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净化城市污水的实践 被引量:30
1
作者 吾甫尔.米吉提 艾尔肯.热合曼 +1 位作者 苏里坦.阿巴拜克力 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将城市污水的流量控制在400m3/d左右的条件下,在3200m2池面水浮莲净化塘内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滞留处理时间为8d时, SS、BOD5、CODCr、NH4-N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1.85%、84.54%、81.91%、61.88%、86.96%以上,净化水的理化指... 将城市污水的流量控制在400m3/d左右的条件下,在3200m2池面水浮莲净化塘内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滞留处理时间为8d时, SS、BOD5、CODCr、NH4-N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1.85%、84.54%、81.91%、61.88%、86.96%以上,净化水的理化指标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群总数的剩余率也仅为净化前的0.0078%和0.075%,水的卫生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净化塘 城市污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7-1142,共6页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g,干重达8.57~10.53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mg和15.60~66.00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8.21mg和8.99~48.37mg,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薸吸收对水体N去除的贡献率为53.26%~65.24%,对水体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9.58%~74.19%。由此可以看出,大薸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大薸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原文传递
水浮莲干体吸附去除水中的锑(Ⅲ) 被引量:16
3
作者 邱罡 吴双桃 陈少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83-2688,共6页
以水浮莲干体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水浮莲干体量、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锑(Ⅲ)的吸附影响;同时通过FTIR、动力学模型以及等温吸附模型等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b3+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 以水浮莲干体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水浮莲干体量、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锑(Ⅲ)的吸附影响;同时通过FTIR、动力学模型以及等温吸附模型等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b3+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H为6.8、水浮莲干体用量为1.0 g/25 mL、于(25±1)℃的恒温振荡摇床中以100 r/min振荡吸附反应120 min后,吸附率可达76.8%。水浮莲干体对Sb3+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前10 min的吸附率为52.7%,60 min达到吸附平衡;初始pH对Sb3+的吸附有显著的影响,适宜pH为6.8;在一定范围内,干体量的增加、摇床转速的增大以及温度的升高都会导致吸附率升高。结合FTIR谱图分析得出吸附为化学、物理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水浮莲干体对Sb3+的吸附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均适合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但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特性,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1.394 mg/g。水浮莲干体对Sb3+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处理含锑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锑(Ⅲ) 吸附
原文传递
LAS和AE对水生植物损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红玉 廖柏寒 +2 位作者 鲁双庆 周朴华 杨仁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水生植物水绵、水浮莲的损伤作用.观察发现,在LAS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而消失,载色体的规则螺旋缠绕结构被打乱,集结成团.细胞膜与细胞壁部分分离.水浮莲细...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水生植物水绵、水浮莲的损伤作用.观察发现,在LAS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而消失,载色体的规则螺旋缠绕结构被打乱,集结成团.细胞膜与细胞壁部分分离.水浮莲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膜部分解体,细胞质中有许多空腔,液泡增大,叶绿体变形;在AE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细胞膜消失,载色体和造粉核解体,分散于整个由细胞壁内层构成的空腔中.水浮莲细胞膜部分解体,染色质浓缩,核膜逐渐解体,叶绿体和线粒体解体,液泡消失,被细胞质充填.可以推断:LAS和AE对水生植物损伤的机理不同,AE以溶解为主,LAS则除溶解外,所带电荷引起蛋白质构象改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绵 水浮莲 污染 亚显微结构 lAS AE 水生植物损伤 显微结构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水浮莲对铜污染水体的修复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俊美 雷泽湘 陈中义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在不同Cu2+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水浮莲对Cu2+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Cu2+质量浓度、pH值对水浮莲吸收Cu2+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低铜污染水体有良好的修复效... 以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在不同Cu2+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水浮莲对Cu2+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Cu2+质量浓度、pH值对水浮莲吸收Cu2+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低铜污染水体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Cu2+质量浓度为2.00、4.00、6.00和8.00 mg/L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50%、90%、50%、78.00%和74.63%;在Cu2+质量浓度为4 mg/L、pH值为5.0、6.0、7.0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6.50%,87.25%和83.00%.水浮莲对铜的修复主要依靠根的吸收和累积,其根部对Cu2+的积累量远高于茎叶部分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 铜污染水体 去除率
下载PDF
大薸对网箱养殖长吻鮠生长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2-406,共5页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47.80%和44.36%,两组网箱间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P的回收率分别为35.01%和32.53%,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利用率分别为26.87%、25.37%,P的利用率分别为15.82%、15.55%,生态网箱中N、P的利用率略高于传统网箱,但两组网箱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生态网箱内大薸共有3次收割,收获总质量为189.5 kg,大薸净增重为154.25 kg,对水中N、P的移除量分别为257.32 g和67.08 g。通过计算大薸对水中N、P的移除量以及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输入和输出总量,从理论上得出网箱面积与大薸栽培面积比为1∶32~35时,可实现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长吻鮠 生长 氮、磷排放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预测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10
