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吉隆白垩纪末期浮游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年代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万晓樵 丁林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5,共7页
西藏吉隆县宗卓组顶部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 ,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G .gansseri带的上部至A .mayaroensis带的下部 ,年龄值在 6 8— 70Ma之间。据江孜至吉隆一带地层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对比 ,认为特提斯 喜马拉雅北... 西藏吉隆县宗卓组顶部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 ,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G .gansseri带的上部至A .mayaroensis带的下部 ,年龄值在 6 8— 70Ma之间。据江孜至吉隆一带地层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对比 ,认为特提斯 喜马拉雅北亚带的半深水至远洋环境是在康潘晚期至白垩纪末期由东向西逐步结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白垩纪末期 西藏吉隆 时代
下载PDF
南海南部NS93-5柱样揭示的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量:22
2
作者 涂霞 郑范 陈木宏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4期36-44,共9页
由南海南部海区NS93 - 5柱样的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和浮游有孔虫分析结果获得的古环境参数 ,揭示了距今 1 90ka以来南部海区受西太平洋热带水的影响 ,以及南沙海区表层水和苏禄海变性水的变化历史 ;在末次盛冰期碳酸盐含量较低 ,... 由南海南部海区NS93 - 5柱样的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和浮游有孔虫分析结果获得的古环境参数 ,揭示了距今 1 90ka以来南部海区受西太平洋热带水的影响 ,以及南沙海区表层水和苏禄海变性水的变化历史 ;在末次盛冰期碳酸盐含量较低 ,但是碳酸盐含量的最低值出现在氧同位素 4期 ;表层水体的含氧量呈现为间冰期大于冰期 ,而古生产力的变化则为冰期大于间冰期 ;依据氧同位素和浮游有孔虫特征分析结果 ,建立了南部海区距今 1 90ka以来的古气候演变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区 古海洋环境 古气候 晚第四纪
下载PDF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关系定量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学杰 陈芳 +1 位作者 陈超云 郭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南海西部 4°~ 18°N ,10 8 5~ 115°E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 ,从陆架至深海盆区 ,随着水深增加 ,底栖有孔虫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浮游有孔虫在上陆坡区水深 2 0 0~ 2 0 0 0m处最丰富 ,向浅水和深水方向 ... 南海西部 4°~ 18°N ,10 8 5~ 115°E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 ,从陆架至深海盆区 ,随着水深增加 ,底栖有孔虫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浮游有孔虫在上陆坡区水深 2 0 0~ 2 0 0 0m处最丰富 ,向浅水和深水方向 ,其丰度均下降 ,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 (P)与水深 (D)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在陆架区和陆坡-深海盆区 ,两者关系完全不同 :在陆架区随水深增加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明显增大 ,而在陆坡 -深海盆区 ,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定量拟合水深小于 2 0 0m的陆架区 ,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满足关系式 :lnD =0 0 2 1P +3 2 0 8;而在水深大于 2 0 0m的陆坡 -深海盆区 ,两者满足D =- 5 2 6 3P +5 2 10 5 2。这主要是由于陆架区随水深增加 ,浮游有孔虫增加 ,但水深大于 2 0 0m后 ,碳酸盐的溶解起主要作用 ,浮游有孔虫比底栖有孔虫更易于溶解 ,造成其含量随水深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海盆 陆架区 水深 南海 底栖有孔虫 海西 深海 丰度 负相关
下载PDF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浮游有孔虫年代地层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新宇 谢金有 +1 位作者 张伙兰 何卫军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记录了渐新世以来数千至上万米的海相地层,作者依据研究区钻井中获得的丰富的浮游有孔虫等微体古生物资料,结合ODP184航次、2004年国际地质年代表等国内外几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莺琼盆地24个浮游有孔虫分带,讨...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记录了渐新世以来数千至上万米的海相地层,作者依据研究区钻井中获得的丰富的浮游有孔虫等微体古生物资料,结合ODP184航次、2004年国际地质年代表等国内外几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莺琼盆地24个浮游有孔虫分带,讨论了渐新世以来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的时代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生物地层事件古近纪 新近纪 莺琼盆地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演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保华 赵泉鸿 +2 位作者 陈民本 翦知湣 汪品先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对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 ,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 (0 - 80 0 ka BP)存在 δ1 8O11期 (约 40 0 ka BP)开始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 Globigerinarubescens较高... 通过对南沙海区 1795 7和 1795 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 ,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 (0 - 80 0 ka BP)存在 δ1 8O11期 (约 40 0 ka BP)开始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 Globigerinarubescens较高相对丰度 ,δ1 8O5 e期 (约 12 0 ka BP)的粉红色 Globigerinoides ruber绝灭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大量出现 ,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左旋型分子绝对优势开始 ,和 δ1 8O4/ 5期界线附近 (约 80 ka BP)的 Globo-quadrina conglomerata绝灭等三次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南沙与南海北部及西北太平洋等海区的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对比表明 :南沙海区在 40 0 ka BP开始海水温跃层相对较深 ;至 δ1 8O5 e期时 ,受西北太平洋中层水加强的影响、南沙海水温跃层变浅 ;在 δ1 8O5 e至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演化 古海洋环境 晚第四纪 南沙
