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鲇脑垂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碧文 岳兴建 +1 位作者 张耀光 敖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9-606,共8页
对不同发育阶段南方鲇脑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南方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源自胚胎原始口腔顶壁的上皮细胞团构成垂体的前、中腺垂体和部分后腺垂体 ;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神经垂... 对不同发育阶段南方鲇脑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南方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源自胚胎原始口腔顶壁的上皮细胞团构成垂体的前、中腺垂体和部分后腺垂体 ;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神经垂体和部分后腺垂体。受精后 32h ,原始口腔上皮细胞增生 ,口腔顶壁细胞群内凹 ,开始向内迁移 ;受精后 38h ,上皮细胞与口腔顶壁分离 ,形成实心细胞团 ,并沿着前脑腹面向间脑方向迁移 ;受精后4 5h ,细胞团迁移到间脑底部下方 ;初孵仔鱼原始口腔顶壁上皮细胞团位于间脑底部 ,与漏斗体接触 ;出膜后 36h ,上皮细胞团与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结合 ;出膜后 4 8h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清晰可辨 ;出膜后 4d ,腺垂体可区分前、后两部分 ;出膜后 6d ,GH细胞开始分化 ;出膜后 10d ,前、中、后腺垂体分化形成 ;出膜后 4 8d ,除GTH细胞外 ,其他分泌细胞均已分化 ;6月龄 ,分泌细胞分化完成。 1冬龄和 2冬龄幼鱼脑垂体仅前、中、后腺垂体体积及分泌细胞比例和部分细胞的超微结构与成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脑垂体 发育 超微结构 胚胎 上皮细胞团
下载PDF
鲇脑垂体发生形态学的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方展强 唐以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96-103,共8页
应用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鲇脑垂体发生形态学进行观察: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原始口腔背壁外胚层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腺垂体的前外侧部(RPD)和中外侧部(PPD),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腺垂体中间部(... 应用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鲇脑垂体发生形态学进行观察: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原始口腔背壁外胚层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腺垂体的前外侧部(RPD)和中外侧部(PPD),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腺垂体中间部(PI)及神经垂体.3 d龄仔鱼脑垂体的形态业已建成,属前后型.5 d龄仔鱼脑垂体可区分出神经垂体及腺垂体,腺垂体可区分出RPD、PPD、和PI 3个区域,并开始出现毛细血管.此时,PPD内的生长激素(GH)细胞已经分化.11 d龄稚鱼脑垂体中除PPD内GH细胞已分化外,未见其它促激素分泌细胞分化.15 d龄稚鱼脑垂体PPD内的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细胞及催乳激素(PRL)细胞已分化.20 d龄稚鱼脑垂体内各种激素分泌细胞完全分化.11 d龄以前仔鱼脑垂体属前后型,15d龄和20d龄的稚鱼脑垂体内RPD、PPD和PI3部分呈垂直状排列,性成熟鲇脑垂体结构呈背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 发生形态学 光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湖羊垂体~卵巢轴内分泌与性发育相关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泉福 徐苏标 +4 位作者 白莲清 徐子伟 马淑琴 程瑞禾 岳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经24头湖羊和16头考力代母羊垂体~卵巢轴内分泌活动和生殖系统发育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1)湖羊出生后血浆LH水平,从60日龄开始上升,到120日龄达峰值,而考力代到120日龄仍处于低水平;2)血浆雌二醇水平:湖羊7... 经24头湖羊和16头考力代母羊垂体~卵巢轴内分泌活动和生殖系统发育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1)湖羊出生后血浆LH水平,从60日龄开始上升,到120日龄达峰值,而考力代到120日龄仍处于低水平;2)血浆雌二醇水平:湖羊70日龄后持续上升,到160日龄达14.271±2.754pg/ml,而考力代至180日龄仅达1.608±1.10pg/ml;3)120~180日龄湖羊卵巢内次级、生长卵泡总数为考力代的2.72倍;4)120~180日龄子宫重量,湖羊为考力代的1.97~4.52倍,;5)湖羊血浆LH和雌二醇水平与生殖系统各指标呈正相关。湖羊早熟多胎性与垂体~卵巢轴内分泌调控和生殖系统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垂体 卵巢 内分泌 性发育
下载PDF
热应激对文昌鸡雏鸡垂体、卵巢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薇 鹿碧波 +1 位作者 李启黉 陈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23,36,258,共6页
为了探究热应激对文昌鸡雏鸡垂体、卵巢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健康雌性文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和热应激组(HS组),每组36只,每天将HS组雏鸡置(40. 0±0. 5)℃人工气候箱中热应激处理2 h,试验为期6周,利用常规组织解... 为了探究热应激对文昌鸡雏鸡垂体、卵巢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健康雌性文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和热应激组(HS组),每组36只,每天将HS组雏鸡置(40. 0±0. 5)℃人工气候箱中热应激处理2 h,试验为期6周,利用常规组织解剖学方法对雏鸡垂体和卵巢组织重量、细胞分布密度、细胞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S组雏鸡垂体重量于第6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0. 05);HS组雏鸡卵巢重量于第4,5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0. 