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被引量:4
1
作者 Sajjad Haydar Mehwish Anis Misbah Afaq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717-1724,共8页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igh cost of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a major hindrance in its application.Constructed wetlands(CWs)offer low-cost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is issue.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v...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igh cost of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a major hindrance in its application.Constructed wetlands(CWs)offer low-cost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is issue.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an innovative maneuver of CWs i.e.hybrid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HCWs)for municipal wastewater(MWW).The HCWs included two lab scale CWs;one horizontal and one vertical,in series.Local plant species were used.HCWs were operated in both,batch and continuous mode.Batch mode was used to(1)optimize detention time and(2)find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Continuous operation(at batch optimized retention time)was carried out for the evaluation of mass removal rate,r(g·m-2·d-1),volumetric rate constant,Kv(per day)and areal rate constant,Ka(m·d-1).Among two local plants tested,Pistia stratiotes gave better removal efficiency than Typha.Optimum detention time in HCWs was found to be 8 days(4+4 each).The optimum COD,BOD,TSS,TKN and P removal observed for Pistia stratiotes planted HCWs was 80%,84%,82%,71%and88%respectively.Effluent standards for COD,BOD and TSS were met at optimum conditions.The values of Kaand Kv demonstrated that more removal occurred in vertical flow as compared to horizontal flow C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s Municipal wastewater Hybrid pistia TYPHA Batch mode Continuous mode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two free-floating plants (Eichhornia crassipes and Pistia stratiotes) on the burrow morphology and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ond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habitat 被引量:3
2
作者 Jinqing Wang Guihua Fu +6 位作者 Weiyue Li Ying Shi Jicai Pang Qiang Wang Weiguang Lü Change Liu Jiansheng Liu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2018年第1期22-29,共8页
Loach exhibit conspicuous drilling behaviors in the mud of shallow waters,yet their burrow morpholog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is behavior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We characterized the burrow morphology and w... Loach exhibit conspicuous drilling behaviors in the mud of shallow waters,yet their burrow morpholog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is behavior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We characterized the burrow morphology and water quality of the pond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n three scenarios:in tanks without plants,tanks with the free-floating plant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and tanks with water lettuce Pistia stratiotes.Water hyacinth effectively removed water TN,COD,NO3-N and NH4-N,and water lettuce removed water TP and NH4-N.Water hyacinth and water lettuce markedly reduced water turbidity and DO,increased TOC and EC.Water hyacinth purified water more effectively than water lettuce,providing a suitable habitat for loach feeding,living and burrowing.The burrow structures were V-shaped,Y-shaped,inverted L-shaped,or complicated dendritic networks composed of multiple V shapes.The hyacinth treat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greatest burrow volume,length,depth,and structural complexity,but the opening size was reduced by dense root mat coverage.Burrows in the water lettuce treatment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termediate volume,length,branches and sinuosity,but they had the largest opening and pit size.The control treatment had a flat bottom with the smallest,shortest burrows.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free-floating plants improve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change burrow morphology and may be used to improve loach breed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water benthic fis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Burrow morphology Free-floating plant Eichhornia crassipes pistia stratiotes Water purification
原文传递
3种水生漂浮植物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娄敏 廖柏寒 +1 位作者 刘红玉 邹雅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对紫萍、大和凤眼莲3种水生漂浮植物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漂浮植物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全N和全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处理效果大>凤眼莲>紫萍。大和凤眼莲均具有较强的... 对紫萍、大和凤眼莲3种水生漂浮植物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漂浮植物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全N和全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处理效果大>凤眼莲>紫萍。大和凤眼莲均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大生长繁殖较易控制,且对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效果佳和改善水质,有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水生漂浮植物 紫萍 大藻 凤眼莲 治理措施
下载PDF
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刘盼 宋超 +2 位作者 朱华 张清靖 贾成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以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漂(Pistia stratiotes)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分析了3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 以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漂(Pistia stratiotes)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分析了3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可以正常生长。大漂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磷吸收率分别为93.58%、97.72%和96.65%,紫叶酢浆草为89.57%、83.76%和86.54%,凤眼莲为90.11%、85.07%和91.46%;大漂对水体中总氮的吸收率分别为89.05%、90.18%和73.50%,紫叶酢浆草为68.32%、59.73%和72.90%,凤眼莲为68.45%、71.49%和71.53%;大漂对氨氮的吸收率为85.80%、91.48%和88.60%,紫叶酢浆草为77.51%、72.07%和89.68%,凤眼莲为68.84%、90.90%和90.88%。试验表明,3种水生植物均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可见,大漂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最为明显,凤眼莲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酢浆草 凤眼莲 大漂 净化作用
下载PDF
水浮莲净化富营养化湖泊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邵林广 《环境与开发》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在武汉D湖进行了水浮莲净化富营养化湖泊的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水浮莲对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有机物及氮磷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BOD5 的去除率在 70 %以上 ,总氮去除率 60 %以上 ,总磷去除率 70 %以上 .
