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油和总二萜含量与柏子仁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瑞海 冯琳 +3 位作者 马欣悦 孙延君 刘书平 贾天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柏子仁含油量和总二萜含量的关系,考察不同炮制法对柏子仁中脂肪油和二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利用石油醚测定脂肪油含量... 目的:建立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柏子仁含油量和总二萜含量的关系,考察不同炮制法对柏子仁中脂肪油和二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柏子仁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利用石油醚测定脂肪油含量,采用蒸、炒、制霜等方法炮制柏子仁。结果:总二萜在0.011 7~0.058 3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RSD0.7%。脂肪油含量和总二萜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度达87%。柏子仁生品经蒸制、炒制后脂肪油和总二萜含量明显增加,制霜后二者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柏子仁中脂肪油和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蒸或炒制后有利于柏子仁中油脂性成分提出;制霜后脂肪油和二萜类成分含量减少,减小了滑肠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二萜类成分 比色法 脂肪油 炮制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系统药理学分析酸枣仁与柏子仁镇静催眠机制的异同 被引量:13
2
作者 邱宇 张泽宇 +1 位作者 张芯 胡霖霖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0-857,共8页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分析酸枣仁与柏子仁镇静催眠机制的异同。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结合酸枣仁与柏子仁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性质,筛选酸枣仁与柏子仁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得到...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分析酸枣仁与柏子仁镇静催眠机制的异同。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结合酸枣仁与柏子仁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性质,筛选酸枣仁与柏子仁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得到的失眠靶点取交集,分别得到两药的镇静催眠靶点。基于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两药的镇静催眠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分析,使用Bioconductor数据库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Bio GPS数据库对镇静催眠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筛选得到酸枣仁镇静催眠成分6个,镇静催眠靶点18个;柏子仁镇静催眠成分8个,镇静催眠靶点30个。其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CHRM1)和γ-氨基丁酸受体亚基α-1(GABRA1)为两药共同靶点。酸枣仁显著性GO生物过程71条,显著性KEGG通路15条;柏子仁显著性GO生物过程21条,显著性KEGG通路15条。两药均涉及γ-氨基丁酸能系统和炎症通路,其中酸枣仁偏重于通过调节儿茶酚胺、5-羟色胺能系统等治疗失眠,柏子仁则偏重于通过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血糖调节、前列腺素调节等)治疗失眠。两药靶器官定位均高富集于脑、心、肝等器官。结论酸枣仁和柏子仁治疗失眠的靶点及通路具有明显差异,将两者配伍使用既可叠加镇静催眠作用,亦可通过不同途径在疗效上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柏子仁 催眠药和镇静药 系统药理学
原文传递
果实种子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枸杞子 枳壳 栀子 柏子仁等6种药材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悦 邓爱平 +10 位作者 方文韬 王庆 王英华 胡蓉 罗光明 杨元 王娟 郑玉光 郭兰萍 黄璐琦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介绍果实及种子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枸杞子、枳壳、栀子、柏子仁等6种果实及种子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结果:介绍了枸杞子、枳壳、栀... 目的:介绍果实及种子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制订的方法及依据。方法:以枸杞子、枳壳、栀子、柏子仁等6种果实及种子类药材为例,对其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进行介绍,总结出该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结果:介绍了枸杞子、枳壳、栀子、柏子仁、桃仁、酸枣仁6种果实及种子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并总结了果实及种子类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结论:果实及种子类药材在共性划分(基原、产地、部位)规格基础上,主要按照直径(圆球形)、单位质量内个体数、饱满度、色泽、均匀度、破碎率等划分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及种子类药材 商品规格 枸杞子 枳壳 栀子 柏子仁 桃仁 酸枣仁
下载PDF
柏子仁抗焦虑作用评价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征奎 宁二娟 +1 位作者 王学方 李晓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2期2540-2544,共5页