05); HS组雏鸡垂体中嗜碱细胞分布密度于第1-6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0. 05),HS组各周龄嫌色细胞分布密度与CK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 05),HS组嗜酸细胞分布密度于第2,3,6周龄时与CK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5); HS组雏鸡卵巢中原始卵泡直径于第2,3,5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0. 05),HS组初级卵泡直径于第2,4,5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 〈0. 05),HS组次级卵泡直径于第4~6周龄时显著低于CK组(P 〈0. 05);雏鸡卵巢中HS组原始卵泡分布密度于第2,4,6周龄时与CK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5),HS组初级卵泡分布密度于第2,3周龄时与CK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5),HS组次级卵泡分布密度与CK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热应激损伤了文昌鸡雏鸡垂体、卵巢组织/器官,影响了雏鸡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垂体 卵巢 生长发育 雏鸡
原文传递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秀芳 张越英 +1 位作者 晏智萍 安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GHD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不同垂体发育状况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垂体正中矢状高径将患儿分为垂体发育不良组(45例)、垂体正常组(31例)、垂体发育增大组(14例)。分析比较各组身高、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分值、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以及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的差值(差值用△表示)。结果治疗后3组身高、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分值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垂体发育不良组、垂体发育增大组△身高、△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分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均大于垂体正常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治疗不同垂体发育的GHD患儿均有促进骨生长、增加身高的作用,对垂体发育不良及增生患儿效果更明显,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垂体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儿童
下载PDF
鱼类脑垂体结构与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碧文 王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3-57,共5页
有关鱼类脑垂体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八十多年来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细胞化学水平对鱼类脑垂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基本弄清了其细胞组成和各类细胞的功能。有关鱼类脑垂体起源和发育的研究表明 :鱼... 有关鱼类脑垂体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八十多年来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细胞化学水平对鱼类脑垂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基本弄清了其细胞组成和各类细胞的功能。有关鱼类脑垂体起源和发育的研究表明 :鱼类脑垂体的起源为双起源 ,不同鱼类脑垂体结构分化较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脑垂体 结构 发育
下载PDF
鱼类垂体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谢碧文 王志坚 张耀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关键词 垂体 发育 鱼类
下载PDF
垂体发育调控因子遗传学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姝玮 王卫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垂体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现已发现HESX1、LHX3、LHX4、PITX1、PITX2、SOX、PROP1及PIT1等基因突变会导致先天性垂体功能及形态异常。本文将就上述基因在垂体发育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垂体胚胎发育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性腺功能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终身高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思年 杜敏联 +3 位作者 李燕虹 马华梅 陈红珊 苏喆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后,性腺功能对其成年终身高(final adult height,FAH)的影响。方法将1993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后,性腺功能对其成年终身高(final adult height,FAH)的影响。方法将1993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生长中心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15例,排除慢性器质性疾病、骨骼异常、营养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异常所致的生长迟缓,按照有或无自发青春发育,将其分为自发青春发育组(n=9,男性为5例,女性为4例);无自发青春发育组(n=6,男性为3例,女性为3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无自发青春发育组6例患儿均有性腺功能低下,其中5例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首先采用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直至血T3,T4水平稳定在正常水平后,再开始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15例患儿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方法为:于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剂量为每周0.7I U/kg(0.23mg/kg),疗程为1.1~7.7年。