关键词 水浮莲 净化 富营养化 湖泊 污染治理 BOD
下载PDF
利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净化城市污水的实践 被引量:30
6
作者 吾甫尔.米吉提 艾尔肯.热合曼 +1 位作者 苏里坦.阿巴拜克力 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将城市污水的流量控制在400m3/d左右的条件下,在3200m2池面水浮莲净化塘内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滞留处理时间为8d时, SS、BOD5、CODCr、NH4-N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1.85%、84.54%、81.91%、61.88%、86.96%以上,净化水的理化指... 将城市污水的流量控制在400m3/d左右的条件下,在3200m2池面水浮莲净化塘内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滞留处理时间为8d时, SS、BOD5、CODCr、NH4-N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1.85%、84.54%、81.91%、61.88%、86.96%以上,净化水的理化指标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群总数的剩余率也仅为净化前的0.0078%和0.075%,水的卫生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净化塘 城市污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7-1142,共6页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 通过大薸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对N、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在总氮(TN)、总磷(TP)初始浓度分别为2.45~9.41mg/L和0.44~1.53mg/L的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大薸均可正常生长。经过21d的生长,大薸鲜重达164.33~193.4g,干重达8.57~10.53g,大薸鲜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4%~1.19%/d,大薸干重的特定生长率为0.46%~1.4%/d,大薸的分株速率为1.33%~3.62%/d。3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去除量分别为69.20~318.60mg和15.60~66.00mg,大薸的N、P吸收量分别为35.20~208.21mg和8.99~48.37mg,且随水体初始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大薸吸收对水体N去除的贡献率为53.26%~65.24%,对水体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9.58%~74.19%。由此可以看出,大薸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大薸可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原文传递
两种漂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水质净化作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秦红杰 张志勇 +5 位作者 刘海琴 刘旻慧 闻学政 王岩 张迎颖 严少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70-2479,共10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漂浮水槽,对两种常用于水体净化与修复的漂浮植物(凤眼莲和水浮莲)在水质净化效果和生长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水体氮磷浓度有更高的要求,对水体中浮游藻类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高达94.38%和95.06%,优于... 采用自主研发的漂浮水槽,对两种常用于水体净化与修复的漂浮植物(凤眼莲和水浮莲)在水质净化效果和生长特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水体氮磷浓度有更高的要求,对水体中浮游藻类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高达94.38%和95.06%,优于凤眼莲;凤眼莲对水体TN的去除率(82.08%)以及其叶片净光合速率(20.28~27.90μmol CO_2/(m^2·s))和叶绿素a含量(1.05~1.08mg/g鲜重)均显著高于水浮莲(分别为71.82%、8.64~16.50μmol CO_2/(m^2·s)和0.25~0.31mg/g鲜重)(P<0.05).与凤眼莲共存情况下,水浮莲有更强的扩繁能力,但后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具逃逸风险.为使两种漂浮植物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提出了基于这两种水生植物水体净化的"三明治"模式,为今后选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与修复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植物 凤眼莲 水浮莲 水体修复
下载PDF
凤眼莲、大薸对铀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严政 谢水波 +2 位作者 李仕友 唐东山 刘迎九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为探讨凤眼莲和大薸在铀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通过Hoagland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铀质量浓度处理对凤眼莲和大薸的光合色素质量比、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以及凤眼莲和大薸对铀的... 为探讨凤眼莲和大薸在铀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通过Hoagland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铀质量浓度处理对凤眼莲和大薸的光合色素质量比、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以及凤眼莲和大薸对铀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随铀处理质量浓度增大,凤眼莲和大薸体内铀质量比增加,在50 mg/L铀胁迫下,两者体内铀的质量比达1 550.2 mg/kg和963.0mg/kg;在铀的质量浓度为0.1 mg/L时,凤眼莲和大薸的光合色素质量比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铀质量浓度的增大,光合色素质量比持续降低;在铀的质量浓度为0.1~1 mg/L时,抗氧化酶系统在凤眼莲和大薸缓解较低质量浓度铀胁迫所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凤眼莲对铀的耐受能力要强于大薸;高质量浓度(20 mg/L和50 mg/L)铀处理下,凤眼莲和大薸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二者游离脯氨酸质量比均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凤眼莲 大薸 抗氧化酶 富集
