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PF4、VEGF、HIF-1α及L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永华 许海涛 +2 位作者 刘小君 刘良田 李阳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脂蛋白(a)[Lp(a)]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2月年本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脂蛋白(a)[Lp(a)]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2月年本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102例、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51例、HCC患者37例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186例,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中Lp(a)浓度,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PF4、HIF-1a和VEGF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F4、VEGF、HIF-1α和Lp(a)浓度在HCC组明显高于CHB、LC和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5~15.916,P<0.001~0.05),且Ⅲ期HCC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51~19.086,P<0.001~0.05),CHB、LC和HC组血清PF4、VEGF及HIF-1α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1~0.892,P>0.05);LC组Lp(a)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6~9.452,P<0.05),且Ⅲ级LC明显低于Ⅰ级和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5~6.067,P<0.05)。结论 PF4、VEGF、HIF-1α和Lp(a)浓度在HCC血清中明显增高,且随临床分期/级越大,浓度增幅越高,可作为临床HCC诊断及分期依据;Lp(a)浓度LC组明显降低,可作为LC诊断及与HCC鉴别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乏氧诱导因子-1Α 脂蛋白A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及aFGF、PF4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慧杰 唐强 +4 位作者 朱路文 叶涛 李季 颜培宇 王艳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后脑组织微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血小板第4因子(PF4)蛋白表达影响。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及假手术组。参照Longa线栓法制备永久的局灶性脑缺血模...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后脑组织微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血小板第4因子(PF4)蛋白表达影响。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及假手术组。参照Longa线栓法制备永久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针刺组应用头穴丛刺针法,康复组应用跑台训练,针康组应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电镜观察各时间点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微血管内皮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aFGF及PF4蛋白表达。结果:微血管内皮超微结构:术后3天,针刺组、康复组及针康组可见整个管腔内充满内皮细胞,管周水肿程度减轻,但针康组的效果较好;术后7天时,针康组内皮细胞增殖明显,微血管内膜平整,管腔无狭窄,而针刺组和康复组微血管内膜较针康组欠平整,微血管管腔狭窄;术后14天时,针康组微血管基膜是完整的,且内皮细胞基本恢复正常,而针刺组及康复组微血管基膜稍显不完整。aFGF及PF4蛋白表达:术后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aF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PF4蛋白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7天、14天,较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aFGF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PF4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针康法通过上调缺血脑组织aFGF,下调PF4蛋白表达,降低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第4因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F4、β-TG和LP-PLA2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宗锋 沈薇薇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血小板因子4(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浓度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46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正常妊娠组。比较2组PF4、β-TG、LP...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血小板因子4(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浓度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46例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为正常妊娠组。比较2组PF4、β-TG、LP-PLA2浓度水平差异,并研究GDM患者外周血PF4、β-TG、LP-PLA2浓度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结果GDM患者外周血PF4、β-TG、LP-PLA2浓度、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GDM患者外周血PF4、β-TG、LP-PLA2浓度水平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9、0.441、0.438、0.543、0.578、0.457,P<0.05),与PT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6、-0.416、-0.455,P<0.05);PF4、β-TG、LP-PLA2是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结论PF4、β-TG、LP-PLA2可能是GDM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新标志物,亦可能是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检测PF4、β-TG、LP-PLA2可能对监测病情、指导临床医生积极防治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小板因子4 Β-血小板球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血小板第四因子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华 任宏轩 伍治平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9期2948-2950,共3页
血小板因子4是由活化的血小板α颗粒分泌的趋化因子,属于CXC4家族,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属于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内... 血小板因子4是由活化的血小板α颗粒分泌的趋化因子,属于CXC4家族,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属于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内皮的增殖;削弱p21的下调,抑制内皮细胞分裂、增殖;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防止新生血管向周围组织的蔓延等,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因子4 肿瘤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PF-4促进脑胶质瘤细胞Ca^(2+)内流的实验观察
