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底管道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被引量:40
1
作者 周延东 刘日柱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1998年第4期1-5,共5页
回顾了我国海底管道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海底管道的类型、设计与铺设方法。针对海上铺管工艺,确定了钢管品质影响铺管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并展望了海管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铺设 管材 输油管道 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灌溉管网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9
2
作者 马孝义 范兴业 +1 位作者 赵文举 康银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9,共7页
针对树状管网布置中较多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管网两级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是根据树状管网单点供水的原则,建立了融合工程设计经验的树状管网优化布置整数编码遗传算法模型,克服了传统二进制... 针对树状管网布置中较多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管网两级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是根据树状管网单点供水的原则,建立了融合工程设计经验的树状管网优化布置整数编码遗传算法模型,克服了传统二进制编码方法易产生不可行解的问题,可快速寻找出一组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网布置方案。第二级优化在确定管网布置方案组的基础上采用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管径优化模型与算法。编制了灌溉管网两级优化设计Matlab程序,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与单亲遗传算法(SPGA)和管网布置经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整数编码的管网优化设计方法可方便地将设计经验融合到优化计算过程中,能降低管网优化设汁的复杂性和求解难度,快速有效求解符合工程实际的管网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管网 遗传算法 整数编码 管网布置 管径优化
下载PDF
管道机器人适应不同管径的三种调节机构的比较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小云 颜国正 +1 位作者 丁国清 颜德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使管道机器人能够适应管径为400~650mm的管道,介绍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每种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研究了各种调节机构的优缺点。针对工程需要,选用了滚珠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滚珠丝杠上的筒... 为了使管道机器人能够适应管径为400~650mm的管道,介绍了3种适应不同管径的常用调节机构。分析了每种调节机构的力学特性,给出了计算结果,比较研究了各种调节机构的优缺点。针对工程需要,选用了滚珠丝杠螺母副调节机构,滚珠丝杠上的筒式压力传感器保证驱动轮和管道内壁间的压力始终处于稳定的范围,使管道机器人具有充裕并且稳定的牵引力,牵引力的实验表明该调节机构具有1404N的牵引力输出。该调节机构能很好地适应管径为400~650mm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滚珠丝杠螺母副 管道检测 调节机构 管径
下载PDF
深水海底管道全尺寸压溃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1
4
作者 余建星 卞雪航 +2 位作者 余杨 杨源 王永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针对深水海底管道压溃问题,研制了深水海底管道屈曲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承受水压43,MPa,全长11.5m,直径1.6,m.使用该装置设计并开展了全尺寸管道压溃试验.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圆柱壳模型进行管道压溃数值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 针对深水海底管道压溃问题,研制了深水海底管道屈曲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承受水压43,MPa,全长11.5m,直径1.6,m.使用该装置设计并开展了全尺寸管道压溃试验.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圆柱壳模型进行管道压溃数值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来研究径厚比、初始凹坑缺陷、初始椭圆度缺陷等因素对管道压溃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压溃载荷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单个点状凹坑缺陷对于管道压溃载荷影响较小,初始椭圆度缺陷则明显降低了管道的压溃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管道 管道屈曲 压溃 全尺寸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新型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小云 颜国正 鄢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研制了适用于管径为400~650mm的煤气管道内缺陷自动探测系统.该系统由采用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的管道机器人移动机构、无损检测传感器和地面工作站等组成.综述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和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 研制了适用于管径为400~650mm的煤气管道内缺陷自动探测系统.该系统由采用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的管道机器人移动机构、无损检测传感器和地面工作站等组成.综述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和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在管道中运行平稳,具有稳定的牵引力,其值可达1.404kN,适用于400~650mm管径的油气管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检测 管道机器人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国内外管道修复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6
