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星排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于海生 张彤 +1 位作者 马智涛 王瑞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7-64,共8页
为了对行星排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扭转振动进行分析,以MEEBS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车传动系统的转速特性,根据传动系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并通过在发动机和电机激励下的强迫扭振计算,找到... 为了对行星排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扭转振动进行分析,以MEEBS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车传动系统的转速特性,根据传动系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并通过在发动机和电机激励下的强迫扭振计算,找到了影响传动系扭振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传动系的低阶固有频率以整车和车轮振动为主,中高频主要是差速器、减速器及行星轮的耦合振动;同时还得出扭转减振器的阻尼和刚度取为15N·m·s/rad和618N·m/rad,飞轮的转动惯量取0.42kg·m2时对改善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较好。该研究可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振动及噪声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传动系 混合动力汽车 扭振 行星排 多体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间隙浮动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静力学均载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阳 刘光磊 +2 位作者 刘更 李应生 蒋立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分析了行星轮系行星轮间载荷分配不均衡的原因,总结了当量啮合误差公式,建立了包含间隙浮动均载等因素的行星轮系平衡方程组,给出了针对该方程组的特殊求解策略,并计算了某船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载荷不均载系数。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 间隙浮动 不均载系数 当量啮合误差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型和灰色理论的行星轮系胶合损伤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哲 胡茑庆 高经纬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将物理模型的仿真信号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直升机主传动系统2K-H行星轮系胶合损伤定量检测的新方法。针对2K-H行星轮系,建立太阳轮胶合损伤的物理模型,通过仿真获得不同严重度的行星轮系损伤振动信号。将仿真信号的特征向... 将物理模型的仿真信号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直升机主传动系统2K-H行星轮系胶合损伤定量检测的新方法。针对2K-H行星轮系,建立太阳轮胶合损伤的物理模型,通过仿真获得不同严重度的行星轮系损伤振动信号。将仿真信号的特征向量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标准模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分析待检信号,根据得到的关联度对胶合损伤进行定量检测。最后在直升机传动系统故障模拟试验台上开展了故障植入试验,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胶合损伤 灰色关联分析 物理模型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基于行星传动的双模混合动力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结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秦兆博 罗禹贡 +2 位作者 解来卿 陈文强 李克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双输出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履带车辆的传动系统结构设计。该结构具有双输出轴分别连接左、右履带,通过与3排行星齿轮结构连接,可以实现两侧履带的精确独立控制,通过控制发动机工作状态,使车辆的运行效率最优,在充分保证... 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双输出的混联式混合动力履带车辆的传动系统结构设计。该结构具有双输出轴分别连接左、右履带,通过与3排行星齿轮结构连接,可以实现两侧履带的精确独立控制,通过控制发动机工作状态,使车辆的运行效率最优,在充分保证直线行驶性能的同时,增强行进中转向能力。相比于现有的复杂混合动力履带车辆传动系统,该设计可以省去转向机构,并提升系统综合运行能力。采用自动建模的方法对所有可行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确定双模结构组合方式。通过系统特性初筛、性能精细筛选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构。通过动态规划算法对所选结构进行典型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最优方案比目前常用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履带推土机具有更优的直线行驶、转向行驶和燃油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传动 履带车辆 混合动力车辆 双模 转向性能
原文传递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斯力根 王静远 张晓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针对行星齿轮汽车结构特性与动态特性的关系,提出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构型的理论设计方法.首先,将构型中所有连接分为3类,采用矩阵表示法表示这些连接,以反映系统动力学和构型的物理结构.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型自动设计的矩阵表... 针对行星齿轮汽车结构特性与动态特性的关系,提出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构型的理论设计方法.首先,将构型中所有连接分为3类,采用矩阵表示法表示这些连接,以反映系统动力学和构型的物理结构.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型自动设计的矩阵表示方法,通过矩阵运算得到转速方程进而得到汽车双行星齿轮结构的各种构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矩阵表示方法的支持下,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最优构型的选择,避免了人工计算和比较,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行星齿轮组 动力构型 设计方法
下载PDF
行星齿轮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稳定域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同杰 朱如鹏 +2 位作者 鲍和云 项昌乐 刘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6-1423,共8页