下载PDF
水浮莲干体吸附去除水中的锑(Ⅲ)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邱罡 吴双桃 陈少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83-2688,共6页
以水浮莲干体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水浮莲干体量、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锑(Ⅲ)的吸附影响;同时通过FTIR、动力学模型以及等温吸附模型等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b3+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 以水浮莲干体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吸附时间、初始pH、水浮莲干体量、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锑(Ⅲ)的吸附影响;同时通过FTIR、动力学模型以及等温吸附模型等对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b3+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H为6.8、水浮莲干体用量为1.0 g/25 mL、于(25±1)℃的恒温振荡摇床中以100 r/min振荡吸附反应120 min后,吸附率可达76.8%。水浮莲干体对Sb3+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前10 min的吸附率为52.7%,60 min达到吸附平衡;初始pH对Sb3+的吸附有显著的影响,适宜pH为6.8;在一定范围内,干体量的增加、摇床转速的增大以及温度的升高都会导致吸附率升高。结合FTIR谱图分析得出吸附为化学、物理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水浮莲干体对Sb3+的吸附过程;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均适合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但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特性,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1.394 mg/g。水浮莲干体对Sb3+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处理含锑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锑(Ⅲ) 吸附
原文传递
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寸发 闻学政 +5 位作者 张迎颖 刘海琴 宋伟 王岩 秦红杰 张志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组合构建生态净化塘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监测了尾水沿程的氮、磷浓度变化,分析两种漂浮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全氮、全磷、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组合构建生态净化塘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监测了尾水沿程的氮、磷浓度变化,分析两种漂浮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全氮、全磷、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生态净化塘处理后,TN、硝酸盐氮、TP和可溶性磷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72.36%、79.00%、78.57%、80.64%,氨氮和TP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Ⅱ类标准,有效地减轻了周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在水流沿程方向上,水浮莲和水葫芦的生物量、全氮、全磷、叶绿素a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叶片和根系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两种漂浮植物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明显上升,说明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加剧。由此可见,水浮莲、水葫芦对氮、磷等营养盐比较敏感,这是其可以有效去除氮、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莲 水葫芦 污水处理厂尾水 净化效果 生理响应
下载PDF
LAS和AE对水生植物损伤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红玉 廖柏寒 +2 位作者 鲁双庆 周朴华 杨仁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水生植物水绵、水浮莲的损伤作用.观察发现,在LAS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而消失,载色体的规则螺旋缠绕结构被打乱,集结成团.细胞膜与细胞壁部分分离.水浮莲细...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对水生植物水绵、水浮莲的损伤作用.观察发现,在LAS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而消失,载色体的规则螺旋缠绕结构被打乱,集结成团.细胞膜与细胞壁部分分离.水浮莲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膜部分解体,细胞质中有许多空腔,液泡增大,叶绿体变形;在AE处理液中,水绵细胞壁外层被溶解,细胞膜消失,载色体和造粉核解体,分散于整个由细胞壁内层构成的空腔中.水浮莲细胞膜部分解体,染色质浓缩,核膜逐渐解体,叶绿体和线粒体解体,液泡消失,被细胞质充填.可以推断:LAS和AE对水生植物损伤的机理不同,AE以溶解为主,LAS则除溶解外,所带电荷引起蛋白质构象改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水绵 水浮莲 污染 亚显微结构 LAS AE 水生植物损伤 显微结构 水质监测
下载PDF
水浮莲对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净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牟希东 胡隐昌 +4 位作者 汪学杰 李晓慧 刘超 黎伟新 罗建仁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6期11-13,46,共4页