5
作者 曹春光 谢方民 +2 位作者 杨明锋 郑修启 姬广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741-74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PF-4)对脑胶质瘤细胞Ca2+内流的影响。方法脑胶质瘤细胞U251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900 ng/ml、1200 ng/ml、1500 ng/ml的PF-4,继续培养24 h。利用LSCM测定经Fluo-3标记的脑胶质瘤... 目的探讨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PF-4)对脑胶质瘤细胞Ca2+内流的影响。方法脑胶质瘤细胞U251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900 ng/ml、1200 ng/ml、1500 ng/ml的PF-4,继续培养24 h。利用LSCM测定经Fluo-3标记的脑胶质瘤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对照组脑胶质瘤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为24.21±2.36;实验组脑胶质瘤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分别为39.35±3.31,52.39±3.26,65.56±2.8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P<0.05。结论PF-4对脑胶质瘤细胞Ca2+内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血小板因子-4 Ca2+内流
下载PDF
血小板因子-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曹春光 谢方民 +2 位作者 杨明峰 郑修启 姬广福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PF-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900ng/ml、1200ng/ml、1500ng/ml的PF-4。采用MTT比色法测定OD值;利用LSCM测定经Fluo-3标记的脑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 目的探讨PF-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900ng/ml、1200ng/ml、1500ng/ml的PF-4。采用MTT比色法测定OD值;利用LSCM测定经Fluo-3标记的脑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结果1.对照组OD值为0.261±0.016;实验组OD值分别为0.210±0.008、0.193±0.010、0.162±0.019。经Student-Newman-Keul法比较,P<0.05。2.对照组脑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为24.21±2.36;实验组脑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荧光强度分别为39.35±3.31、52.39±3.26、65.56±2.8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差异P<0.05。结论PF-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细胞增殖 血小板因子-4
下载PDF
一种合成人血小板因子4基因的简便有效方法(英文)
7
作者 吴晓萍 苏志坚 +4 位作者 郑青 吴思娴 许华 赵文 李校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用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合成hPF4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hPF4基因的序列,用touch-down PCR的方法合成hPF4基因,将合成的基因片断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hPF4,并将之转化... 目的:用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合成hPF4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hPF4基因的序列,用touch-down PCR的方法合成hPF4基因,将合成的基因片断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hPF4,并将之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由谷胱甘肽转移酶和hPF4组成的融合蛋白。结果:用touch-down PCR的方法成功合成了hPF4基因。融合蛋白形成包含体,表达量约为全菌体蛋白的30%。结论:Touch-down PCR方法可作为合成其它目的基因的简便有效方法。BL21(DE3)/pGEX-4T-1表达系统能高效表达合成的hPF4基因,为下一步hPF4的纯化与生物学活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因子4 基因合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9
8
作者 雷迁 陈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57-460,共4页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 血小板因子4 抗原抗体复合物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浆血小板因子4及β凝血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京凤 杨媛华 庞宝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浆血小板因子4(PF4)及B凝血球蛋白(β-T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1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50例缓...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浆血小板因子4(PF4)及B凝血球蛋白(β-T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1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50例缓解期患者为缓解组,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相关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浆PF4、β-TG水平,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对各组患者的PF4及β-T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PF4、β-TG、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加重组、缓解组、对照组间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急性加重组、缓解组、对照组血浆PF4和β-TG水平分别为2.28、2.01、1.57μg /L和2.32、1.85、1.29μg /L,急性加重组均高于其他2组(均P〈0.05);3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96±67)×10。/L、(194±50)×10^9/L、(190±48)×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急性加重组患者血浆PF4与β-TG水平均高于中度及重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4与β-TG水平呈正相关(P〈0.01),PF4及β-TG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和氧分压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异常血小板活化,PF4和β-TG水平的增高可作为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判断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血小板因子4 β凝血球蛋白 血小板活化 疾病严重 程度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黏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霞 田凤石 +5 位作者 张秀泉 赵明 雒容 杨军 张宏 王金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发病早期至 1周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 ICAM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 s VCAM 1 )、D 二聚体 ( D D)、血小板第 4因子 (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 AMI患者发...