治疗结束后定期复诊,当年生长速率(growthvelocity,GV)<2cm,或将女性患儿骨龄(bone age,BA)≥14岁,男性患儿骨龄≥16岁时的身高,视为近似终身高或成年终身高。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成年终身高,影响成年终身高的因素和青春期的生长因素。结果生长激素缺乏症标准差分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在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1.13±0.54),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1.00±0.47)。以遗传靶身高(target height,THt)校正的成年终身高标准差分值(FAH-SDS)在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0.33±0.58),无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为(0.04±0.62)。77.8%(7/9)自发青春发育组患儿的成年终身高达到或超过遗传靶身高范围,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侏儒症 垂体性 终身高 青春发育
原文传递
人类垂体生长素细胞的胚胎发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素云 田中岭 曲跃华 《开封医专学报》 1998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胎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为垂体移植挑选适宜胎龄垂体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系统地观察了人类4-8个月胎龄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结果:①生长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胚胎第4个月时在垂体前叶周边已经出现。... 目的:探讨人胎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为垂体移植挑选适宜胎龄垂体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系统地观察了人类4-8个月胎龄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结果:①生长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胚胎第4个月时在垂体前叶周边已经出现。②G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目随胎龄增长逐渐增多,且向垂体前叶的中央延伸。GH细胞密度,胚胎早期升高,晚期随胎龄增长逐渐下降。③G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胚胎4个月时细胞体较小,且呈圆形、卵圆形,核大胞浆少。随胎龄增加,胞体逐渐增大,胞浆增多,核浆之比逐渐变小,至胚胎晚期,GH细胞以大型圆型或卵圆形为主。结论:人胎垂体移植时,以胎龄4月份的垂体作移植供体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生长素细胞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银鲫Greb1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石竹 刘威 +3 位作者 李志 周莉 卢建国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3-961,共9页
为研究银鲫(Carassius gibelio)雌激素应答基因(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cell 1,Greb1)的表达特征和功能,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银鲫Greb1的全长cDNA(CgGreb1)。CgGreb1的cDNA全长为954 bp,其中包含一个765 bp的... 为研究银鲫(Carassius gibelio)雌激素应答基因(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cell 1,Greb1)的表达特征和功能,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银鲫Greb1的全长cDNA(CgGreb1)。CgGreb1的cDNA全长为954 bp,其中包含一个76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5个氨基酸。大多数脊椎动物有多个Greb1的变体,长度为386—1988个氨基酸,其中CgGreb1是最短的一个。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脊椎动物Greb1蛋白的N端区域极为保守,且CgGreb1位于Greb1蛋白的N端区域,该区域与其他脊椎动物Greb1的同源性超过60%。qRT-PCR结果显示,在成体组织中,CgGreb1主要在垂体、脑、性腺和肝脏中表达,其中在垂体中CgGreb1的表达最高;在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的雌鱼垂体中,CgGreb1的表达逐渐上升随后降低,并在产卵时维持较高的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gGreb1从50%外包开始表达,其表达量随胚胎发育而升高,在受精后24h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下降,在受精后48h不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原肠期,CgGreb1信号位于胚层的边缘;在体节期,CgGreb1信号逐渐增强并出现在神经系统;在受精后24h,CgGreb1信号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从受精后30h开始,CgGreb1信号减弱;在受精后48h,检测不到CgGreb1信号。在注射CgGreb1 MO的银鲫胚胎中,tshβ、prl和gthα分别标记的3种垂体细胞减少,证明CgGreb1参与早期银鲫垂体细胞的发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银鲫垂体发育和生长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Greb1 垂体发育 激素
下载PDF
