 冠心病 针刺疗法 穴位 心经 内关
下载PDF
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海静 罗文政 +2 位作者 梅尚英 袁青 靳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组。药物组29例,服用药物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或帕罗西汀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加用...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组。药物组29例,服用药物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或帕罗西汀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加用阿普唑仑;针刺组29例,针刺主穴取四神针、定神针、内关、神门、三阴交;针药组2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各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各评定1次,以观察疗效;在治疗第2、4、6周末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1次,以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间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针刺组和针药组的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3组间不同时点的TE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得分最低,针药组次之。【结论】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针刺疗法 四神针 定神针 内关 神门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君 唐炜 +4 位作者 郭丰 杨黎明 王剑 傅国强 袁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 d内每天给予足三里、内关、合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频率2 Hz,刺激强度选择患者能耐受的最适宜强度(不超过2 m A)。对照组操作同观察组,但不开启电源。检测术前(TEAS前)及术后12、24、48、72 h各时间点血浆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肠黏膜屏障反应指标内毒素(LPS)含量及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48、72 h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含量降低(均P<0.05);D-乳酸、LP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但对肠道黏膜通透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肠道手术 炎性反应 肠黏膜通透性 内关 足三里 合谷
原文传递
内关、心俞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连登 张宇霞 郑艳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内关、心俞贴敷,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每次3丸,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疗效、24h动态心电图改...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内关、心俞贴敷,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每次3丸,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疗效、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两组24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两组疗效相当。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显著提高患者24h平均心率水平,其改善患者症状与心率水平的程度与心宝丸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吴莱萸 穴位敷贴法 内关 心俞
原文传递
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周明镜 陈日新 +1 位作者 陈明人 李巧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态红外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共纳入心气虚患者74例。在自然状态下采用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TTM)拍摄双前臂内侧红外热像图,图像采集完毕,接受灸感法热敏检测(艾条悬灸内关穴10min)。悬灸结束后记录患者内关穴产生扩...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态红外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共纳入心气虚患者74例。在自然状态下采用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TTM)拍摄双前臂内侧红外热像图,图像采集完毕,接受灸感法热敏检测(艾条悬灸内关穴10min)。悬灸结束后记录患者内关穴产生扩热、透热的例数,然后再进行第2次红外辐射测量,记录艾灸后前臂内侧红外图像变化,比较两种检测法对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态的检测差异。结果:艾灸前患者内关穴区红外辐射强度多数显示高温特征,与患者灸感比较,其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9%,准确性为70.3%。艾灸内关穴区后,发生热敏化的内关穴区产生明显的沿前臂内侧纵向扩散的红外辐射增强区域,与患者灸感比较,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3%,准确性为89.2%。结论:(1)心气虚患者内关穴区热敏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2)艾灸热敏腧穴产生的腧穴扩热、传热的热敏现象,受试者的主观感觉与红外成像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灸法 循经感传 经络穴位探测 内关 心气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