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发病早期至 1周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s ICAM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 s VCAM 1 )、D 二聚体 ( D D)、血小板第 4因子 (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 AMI患者发病 2 4小时和 1周时的血清 s ICAM 1、s VCAM 1、D D、PF4并与健康对照组 3 0例比较。结果 :AMI患者于发病 2 4小时及 1周时 s ICAM 1、s VCAM 1、D D、PF4〔发病 2 4小时分别( 42 0 .97± 1 2 8.83 )μg/L ,( 51 .4 4± 1 4.83 )μg/L ,( 3 57.93± 1 47.0 9)μg/L和 ( 6.1 0± 1 .54 ) mg/L ;发病 1周时分别为 ( 40 4 .96± 1 1 5.2 2 ) μg/L,( 48.0 1± 1 7.2 4 ) μg/L,( 3 81 .1 2± 1 63 .0 0 ) μg/L和 ( 6.3 3± 2 .1 9)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 1 80 .70± 3 2 .0 7)μg/L,( 1 3 .3 1± 1 2 .81 )μg/L ,( 84 .0 0± 2 6.99)μg/L和 ( 3 .0 7± 1 .3 4) mg/L ,P均 <0 .0 1〕。AMI组于发病 2 4小时及 1周时 s ICAM 1与 s VCAM 1均具有正相关性 ( P均 <0 .0 1 ) ,PF4与 s ICAM 1、s VCAM 1、D D间亦具有正相关性 ( P均 <0 .0 1 ) ,而 D D与 s ICAM 1、s VCAM 1间均无相关性 ( P均 >0 .0 5)。结论 :AMI从发病早期至 1周内 s ICAM 1、s 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D-二聚 血小板第4因子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β-血小板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辛蓓玮 顾伟鹰 +2 位作者 时扣荣 刘娟 侯晓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清PF4、CD62P、β-TG水平及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大脑中动脉PSV、Vm、PI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PSV、Vm快于对照组,P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F4、CD62P和β-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清PF4、CD62P和β-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6)两者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方麝香注射液 高压氧 治疗结果 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β血小板球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丹 周治平 余丹 《医学综述》 2012年第6期819-821,共3页
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的改变、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成分的释放。近年来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第4因子、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可溶性P选择素等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小板活化包括血小板形态的改变、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成分的释放。近年来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第4因子、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可溶性P选择素等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活化指标物可引导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预后情况及治疗反应。监测血小板活化指标物可辅助于抗栓治疗,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第四因子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P选择素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高压电烧伤大鼠血小板流变行为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庆富 李勇 +2 位作者 冯建科 徐彦粉 屠丽红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数、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以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电伤组、生理盐水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60只。以左前肢近心端... 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数、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因子4(PF-4)的影响以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电伤组、生理盐水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60只。以左前肢近心端外侧为电流入口,右后肢近心端外侧为电流出口,单纯电伤组、生理盐水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用调压器及实验变压器造成入口和出口处各1 cm×1 cm的高压电烧伤创面;假伤组大鼠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伤后2 min,生理盐水组大鼠按2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组大鼠按2×104 U/kg腹腔注射10 g/L乌司他丁。伤前15 min及伤后5 min、1 h、2 h、4 h、8 h,每组各取10只大鼠,经心脏采血5~7 mL,取0.05 mL制成活血涂片,观察血小板聚集数;其余血样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β-TG和PF-4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NK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结果(1)伤前15 min,假伤组、单纯电伤组、生理盐水组、乌司他丁组大鼠血小板聚集数相近,分别为(5.9±1.2)、(5.8±1.2)、(5.9±1.3)、(5.9±1.1)个(P值均大于0.05)。伤后5 min、1 h、2 h、4 h、8 h,单纯电伤组大鼠血小板聚集数分别为(57.2±16.3)、(59.1±16.9)、(60.8±20.6)、(83.6±24.9)、(83.4±30.3)个,较假伤组的(6.0±1.3)、(6.0±1.4)、(5.9±1.4)、(5.7±1.1)、(5.8±1.3)个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01);乌司他丁组大鼠血小板聚集数分别为(29.6±7.4)、(31.9±10.1)、(35.0±14.2)、(43.0±13.6)、(35.2±11.1)个,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的(58.3±16.1)、(63.9±18.0)、(60.8±17.7)、(74.2±23.0)、(82.3±21.9)个(P值均小于0.001)。假伤组大鼠组内各时相点血小板聚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微循环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因子4 β血小板球蛋白 乌司他丁
