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植物源农药对红花指管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谷清义 刘林东 +5 位作者 宋海洋 段鸿斌 张耀洲 叶润 孙伟 乔新荣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4种植物源农药对红花指管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以50%吡蚜酮WG为对照药剂,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0.6%苦参碱AS、1.5%除虫菊素EW、6.0%鱼藤酮ME、半夏乙醇提取物4种植物源农药对红花... 【目的】通过测定4种植物源农药对红花指管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以50%吡蚜酮WG为对照药剂,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0.6%苦参碱AS、1.5%除虫菊素EW、6.0%鱼藤酮ME、半夏乙醇提取物4种植物源农药对红花指管蚜的室内毒力,并采用叶片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药后3 d,0.6%苦参碱AS、1.5%除虫菊素EW、6.0%鱼藤酮ME和半夏乙醇提取物的LC50分别为0.016、6.653、9.173和30.931 mg/L,对照药剂50%吡蚜酮WG的LC50为24.786 mg/L,0.6%苦参碱AS、1.5%除虫菊素EW、6.0%鱼藤酮ME的毒力显著高于对照药剂(P<0.05)。0.6%苦参碱AS 400倍液在药后1、7 d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6.81%和96.39%,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1.5%除虫菊素EW 150倍液和6.0%鱼藤酮ME 500倍液在药后7 d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8.84%和88.37%,与对照药剂50%吡蚜酮WG 750倍液的87.29%防效相当。【结论】在红花指管蚜发生高峰期可选用0.6%苦参碱AS进行防治,后期可选用1.5%除虫菊素EW或6.0%鱼藤酮ME,3种植物源药剂可推广应用于红花指管蚜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红花指管蚜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下载PDF
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及毒饵的制备与防治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洪宜聪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揭示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强度,探寻制备诱杀黄脊竹蝗成虫新型毒饵的方法,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5种植物源农药混合制备毒饵,并进行诱杀黄脊竹蝗成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黄脊竹蝗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1%苦参·... 为揭示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强度,探寻制备诱杀黄脊竹蝗成虫新型毒饵的方法,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5种植物源农药混合制备毒饵,并进行诱杀黄脊竹蝗成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黄脊竹蝗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对黄脊竹蝗跳蝻和成虫的LC 50依次为1.527、0.856、1.931、0.927、1.602 mg/L和1.767、0.957、2.176、1.126、1.825 mg/L;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水溶液可代替人尿作为引诱剂,其最佳浓度配比为70、80和90 g/L,5种植物源农药可代替化学药剂作为胃毒剂,胃毒剂与引诱剂的体积比: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均为1∶3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20,0.5%藜芦碱可溶液为1∶15。本研究提出的毒饵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大量诱杀黄脊竹蝗成虫,可为黄脊竹蝗的无公害防治乃至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脊竹蝗 植物源农药 毒饵 制备 诱杀效果
下载PDF
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健韬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斑蛾 毛竹 植物源农药 防治效果 福建省南平
下载PDF
10种植物提取物对葡萄根腐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安丽 谷晓杰 +3 位作者 何晓婷 郝晓娟 杨春 曹挥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95-2198,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植物提取物对葡萄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高的植物提取物进行梯度试验和毒力分析,旨在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作用的植物资源,同时为葡萄根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植物提取物对葡萄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活性,并对抑菌活性较高的植物提取物进行梯度试验和毒力分析,旨在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作用的植物资源,同时为葡萄根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96 h后,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八角茴香、厚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均在85%以上,其EC50值分别为0.4879,0.2682,0.2473 mg/mL。表明丁香、八角、厚朴提取物中含有葡萄根腐病的抑菌物质,这3种植物提取物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腐病 植物源杀菌剂 丁香 八角 厚朴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新型博落回植物源农药——硫酸血根碱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洋 段鹏 金旻琦 《世界农药》 CAS 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
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博落回提取物的理化性质、毒性、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应用效果以及登记情况。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博落回提取物 血根碱 杀虫剂
下载PDF
2种植物源农药烟雾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春枝 洪宜聪 +3 位作者 郭宝宝 沈彩霞 黄健韬 郑双全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2期34-42,共9页
为试验喷烟施放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应用浓度及药剂用量,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的灰竹林中开展喷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4 d,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 为试验喷烟施放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应用浓度及药剂用量,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的灰竹林中开展喷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4 d,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2种农药对黄脊竹蝗成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86.7%,最佳应用浓度配比均为农药与烟雾剂的容积比为1∶7,药剂最佳用量分别为900 mL/hm^(2)和1050 mL/hm^(2)。喷烟施放2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成虫的致死作用强、防治效果佳,可在生产中用于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黄脊竹蝗 灰竹 食叶害虫 防治效果 福建省三明市