下载PDF
Evolu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Evidence from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被引量:15
6
作者 LI TieGang SUN RongTao +3 位作者 ZHANG DeYu LIU ZhenXia LI Qing JIANG B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5期725-735,共11页
The evolution and variation history of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wa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census data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auna, together with oxygen and carbon is... The evolution and variation history of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wa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census data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auna, together with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records of mixed layer dweller G. ruber and thermocline dweller N. dutertrei in piston core CSH1 and core DGKS9603 collected separately from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and the Kuroshio dominated are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vanished in the lowstand period during 40―24 cal ka BP, while the Kuroshio still flowed across the Okinawa Trough, arousing strong upwelling in the northern Trough. Meanwhile, the influence of freshwater greatly increased in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as the broad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emerged. The freshwater reached its maximum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when the upwelling obviously weakened for the lowest sea-level and the depression of the Kuroshio. The modern Tsushima warm current began its development since 16 cal ka BP, and the impact of the Kuroshio increased in the middle and north- ern Okinawa Trough synchronously during the deglaciation and gradually evolved as the main water source of the Tsushima current. The modern Tsushima current finally formed at about 8.5 cal ka BP, since then the circulation structure has been relatively stable. The water of the modern Tsushima cur- rent primarily came from the Kuroshio axis. A short-term wiggle of the current occurred at about 3 cal ka BP, probably for the influences from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inter monsoon and the depression of the Kuroshio. The cold water masses greatly strengthened during the wig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ushima warm current KUROSHIO late Quaternary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OKINAWA TROUGH
原文传递
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郑范 李前裕 +4 位作者 陈木宏 邵磊 乔培军 成鑫荣 向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4-542,549,共10页
对湄公河口外MD01-2392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并采用FP-12E转换函数、MAT现代类比法及温跃层转换函数的计算,结合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南海南部晚更新世近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特征.发现冰期MIS12、MIS8、MIS2-4冬季表层水温明... 对湄公河口外MD01-2392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并采用FP-12E转换函数、MAT现代类比法及温跃层转换函数的计算,结合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南海南部晚更新世近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特征.发现冰期MIS12、MIS8、MIS2-4冬季表层水温明显高出相邻的间冰期,特别是间冰期MIS9、MIS5、MIS1表层水温都较低.温跃层在MIS5与MIS1最浅,MIS9其次.主要表现在浮游有孔虫深层高营养种的含量增高,表明上升流增强.间冰期的低水温很可能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影响所致,当然表层盐度由于多雨而降低也可能影响到间冰期的水温估算.冰期时较高的表层水温,喜暖高盐型次表层种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的大量繁殖,说明冰期时南部海区受来自北部强冬季风的制约使上升流活动减弱,海平面降低后与邻区通道的关闭也造成水体置换明显减弱,可能有淡水盖层发育,最终导致上层海水分层增强和冬季表层水温保持相对较高.晚更新世时期的南海南部由于冰期低海平面造成半封闭的海盆环境和季风变化,是影响其浮游有孔虫对冰期旋回响应与北部和开放大洋不同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冰期旋回 浮游有孔虫 古水温 季风 南海 MD01-2392孔
下载PDF
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6
8