目的探索柏子仁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柏子仁高、中、低剂量组(400、200和100 mg·kg^(-1)),地西泮阳性药物组(1 mg·kg^(-1)),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造模21 d,造模第2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目的探索柏子仁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柏子仁高、中、低剂量组(400、200和100 mg·kg^(-1)),地西泮阳性药物组(1 mg·kg^(-1)),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造模21 d,造模第2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孔板实验和明暗箱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然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柏子仁给药组对各个模型组小鼠行为学(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孔板实验和明暗箱实验)改善明显(P<0.05),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低剂量和中剂量柏子仁给药组,对各个模型组小鼠的行为学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的GABA水平明显增加,而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柏子仁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组织GABA的水平和降低Glu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抗焦虑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 作用机制
下载PDF
16种植物挥发油对柏子仁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考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婷 姜丹 +2 位作者 常晓茜 华国栋 刘春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36,共5页
目的:从16种植物(香茅、香叶、松节、山苍子、薄荷、干姜、丁香、姜黄、红花椒、肉桂、罗勒、迷迭香、青花椒、竹叶花椒、八角茴香、肉豆蔻)挥发油中筛选出对黄曲霉菌生长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植物挥发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柏子仁药材... 目的:从16种植物(香茅、香叶、松节、山苍子、薄荷、干姜、丁香、姜黄、红花椒、肉桂、罗勒、迷迭香、青花椒、竹叶花椒、八角茴香、肉豆蔻)挥发油中筛选出对黄曲霉菌生长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植物挥发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柏子仁药材表面分离得到黄曲霉菌,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6种植物挥发油,采用滤纸片熏蒸后测定黄曲霉菌的菌落直径,对16种植物挥发油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采用性状、显微及DNA条形码鉴定的方法从柏子仁药材上成功分离了黄曲霉菌,上述16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2.93%,0.05%,0.37%,76.07%,0.34%,0.15%,50.05%,8.51%,1.43%,58.20%,0.07%,2.60%,8.73%,100.00%,52.62%,0.07%。结论:16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竹叶花椒挥发油、山苍子挥发油、肉桂挥发油的抑菌效果较好,可为柏子仁生长储藏过程中防治黄曲霉菌的污染提供参考,并为植物挥发油作为中药仓储过程中的抑菌剂提供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黄曲霉菌 抑菌率 柏子仁 药材仓储 竹叶花椒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中国市场柏子仁真菌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震营 王玲娜 张永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 中药柏子仁在采收、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中,受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霉变,滋生产毒真菌或致病真菌,甚至产生真菌毒素,影响临床用药安全。2020年版《中国药典》限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最高标准。然而,对于柏子仁药材上的真菌污染状况鲜有研究,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因此,该文基于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利用ITS序列扩增子技术分析了我国市场上27批市售柏子仁的真菌分布及多样性。从中共鉴定出10门,35纲,93目,193科,336属,372种真菌。其中曲霉属、链格孢属占主要优势,有20批样本检测出黄曲霉菌,10批样本检测出构巢曲霉菌,且所有样本均检测出烟曲霉和黑曲霉等潜在致病真菌。经多样性分析,甘肃省所采样本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高,山东省所采样本所含真菌物种数量最多,广西所采样本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且物种数最少。大部分样品中检测出了不同程度的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寄生曲霉等致病真菌。该研究从柏子仁产业链的最后环节市场上系统调查了我国柏子仁真菌污染状况,明确了柏子仁真菌尤其是产毒真菌分布,为柏子仁中真菌污染的靶向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污染真菌 ITS扩增子测序 市场
原文传递
傅里叶自去卷积红外光谱法应用于柏子仁及其伪品柏树籽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晔 陈彬 +1 位作者 寿佳妮 程存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及评价柏子仁及其伪品柏树籽的方法。方法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ATR-FTIR)法测定及分析了柏子仁及柏树籽的红外光谱,并运用傅里叶自去卷积(FSD)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柏子仁及其伪品的红外吸...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及评价柏子仁及其伪品柏树籽的方法。方法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HATR-FTIR)法测定及分析了柏子仁及柏树籽的红外光谱,并运用傅里叶自去卷积(FSD)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柏子仁及其伪品的红外吸收峰强有一些区别,而FSD变换后的图谱可以更明显地加以鉴别。结论使用HATR-FTIR结合FSD应用于柏子仁及其伪品柏树籽进行快速鉴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柏树籽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自去卷积
下载PDF
柏子仁采收、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及其真菌群落分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震营 王浩南 +4 位作者 张照宇 玄静 李敏 李哲 张永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1,共7页