作者 宋连仲 张伟林 陈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对目前国内外管道修复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管道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分类,介绍了不同修复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道内衬 非开挖技术 管道修复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结构形式及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晓敏 檀润华 +1 位作者 蒋明虎 王尊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前,水力旋流器在油田采出液预分离和含油污水处理中逐步推广应用。水力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效率高、体积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对水力旋流器结构及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与优选水力旋流器结构,得到旋流器单体的双入口结构... 目前,水力旋流器在油田采出液预分离和含油污水处理中逐步推广应用。水力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效率高、体积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对水力旋流器结构及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与优选水力旋流器结构,得到旋流器单体的双入口结构理想型式为反涡线、大小锥段为圆弧过渡形式。同时简要分析了高次曲线与正余切曲线结构的锥段过渡形式,确定出合理的水力旋流器单体旋流腔长度为65 mm。经过理论研究和对比试验发现,具有结构参数关系模型的水力旋流器较常规结构的水力旋流器有更高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分离效率 入口 锥段 溢流管 旋流腔 底流管
下载PDF
聚乙烯及其复合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施建峰 郭伟灿 +2 位作者 师俊 钟思嘉 郑津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6-764,共9页
聚乙烯及其复合管道广泛应用于油气输送、城市燃气等能源领域,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焊接接头的安全检测及评价是聚乙烯及其复合管道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原理及方法、冷焊检测技术以及缺陷分类与失效... 聚乙烯及其复合管道广泛应用于油气输送、城市燃气等能源领域,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焊接接头的安全检测及评价是聚乙烯及其复合管道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介绍了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原理及方法、冷焊检测技术以及缺陷分类与失效模式三方面内容。对电熔和热熔焊接接头分别采用超声相控阵和耦合聚焦技术进行超声检测,并给出了缺陷剖切与检测结果的对比图。提出了物理概念清晰、工程应用方便的冷焊超声检测方法。将电熔接头中的缺陷分为熔合面缺陷、孔洞、结构畸变和过焊。分别对含不同类型和大小缺陷的电熔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电熔接头存在三种典型的失效模式,即沿电熔套筒壁贯穿裂纹失效、熔合面失效以及沿电阻丝所在平面贯穿裂纹失效。根据试验测试与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评定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填补了国内外在聚乙烯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方法方面的技术空白,提高了燃气管道的本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管 复合管 焊接接头 无损检测 安全评定
下载PDF
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宝平 孙树林 《煤气与热力》 1999年第2期61-64,共4页
探讨了直埋保温管道的敷设技术问题,对直埋保温管道的选择、埋设方式、埋设深度及管道补偿方式、补偿器的选用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借实例对管道支架所受推力进行了计算以确定最佳敷设方案;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 探讨了直埋保温管道的敷设技术问题,对直埋保温管道的选择、埋设方式、埋设深度及管道补偿方式、补偿器的选用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借实例对管道支架所受推力进行了计算以确定最佳敷设方案;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管网 直埋保温管道 补偿器 敷设技术
下载PDF
油水分离技术研究之一——直管和螺旋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0
作者 周永 吴应湘 +2 位作者 郑之初 刘秋生 李清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0-546,共7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油水混合物在直管和螺旋管中的流动状况。计算采用Euler Euler法和Euler模型:支配油水分离两相流动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混合型k ε模式,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油水混合物在直管和螺旋管中的流动状况。计算采用Euler Euler法和Euler模型:支配油水分离两相流动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混合型k ε模式,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以直管和螺旋管为例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初步计算结果。计算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直管中油水在重力作用下的分离,以及螺旋分离器中油水在重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的分离现象。并可为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油水分离 螺旋管 直管
下载PDF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林地土管特性及其对管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洪江 程云 +3 位作者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陈宗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60,共6页
相互连通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空隙称为大孔隙,亦可称其为土管。根据土管成因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动物活动导致的土管、植物根系形成的土管、土壤裂隙形成的土管和土壤水分运动形成的土管。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至少存在两种... 相互连通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空隙称为大孔隙,亦可称其为土管。根据土管成因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动物活动导致的土管、植物根系形成的土管、土壤裂隙形成的土管和土壤水分运动形成的土管。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至少存在两种成因的土管,即植物死亡根系形成的(生物性)土管和由土壤裂隙形成的(地质性)土管。由降雨导致水分在土壤大孔隙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管流,管流是优先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管流的产生对于降雨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管流开始出现一般较开始降雨时间推迟3~4小时),管流的产生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和土壤水力特性等要素有关,相同条件下管流流量和降雨强度及降雨量呈正相关。管流特性不仅与土管的成因有关,而且与土管在土壤剖面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由于土管内部粗糙程度和分枝合流情况不同,土壤前期降雨量、本次降雨强度影响也造成管流的水文过程产生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花岗岩坡面林地 土管特性 管流 优先流 土壤孔隙 土壤透水性
下载PDF
我国油气管道和焊接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薛振奎 刘方明 +1 位作者 隋永莉 于海燕 《焊接》 2002年第11期11-14,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油气管道技术步入了一个新阶段。高等级管材的应用、制管工艺的改善、管道施工方法的进步和管道维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焊接技术 管道工程 管材 制管