作者 向荣 陈木宏 +3 位作者 张兰兰 陆钧 陈忠 古森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2004年9月采自南海北部海区19个站位4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该区秋季现代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秋季现代浮游有孔虫以热带暖水群落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浮游有孔... 对2004年9月采自南海北部海区19个站位4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该区秋季现代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秋季现代浮游有孔虫以热带暖水群落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浮游有孔虫的丰度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浅层水种G.sacculifer和G.ruber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近岸带;N.dutertre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外陆架和陆坡区域;G.menardi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域;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两水种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相似性,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在越南岸外站位其含量远高出区域其他站位.研究认为,南海北部秋季水体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初级生产力和水深的共同制约,高初级生产力水平下浮游有孔虫的丰度明显要高,水深则对中深层水种G.menardii、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南海北部秋季温跃层的温盐结构对中层水种N.dutertrei、G.glutinata、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暖涡水体对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和组成也有明显影响,位于暖涡中心区的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增高,特征属种G.sacculifer的含量明显高出周边站位.P.obliquiloculata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北部黑潮分支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浮游拖网 浮游有孔虫 暖涡 海洋学
原文传递
中更新世转型时期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演化特征——ODP1146站浮游有孔虫稳定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海粟 党皓文 翦知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6-327,共12页
文章以南海北部ODP1146站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次表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结合该站位浮游及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分析中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演化。1.2 Ma以来ODP... 文章以南海北部ODP1146站沉积物岩芯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次表层水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结合该站位浮游及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分析中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结构的演化。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壳体δ^18O的变化可分3个阶段:1)1.2~0.9 Ma,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较小、主导周期为41 ka斜率周期;2)0.9~0.6 Ma,冰期旋回变化幅度逐渐增强、100 ka偏心率周期开始强化;3)0.6 Ma以来,冰期旋回呈现稳定且幅度较大的100 ka周期变化。0.9 Ma以来南海北部上层海水δ^18O的冰期旋回变幅增强,可能反映东亚冬季风在0.9 Ma之后显著强化。其中,表层水体δ^18O只在冰期变幅增强,P.obliquiloculata所反映的次表层水体δ^18O的变化幅度在冰期和间冰期都显著增强。约0.9 Ma浮游和底栖有孔虫δ^18O的100 ka周期几乎同时显现;但在0.9~0.6 Ma时期P.obliquiloculata的δ^18O偏心率周期更为显著、斜率周期的强度也更高。因此,冰期旋回周期转型及幅度变化两方面的证据共同反映温跃层结构演化在南海北部中更新世转型(MPT)气候转变过程中的特殊性。1.2 Ma以来ODP1146站P.obliquiloculata的δ^13C在0.02 Ma、0.49 Ma和0.99 Ma左右呈明显的碳重值,同时表层种-次表层种之间的δ^13C差值减小到近于0,可以解读为碳重值事件期间南海北部生产力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温跃层 浮游有孔虫 同位素 南海北部
原文传递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中更新世过渡期的古海洋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海燕 翦知湣 成鑫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80,共10页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上部约25m样品中所舍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和鉴定,结合转换函数及稳定同住素分析,揭示了第四纪近1.6Ma以来冰期旋回中赤道西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为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上部约25m样品中所舍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和鉴定,结合转换函数及稳定同住素分析,揭示了第四纪近1.6Ma以来冰期旋回中赤道西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为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动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冬季表层海水温度在第四纪的冰期旋回中变化幅度超过了5℃,而温跃层深度自1.6Ma以来有所变浅,进一步论证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通过时暖池区和南海及赤道东太平洋的比较,发现南海南部和暖池的海水在第四纪具有较好的连通性,而南海北部则受季风控制影响较大;同时,赤道东、西太平洋及南海,自1.6Ma以采温跃层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浅。研究中发现中更新世过渡期(MPT)在许多古海洋学指标中都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以此为界,对0~0.9和0.9~1.6Ma两个时间段的暖池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表层与次表层种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差值与地球轨道参数ETP分别作交叉频谱分析,结果显示暖池在响应全球气候转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低纬特有的热带气候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表层海水温度 温跃层深度 中更新世过渡期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的古水温及古盐度意义——以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沉积记录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萍 方念乔 胡超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以东北印度洋的两支岩心为研究对象,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获得浮游有孔虫壳体Globigerinoidesruber的δ18O。研究表明,利用壳体δ18O计算表层海水温度必须充分考虑盐度效应的影响,在近岸的边缘海,盐度影响甚至大于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SST... 以东北印度洋的两支岩心为研究对象,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获得浮游有孔虫壳体Globigerinoidesruber的δ18O。研究表明,利用壳体δ18O计算表层海水温度必须充分考虑盐度效应的影响,在近岸的边缘海,盐度影响甚至大于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SSTMg/Ca与SSTδ18O的关系以及海水背景值δ18OW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出了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各时期较准确的海水盐度值。结果表明,冰期盐度高而间冰期盐度低,且冰期时南北盐度梯度明显小于间冰期是该区显著的盐度分布和变化特征,这是特定的地理位置受南亚季风带来的蒸发—降水—淡水输入等诸多因素控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壳体 北印度洋 沉积记录 氧同位素 古盐度 古水温 同位素质谱仪 表层海水温度 Δ^18O Δ^18O 盐度效应 海水盐度 变化特征 盐度分布 盐度梯度 地理位置 间冰期 边缘海 背景值 SST 多因素 计算 近岸 降水