7
作者 喜超 木霖 +4 位作者 李胜 岳英 和淑琪 桂富荣 刘梦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6,共10页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为大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大薸的地理分布数据、7个环境因子及4个地形因子,对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和适生区等级进...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为大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大薸的地理分布数据、7个环境因子及4个地形因子,对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和适生区等级进行预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进行验证,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大薸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大薸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约13.56万km^2,其中以滇中及滇南地区为主;生境主要为营养富集的水域、沼泽、沟渠和水田等。ROC曲线法得到AUC值为0.907,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刀切法分析显示:影响大薸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结论】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面积较大,占云南国土面积的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潜在适生区 MAXENT ARCGIS
下载PDF
低浓度镉胁迫下2种水生植物体内植物络合素的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超 王丽娅 +1 位作者 孙琴 李平夫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1,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式,研究了水环境低浓度镉(Cd)(0.01~0.64μmol/L)较长时间胁迫下漂浮植物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和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体内植物络合素(PCs)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2种水生植物对外界Cd胁迫表现出明显... 采用溶液培养方式,研究了水环境低浓度镉(Cd)(0.01~0.64μmol/L)较长时间胁迫下漂浮植物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和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体内植物络合素(PCs)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2种水生植物对外界Cd胁迫表现出明显的吸收和积累效应,水浮莲体内PCs的响应明显强于伊乐藻。水浮莲体内的PCs诱导量与Cd处理浓度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Cd浓度≥0.08μmol/L水浮莲根系产生明显毒害效应并伴随根系PCs的诱导量急剧增加。回归分析显示,2种水生植物体内PCs的合成水平与Cd的生物毒性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PCs可作为重金属Cd胁迫的生物标记物指示水体中重金属的毒害程度。比较而言,水浮莲体内PCs对Cd污染更为敏感,可通过检测其根系PCs的含量来评价和预测实际水环境中Cd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络合素 水生植物 水浮莲 伊乐藻
下载PDF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对NH_4^+-N和NO_3^--N吸收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绵好 奥岩松 杨肖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过多(特别是氮、磷)所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来利用大型维管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已备受关注。然而,水体中氮的去除受到包括氮的离子形态及其在水体中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Michae... 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过多(特别是氮、磷)所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来利用大型维管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已备受关注。然而,水体中氮的去除受到包括氮的离子形态及其在水体中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来研究植物根系表面氮的浓度与植物吸收氮的相互关系。该方程包括2个参数:吸收最大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其分别表示植物吸收不同氮形态的最大速率和对不同氮形态亲和力的高低。利用加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浓度营养液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吸收速率拟和Michaelis-Menten方程。水浮莲对NH_4^+-N的Km很高,表明其对NH_4^+-N亲和力高;在NO_3^--N单一氮源提供下,水浮莲对NO_3^--N的吸收动力学与NH_4^+-N相似。然而,在营养液中同时存在NH_4^+-N和NO_3^--N时,NO_3^--N吸收的最大速率明显降低,但对其Km的影响不大,这种抑制作用看来属于非竞争性的。在NH_4^+-NN和NO_3^--N的同时存在下,由于植物吸收NO_3^--N能力的降低可能导致植物对氮的利用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 吸收动力学 铵态氮 硝态氮 营养元素互作
下载PDF
两种土著水生植物对铀矿坑水的修复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聂小琴 董发勤 +4 位作者 丁德馨 刘宁 李广悦 张东 刘明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6-1953,共8页
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和水培实验,研究了某废弃铀矿坑水中的土著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铀矿坑水的原位修复能力。野外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薸和凤眼莲对废弃铀矿坑水中的铀有极强的... 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分析和水培实验,研究了某废弃铀矿坑水中的土著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铀矿坑水的原位修复能力。野外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薸和凤眼莲对废弃铀矿坑水中的铀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废弃铀矿坑水中铀浓度在0.4~0.6mg/L之间,高出国家排放标准(GB 23727—2009)规定值(0.05mg/L)的10倍左右。废弃铀矿坑水中土著水生植物大薸和凤眼莲根系平均铀含量分别为1 015.40mg/kg(干重)和504.87mg/kg(干重);富集系数分别为2 071和1 001。水培实验结果表明,大薸对铀矿坑水中铀的去除能力与植物生长期、生物量和覆盖水体面积呈正相关。生长后期(单株生物量鲜重≥100g)的大薸、凤眼莲,投加量为100g/L时,10d可将铀矿坑水中铀浓度由1.93mg/L降至0.03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8%以上。SEM-EDS结果表明,大薸和凤眼莲在酸性条件下与水体中的铀结晶矿化,生成纳米片状晶体堆簇在根系表面;在碱性条件下(接近废弃铀矿坑水的pH值时),未出现类似矿化结晶体。表明大薸和凤眼莲对于不同酸度的铀废水体系有不同的修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坑水 大薸 凤眼莲 植物修复