溴隐亭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飞阳 吴成坤 +8 位作者 陈兵 龙霄翱 刘思微 黄俊章 黄煌 文涛 余庆旺 刘豪然 廖壮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溴隐亭对斑马鱼胚胎生存率、孵化时间和形态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取斑马鱼胚胎随机分成溴隐亭溶液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和0.5%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比较各组胚胎... 目的探讨溴隐亭对斑马鱼胚胎生存率、孵化时间和形态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取斑马鱼胚胎随机分成溴隐亭溶液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和0.5%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比较各组胚胎生存率、孵化时间、幼鱼鱼鳔充气、幼鱼畸形及发育异常情况。结果48受精后发育小时数(HPF)时,溴隐亭溶液组胚胎孵化率低于2个对照组(P<0.05);120 HPF时,20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斑马鱼幼鱼鱼鳔充气率、水肿率分别低于、高于其余组(P<0.05),但各组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4 HPF时,50μmol/L组、100μmol/L组较其余4组斑马鱼幼鱼生存率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溴隐亭可引起斑马鱼胚胎孵化延迟、斑马鱼幼鱼生存率降低、水肿及鱼鳔充气障碍,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催乳素腺瘤 溴隐亭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斑马鱼 胚胎发育 致畸作用
下载PDF
体外三维培养胚胎干细胞形成脑垂体和视杯样器官
13
作者 沈亦雯 朱剑虹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5期575-581,共7页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器官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涉及到细胞间复杂的信号分子网络,而且与细胞间的空间作用力有关。尽管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但仍可通过体外三维细胞培养重现这一过程的部分环节。结合复习文献,文中详细介绍了最近2个体外三...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器官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涉及到细胞间复杂的信号分子网络,而且与细胞间的空间作用力有关。尽管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但仍可通过体外三维细胞培养重现这一过程的部分环节。结合复习文献,文中详细介绍了最近2个体外三维培养胚胎干细胞自发形成视杯和脑垂体样器官的研究,并比较总结了这2项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揭示局部自主模式如何推动器官生成。因此,体外细胞三维培养通过模拟体内细胞的生存和功能环境,为更好的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亚器官-器官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工具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发育 视网膜发育 自发组织 胚胎干细胞 三维培养 体外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男性Kallman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李懂 张波 杨静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分析男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以来在我院确诊的14例男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其发育情况、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骨龄、垂体发育及下丘... 目的分析男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以来在我院确诊的14例男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其发育情况、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骨龄、垂体发育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功能启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乳房发育正常者10例,占71.4%;不正常者4例,占28.9%。阴毛分期1期6例,占42.9%;2期7例,占50.0%;3期1例,占7.1%,均未达到正常标准。阴茎长度(2.42±0.93)cm,睾丸体积(1.58±0.93)ml,均未达到正常标准。共13例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FT3为(5.75±0.97)pmol/L,2例(15.38%)异常;FT4为(16.91±1.92)pmol/L,均正常;TSH为(2.94±1.80)mIU/L,4例(30.77%)异常。14例患者均进行性腺功能检查,其中孕酮(0.46±0.36)ng/ml,6例异常(42.86%);睾酮(0.26±0.15)ng/ml,全部偏低;雌二醇(19.67±8.55)pg/ml,1例偏低(7.14%);泌乳素(8.22±3.01)ng/ml,均正常;促黄体生成素0(0.06)mIU/L,全部偏低;促卵泡刺激素0.18(0.60)mIU/L,13例(92.86%)偏低。患者骨龄范围为10.0~19.0岁,与实际年龄的差值为-8~0.5岁,11例(78.58%)发育落后。共12例患者进行垂体MRI检查,结果显示,6例嗅球嗅束不发育,其中4例嗅沟不明显,2例嗅沟正常,1例嗅沟不发育,嗅束纤细,嗅沟正常;2例嗅球偏小,嗅束纤细,嗅沟正常;5例垂体体积偏小,1例垂体微腺瘤。仅1例患者LH峰值>4U/L,HPGA功能启动,但启动不充分(<12U/L)。结论男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性腺、骨骼和垂体发育落后的发生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并给予激素治疗,是该病患者恢复性腺功能和改善发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LMANN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 性腺功能 骨龄 垂体 发育
原文传递
藏鸡与白羽肉鸡垂体转录组差异表达研究
15
作者 王宏玲 王英明 +3 位作者 梁城 唐慧 李志雄 吴锦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39-1947,共9页
