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爱群 姚崇舜 +1 位作者 胡学军 陈济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9,共3页
用HP6890/5973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四川、福建、浙江产的莪术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成分差异较大 。
关键词 莪术 挥发油 产地 有效成分 色谱-质谱法 植物药 分析
下载PDF
电子鼻对不同产地名优绿茶和红茶香气特征的判别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会杰 蒋宾 +3 位作者 潘玉兰 李永梅 马燕 杨广容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6-344,共9页
采用电子鼻AIRSENSE PEN 3测定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生产时间的13个名优绿茶和6个红茶的香气组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香气主成分进行分类判别。电子鼻10个传感器对绿茶和红茶香气组分均有较好的响应,结合PCA... 采用电子鼻AIRSENSE PEN 3测定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生产时间的13个名优绿茶和6个红茶的香气组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香气主成分进行分类判别。电子鼻10个传感器对绿茶和红茶香气组分均有较好的响应,结合PCA分析,从红茶中提取出氮氧化合物、甲烷类、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4类香气主成分,绿茶还包括醇类和醛酮类,有5类香气主成分;PCA和LDA对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率有明显差别,绿茶干茶和茶汤的PCA判别率分别为96.86%和94.71%,高于红茶的87.29%和89.63%,而红茶干茶和茶汤的LDA判别率为92.92%和94.92%,高于绿茶的70.95%和73.75%;绿茶和红茶香气判别分类效果LDA优于PCA,两者基本将茶叶香气按产地、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级及贮存时间区分开。电子鼻应用于茶叶香气检测和判别要与茶叶感官审评、影响茶叶香气因素及其他茶叶香气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对茶叶香气的整体特征进行科学评价与合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茶叶香气 判别率 产地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板蓝根中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斌 张腾霄 +2 位作者 宋相周 刘利军 杨国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6个代表性的不同产地板蓝根中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为板蓝根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板蓝根中多糖含量,以精氨酸为对照品、茚三酮为显色剂的比色法测定板蓝根中总氨基酸... 【目的】分析比较6个代表性的不同产地板蓝根中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为板蓝根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板蓝根中多糖含量,以精氨酸为对照品、茚三酮为显色剂的比色法测定板蓝根中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产地对板蓝根中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同种板蓝根中的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其中以河北产样品中的总多糖含量最高,为19.69%,其次为黑龙江省明水县板蓝根基地栽培品,为18.39%,山西产样品的总多糖含量最低,为15.91%;对于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江苏产样品,为7.17%,其次为黑龙江省明水县样品,为6.91%,最低的是山西产样品,为5.89%。【结论】不同产地或不同生长环境下同种板蓝根中多糖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多糖含量差异较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幅度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多糖 总氨基酸 产地
下载PDF
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潇 韩刚 +6 位作者 张小军 梅光明 穆迎春 宋金龙 郭亚男 孟娣 杨臻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696,共9页
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体的营养品质及其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长江固城湖、阳澄湖水域、辽河(入海口)和黄河(中上游)等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蟹膏和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元素、脂... 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体的营养品质及其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长江固城湖、阳澄湖水域、辽河(入海口)和黄河(中上游)等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蟹膏和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元素、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和胆固醇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固城湖、阳澄湖、辽河(入海口)和黄河(中上游)等水域的中华绒螯蟹雄蟹在矿物质、氨基酸和胆固醇等营养成分组成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辽河水域雄蟹蟹膏中铁元素含量最高,为284.3 mg/kg,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域(P<0.05);长江固城湖水域雄蟹可食部中锌元素含量最高,为63.5 mg/kg,显著高于黄河水域和阳澄湖水域(P<0.05);固城湖水域雄蟹可食部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域(P<0.05);固城湖和阳澄湖水域雄蟹中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显著高于黄河、辽河水域(P<0.05);辽河水域雄蟹蟹膏中肌苷酸(IMP)含量最高(P<0.05)。研究表明,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可食部位营养成分组成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建立质量标准和品质鉴定指标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营养品质 产地 氨基酸 核苷酸 胆固醇
下载PDF
不同产地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护肝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忠 邓慧臻 +1 位作者 莫启林 李中文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4-67,共4页
探讨不同产地巴戟(MOH)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及其护肝作用.采用方法为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量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常规石蜡切片法.所得结果:巴戟天样品的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5.99%~18.41%,粗脂肪为0.93%~7.27%,... 探讨不同产地巴戟(MOH)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及其护肝作用.采用方法为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量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常规石蜡切片法.所得结果:巴戟天样品的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5.99%~18.41%,粗脂肪为0.93%~7.27%,多糖为2.65%~4.73%,蒽醌含量(OD498值)为0.024~0.070;巴戟天汤药可减轻CCl4对肝的损伤.实验表明不同产地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巴戟天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产地 有效成分 含量 测定 护肝作用 茜草科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甘草的本草溯源 被引量:18