下载PDF
渐新世/中新世分界的地层学事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前裕 郑范 刘传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4,共8页
介绍渐新世/中新世分界面(即古近纪/新近纪分界面)附近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事件及其新年龄。2004年国际地层年代表确定该分界面位于第58长偏心率周期弱振幅处,古地磁事件C6Cn.2n底面,经天文调谐后的年龄为23.03 Ma。发生在该界... 介绍渐新世/中新世分界面(即古近纪/新近纪分界面)附近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事件及其新年龄。2004年国际地层年代表确定该分界面位于第58长偏心率周期弱振幅处,古地磁事件C6Cn.2n底面,经天文调谐后的年龄为23.03 Ma。发生在该界面附近的生物地层学事件主要是浮游有孔虫Paragloborotalia kugleri的始现面(22.96 Ma)和钙质超微化石Sphenolithus delphix的末现面(23.11 Ma)。在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的大洋钻探ODP1148站,渐新世/中新世界面以崩塌沉积物为特征,有明显沉积间断,标志南海当时有较大范围的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新世/中新世分界 新近纪 浮游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氧同位素 南海
下载PDF
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与海洋环境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荣涛 李铁刚 +1 位作者 曹奇原 向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1-518,共8页
为查明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1 992年 6月和 1 999年 6月两次采自冲绳海槽北部 1 1 1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了鉴定和统计 ,并利用Q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其群落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为查明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特征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1 992年 6月和 1 999年 6月两次采自冲绳海槽北部 1 1 1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了鉴定和统计 ,并利用Q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其群落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主要有 3个因子组合。以Globigerinitaglutinata (Egger)为代表的主因子 1主要分布在东南侧的黑潮主干和对马暖流控制区内 ,同时受西侧陆架冷水影响的部分站位也显示了较高的载荷值。G glutinata的种群特征显示 ,黑潮主干和对马暖流控制区以大个体分子为主 ,而小个体分子主要集中在受冷水影响的陆架浅水区。因此 ,G glutinata很可能是3 0°N以北海域黑潮及其分支流系的优势种 ,而其小个体分子在陆架浅水的存在可能与东海冷涡沉积动力环境相关。以浅生种Globigerinoidesruber (d’Orbigny)为代表的主因子 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侧和北侧水深 1 0 0— 1 5 0m之间的陆架浅水区。以Neogloboquadrinadutertrei(d’Orbigny)和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 (Parker&Jones)为代表的主因子 3 ,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黑潮和对马暖流与陆架水的混合区内。因此 ,冲绳海槽北部浮游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受到海流、水团、水深等多种海洋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表层沉积物 浮游有孔虫 海洋环境 Q型因子分析
下载PDF
南海南部活体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喜江 向荣 +1 位作者 郑范 陈木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0,共6页
通过对2002年5月采自南海南部海区11个站位20个垂直分层浮游拖网样品的浮游有孔虫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发现该区表层水体中浮游有孔虫分布广泛,共鉴定属种20种,以热带暖水种占绝对优势,广适应性冷水种有零星出现。深水种Globorotal... 通过对2002年5月采自南海南部海区11个站位20个垂直分层浮游拖网样品的浮游有孔虫组成和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发现该区表层水体中浮游有孔虫分布广泛,共鉴定属种20种,以热带暖水种占绝对优势,广适应性冷水种有零星出现。深水种Globorotalia menardii在南海南部50 m水层中广泛出现,但壳体相对较小,壳壁较薄。该区0—50m水层活体浮游有孔虫丰度范围为(6 138—64 174)枚.1 000 m-3海水,大致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在西南部浅水区和西北部上升流区丰度最高,与表层水体的营养水平密切相关。将水样浮游有孔虫分布数据与该海区23个站位表层沉积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遗壳浮游有孔虫与活体的分布关系密切,虽然在种属丰度以及分布范围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两者具有相似的优势种组合。主要差异在于水体中浮游有孔虫优势种相对丰度差异较大,易溶种Hastigerina pelagica含量较高,而遗壳中浮游有孔虫各种属分布趋向于均匀化。此外,陆源物质的释稀作用对沉积物中的有孔虫丰度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浮游拖网 浮游有孔虫
下载PDF
西太平洋翁通—爪哇海台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古温度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海燕 翦知湣 刘东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71,共7页