为分析柏子仁采收、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及真菌群落分布,寻找影响柏子仁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该研究收集不同成熟时期(球果未破裂时期、破裂初期、完全破裂时期)、不同加工时期(晾晒前、晾晒2 d、晾晒7 d、脱种鳞前后、... 为分析柏子仁采收、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及真菌群落分布,寻找影响柏子仁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该研究收集不同成熟时期(球果未破裂时期、破裂初期、完全破裂时期)、不同加工时期(晾晒前、晾晒2 d、晾晒7 d、脱种鳞前后、去皮前后、色选后1 d、色选后7 d)的相关样品,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方法鉴定样本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采用HPLC-MS/MS测定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含量。结果表明,柏子仁采收阶段,从球果未破裂至完全破裂,仅种鳞、种皮2个部位检出黄曲霉毒素且种鳞只包含黄曲霉毒素G_(2),种皮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_(1)。晾晒阶段,随着晾晒时间延长,种鳞开始同时检出黄曲霉毒素B_(1)、G_(2),种皮检出黄曲霉毒素B1,种仁开始检出低含量的黄曲霉毒素B_(1)。后续加工过程种仁黄曲霉毒素含量上升幅度较小。真菌检测方面,采收期种仁没有检测到黄曲霉菌,晾晒期、加工期均鉴定出黄曲霉菌,其中晾晒期种皮部位含量较高。总之,柏子仁应在完全成熟后尽快采收,晾晒环节是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关键环节。建议建设阳光房或类似设置,其他过程应规范操作,保持周边环境卫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采收 加工 黄曲霉毒素 真菌群落
原文传递
基于HPLC研究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与风险分析
9
作者 王娟弟 李敏 +5 位作者 张明童 李欣 郭晓霞 马潇 李冬华 刘蕊 《海峡药学》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基于HPLC研究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并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柏子仁的用药安全。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 18(4.6×250 mm 5μm)为色谱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检测,以甲醇∶乙腈∶水(35∶10∶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 目的基于HPLC研究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并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柏子仁的用药安全。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 18(4.6×250 mm 5μm)为色谱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检测,以甲醇∶乙腈∶水(35∶10∶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40℃;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B 1、B 2、G 1、G 2分别在0.35~20.8μg·L^(-1)、0.13~7.6μg·L^(-1)、0.36~21.6μg·L^(-1)、0.13~7.6μ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曲霉毒素B 1、B 2、G 1、G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6%、83.46%、87.84%、86.58%,相对偏差分别为2.9%、3.6%、3.6%、4.7%。23批柏子仁中有14批检出黄曲霉毒素B 1和总量,残留量分别在1~4μg·kg^(-1)和1~5μg·kg^(-1)之间,均符合规定,但检出率高达61%,存在安全隐患。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方便,能有效评价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警示柏子仁易受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需加强柏子仁监管力度和不定期的专项抽检,降低安全风险,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高效液相色谱 光化学衍生 黄曲霉毒素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电子感官技术考察柏子仁变质前后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震营 徐靓 +5 位作者 吴翠 徐博 李卓俊 宋平平 王慧君 巢志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9-137,共9页
目的:分析柏子仁在贮藏过程中经历虫蛀、酸败等变质现象前后的品质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及电子鼻、电子舌等电子感官技术对正常、虫蛀、氧化酸败、水解酸败4种类型的柏子仁药材进行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柏子仁在贮藏过程中经历虫蛀、酸败等变质现象前后的品质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及电子鼻、电子舌等电子感官技术对正常、虫蛀、氧化酸败、水解酸败4种类型的柏子仁药材进行挥发性成分、气味、滋味的测定。通过检索质谱库和人工比对鉴定挥发性成分,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传感器的响应值来确定气味和滋味,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样品变质前后的差异性。结果:柏子仁样品中共鉴定出85个化合物。与正常样品比较,水解酸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减少5个,虫蛀和氧化酸败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数量分别增加1、21个,种类上以醛类和酸类成分为主。其中氧化酸败样品中正己酸、己醛、丙酸的含量较正常样品明显提高,相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11.49%、10.21%、7.52%,成为酸败现象的关键指标。电子鼻分析认为W1W、W2W和W1S传感器对应的气味成分差异明显。电子舌分析认为变质后药材的酸味响应值普遍增大。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后认为虫蛀样品在挥发性成分、气味和滋味方面与正常样品相比变化较小,而酸败后的样品变化较大,尤其是氧化酸败样品。结论:对于柏子仁来说,自然条件下12个月贮藏引起的氧化酸败对质量的影响最大,为了保证柏子仁质量,应该主要从防止氧化酸败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 电子鼻 电子舌 虫蛀 酸败
原文传递
柏子仁贮存现状及质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玥 杨琦 +2 位作者 高琛 罗鸣 金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765-768,共4页
