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敏 吕丽 +2 位作者 陆继辉 张美娟 李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6期6218-6219,共2页
目的:探讨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诱导剂ADP(终浓度3μmol/L)、PAF(终浓度7.2 nmol/L)、AA(终浓度0.35 mmol/L)分别激发血小板聚集,观察炒紫苏子醇... 目的:探讨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诱导剂ADP(终浓度3μmol/L)、PAF(终浓度7.2 nmol/L)、AA(终浓度0.35 mmol/L)分别激发血小板聚集,观察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炒紫苏子醇提取物体外能抑制由ADP、PAF和AA激发的兔血小板聚集,并表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对PAF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有更强的抑制作用,80mg/L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于ADP和AA激发的兔血小板聚集,640 mg/L炒紫苏子醇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紫苏子/药理学 血小板聚集/药物作用 腺苷二磷酸/药理学 花生四烯酸/药理学 血小板活化因子/药理学
下载PDF
银杏内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卫平 楼凤昌 《药学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82-87,共6页
综述了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用高效液相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法和薄层色谱法对银杏内酯进行分离与检测。银杏内酯类化合物作为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高度专属性拮抗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银杏内酯B作用最强... 综述了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用高效液相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法和薄层色谱法对银杏内酯进行分离与检测。银杏内酯类化合物作为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高度专属性拮抗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银杏内酯B作用最强,临床上已用于治疗中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休克和血液透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化学结构 检测 血小板活化因子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