通过对翁通—爪哇海台ODP807站的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已有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揭示了晚第四纪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及上部海水垂向结构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53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 通过对翁通—爪哇海台ODP807站的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已有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揭示了晚第四纪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及上部海水垂向结构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53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温跃层深度(DOT)都经历过显著的变化,其中年平均SST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达4 2℃,DOT的波动范围更是超过100m,这进一步论证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频谱分析还揭示出SST和DOT变化不仅具有典型的100ka冰期/间冰期旋回,还有热带地区特有的半岁差周期,说明研究区的古海洋学变化既有高纬驱动的作用,也有热带驱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群 古温度 表层海水温度 温跃层 晚第四纪 赤道西太平洋
下载PDF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记录的MIS3期表层海洋环境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文瑜 黄宝琦 +1 位作者 肖洁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 ^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 ^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深度由浅到深阶段性变化;短时间尺度上温度与温跃层发生幅度较大的快速变化。暖事件(IS)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暖水种、混合层属种含量的增加,冷水种、温跃层属种含量的减少以及冬夏SST的升高;冷事件则与之相反。表层海水生产力亦大致呈现3个阶段(61~51ka,51~42ka和42~32ka)的变化,在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暖事件对应浮游有孔虫生产力属种含量降低,冷事件对应升高。此外,在MIS3内部分暖事件(IS6和IS 11~13)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温跃层深度变浅和表层海水生产力升高的状况,表明该区此时上升流的存在,其形成原因推测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氧同位素3期 浮游有孔虫 快速气候事件 东亚夏季风 南海
下载PDF
南海北部5万年来的表层海水盐度及东亚季风降水 被引量:11
17
作者 范维佳 陈荣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5,共9页
为了探讨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区域降水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利用南海北部191PC柱状样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和镁钙比值,重建了过去5万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变化。通过分析南海北部淡水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夏... 为了探讨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区域降水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利用南海北部191PC柱状样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和镁钙比值,重建了过去5万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变化。通过分析南海北部淡水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夏季风降水是本研究站位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海平面变化导致的冲淡效应变化并非主导因素。基于此前提,将剩余海水氧同位素作为区域降水变化的指标,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降水量与东亚季风强度在50~10kaB.P.间变化趋势较一致,10kaB.P.以来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南海和西太平洋相关站位的古盐度变化、东亚陆地的干湿变化,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认为50~10kaB.P.之间,北半球大陆冰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较强,东亚内陆和南海北部降水同时响应北半球高纬气温变化,表现出冷事件时降水少而暖事件时降水多的特点。而在10kaB.P以来,南海北部和华南地区降水量与东亚季风强度变化趋势相反,表现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区域降水量分布的海陆差异特征。此现象与中全新世南北半球夏季辐射呈不对称变化和海陆热容差异导致的温度、水汽重新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Mg/Ca浮游有孔虫 表层海水盐度 东亚季风
下载PD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lux and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ir shells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8
18
作者 Sui Wan ZhiMin Jian +2 位作者 XinRong Cheng PeiJun Qiao RuJian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8期1176-1187,共12页
Results from sediment trap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May 2004 to March 2006 revealed significant monsoon-induce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flux and shell geochemistry of planktonic forami... Results from sediment trap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May 2004 to March 2006 revealed significant monsoon-induce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flux and shell geochemistry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he total and species-specific fluxes showed bimodal pattern, such as those of Globigerinoides ruber, 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 Globigerinita glutinata, and Globigerina bulloides. Their high values occurred in the prevailing periods of the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monsoons, and the low ones appeared between the monsoons.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had high flux rates mainly during northeast monsoon, with exceptional appearance in August 2004. These fluxes changed largely in accord with those of total particle matter and organic carbon, following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and wind force.