下载PDF
春季金银木蚜虫防控试验
7
作者 缴丽莉 白素辉 +1 位作者 朱迎新 刘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3-24,34,共3页
该文研究了2种植物源药剂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AS)1000倍液,在春季日平均温度15℃和20℃时,对金银木蚜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达到15℃时,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药液防治金银木蚜虫效果相对较好,药... 该文研究了2种植物源药剂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AS)1000倍液,在春季日平均温度15℃和20℃时,对金银木蚜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达到15℃时,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药液防治金银木蚜虫效果相对较好,药效持续时间相对长。春季对金银木蚜虫防控,较好的控制了金银木蚜虫干母蚜种群数量,降低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木 金银木蚜虫 植物源药剂 防控前移
下载PDF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于忻滢 张国良 +2 位作者 范松 黄志炜 张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23-129,共7页
真菌病害是植物主要病害之一,传统化学农药的滥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植物源农药常用活性提取物的结构表征,常用的溶剂提取法、超声-微波辅助提... 真菌病害是植物主要病害之一,传统化学农药的滥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植物源农药常用活性提取物的结构表征,常用的溶剂提取法、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等提取方式以及活性成分对于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改变其膜通透性等抑菌机理,并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生物功能和生态化学功能尚未被充分研究;如何降低单个化合物的提取成本;如何进行有效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活性成分提取 结构表征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邓志勇 邓业成 阳振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678-681,共4页
植物源农药因其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随着各地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大量发现,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日益完善,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出楝素乳油、鱼藤酮... 植物源农药因其低毒、低残留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随着各地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大量发现,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日益完善,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出楝素乳油、鱼藤酮乳油、苦参碱粉剂等多种商品化制剂,但在间接开发上,还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资源调查 有效成分 应用
下载PDF
6种植物源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12
10
作者 洪宜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127,共4页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松丽毒蛾的有效植物源农药,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等6种植物源农药,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开展室...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松丽毒蛾的有效植物源农药,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等6种植物源农药,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开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均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参试药剂以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的杀虫作用最强,0.5%藜芦碱可溶液的杀虫作用较弱;点滴法测定结果,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1.652、4.137、6.256、3.919、1.602和3.256 mg/L;参试6种植物源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均有理想的致死作用,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松丽毒蛾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丽毒蛾 植物源农药 毒力测定 毒力指数 致死中浓度
下载PDF
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林间药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洪宜聪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6-44,105,共10页
为明确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的最佳林间配比度和用药量,掌握低空施药技术,在福建省沙县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喷雾和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农药的林间喷雾,药后4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林间配比度为:1.3%苦参碱可... 为明确6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波纹杂毛虫的最佳林间配比度和用药量,掌握低空施药技术,在福建省沙县马尾松林建立试验区,开展林间喷雾和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农药的林间喷雾,药后4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林间配比度为:1.3%苦参碱可溶液剂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3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和0.6%印楝素乳油均为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液为800倍液。2种农药喷烟后3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与烟雾剂最佳配比度均为1∶9。参试的6种植物源农药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波纹杂毛虫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杂毛虫 马尾松 植物源农药 生物多样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5种植物源农药防治松丽毒蛾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启其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研究植物源农药及浓度对松丽毒蛾的林间防治效果,于2019年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的马尾松林分设立试验区,选用0.6%印楝素乳油等5种植物源农药开展林间喷雾防治松丽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 d,5种药剂对松丽毒蛾幼虫表现出较... 为研究植物源农药及浓度对松丽毒蛾的林间防治效果,于2019年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的马尾松林分设立试验区,选用0.6%印楝素乳油等5种植物源农药开展林间喷雾防治松丽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 d,5种药剂对松丽毒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效果,0.6%印楝素乳油、4%鱼藤酮乳油、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1.1%、91.3%、91.7%、92.0%和92.6%,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6%印楝素乳油和4%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100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3%苦参碱可溶液1300倍液,在生产防治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丽毒蛾 马尾松 植物源农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大蒜素对番茄叶霉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东齐 许向阳 +2 位作者 姜景彬 王窦逗 李景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