试验旨在通过对藏鸡和白羽肉鸡垂体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鸡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genes,DEGs)及信号通路。本研究选用42日龄健康藏鸡和白羽肉鸡各3只,分别采集垂体组织利用Illumina HiS... 试验旨在通过对藏鸡和白羽肉鸡垂体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鸡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genes,DEGs)及信号通路。本研究选用42日龄健康藏鸡和白羽肉鸡各3只,分别采集垂体组织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mRNA测序,对筛选到的DEGs筛选DEGs,GO和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随机挑选的DEG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藏鸡和白羽肉鸡分别获得126094302和125666442条clean reads。与白羽肉鸡相比,藏鸡垂体组织中共有DEGs 392个,其中196个为上调基因,196个为下调基因(P<0.05),其中包括生长激素(GH)基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显著富集于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细胞通讯相关的信号通路,GH、GHRHR和IGF2BP1基因也显著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结果准确可靠。综上研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影响藏鸡和白羽肉鸡生长发育速度差异的关键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为了解鸡垂体组织调节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白羽肉鸡 转录组测序 垂体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大鼠生后脑下垂体前叶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
16
作者 卢春蓉 孟繁东 +2 位作者 刘惠玲 焦西英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3,T004,共6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生后其脑下垂体前叶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SD大鼠按生后天数分为 P1~ 2、P8、P15、P30、P45等五个实验组。结果证明 ,P1~ 2 d,从周围脑膜中来的 CGRP阳性神经纤维进入前叶浅表 ,形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生后其脑下垂体前叶 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SD大鼠按生后天数分为 P1~ 2、P8、P15、P30、P45等五个实验组。结果证明 ,P1~ 2 d,从周围脑膜中来的 CGRP阳性神经纤维进入前叶浅表 ,形态较短直 ,前叶中央部未见阳性纤维。P8d,CGRP阳性纤维的数量较 P1~ 2 d者显著增多 ,CGRP阳性纤维细而弯曲 ,富含膨体 ,呈网状或簇状分布于前叶背侧中央部及吻侧部。P15 d,CGRP阳性纤维可分为粗直类纤维和弯曲的膨体型细纤维 ,前者分布于前叶大部分 ,后者主要呈网状或簇状分布于前叶吻端近腹侧部及背尾部。 P30 d,CGRP阳性纤维也分为粗直类纤维和弯曲的膨体型细纤维 ,粗直类纤维分布于整个垂体前叶 ;弯曲的膨体型细纤维较 P15 d者分布广泛。P45 d CGRP阳性纤维类型和分布接近成年大鼠。本研究结果表明 ,大鼠垂体前叶的 CGRP阳性神经纤维随出生后年龄的增长 ,其类型、数量、分布逐渐由少到多 ,由分布于浅表到广泛分布于整个垂体前叶 ,呈现一种动态变化 ,说明出生后大鼠垂体前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神经纤维 垂体前叶 生后发育 大鼠
下载PDF
人胎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17
作者 闫素云 李明善 赵凯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胎垂体细胞的发生 ,为临床垂体移植挑选适宜胎龄提供依据 .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 ,结合图像分析系统 ,系统观察 4~ 8mo人胎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 .结果 :胎龄 4mo人胎垂体生长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垂体前叶周边已... 目的 :探讨人胎垂体细胞的发生 ,为临床垂体移植挑选适宜胎龄提供依据 .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 ,结合图像分析系统 ,系统观察 4~ 8mo人胎垂体生长素细胞的发育 .结果 :胎龄 4mo人胎垂体生长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垂体前叶周边已经出现 ,随胎龄增长 ,逐渐向垂体前叶的中央延伸 ,多排列成团或索状 ,细胞数量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增多 ;细胞密度胚胎早期升高 ,以后随胎龄增长逐渐下降 .细胞形态在胎龄 4mo时 ,胞体较小 ,呈圆形、卵圆形 ,胞核较大 ,胞质较少 ,以后随胎龄增长 ,胞体逐渐增大 ,胞质增多 ,核质之比逐渐变小 ,胚胎晚期细胞以大型、圆形为主 .结论 :人胎垂体移植以胎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免疫细胞化学 生长素细胞 胎儿发育
下载PDF
脑性瘫痪婴幼儿垂体甲状腺功能与大脑发育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李晓捷 商淑云 +2 位作者 姜志梅 李林 李永库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对脑性瘫痪 (CP)儿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40例 0~ 3岁 CP婴幼儿血清中血清促甲状腺素 (TT3)、血清总甲状腺素 (TT4)、血清游离 T3(FT3)、血清游离 T4(FT4)、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γ Ts)水平... 目的 对脑性瘫痪 (CP)儿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40例 0~ 3岁 CP婴幼儿血清中血清促甲状腺素 (TT3)、血清总甲状腺素 (TT4)、血清游离 T3(FT3)、血清游离 T4(FT4)、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γ Ts)水平。结果 CP婴幼儿 TSH水平低于正常同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TT3、γ Ts与正常同龄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CP婴幼儿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的低功能状态可能是 CP儿童发育落后的因素之一,并与脑发育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垂体 甲状腺 脑发育 婴幼儿
下载PDF
大鼠生后垂体前叶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19