6
作者 史磊 郭玉岩 +2 位作者 曹思思 裴丽 李永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4期82-86,共5页
甘草隶属豆科甘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中医方剂和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药品种,素有“国老”的美誉。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著作几乎都有记载,然而由于各个朝代对中药的认知水平不一,其对甘草的阐述... 甘草隶属豆科甘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中医方剂和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药品种,素有“国老”的美誉。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著作几乎都有记载,然而由于各个朝代对中药的认知水平不一,其对甘草的阐述亦各有发挥,不尽相同。为正本清源,澄清混乱,对甘草的实名、基原、产地等进行了详尽考证,以期如实、全面地反映甘草的沿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实名 基原 产地 炮制 本草考证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草的近红外指纹图谱模式识别鉴别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天鸣 张璐 +3 位作者 付海燕 李鹤东 姜杜 周蓉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对四种产地(新疆、内蒙古(家种)、内蒙古(野生)、甘肃)的甘草进行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NIRDRS)技术结合欧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Euclidean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squares ... 目的:对四种产地(新疆、内蒙古(家种)、内蒙古(野生)、甘肃)的甘草进行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NIRDRS)技术结合欧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Euclidean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四种产地(新疆、内蒙古(家种)、内蒙古(野生)、甘肃)的甘草进行鉴别。结果:PLSDA模型对不同产地甘草的训练集和预测集分类正确识别率均为100.0%。结论:近红外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为中药材产地的鉴别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近红外光谱 欧氏距离判别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产地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健权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85-92,97,共9页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8个不同产地红茶的香气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了各香气成分含量,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种红茶共检测出1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信阳红茶60种、祁门红茶75种、正山小种59种、凤庆红茶72种、英...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8个不同产地红茶的香气成分,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了各香气成分含量,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种红茶共检测出1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信阳红茶60种、祁门红茶75种、正山小种59种、凤庆红茶72种、英红九号64种、石门怡红87种、锡兰红茶75种、印度大吉岭红茶96种;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醛类为主,其含量超过了总香气物质的50%;祁门红茶、凤庆红茶和印度大吉岭红茶以醇类的相对含量偏高,信阳红、英红九号、石门怡红和锡兰红茶以醛类的相对含量偏高,而正山小种二者相对含量较接近;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萜烯指数较低,其香气类型为香叶醇占主导地位的典型中国变种红茶香气;英红九号、石门怡红、锡兰红茶、凤庆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信阳红茶的萜烯指数较高,它们的香气属于芳樟醇占优势的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香气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产地
下载PDF
中国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及其对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穆学英 崔璨 +1 位作者 崔军茹 王洁晶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5-410,共16页
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问题是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格局,并探讨了跨等级流动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 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问题是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格局,并探讨了跨等级流动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以跨等级向上流动为主,其中向上跨三级、两级流动的比例较大;(2)不同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流出城市的人均GDP和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越大;(3)流入城市的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获得商品房的概率越低,随着流入城市人均GDP的增加,流动人口购买商品房的概率先增后降,而购买不完全产权房的概率则恰恰相反;(4)随着流动人口跨越城市等级的增加,其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降低,而租赁正规住房的可能性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理解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地理根源,对进一步优化面向流动人口的住房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地理出身 跨等级流动 流入城市 住房选择 中国
原文传递