研究大蒜素对番茄生产上叶霉菌主流生理小种1.2.3.4以及2014年新发现生理小种2.5、2.4.5和1.2.3.4.9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首先制备大蒜素抽提母液,采用定硫法对其中的大蒜素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当溶液中滴加... 研究大蒜素对番茄生产上叶霉菌主流生理小种1.2.3.4以及2014年新发现生理小种2.5、2.4.5和1.2.3.4.9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首先制备大蒜素抽提母液,采用定硫法对其中的大蒜素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当溶液中滴加4 m L浓硝酸、溶液p H值为2.0时能够更为准确地测得大蒜素的含量,试验测得大蒜素含量为0.5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蒜素对4个叶霉菌生理小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离体叶片上的病害预防试验以及苗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当大蒜素剂量>25μL/m L时,其对叶霉菌生理小种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其中对1.2.3.4的抑制率最高,对1.2.3.4.9的抑制率最低,对其他2个生理小种的抑制率差异不显著。当大蒜素剂量<7.5μL/m L时,其对4个生理小种孢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1.2.3.4.9的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对1.2.3.4的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当大蒜素剂量为125μL/m L时,其对叶霉菌4个生理小种在离体叶片上的预防效果均超过95%。苗期药效试验表明,在相等剂量下,大蒜素对叶霉菌的防治效果高于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说明大蒜素是一种可以替代化学药剂防治叶霉病的有效抑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 生理小种 大蒜素 抑制率 防治效果 抑菌物质 植物源农药
下载PDF
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和PVY的抗病毒作用
14
作者 高倩 孙振琪 +3 位作者 赵凯 赵梓晔 赵星月 赵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54-159,共6页
采用芦苇、沙葱、洋葱提取物和蛇床子素对芜菁花叶病毒(tunip mosaic virus, Tu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进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钝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预防试验中,洋葱提... 采用芦苇、沙葱、洋葱提取物和蛇床子素对芜菁花叶病毒(tunip mosaic virus, Tu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进行预防作用、治疗作用、钝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预防试验中,洋葱提取物的预防效果较好,接种的6株植物中仅有1株发病。蛇床子、沙葱提取物接种的6株植物中有3株发病。在治疗试验中,沙葱、洋葱、芦苇提取物和蛇床子素接种的6株植物,均有3株发病。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TuMV均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其中蛇床子素的钝化作用最强,钝化TuMV后的植株发病率仅为16.67%,低于对照宁南霉素。4种植物源提取物对PVY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发病株数均高于对照组宁南霉素处理的发病株数。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发植物源农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PVY TUMV 植物源农药
下载PDF
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对甘蓝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
15
作者 顾兴波 范文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为评估植物源农药对甘蓝蚜的毒力和防效,科学指导蔬菜用药,选取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10%印楝素ME对甘蓝蚜毒力作用最强,LC50依次为1.5%除虫菊素EW 0.100 2 mg/L>5%阿维菌素EC 0.059 7 mg... 为评估植物源农药对甘蓝蚜的毒力和防效,科学指导蔬菜用药,选取3种常用植物源农药,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10%印楝素ME对甘蓝蚜毒力作用最强,LC50依次为1.5%除虫菊素EW 0.100 2 mg/L>5%阿维菌素EC 0.059 7 mg/L>10%印楝素ME 0.031 7 mg/L。防效试验结果:10%印楝素ME 2 000倍液在药后3 d达到最高,校正防效为91.15%;5%阿维菌素EC 2 000倍液在药后3 d达到最高,校正防效为90.20%;1.5%除虫菊素EW 1 500倍液在药后7 d达到最高,校正防效为84.18%。结论:3种植物源农药都表现出一定的毒力强度和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参考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甘蓝蚜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下载PDF
环秩毒蛾生物学特性及3种植物源农药的室内效果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文 《武夷科学》 202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环秩毒蛾Olene dudgeoni(Swinhoe)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测定3种植物源农药对2~3龄幼虫的室内毒杀作用。结果表明,环秩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上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第1代发生在5—9月,第2代...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环秩毒蛾Olene dudgeoni(Swinhoe)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测定3种植物源农药对2~3龄幼虫的室内毒杀作用。结果表明,环秩毒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上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第1代发生在5—9月,第2代发生在8—12月,第3代(越冬代)发生在12—翌年6月。1~3龄幼虫以叶下表皮或果皮为食,3龄后取食全叶,5龄老熟幼虫吐丝缀合2~4片叶结茧化蛹。雌成虫平均产卵量305粒。供试的1.2%烟碱·苦参碱乳油、1.3%苦参碱可溶液剂和4%鱼藤酮乳油3种植物源药剂对2~3龄环秩毒蛾幼虫都有较好的毒杀作用,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室内毒杀效果最好,其500、1000和1500倍稀释液,施药后1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2%、71.9%和58.4%,药后3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1%、83.1%和71.8%。研究结果可为环秩毒蛾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秩毒蛾 生物学特性 植物源农药 室内药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