研究了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在可控条件下对水产养殖排放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总磷和COD均有一定的净化效... 研究了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在可控条件下对水产养殖排放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浮莲对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总磷和COD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各水质指标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2.4%、47.5%、23.2%、5.80%、51.5%和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排放水 水浮莲 水质净化 去除率
下载PDF
大薸对不同质量浓度畜禽废水的净化作用及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金发 杨平 +4 位作者 聂琦珊 胡金朝 秦玲 张丹 胡成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4,共8页
实验以自然湿地中采集的大薸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首次研究了大薸在低质量浓度至高质量浓度畜禽废水条件下的净化作用及植物生理变化。并探讨了湿地植物大薸对废水的净化作用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薸对畜禽... 实验以自然湿地中采集的大薸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首次研究了大薸在低质量浓度至高质量浓度畜禽废水条件下的净化作用及植物生理变化。并探讨了湿地植物大薸对废水的净化作用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薸对畜禽废水的CODcr、氨氮、总磷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82.33%、69.21%和45.88%。大薸在不同质量浓度畜禽废水胁迫8d后,大薸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畜禽废水质量浓度越高,植物损伤情况越明显。大薸叶片中起主要保护作用的酶是POD,变化幅度最明显,对畜禽废水胁迫的敏感性、应激性最强。大薸对畜禽废水的净化作用与大薸的生物学效应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畜禽废水 胁迫 抗氧化系统酶
下载PDF
水浮莲对铜污染水体的修复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俊美 雷泽湘 陈中义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以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在不同Cu2+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水浮莲对Cu2+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Cu2+质量浓度、pH值对水浮莲吸收Cu2+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低铜污染水体有良好的修复效... 以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对在不同Cu2+质量浓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水浮莲对Cu2+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Cu2+质量浓度、pH值对水浮莲吸收Cu2+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莲对低铜污染水体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Cu2+质量浓度为2.00、4.00、6.00和8.00 mg/L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50%、90%、50%、78.00%和74.63%;在Cu2+质量浓度为4 mg/L、pH值为5.0、6.0、7.0时,水浮莲对铜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6.50%,87.25%和83.00%.水浮莲对铜的修复主要依靠根的吸收和累积,其根部对Cu2+的积累量远高于茎叶部分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 铜污染水体 去除率
下载PDF
2种漂浮植物对再生水水质净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丽君 陈刚新 +4 位作者 张文超 陈沉 王克明 李魁晓 王佳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3,共6页
选取2种常用水生漂浮植物凤眼莲与大薸作为研究对象,以某大型再生水厂再生水作为培养介质,研究对再生水中氮、磷的深度净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凤眼莲相较于大薸,单株生物量更大,且增殖更迅速。在相同种植密度(24株/m^2)下,凤... 选取2种常用水生漂浮植物凤眼莲与大薸作为研究对象,以某大型再生水厂再生水作为培养介质,研究对再生水中氮、磷的深度净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凤眼莲相较于大薸,单株生物量更大,且增殖更迅速。在相同种植密度(24株/m^2)下,凤眼莲和大薸生长率分别为165,56. 8 g/(m^2·d),对TN去除率分别为96. 3%和73. 7%,去除负荷为374,286 mg/(m^2·d),大薸组对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凤眼莲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4%,对磷的去除负荷分别为39,42 mg/(m^2·d);但是,实验进行10 d后,大薸出现叶片发黄、根部腐败状况,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升高,而凤眼莲长势良好,去除效果能够保持。因此,对比2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对氮、磷的去除能力,优先选用凤眼莲作为再生水净化植物,如选用大薸,则应在腐败前进行打捞处理,避免腐败后氮、磷重新进入水体形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大薸 再生水
原文传递
植物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的水质调控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剑峰 宋永会 +1 位作者 郭义川 郑丙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0-523,共4页