防风的本草溯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磊 孟祥才 +2 位作者 曹思思 孙佳琳 裴丽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1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正本清源、理清混乱,为防风的资源开发、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查阅大量古今文献著作,对中药防风的药名、基原、产地等进行考证。结果防风之名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各类医药典籍中防风的异名已有三十余个,... 目的正本清源、理清混乱,为防风的资源开发、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查阅大量古今文献著作,对中药防风的药名、基原、产地等进行考证。结果防风之名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各类医药典籍中防风的异名已有三十余个,发展至今,异名大多已不作使用;防风及其习用品基原植物为伞形科防风属、前胡属等7个属、11种;防风古今产地由南向北、由关内迁移至关外,今黑龙江为其道地产区;防风的加工炮制法多为切制,部分地区有炒制、制炭、蜜炙等方法,而麸炒、童便制、酒炒等方法已较少应用。结论防风的本草学研究可为防风的现代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药名 基原 产地 炮制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在普洱茶产地溯源中化学计量学工具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昕 沙岭杰 +4 位作者 兰珊珊 林涛 魏茂琼 和丽忠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646-3653,共8页
目的基于不同产地茶叶中微量元素差异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两个主产区的普洱茶中21种微量元素和15种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对数据进行筛选、主成分分... 目的基于不同产地茶叶中微量元素差异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云南不同产地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两个主产区的普洱茶中21种微量元素和15种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对数据进行筛选、主成分分析和产地鉴别模型的构建,与常用Fisher判别方法(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比较,对构建模型所采用的决策树算法C5.0(decision tree C5.0,C5.0)、树扩展朴素贝叶斯算法(tree augmented Bayes network,TAN)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3种算法进行了评价。结果 C5.0、TAN和BP-ANN 3种算法构建的模型均适用于不同地域普洱茶的产地溯源。利用构建的模型经过外部样品预测集验证,以决策树算法C5.0构建的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判别率达83.33%。结论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的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将为普洱茶溯源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微量元素 原产地 模型构建 化学计量学工具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中药栀子产地识别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聪 王慧 +1 位作者 杨健 张小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027-6033,共7页
为实现快速无损识别中药栀子的产地,建立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分别从可见-近红外波段(410~990 nm, VNIR)和短波红外波段(950~2 500 nm, SWIR)获取8个产地栀子样品的高光谱图像,使用ENVI 5.3软件提取并计算... 为实现快速无损识别中药栀子的产地,建立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分别从可见-近红外波段(410~990 nm, VNIR)和短波红外波段(950~2 500 nm, SWIR)获取8个产地栀子样品的高光谱图像,使用ENVI 5.3软件提取并计算感兴趣区域内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最终获得1 600个样品的光谱数据。将VNIR和SWIR的光谱数据结合即得覆盖410~2 500 nm的可见-短波红外波段(即融合波段)光谱数据。从VNIR、SWIR和融合波段这3个维度,使用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FD)和二阶导数等5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对3组光谱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线性支持向量机分类器(LinearSVC)和随机森林这3种分类算法分别建立栀子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融合波段光谱数据经FD预处理后建立的栀子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较好。根据混淆矩阵评估结果,使用LinearSVC构建的模型预测集识别准确率达到100%,确定栀子产地最佳识别模型为融合波段-FD-LinearSVC。因此,高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无损、准确地识别不同产地栀子样品,可为栀子及其他中药材鉴别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栀子 产地 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分析识别葡萄酒原产地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芳 林立 +3 位作者 孙翔宇 毛文华 孙玉强 战吉宬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本研究为探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对于葡萄酒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三个原产地228个葡萄酒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 本研究为探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对于葡萄酒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了三个原产地228个葡萄酒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葡萄酒原产地和稀土元素含量间显著相关(p<0.01),不同原产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沙城葡萄酒中稀土元素含量最低,通化最高,贺兰山东麓居中。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模型对沙城、贺兰山东麓、通化三产地的交叉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2.98%、98.25%、100.00%,外部验证判别率分别为84.21%、89.47%、100.00%;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判别能力略差,三个产地的交叉验证判别率分别为82.46%、98.25%、91.23%,外部验证判别率仅为73.68%、84.21%、100.00%。说明稀土元素含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应用于葡萄酒原产地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稀土元素 ICP-MS 原产地 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防风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邹婧 王悦 +4 位作者 张学涛 宋兴爽 姚中伟 唐春伟 王玲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以今看古,在守本的基础上创新、系统地分析防风。经过考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正品防风,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还存在一些其他伞形科植物。古代以野生防风为主,主产陕西、山...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以今看古,在守本的基础上创新、系统地分析防风。经过考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正品防风,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还存在一些其他伞形科植物。古代以野生防风为主,主产陕西、山东、河南,现以栽培为主,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从古至今向北移动。除防风的根外,其叶、花、果实均有药用价值。防风药性平和,配伍广泛而灵活,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本草考证 名称 植物形态 来源 产地 药用部位