柏子仁为临床常用的中药,许多以柏子仁为原料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柏子仁本身具有油质丰富的特点,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其质量容易受到影响。在中药房仓储中常出现泛油、虫蛀、霉变和黄曲霉毒素... 柏子仁为临床常用的中药,许多以柏子仁为原料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柏子仁本身具有油质丰富的特点,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其质量容易受到影响。在中药房仓储中常出现泛油、虫蛀、霉变和黄曲霉毒素超标等质量问题,导致其品质下降,甚至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此,柏子仁在贮存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亟待解决。该文综述了柏子仁的贮存方法、贮存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柏子仁药材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药房仓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贮存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婷 姜丹 +5 位作者 胡小松 常晓茜 许贞 巩颖 华国栋 刘春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00-2105,共6页
为了分析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揭示其表面真菌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收集了河南、山东、香港3个地区的柏子仁药材,对其进行DNA抽提,并对DNA中ITS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质检合格后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上Miseq... 为了分析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揭示其表面真菌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收集了河南、山东、香港3个地区的柏子仁药材,对其进行DNA抽提,并对DNA中ITS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质检合格后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上Miseq测序,得到序列OTU聚类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三个地区的柏子仁样品肉眼均观察不到微生物群落,测序结果显示其表面微生物群落均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7份柏子仁样品得到345947条有效序列,划分为267个OTU聚类,分3门,18纲,40目,82科,120属,191种真菌。在属水平上,曲霉属丰度占比最高,达到(93.36±6.01)%,为优势菌属。7份样品均被黄曲霉菌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14.58%、15.98%、17.64%、16.44%、0.97%、23.39%、18.86%。除5号样品筛曲霉丰度占比较高,其余6份样品均以黑曲霉、烟曲霉以及黄曲霉为核心菌群。通过分析不同产地柏子仁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充分了解了柏子仁表面真菌的情况,为黄曲霉菌的污染及其毒素污染进行早期的风险预警奠定基础,为柏子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柏子仁 黄曲霉菌 真菌 多样性
原文传递
柏子仁提取液对小鼠生发作用研究
13
作者 于阳 崔新刚 +2 位作者 崔海洋 张兴超 孙雅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24期9-13,65,共6页
目的:观察柏子仁提取液的生发作用,证明其生发效果,研究其用量与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脱毛模型,分组不同剂量给药,对生长周期记录,对毛发生长进行评分,记录毛均长、毛均重。结果:低剂量组各个生发效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 目的:观察柏子仁提取液的生发作用,证明其生发效果,研究其用量与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脱毛模型,分组不同剂量给药,对生长周期记录,对毛发生长进行评分,记录毛均长、毛均重。结果:低剂量组各个生发效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生发效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相似或略优异些(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其会提前进入毛发生长期,并延长生长时间,毛发长度及重量也有显著增加,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生发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似或略有不同(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较,其会略延后进入毛发生长期,并缩短生长时间,毛发长度及重量也会有所增加(P<0.05);但与中剂量组比较,个别生发效果不良,其皮肤维持白色时间和体毛生长评分均略有降低(P<0.05)。结论:柏子仁提取液对毛发生长有一定作用,但浓度不同其效果不同,中剂量组有促进毛发生长作用,高剂量组有抑制毛发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仁 小鼠 生发效果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21种中药饮片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17
14
作者 尹宁宁 周黎明 +1 位作者 刘军田 胡乃合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11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对21种中药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含量测定,了解中药饮片的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碘衍生法进行含量测定,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以甲醇-乙腈-水(33∶12... 目的:对21种中药饮片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含量测定,了解中药饮片的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碘衍生法进行含量测定,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以甲醇-乙腈-水(33∶12∶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λex=360 nm,发射波长λem=450 nm。以0.05%碘溶液为衍生溶液,衍生化泵流速为0.3 mL/min,衍生化温度为70℃。结果:21种中药饮片中,只有胖大海、酸枣仁、大枣、全蝎、淡豆豉、牛蒡子、千金子7个品种未检出黄曲霉毒素;4批柏子仁、6批薏苡仁全部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3批柏子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出法定标准限量,不合格率75%;2批薏苡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出法定标准限量,不合格率33%。桃仁、陈皮等其余12个品种亦检出黄曲霉毒素,但含量未超出法定标准限度。结论:虽然黄曲霉毒素检测成本较高,但为保证用药安全、减少用药风险,对中药饮片进行合理的黄曲霉毒素监督检测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黄曲霉毒素 免疫亲和色谱柱 柱后碘衍生法 荧光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柏子仁 薏苡仁
