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构诗性语言研究的新体系——评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 |
刘坛茹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2
|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诗化特征 |
宋先红
韦叁叁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
2011 |
0 |
|
3
|
“陌生化”: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翻译 |
肖曼琼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4
|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生存意境 |
朱荣英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6
|
|
5
|
华兹华斯诗歌语言的创新性 |
王春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6
|
以诗性的思考解构现实的困境和人的精神苦难——论巴赫曼小说的批判解构功能 |
张保宁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7
|
论道德教育的“审美之境” |
姜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8
|
70年课程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 |
罗生全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9
|
解析弗罗斯特《未选之路》之诗歌艺术特点 |
陈莉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5
|
|
10
|
科学思潮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变革 |
王泽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论《论语》的语言艺术 |
徐柏青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2
|
焦灼而失落的“洞见”——评保罗·德曼《“结论”: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
徐朝友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小径交错的文学世界——论陈小手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
宋宁刚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为什么是诗性语言?诗性语言之革命性再解读 |
李莹
董明来
|
《符号与传媒》
|
2024 |
0 |
|
15
|
自然——司空图诗歌美学思想的本质 |
曹亚文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6
|
从“发蒙”到“情辞”:作为批评方法的日本江户“诗语” |
何振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重返大地的努力——诗性语言研究 |
马大康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8
|
跨文化视域下的美育价值——中国古典山水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的虚实表现差异比较 |
李春红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19
|
俄国形式主义的“物性”与自我超越 |
唐映雪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24 |
0 |
|
20
|
朝圣者的灵魂:涉险之旅的哲性光辉——郑敏诗歌论 |
霍俊明
连铗
薛振恺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