研究了行星齿轮非线性传动系统参数稳定域计算的一般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合理的失稳阀值,根据考查参数域内系统的运动状态选取合适的数值积分时间段,以循环套嵌的手段计算考查参数在各自范围内不同组合下的系统位移响应最大值,比较失稳... 研究了行星齿轮非线性传动系统参数稳定域计算的一般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合理的失稳阀值,根据考查参数域内系统的运动状态选取合适的数值积分时间段,以循环套嵌的手段计算考查参数在各自范围内不同组合下的系统位移响应最大值,比较失稳阀值以判稳,参数稳定域的图形输出等5个步骤完成对行星轮系参数稳定域的计算.最后,以四自由度行星轮系纯扭转非线性振动模型为例,以行星轮输入转速、系统的齿侧间隙以及齿轮副的啮合阻尼系数为考查参数,分别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单参数稳定域、双参数稳定域以及三参数稳定域,为行星轮系的设计取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线性振动模型 参数稳定域 计算方法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配装置的功率传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喻伟雄 余群明 +2 位作者 钟志华 周健 严钦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35,共5页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配装置这一关键部件,分析了以行星齿轮机构为核心的功率分配装置的动力学特性,得出了动力学方程,详细讨论了在各种驱动模式下的功率分配传动过程和效率,其结果可作为下一步混合电动汽车整车能量优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混合电动汽车 行星齿轮机构 功率分配装置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电动爬楼轮椅车研究
8
作者 鲍成 刘芳华 +1 位作者 余成龙 邱雨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针对国内外各种电动爬楼轮椅存在的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和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轮腿式多功能爬楼轮椅车方案.首先,从电动轮椅常用模式出发,按照轮腿式结构和行星齿轮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行星轮组的轮椅机构,... 针对国内外各种电动爬楼轮椅存在的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和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轮腿式多功能爬楼轮椅车方案.首先,从电动轮椅常用模式出发,按照轮腿式结构和行星齿轮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行星轮组的轮椅机构,可以实现行驶、升降、爬楼3种功能;然后,根据爬楼轮椅工作的3个过程,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得到了机构运动学求解公式;在Adams中通过模型动作编写了step函数,仿真得到机构爬楼运动轨迹,验证其满足爬楼越障所需要求;最后,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器,得到轮椅角度和速度跟踪曲线、控制输入曲线,验证了其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为后期样机搭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轮椅 爬楼 行星轮组 运动学仿真 自适应鲁棒控制
下载PDF
采用多模式变速器单电机混合电动汽车的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福堂 陈俐 殷承良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设计了一种采用多模式变速器(MMT)的单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并进行了性能验证。该汽车采用了双行星排、4个离合器耦合发动机和电机动力的变速器,该电机可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运行。实现5种不同的能量流模式,含16种工作模式,包括不同的驱动... 设计了一种采用多模式变速器(MMT)的单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并进行了性能验证。该汽车采用了双行星排、4个离合器耦合发动机和电机动力的变速器,该电机可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运行。实现5种不同的能量流模式,含16种工作模式,包括不同的驱动模式、制动模式及停车发电模式。在中国典型驾驶循环(CGDC)、日本市区及高速循环(JUHC)、新欧洲循环(NEDC)及美国联邦测试程序72(FTP72)等工况下,进行了该汽车油耗的仿真。与采用双行星排无离合器结构的典型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对比模拟。相比,结果显示:该汽车的油耗具有可比性。因不使用额外的电机及其电力电子元件,该汽车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动汽车 单电机 变速器 多模式 仿真 混合动力汽车 驾驶循环 电力电子元件
下载PDF
NOVEL COMPOSITE CVT SYSTEMS WITH DIVERGING AND DUAL-MODE CONVERGING POWER FLOW 被引量:2
10
作者 Liu Shudao Huang Xiangdong +1 位作者 Zhao Kegang Luo Yutao College of Traffic & Communication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featured by power flow divergence and dual-mode convergence, capable of improving CVT's efficiencyand power capacity or making AMTs(automated ...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featured by power flow divergence and dual-mode convergence, capable of improving CVT's efficiencyand power capacity or making AMTs(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s) become continuously variable, isstudied. With specific mechano-mechan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site CVT systems as detailedexamples, its basic working principles are expatiated. General methods and key points in designingand realizing such system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VT planetary gear set Dual-mode power convergence
下载PDF
行星齿轮冷闭塞式锻造工艺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硕 刘国凯 +1 位作者 周结魁 薛克敏 《精密成形工程》 2012年第6期5-8,109,共5页
针对行星齿轮,研究了基于液压模架的行星齿轮冷闭塞式锻造工艺。应用Deform-3D软件对闭塞式锻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该工艺的成形效果和载荷情况;引入分流型腔结构,降低了成形载荷。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合理可行性。