下载PDF
柏子仁及其炮制品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倪红辉 吴育 +3 位作者 符映均 彭晓清 张硕 王陈可汗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究生柏子仁及柏子仁霜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制造小鼠便秘模型,采用粪便含水量测定和小肠推进率验证小鼠便秘模型。利用16SrDNA宏基因组测序对便秘小鼠粪便中的菌群进行分析,研究生柏子仁、柏子... 目的:探究生柏子仁及柏子仁霜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制造小鼠便秘模型,采用粪便含水量测定和小肠推进率验证小鼠便秘模型。利用16SrDNA宏基因组测序对便秘小鼠粪便中的菌群进行分析,研究生柏子仁、柏子仁霜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生柏子仁组和柏子仁霜组对肠道菌群丰度产生影响,菌群科、属、种水平上相对丰度皆有差异。与模型组比较,生柏子仁组及柏子仁霜组菌种差异性均比较大的4种菌种是Candidatus_Saccharimonas、Enterorhabdus、Muribaculum、Ruminococcaceae_UCG-004。结论:生柏子仁和柏子仁霜缓解便秘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柏子仁 柏子仁霜 便秘 小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肠道菌群的柏子仁脂肪油改善Aβ_(25-35)诱导小鼠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梦楠 曹兵 +5 位作者 冯敖梓 郭彭莉 刘萌 张宇涵 李孟 郑晓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046-4059,共14页
研究柏子仁脂肪油(Platycladi Semen oil,SP)对Aβ_(25-35)诱导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提供理论依据。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部注射200μmol·L-1Aβ_(... 研究柏子仁脂肪油(Platycladi Semen oil,SP)对Aβ_(25-35)诱导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提供理论依据。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部注射200μmol·L-1Aβ_(25-35)溶液,0.15μL·g^(-1))、阳性药多奈哌齐组(10 mg·kg^(-1))及柏子仁脂肪油低、高剂量(0.5、1 mL·kg^(-1))组。探究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元损伤、Aβ1-42/Aβ1-40、p-Tau、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免疫细胞及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鞘氨醇-1-磷酸受体5(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5,S1PR5)通路相关蛋白或mRNA水平。接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SP中的成分,并通过网络药理学、肠道菌群(gut mircrobiota,GM)16S rDNA测序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SP干预AD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SP可改善Aβ_(25-35)诱导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降低脑内Aβ1-42/Aβ1-40、p-Tau、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水平,并维持小鼠机体免疫细胞和GM的稳态。网络药理学和GM测序分析显示,SP对AD的治疗作用与鞘脂通路相关。同时,(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是SP中含量最高的2种成分,与SPHK1和S1PR5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因此,推测S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SPHK1/S1P/S1PR5通路来发挥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从而改善Aβ_(25-35)诱导小鼠的脑损伤;并且(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可能是SP发挥抗AD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柏子仁脂肪油 肠道菌群 网络药理学 SPHK1/S1P/S1PR5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安神药对柏子仁-酸枣仁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胜男 文婷 卢金清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对传统药对柏子仁-酸枣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探讨其挥发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单因素考察来确定最佳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柏子仁-酸枣仁药对的挥发性成分和... 目的:对传统药对柏子仁-酸枣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探讨其挥发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单因素考察来确定最佳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柏子仁-酸枣仁药对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柏子仁-酸枣仁药对中分离出80个峰,并鉴定了其中71种挥发性成分。结论:柏子仁-酸枣仁药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组成为萜烯类、醇类和烷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安神药对 柏子仁-酸枣仁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