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耀光 李伟杰 +3 位作者 苏伟强 林辉斌 陈虹 温琼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侵袭性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作为感染组,依据病原菌性质分为真菌组42例和细菌组58例...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侵袭性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作为感染组,依据病原菌性质分为真菌组42例和细菌组58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3)β-D-葡聚糖水平(G试验),ROC曲线分析血浆及BALF的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浆、BALF的G试验情况。结果:真菌组患者血浆、BALF的G试验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和细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ALF的G试验以10 ng/L为临界值时,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6.83%、89.73%、84.59%;血浆G试验以20 ng/L为临界值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47%、91.68%、84.43%;两者联合时,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92%、96.41%、93.28%。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比较,BALF的G试验<血浆G试验<两者联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及BALF的G试验水平变化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具有更为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1-3)β-D-葡聚糖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诊断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在早产儿真菌感染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何依绮 傅万海 +1 位作者 游楚明 覃晓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5823-5825,共3页
目的:了解1,3-β-D葡聚糖在早产儿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NICU住院的早产儿35例作为观察组,选用真菌药物治疗动态检测1,3-β-D葡聚糖,评价其对抗真菌药物疗效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了解1,3-β-D葡聚糖在早产儿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NICU住院的早产儿35例作为观察组,选用真菌药物治疗动态检测1,3-β-D葡聚糖,评价其对抗真菌药物疗效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302.1±103.5)pg/ml,对照组为(165.2±10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1)。7天治疗后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界值为15pg/ml时,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即诊断的误诊率与漏诊率之和最小,说明本研究结果15pg/ml为最佳阳性界值。结论:项目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得到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还可以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减轻患儿未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的负荷及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避免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 3-β-D葡聚糖 侵袭性真菌感染 早产 G试验
原文传递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余鹏举 黄媛媛 +1 位作者 江满杰 陈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鼻部疾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真菌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46例(非真菌性鼻窦炎组)。分别...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鼻部疾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真菌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46例(非真菌性鼻窦炎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1-3-β-D葡聚糖的变化,以评估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在真菌性鼻窦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实验组术前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8.3±3.2 vs 2.5±3.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4,P<0.05);实验组术后血浆1-3-β-D葡聚糖平均值显著低于实验组术前平均值(2.8±2.6 vs 18.3±3.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7,P<0.0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84.8%。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真菌性鼻窦炎具有快速、可靠等优点,有较高的敏感性。血浆1-3-β-D葡聚糖亦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该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性 诊断 敏感性 特异性 血浆13-β-D葡聚糖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在不同证据级别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鑫强 陈慧敏 +6 位作者 刘素玲 凌勇 叶龙 赵越 陈晓丽 周典蓉 李正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分析(1,3)-β-D-葡聚糖实验(G实验)在不同证据级别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病例信息,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人口学资料、肺穿刺组织病理结果、呼吸道标本(... 目的分析(1,3)-β-D-葡聚糖实验(G实验)在不同证据级别的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患者病例信息,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人口学资料、肺穿刺组织病理结果、呼吸道标本(痰、纤支镜冲洗液、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G实验结果。根据病理和培养的结果分为3组:病理+培养双阳性组、单培养阳性组、单病理阳性组。结果最后纳入分析的病例76例,男性46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59±21岁。分组结果为:单病理阳性组39例(41.5%),病理+培养双阳性组10例(10.6%),单培养阳性组45例(47.9%)。3组的G实验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9.34,P=0.036),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调整为0.0125后,双阳性组的G实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病理阳性组(χ^2=9.06,P1=0.004),G实验的中位值也是双阳性组最高(249.30pg/ml)。呼吸道标本培养最常见的是烟曲霉36例(占61.02%),其次是黄曲霉12例(占20.34%),但不同曲霉感染其G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H=4.021,P=0.403)。结论病理阳性的侵袭性肺曲霉患者其G实验的结果不一定高,最好结合培养结果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实验 侵袭性肺曲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家光 蒋忠胜 +5 位作者 温小凤 李敏基 张鹏 陈念 柯柳 蒙达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128-5130,51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 )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4月-2014年7月174例 AIDS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为临床确诊合并播散...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 )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4月-2014年7月174例 AIDS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为临床确诊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对照组92例为无机会性感染,运用M 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98.0 pg/ml和24.0 pg/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最佳诊断值为75 pg/m l ,曲线下面积(A U C )为0.843(95% C I 0.784~0.903,P<0.05),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40%、84.80%、81.30%和78.79%。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最佳诊断值为75 p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3)-β-D葡聚糖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艾滋病 诊断
原文传递
真菌培养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许丽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评价真菌培养、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D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疑似DFI患者G试验检测结果、不同部位真菌培养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准,对比上述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诊断DFI的价值。结果 ... 目的评价真菌培养、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D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疑似DFI患者G试验检测结果、不同部位真菌培养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准,对比上述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诊断DFI的价值。结果 105例疑似DFI患者确诊96例,G试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72.92%,真菌培养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6.46%,联合G试验和真菌培养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3.75%。一致性检验提示,G试验与临床综合诊断Kappa=0.502,真菌培养与临床综合诊断Kappa=0.618,联合检测Kappa=0.735。G试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诊断DFI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01%、70.28%、0.725;83.25%、71.02%、0.803;89.15%、76.32%、0.922。结论真菌培养和G试验对DFI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与临床综合诊断均有较好一致性,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DFI灵敏度、准确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培养 血浆(1-3)-β-D葡聚糖 深部真菌感染 真菌 感染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春玉 王红 +5 位作者 任爱民 杜琨 胡岚 李世荣 文燕 张淑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11月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174例,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排除深部真菌组、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应用MB-80微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11月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174例,根据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排除深部真菌组、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检测各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153.4±37.0)pg/mL,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为(54.6±8.6)pg/mL,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3.4,P<0.01);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深部真菌感染,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3组间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明显高于排除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以20 pg/mL为诊断阈值,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1%、87.5%、61.9%、52.1%、91.2%,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最佳诊断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13)-β—D-葡聚糖 深部真菌感染 诊断研究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对AIDS合并CM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8
作者 涂文瑶 何娟 +2 位作者 龙海 吴君 梁跃东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367-13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贵阳市公共卫生...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66例AIDS合并CM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1年内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10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头痛、发热、呕吐及意识障碍),头颅影像学检查、入院时实验室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外周血血红蛋白、外周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PCT、脑脊液葡萄糖、脑脊液氯化物及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培养、脑脊液涂片、血液隐球菌培养、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及抗真菌治疗后第一次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DS合并CM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预测AIDS合并CM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CT、CD4+T淋巴细胞、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是AIDS合并CM患者死亡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浓度血浆(1-3)-β-D葡聚糖是AIDS合并CM患者独立死亡危险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抗真菌治疗前血浆(1-3)-β-D葡聚糖为65.63pg/mL时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787,95%CI 0.665~0.91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0.0%和62.5%,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对AIDS合并CM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当血浆(1-3)-β-D葡聚糖>65.63pg/mL提示患者死亡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隐球菌性脑膜炎 血浆(1-3)-β-D葡聚糖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