关键词 行星齿轮 液压模架 闭塞式锻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裂纹损伤行星轮系的编码器信号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振 孔德同 +1 位作者 赵明 马志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探究齿轮裂纹损伤对行星轮系编码器信号的影响机理,以利用编码器信号对行星齿轮箱进行健康监测,通过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在齿轮裂纹损伤影响下行星轮系编码器信号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响应的模型。首先采用能量法推导了齿轮存在裂纹时... 为了探究齿轮裂纹损伤对行星轮系编码器信号的影响机理,以利用编码器信号对行星齿轮箱进行健康监测,通过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在齿轮裂纹损伤影响下行星轮系编码器信号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响应的模型。首先采用能量法推导了齿轮存在裂纹时的时变啮合刚度算法,并构建了扭转动力学模型,用于获取编码器信号;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行星轮裂纹时的啮合刚度代入构建的模型中,求解得到行星轮裂纹影响下的编码器响应信号,分析编码器信号中蕴含的扭转振动特征;最后根据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裂纹损伤下的行星轮系编码器响应信号。在实验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行星轮出现裂纹故障时,编码器响应信号中蕴含的扭转振动出现明显冲击特征;随着裂纹损伤程度增加,编码器响应信号中扭转振动的冲击特征逐渐增强,其均方根值与峭度值明显增加,可有效评估故障损伤程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编码器信号用于行星齿轮箱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编码器信号 动力学分析 时变啮合刚度 裂纹损伤
下载PDF
双联行星轮角度偏差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康 许锋炜 +2 位作者 熊杨寿 桑萌 汪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5-411,共7页
为了研究双联行星齿轮在实际设计参数下,其相对角度偏差对复合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3K-I型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双联行星齿轮的相对角度偏差转化为啮合副齿侧间隙的变化,考虑了双联齿轮角度偏差、... 为了研究双联行星齿轮在实际设计参数下,其相对角度偏差对复合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3K-I型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双联行星齿轮的相对角度偏差转化为啮合副齿侧间隙的变化,考虑了双联齿轮角度偏差、轮齿侧隙和时变啮合刚度等非线性因素,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了系统的时域响应并计算其均载系数。分析了不同工况、偏差下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存在双联行星轮角度偏差时,轻载下更容易发生齿轮的脱齿与冲击,系统的均载系数随着双联行星轮角度偏差差值及系统的负载降低而增大,各组行星轮角度偏差分布越集中,角度偏差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越小;角度偏差分布同号时,对系统中某一对齿轮的承载影响明显;角度偏差分布异号时,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双联齿轮 角度偏差 均载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行星齿轮机构的模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柏姝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6-68,43,共4页
行星齿轮机构目前由于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影响了它的性能.从模糊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纯静态优化设计中引入了动态性能指标,改进了数学模型,同时采用了能够处理混合离散变量的求解方法,经过实例验算,证明该... 行星齿轮机构目前由于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影响了它的性能.从模糊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纯静态优化设计中引入了动态性能指标,改进了数学模型,同时采用了能够处理混合离散变量的求解方法,经过实例验算,证明该模型和优化方案更加接近客观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机构 模糊优化设计 变速器
下载PDF
浅析奔驰9速自动变速器725.0的结构与动力传输流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悦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通过对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回顾和市场发展需求分析,奔驰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推出了9速自动变速器。对奔驰公司新型9速自动变速器725.0组成的各分系统做出了介绍,着重说明了电液控制系统,升降档控制,供油系统及应急运行模式。并对其有特色... 通过对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回顾和市场发展需求分析,奔驰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推出了9速自动变速器。对奔驰公司新型9速自动变速器725.0组成的各分系统做出了介绍,着重说明了电液控制系统,升降档控制,供油系统及应急运行模式。并对其有特色的机构和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将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电液控制驻车止动爪,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电动变速箱油泵,变速箱油作为主要特色部件,描述了相关部件的工作过程及设计目的。分析了该变速箱的动力传输流程,对1-9前进档和倒档的动力传输过程做了详细的说明,对其中几个特殊档位的传递过程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目的说明,对各档位传动比的计算提供了计算依据,为维修诊断提供了基础信息。总结了该变速箱的优缺点以及与同类变速箱的横向对比,提出了该变速箱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并对未来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矩器锁止离合器 行星齿轮组 电液控制驻车止动爪 传感器 完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单元 电动油泵 动力传输
下载PDF
满足稳定性要求的行星轮系统工作转速区间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同杰 朱如鹏 +2 位作者 鲍和云 项昌乐 刘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3-187,共5页