基于水生植物具有减缓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调控水生植物生物量,研究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中水质恶化风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直接回用再生水的景观湖泊中,随植物覆盖率由0增长到80%,水生植物能够降低94%的水体感... 基于水生植物具有减缓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调控水生植物生物量,研究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中水质恶化风险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直接回用再生水的景观湖泊中,随植物覆盖率由0增长到80%,水生植物能够降低94%的水体感官性污染,抑制92%的藻类滋生,实现92%NH3-N和近70%TP的有效去除,延长2倍水体水质稳定时间.此外,综合比较景观湖泊经济及景观价值,55%植物覆盖率能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是一种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湖泊植物调控水质的有效布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回用 景观湖泊 水质调控 水浮莲
下载PDF
大薸对网箱养殖长吻鮠生长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猛 马旭洲 王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2-406,共5页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47.80%和44.36%,两组网箱间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P的回收率分别为35.01%和32.53%,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利用率分别为26.87%、25.37%,P的利用率分别为15.82%、15.55%,生态网箱中N、P的利用率略高于传统网箱,但两组网箱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生态网箱内大薸共有3次收割,收获总质量为189.5 kg,大薸净增重为154.25 kg,对水中N、P的移除量分别为257.32 g和67.08 g。通过计算大薸对水中N、P的移除量以及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输入和输出总量,从理论上得出网箱面积与大薸栽培面积比为1∶32~35时,可实现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长吻鮠 生长 氮、磷排放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预测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喜超 木霖 +4 位作者 李胜 岳英 和淑琪 桂富荣 刘梦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6,共10页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为大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大薸的地理分布数据、7个环境因子及4个地形因子,对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和适生区等级进...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为大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大薸的地理分布数据、7个环境因子及4个地形因子,对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和适生区等级进行预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方法进行验证,运用刀切法分析影响大薸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大薸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约13.56万km^2,其中以滇中及滇南地区为主;生境主要为营养富集的水域、沼泽、沟渠和水田等。ROC曲线法得到AUC值为0.907,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刀切法分析显示:影响大薸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结论】大薸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面积较大,占云南国土面积的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潜在适生区 MAXENT ARCGIS
下载PDF
大薸和海芋对池塘水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惠 《净水技术》 CAS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研究了大薸和海芋对池塘水中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植物对NH3-N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曝气条件下,处理3d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19%和99.11%,净去除率分别为70.51%和70.44%。非曝气条件下,两种植物... 研究了大薸和海芋对池塘水中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植物对NH3-N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曝气条件下,处理3d后,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19%和99.11%,净去除率分别为70.51%和70.44%。非曝气条件下,两种植物对NH3-N的去除率也很高。经大薸处理4d后,NH3-N的去除率达98.71%,净去除率为79.09%;经海芋处理5d后,NH3-N的去除率达99.21%,净去除率为71.85%。大薸和海芋对CODCr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曝气条件下,大薸和海芋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88.65%和82.98%;非曝气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达73.29%和73.30%。由此可见,大薸和海芋作为水体污染修复植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海芋 植物修复 氨氮 COD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