原文传递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血小板第4因子对体外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黏附特性和趋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桥川 李云涛 +7 位作者 孟恒星 王亚非 万长春 李新 葛薇 李茜 韩俊领 邱录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养第7、10、14天检测CD34+细胞扩增倍数、集落形成能力、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总黏附性、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加入SDF-1的实验组CD34+细胞及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②加入SDF-1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的表达,加入PF4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CD54的表达,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或PF4均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总黏附性;③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率,但导致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降低;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在扩增体系中同时加入SDF-1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和PF4能够上调部分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外扩增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相关功能的不利影响,维持扩增的HSPC的归巢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脐带血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小板第4因子 体外扩增 黏附特性 趋化功能
下载PDF
高压氧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β-TG及PF4的表达对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符惠芳 刘炫君 +5 位作者 杨国帅 余丹 王良 程启慧 肖成业 孙荣道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9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及血小板第Ⅳ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的表达对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高压氧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及血小板第Ⅳ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的表达对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入院后除常规治疗外,辅以高压氧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中β-TG及PF4的表达及治疗后的变化;采用Spearman法分析β-TG及PF4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β-TG及PF4的表达显著升高,实验组用高压氧治疗后,血浆β-TG及PF4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血浆中β-TG及PF4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r=0.564,P<0.05;r=0.33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β-TG及PF4的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高压氧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β-TG及PF4的表达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第Ⅳ因子 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早期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血小板PAC-1、CD62P阳性率和血清血小板因子4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国瑜 周广喜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表达的差异,并对传统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和炎症趋化因子血小板因子4(plateletfactor4,PF4)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表达的差异,并对传统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和炎症趋化因子血小板因子4(plateletfactor4,PF4)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45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和30例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PAC-1、CD62P阳性率以及血清PF4浓度,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PAC-1、CD62P阳性率和PF4浓度分别为(63.21±9.78)%、(55.91±8.17)%和(30.55±15.56)ng/ml,显著高于脑小血管病组的(40.65±17.42)%、(36.49±14.60)%和(12.59±5.57)ng/m/(P均=0.000),而后者仍高于对照组的(13.55±3.14)%、(9.00±2.32)%和(4.95±2.82)ng/ml(P均=0.000)。PAC-1、CD62P阳性率和PF4浓度在脑小血管病各亚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脑白质疏松合并腔隙性梗死组[(47.72±15.52)%、(43.75±12.54)%和(13.96±5.23)ng/nl]和单纯腔隙性梗死组[(49.87±14.65)%、(43.98±10.55)%和(14.41±5.53)ng/ml]显著高于单纯脑白质疏松组[(24.44±8.45)%、(21.74±7.19)%和(9.40±4.99)ng/m1](P分别为0.000、0.000和0.013),而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分别为0.658、0.952和0.858)。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PAC-1与CD62P阳性率显著相关(r=0.964,P=0.000),且血清PF4浓度分别与PAC-1(r=0.846,P=0.000)和c062P(r=0.857,P=0.000)阳性率均呈直线相关。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与CD62P表达呈线性相关,并且与PF4浓度变化一致,提示血小板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该机制在不同病变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P-选择素 血小板因子4 卒中 脑缺血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福硕 黄凌瑾 +2 位作者 王锷 林国强 罗万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0-796,共7页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探索HIT发病及其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连续的315例心脏手术病例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HIT抗体、血小板因子4(p...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探索HIT发病及其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连续的315例心脏手术病例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HIT抗体、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按4Ts评分诊断HIT。按性别、年龄、病种等分别统计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IT发生率3.5%(11/315),HIT抗体阳性率36.5%(115/315)。