研究满足稳定性要求的行星齿轮系转速区间的确定方法。选取每个激振力周期内相轨迹的位移最大值点为Poincare截面,计算获得的转速分岔图能够同时判别系统的运动状态失稳及振动强度失稳两种失稳形式,结合行星轮系工作转速区间选择的4条原... 研究满足稳定性要求的行星齿轮系转速区间的确定方法。选取每个激振力周期内相轨迹的位移最大值点为Poincare截面,计算获得的转速分岔图能够同时判别系统的运动状态失稳及振动强度失稳两种失稳形式,结合行星轮系工作转速区间选择的4条原则,可方便地判断满足稳定性要求的系统工作转速区间;以四自由度行星轮系纯扭转非线性振动模型为例,详细阐述满足稳定性要求的行星轮系工作转速区间确定的全过程,通过剔除5类12处不稳定转速区段,获得无量纲转速在0.412 3~1.236 9之间可选的稳定速度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线性振动模型 稳定性 工作转速区间确定
下载PDF
单齿裂纹行星轮系合成刚度的劣化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宇 吴帅刚 +1 位作者 黄胜军 胥永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8,共9页
行星轮系由于结构复杂,其齿面损伤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不易评估,因而为行星轮系的故障诊断带来很大障碍.以某NGW21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内齿圈固定的前提下,研究了健康轮系的刚度合成方法以及齿面损伤条件下的刚度劣化行为.... 行星轮系由于结构复杂,其齿面损伤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不易评估,因而为行星轮系的故障诊断带来很大障碍.以某NGW21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内齿圈固定的前提下,研究了健康轮系的刚度合成方法以及齿面损伤条件下的刚度劣化行为.采用能量法获得了行星轮与太阳轮和内齿圈单独啮合时的刚度分布曲线,进而基于轮系内部的运动关系和各行星轮之间的相位关系,建立了多点同时啮合工况下的轮系刚度合成方法.针对太阳轮、内齿圈分别存在不同深度裂纹的情况,探讨了裂纹齿轮与行星轮单独啮合时的刚度分布,并最终对同一行星轮参与的内、外啮合刚度进行了合成.结果表明:太阳轮裂纹引起的整体刚度劣化更为明显,将更显著地影响行星轮系的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单齿裂纹 合成刚度 裂纹尺度 劣化特性
下载PDF
拖拉机单排多区段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万强 赵业慧 +3 位作者 曹允莲 杨延强 宋悦 王光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4-240,共7页
为了适应拖拉机复杂的作业工况、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单行星排多区段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方案。首先,对该变速箱的传动原理进行了分析;而后,根据拖拉机的配套参数及速度要求进行了变速箱的速比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 为了适应拖拉机复杂的作业工况、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单行星排多区段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方案。首先,对该变速箱的传动原理进行了分析;而后,根据拖拉机的配套参数及速度要求进行了变速箱的速比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最后,基于AMESim构建了变速箱的传动系统模型并对其在主要工作区段内的传动效率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该变速箱可使拖拉机通过静液压起步并实现其在0~51km/h范围内的无级调速;变速箱具有较低的能耗,在HM1段和HM2段的最高满负荷效率分别能达到89.87%和91.36%,且有效波动范围在10%左右;变速箱在起步换段前后的理想排量比分别为0.66和-0.59,在HM1与HM2段切换前后的理想排量比分别为1和-0.96。所设计的变速箱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可控的优点,对我国无级变速拖拉机的国产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无级变速箱 行星排 功率分流 传动效率
下载PDF
串联式拖拉机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允莲 赵业慧 +3 位作者 杨延强 于镇伟 张婷婷 王光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55,共6页
为了在小功率拖拉机及其农业机械上实现无级调速,设计了一种串联式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首先,对无级变速箱的传动方案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阐述了变速箱的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流程;再次,构建了该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与静液压无级... 为了在小功率拖拉机及其农业机械上实现无级调速,设计了一种串联式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首先,对无级变速箱的传动方案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阐述了变速箱的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流程;再次,构建了该液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箱与静液压无级变速箱的效率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获取了模型的关键参数;最后,根据效率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两种无级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和调速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级变速箱不仅结构简单、成本可控,且具有较之于静液压无级变速箱更佳的效率特性。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我国中小功率无级变速拖拉机和农业作业机械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无级变速箱 行星排 功率分流 传动效率
下载PDF
行星变速器边带频的特征与形成机理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靖 陈兵奎 +1 位作者 刘景亚 李朝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4,456,共7页
为了揭示行星变速器边带频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行星轮系调制边带频的分析模型,分析了行星轮系基本参数(齿数、啮合相位、安装相位)和激励阶次对边带频特征的影响,得到根据这些参数预估行星轮系边带频特征的通用判定方法。以传动误差为激励... 为了揭示行星变速器边带频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行星轮系调制边带频的分析模型,分析了行星轮系基本参数(齿数、啮合相位、安装相位)和激励阶次对边带频特征的影响,得到根据这些参数预估行星轮系边带频特征的通用判定方法。以传动误差为激励,对5种典型的配齿方案进行了仿真,并在半消声室中测试了某自动变速器的声压级,应用阶次跟踪方法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行星轮系的边带频不是随机现象,而是由多个行星轮间啮合相位差调制产生,且受激励阶次的影响。通过调整行星轮系基本参数,可改变边带频的特征,而有效降低边带频产生的啸叫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行星轮系 边带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