下载PDF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艾山江·阿布都拉, 古力孜拉·沙帕尔汉 +1 位作者 吾甫尔·米吉提 艾山江·阿布都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检测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以及对NaCl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浮莲最适合的生长繁殖温度条件为20~35℃,低于10℃时不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低于5℃时难以保持生存能力;最适pH范围在pH6~10之间;水... 检测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在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以及对NaCl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浮莲最适合的生长繁殖温度条件为20~35℃,低于10℃时不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低于5℃时难以保持生存能力;最适pH范围在pH6~10之间;水浮莲对NaCl非常敏感,10 mM.L-1NaCl影响水浮莲的正常生长,高于此浓度的NaCl会导致水浮莲的黄化以及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生长繁殖 NACl 酸碱度 温度 检测
下载PDF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大薸损伤程度的酶学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红玉 周朴华 +2 位作者 杨仁斌 廖柏寒 鲁双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16-419,共4页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比活力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进行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对大薸 (PistiastratiotesL .)损伤程度的酶学诊断 .结果表明 :在 17℃下 ,ρ(AE) 0 .1mg L的AE对大薸的伤害程度极...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比活力变化作为观测指标 ,进行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对大薸 (PistiastratiotesL .)损伤程度的酶学诊断 .结果表明 :在 17℃下 ,ρ(AE) 0 .1mg L的AE对大薸的伤害程度极微 ;ρ(AE)为 1.0、10 .0mg L时 ,大薸受到较大的伤害 ,但能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ρ(AE)为 2 0 .0、5 0 .0mg L时 ,由于伤害程度大 ,超出了酶的修复能力 ,组织逐渐坏死 .同时推测 :在AE污染下 ,大薸的POD是起保护作用的主导酶 .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Biao 表面活性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AE 水生植物 危害 损伤 酶学诊断
下载PDF
水生植物大薸和凤眼莲对水中铀的去除 被引量:7
13
作者 聂小琴 丁德馨 +4 位作者 董发勤 刘宁 张东 李广悦 刘明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49,共7页
通过室内水培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铀矿区土著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真实铀矿坑水和不同铀浓度水中铀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干体大薸和凤眼莲根系以1g/L(干重)的比例投加至铀矿坑水(ρ0(... 通过室内水培和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铀矿区土著水生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真实铀矿坑水和不同铀浓度水中铀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干体大薸和凤眼莲根系以1g/L(干重)的比例投加至铀矿坑水(ρ0(U)=1.93mg/L,pH0=7.83)中,1h后,矿坑水中铀去除率分别达58%和48%,5d后铀质量浓度降至0.3mg/L以下;活体大薸和凤眼莲对水体中铀的去除作用主要集中在第1d内,单株鲜重约为400g左右的活体大薸在10min内可以将1Lρ0(U)=0.045~4.5mg/L的水体中铀质量浓度降至30μg/L以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标准;单株鲜重约为400g左右的活体凤眼莲在1d内可以将1Lρ0(U)=0.5~4.5mg/L的水体中铀质量浓度降至国家标准(GB 23727—2009)规定值(0.05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凤眼莲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水浮莲内生放线菌的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秀萍 阿力木江 吾甫尔.米吉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从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中分离获得对动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及特性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进行拮抗实验,并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检测分析,16SrDNA序列的PCR扩增。... 【目的】从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中分离获得对动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及特性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进行拮抗实验,并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检测分析,16SrDNA序列的PCR扩增。【结果】筛选得到1株具有拮抗特性的放线菌XJPL-LA-67,该菌株的上述几个特征与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的高度一致,与此同时,依据其16S rDNA序列分析,XJPL-LA-67序列的同源性与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高达99%。【结论】将水浮莲内生放线菌XJPL-LA-67确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内生放线菌 系统鉴定 链霉菌
下载PDF
大薸对污水中污染物净化作用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鹤莹 杨鹏 +2 位作者 支苏丽 杜德林 张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3-912,共10页
大薸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是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和吸收重金属的水生植物。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方法,系统总结大薸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重点讨论和分析了大薸对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及净水机制。结果表明,大薸具有较强的... 大薸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是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和吸收重金属的水生植物。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方法,系统总结大薸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重点讨论和分析了大薸对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及净水机制。结果表明,大薸具有较强的营养传输能力、固碳增汇能力和多种污染物吸收能力,将其生物特性与系统环境整体及内部微生物的作用相结合,合理施用大薸对多类污水的治理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此外,本文对大薸在除盐和抗生素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建立水中养分的吸收转运模型等提出展望,旨在为大薸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抗生素 污水净化处理
下载PDF
水浮莲中一株西瓜枯萎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蘋蘋 艾山江.阿不都拉 +2 位作者 赵国玉 卡米力.克热木 吾甫尔.米吉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5-1239,共5页