其中冠心病患者HIT发生率(17.1%)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1.9%,P<0.05)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0.8%,P<0.0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51.7%)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30.5%,P<0.05),心脏瓣膜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高于冠心病患者(14.6%,P<0.05)。HIT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4%)高于非HIT患者(10.5%,P<0.05)。Logistic回归示HIT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IT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和体外循环。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HIT发生率较低,但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应警惕HIT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因子4 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血小板因子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小平 石岳坚 +4 位作者 郑翠苹 翁珊珊 范玉芳 陈月苗 周文锦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2期2035-2037,207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因子4(serum platelet factor 4,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M患者120例为研究... 目的探究血清血小板因子4(serum platelet factor 4,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M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共4个疗程,根据治疗结束后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分为反应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检查及PF4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指标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经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共88例(73.33%),反应组与对照组在ISS分级、Del17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应组β2微球蛋白、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841、2.430,均P<0.05),反应组PF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55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水平β2微球蛋白是治疗反应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62,P=0.005),低水平PF4是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7,P=0.001);PF4及β2微球蛋白预测治疗反应性的最佳截点分别为>736.293 ng/L,≤3.597 mg/dL,其AUC分别为0.874、0.756,PF4显著优于β2微球蛋白(Z=2.097,P=0.036);PF4具有较好的特异度,β2微球蛋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均P<0.05)。结论PF4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CD治疗的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最佳截点为>736.29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因子4 沙利度胺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血浆β-TG、PF4和外周血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红丽 汪晶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6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外周血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的8... 目的探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外周血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的88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β-TG、PF4及S-100B蛋白表达水平及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β-TG、PF4和外周血S-100B蛋白表达水平,分析β-TG、PF4和外周血S-100B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β-TG、PF4、S-100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β-TG、PF4、S-100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TG、PF4及S-100B蛋白高水平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低水平表达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92、21.160、4.682,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NIHSS评分高、β-TG高水平、PF4高水平、S-100B蛋白高水平、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不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β-TG、PF4及S-100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β-TG、PF4及S-100B蛋白参与血栓形成过程,表达水平越高者预后越差。因此,临床需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血小板球蛋白 血小板第4因子 S-100B蛋白 急性脑梗死 表达情况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SZ-95亲和色谱纯化人血小板第4因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益明 何杨 +2 位作者 沈文红 许卫东 阮长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用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从人血小板破碎液中纯化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方法将单克隆抗体SZ 95 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凝胶连接成亲和色谱柱SZ 95 IgG Sepharose 4B ,人血小板破碎液经此亲和色谱柱上样后 ,经洗脱获得PF4 ... 目的用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从人血小板破碎液中纯化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方法将单克隆抗体SZ 95 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凝胶连接成亲和色谱柱SZ 95 IgG Sepharose 4B ,人血小板破碎液经此亲和色谱柱上样后 ,经洗脱获得PF4 ,采用 15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 ,用点印迹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SZ 95 Sepharose 4B亲和色谱柱的偶联率为 72 % ,每 1ml(约 1× 10 9个血小板 )血小板破碎液中可以纯化到PF4 18μg ,其相对分子量约为 12kD ,经点印迹显示与单抗SZ 95反应显带。结论用SZ 95 Sepharose 4B亲和色谱柱纯化的PF4产品得率高、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亲和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