作者 卢春蓉 孟繁东 +2 位作者 刘惠玲 邱建勇 鞠躬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研究大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 ,其脑下垂体前叶 P物质 ( substance P,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SD大鼠按其出生后年龄分为 5个实验组 :P1~ 2 ,P8,P1 5,P30 ,P4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垂体前叶 SP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研究大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 ,其脑下垂体前叶 P物质 ( substance P,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SD大鼠按其出生后年龄分为 5个实验组 :P1~ 2 ,P8,P1 5,P30 ,P4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垂体前叶 SP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P1~ 2期 ,大鼠垂体前叶中央分布有少量 SP阳性神经纤维 ,膨体呈长梭形。 P8期 ,阳性神经纤维可分为短粗类纤维和屈曲样膨体型纤维 ,前者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的浅表 ,后者主要分布于前叶的吻侧部及中央部 ,数量比 P1~ 2期多 ,且膨体较 P1~ 2期大 ,呈串珠状。P1 5期 ,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较 P8期广泛 ,呈片状 ,短粗类纤维较 P8期长 ,屈曲样膨体型纤维分布于前叶中央。P30期 ,阳性神经纤维以屈曲样膨体型纤维为主 ,数量较 P1 5期增多。P45期 ,垂体前叶 SP纤维类型、分布同成年大鼠 ,其屈曲样膨体型纤维广泛分布于整个前叶。结果表明随出生后年龄的增长 ,大鼠垂体前叶 SP阳性纤维的类型、数量、分布逐渐由少到多 ,由分布于周边部到广泛分布于整个垂体前叶 ,呈现一种动态变化 ,说明出生后大鼠垂体前叶中 SP阳性纤维发育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P物质 神经纤维 发育 大鼠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rains of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with gonadal development
20
作者 Chunyan Zhao Liang Chi +5 位作者 Yongshuang Xiao Bing Li Yunliang Lu Yanting Cui Wenqi Wang Jun 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The bra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ontrolling reproduction through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HPG)axis in vertebrates.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has become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marine fish in Europe and... The bra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ontrolling reproduction through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HPG)axis in vertebrates.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has become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marine fish in Europe and North China.Previous research investigating turbot reproduction ha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the HPG axis in regulating egg and sperm production.However,the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of the organs in the HPG axis have not been studied.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y and histology of brains in female and male turbo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onadal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ains of both female and male turbot were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that are typical of advanced teleosts:the telencephalon,diencephalon,cerebellum,hypothalamus,pituitary gland,myelencephalon,and olfactory bulbs.The telencephalon was well-developed and contained five distinct lobes,with the contiguous diencephalon at the caudal portion.The torus longitudinales and rostral torus semicircularis of the mesencephalon flattened along the dorsal surface,and the rostral corpus cerebellum was located in the dorsal portion.The actual total brain volume in mature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p<0.05)than that of females with gonadal development.Notably,the pituitary volume in male turb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from immature to mature stage,but this difference did not occur in females.The data together illustrate a distinct sex difference in the turbot brain during gonadal development,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ir HPG a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T BRAIN pituitary gonadal development morphology HIST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