从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的叶中分离出1株对西瓜枯萎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XJPL-YB-26,其发酵液上清在280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利用软件Primer6.0设计16SrDNA引物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XJPL-YB-26的部分16Sr... 从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的叶中分离出1株对西瓜枯萎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XJPL-YB-26,其发酵液上清在280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利用软件Primer6.0设计16SrDNA引物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XJPL-YB-26的部分16SrDNA序列,GenBank接收号为EU251191。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rDNA同源的序列,并用软件MEGA3.1按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菌株XJPL-YB-26与AB271744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99%,最终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内生菌 拮抗作用 鉴定
下载PDF
水葫芦和大薸对垃圾渗滤液净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娜 张玉龙 +2 位作者 孙占祥 刘鸣达 赵玉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0-554,共5页
在静态水培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条件下水葫芦和大薸的生长状况及其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D 3546.7mg.L-1、NH3-N 527.5mg.L-1、TP 8.02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HCL)水葫芦和大漂全部被毒害致死,在中浓度(... 在静态水培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条件下水葫芦和大薸的生长状况及其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D 3546.7mg.L-1、NH3-N 527.5mg.L-1、TP 8.02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HCL)水葫芦和大漂全部被毒害致死,在中浓度(COD 1233.3mg.L-1、NH3-N 182.9mg.L-1、TP2.83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MCL)生长状况差,生物量急剧减少。在低浓度(COD 660.0mg.L-1、NH3-N 99.7mg.L-1、TP 1.59mg.L-1)垃圾渗滤液条件下(LCL)能够正常生长,且对低浓度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净化效果。24d后水葫芦对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9%,99.8%和84.8%,大薸对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4%,99.1%和71.7%。试验结束后,COD与NH3-N浓度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标准,TP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大薸 垃圾渗滤液 净化处理 COD NH3-N TP
下载PDF
基于GARP的大薸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璐 孙希华 林泽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43-245,共3页
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小溪或淡水湖中,是入侵风险较高的水生植物之一。利用现有的大薸分布点数据,基于GARP模型采用刀切法选取最优环境因子集合,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使用ROC曲线对其预测结果进... 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小溪或淡水湖中,是入侵风险较高的水生植物之一。利用现有的大薸分布点数据,基于GARP模型采用刀切法选取最优环境因子集合,对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使用ROC曲线对其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坡度、年平均气温、最冷月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对其适生区分布影响显著。现有数据表明,预防生物入侵往往比入侵后控制更为经济有效。该研究的目的就是预测大薸的适生区,从而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方法阻止它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P 大薸 适生区 预测
下载PDF
Cd胁迫对水浮莲中Cd积累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蒯广东 李轶 +3 位作者 方晓航 刘晓文 杨竹 常鹏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63-4367,共5页
考察了不同浓度[0(对照组)、0.25、0.50、1.50、2.50、5.00和10.00 mg/L]镉(Cd)对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植株的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矿物质元素、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31 d的... 考察了不同浓度[0(对照组)、0.25、0.50、1.50、2.50、5.00和10.00 mg/L]镉(Cd)对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植株的生长和Cd积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矿物质元素、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31 d的培养,水浮莲的生长率与Cd的胁迫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21),而含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n=21)。Cd主要积累于水浮莲的根部,且地上部分和根部的Cd含量与Cd的胁迫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1)。此外,Cd胁迫促进了水浮莲对Cu、Zn、Mg和Fe的吸收,但是抑制了其对Ca的吸收,并且还抑制了水浮莲叶绿素的合成,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当Cd的胁迫浓度≥0.50 mg/L时,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当Cd的胁迫浓度≥1.50 mg/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 ) CD胁迫 叶绿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化学改性大薸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及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双桃 朱慧 王桔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2-145,共4页
采用氢氧化钠(NaOH)对入侵植物大薸(PS)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大薸生物吸附剂(SPS),研究改性条件对SPS吸附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和铅离子(Pb2+)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改性大薸形貌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对C... 采用氢氧化钠(NaOH)对入侵植物大薸(PS)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大薸生物吸附剂(SPS),研究改性条件对SPS吸附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和铅离子(Pb2+)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改性大薸形貌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对Cu2+和Zn2+的去除率随着改性剂NaOH浓度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态势、随着改性时间延长和改性温度降低而呈增大态势。采用0.5mol/L的NaOH溶液,在30℃处理3h制备的SPS吸附性能最强,对Cu2+、Zn2+、Pb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7%、99.1%和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大薸 重金属离子 化学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