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biogenic particle fluxes are controlled essentially by primary productiv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ast Asian monsoon in the southern SCS. Shell stable oxygen isotope and Mg/Ca data correspond with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hell δ18O values are affected primarily by sea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δ18O changes of different-depth dwelling species indicate upper sea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Besides, the low carbon isotope values occurred in the periods of East Asian monsoon in general, whereas the high ones between the monsoons. The pattern is in contrary to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chang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carbon isotope could probably reflect the change of sea surface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trap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MG/CA ratio seasonal change East Asian MONSOON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Late Cretaceous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Saiqu“mélange”in Southern Tibet 被引量:7
19
作者 LI Guobiao WAN Xiaoqiao +4 位作者 JIANG Ganqing HU Xiumian GOUDEMAND Nicolas HAN Hongdou CHEN 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17-924,共8页
As one of the mélanges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he Saiqu mélange in southern Tibe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 The age of the Saiqu m... As one of the mélanges i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he Saiqu mélange in southern Tibe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 The age of the Saiqu mélange, however, has been debated due to the lack of reliable fossil evidence in matrix strata. Based on lith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platform strata in southern Tibet and limited fossils from exotic blocks, previous studies variously ascribed the Saiqu mélange to be Triassic in general, Late Triassic, or Late Cretaceous. Here we report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matrix strata of the Saiqu mélange. The new fossils yield a Late Cretaceous age, which is so far the best age constraint for the mélange.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in Saiqu may be time equivalent to the CORBs of the Zongzhuo Formation in neighboring regions. Thus the Saiqu m^lange should be correlated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Zongzhuo Formation rather than the Triassic Xiukang Group,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iqu Mélang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Late Cretaceous Red Beds Zongzhuo Formation Tibet
下载PDF
Paleoceanographic events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during last 20 000 years 被引量:5
20
作者 Li Baohua, Zhao Quanhong, Jian Zhimin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Wang Yongji,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03, China)Chen Ronghua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19-530,共12页
Two hteh resolution down-cores (92-255, 92-170) are used to study the Palaxeanographic events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last 20 000 years.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ree ... Two hteh resolution down-cores (92-255, 92-170) are used to study the Palaxeanographic events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last 20 000 years.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ree paleoceanographic events are recognized. Glacial/post-glacial variations i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water masses and upper water column structur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corded by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here is also an abrupt climatic event (about 10 710~ 9 170 a BP) during the Termination I,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PF) δ18 O and SST have a same return pattern, but benthic foraminifera (BF) δ18 O doesn' t have.therepancy between PF δ18 O and BF δ18 O may reflect that the sea suriace water is more sensitive to abrupt, short 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 than the sea bottom water. High-resolution strata aIso suggest a middle- Holocene Pulleniatina obliquifoculata minimum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Okinawa Trough palepceanographic even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