下载PDF
西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程珂清 王崇旭 +5 位作者 徐童 林莺 周洁 董鹏 李黎明 于京平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39-43,49,共6页
对影响西洋参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产地、采收期和干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西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评价指标过于片面单一,未来质量评价研究应考虑引入质量整体评价技术,注重中医药理论,开展有效成分、药... 对影响西洋参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产地、采收期和干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西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评价指标过于片面单一,未来质量评价研究应考虑引入质量整体评价技术,注重中医药理论,开展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整合研究。药材质量研究应指导药用植物的产地筛选、生长调控,服务于药材市场的规范,以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质量评价 采收期 产地 干燥方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辣椒挥发性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智义 张敏 +5 位作者 邓维琴 李龙 万慧敏 李洁芝 王泽亮 李恒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解析辣椒挥发性成分,为辣椒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六个不同产地辣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中共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四川成都样品中单萜和单萜醇含量较高... 为研究解析辣椒挥发性成分,为辣椒品质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六个不同产地辣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中共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类;四川成都样品中单萜和单萜醇含量较高,陕西商洛和贵州遵义样品以单萜醇为主,四川汉源、河南清丰和重庆江津样品以倍半萜为主;六个产地辣椒中有25种共性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但部分样品中含有较高比例的倍半萜和醛类;芳樟醇和β-紫罗兰酮是辣椒中主要的风味成分,辣椒中的风味成分整体以花果香气和木头味为主;主成分分析显示,9-epi-E-石竹烯对四川汉源样品影响较大,茴香脑、艾草脑对贵州遵义、陕西商洛样品影响较大,四川成都样品由于挥发性成分总体含量较高,与其他产地样品区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产地 挥发性成分 差异 风味物质
下载PDF
论梁祝故事的发源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静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1-36,共6页
梁祝传说发源于何处?迄今仍有一些不同见解。本文从历史文献记载、梁祝文物古迹、梁祝故事产生流传三个方面进行考证,认为梁祝故事发源于宁波。
关键词 梁祝故事 发源地 宁波
下载PDF
南阳古代独玉初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建中 《中原文物》 2002年第2期51-55,共5页
独玉即独山玉 ,因矿体产自独山而得名。南阳独玉的开采与加工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复兴四个阶段 ,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遗物非常丰富。依其器类、用途和社会功能等划分 ,可分为生产玉、装饰玉、仪礼玉、丧葬玉、生活玉、观赏玉、其他... 独玉即独山玉 ,因矿体产自独山而得名。南阳独玉的开采与加工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复兴四个阶段 ,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遗物非常丰富。依其器类、用途和社会功能等划分 ,可分为生产玉、装饰玉、仪礼玉、丧葬玉、生活玉、观赏玉、其他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遗物 丧葬 经历 衰落 古代 复兴 装饰 观赏
原文传递
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福建水仙茶产地判别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邱晓红 张丹丹 +5 位作者 陈静 王鹏杰 杨国一 王丽 郑德勇 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 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显著高于永春水仙茶,其他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EC)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低于永春水仙茶;在基于儿茶素及生物碱组分对不同产地的判别区分中,FDA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永春水仙茶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6.0%、100%、100%、100%,总样品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8.8%,准确率较高.说明采用FDA建立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判别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可实现对福建水仙茶产地的高准确率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水仙 乌龙茶 产地 儿茶素 生物碱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三产地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梦圆 景继月 +3 位作者 韩宝荣 兰文伟 韦玮 王文蜀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9-85,共7页
以广西、福建和四川三产地百香果叶为研究材料,运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百香果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将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三产地... 以广西、福建和四川三产地百香果叶为研究材料,运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百香果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将总黄酮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百香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三产地百香果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百香果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0∶1(mL/g),超声时间30 min,乙醇含量40%,在此提取条件下,广西北流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1.55 mg RT/g DW,福建南平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3.67 mg RT/g DW,四川凉山百香果叶总黄酮含量为14.86 mg RT/g DW,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四川凉山样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产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