下载PDF
夹套管的配管设计及管件选用原则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慧文 刘雨民 《炼油与化工》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化工装置中常使用夹套管伴热系统,夹套管的配管设计要注意套管伴热的长度,要使内外管的热膨胀应力一致,要保证加热介质的流动畅通,还要注意内外管的材料和连接、夹套管的坡度和跨接管等问题。文中提出了施工中弯头、三通、异径管、定位... 化工装置中常使用夹套管伴热系统,夹套管的配管设计要注意套管伴热的长度,要使内外管的热膨胀应力一致,要保证加热介质的流动畅通,还要注意内外管的材料和连接、夹套管的坡度和跨接管等问题。文中提出了施工中弯头、三通、异径管、定位板的选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套管 加热介质 内管 套管
下载PDF
地层沉陷过程中埋地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敏 杜延军 +2 位作者 王非 尤佺 董冬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177-4187,共11页
地层沉陷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管道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进而造成破坏失效。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进行地层沉陷作用下埋地管道受力变形的分析,这一理论适用的前提是"管土始终接触"。然而由于管土的刚度差异... 地层沉陷的发生和发展会导致管道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进而造成破坏失效。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进行地层沉陷作用下埋地管道受力变形的分析,这一理论适用的前提是"管土始终接触"。然而由于管土的刚度差异以及管道上方填土的土拱效应,可能出现"管土分离",致使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的适用性值得商榷。因此,需要以试验数据为基础,证实"管土分离"现象的存在,并研究此种状态下管道的受力变形变化规律。利用自制的大型模型试验箱,以长江砂为填料,通过下调控制模型箱底板的不同位移模式模拟地层沉陷的形成和发展,进而研究埋地HDPE双壁波纹管道的受力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1)在模型箱底板的下调过程中,HDPE管道及其填土表面的竖向位移均符合修正高斯分布曲线,且管道竖向位移曲线的宽度系数小于填土表面竖向位移曲线的宽度系数;(2)HDPE管道的上覆土压力在模型箱底板的下调过程中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三维土拱效应"的变化特征;(3)管道下方土压力测试数据证实了地层沉陷发展过程中的"管土分离"现象,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由于采用了"管土不分离"的假定,其对于埋地管道竖向位移以及其纵向弯矩的计算过于保守,其管道竖向位移的计算值是本文实测值的1.1~9倍,纵向弯矩的计算值是实测应变计算值的3~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地层沉陷 HDPE双壁波纹管道 模型试验 土压力 管道变形 管土分离
原文传递
民用建筑排水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1
15
作者 蔡前进 韩伟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期161-162,共2页
针对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就住宅楼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坐便器排水管的位置确定、地漏的安装、UPVC排水塑料管等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住宅房屋的质量。
关键词 排水管 地满 UPVC管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TURBULENT FLOW IN THE MULTI-INTAKES SUMP OF THE PUMP STATION 被引量:19
16
作者 CHEN Hong-xun SHEN Xin-ro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42-47,共6页
In this article, a numerical model for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in the sump of the pumpstation was presented. A reasonabl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flow in the sump with several water intakes at different flo... In this article, a numerical model for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in the sump of the pumpstation was presented. A reasonabl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flow in the sump with several water intakes at different flowrates was proposed.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was employed to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ith the body fitted gridgenerated by the multi-block grid technique. By using theFluent software, the fluid flow in a model sump of the pumpstation was calculate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the numerical result of the example is fairly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ing station SUMP suction pipe turbulent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工程规则的管路自动布局与综合优化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柏萱 刘检华 +1 位作者 宁汝新 龚晶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21-131,共11页
针对复杂产品中管路布局耗时长,返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程规则的管路自动布局与综合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运动规划算法对管路系统进行自动布局,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管路布局方案进行优化。在布局完成后,综合考虑管路... 针对复杂产品中管路布局耗时长,返工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程规则的管路自动布局与综合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运动规划算法对管路系统进行自动布局,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管路布局方案进行优化。在布局完成后,综合考虑管路的可加工性,结构特性,强度特性等工程约束,采用一种基于一阶谓词的知识建模方法建立了管路布局知识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ASP推理机的管路系统自动评价技术,实现了管路布局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进行布局方案的优化。以航空发动机液压管路系统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自动布局 工程规则 管路评价 管路优化 快速扩展随机树
下载PDF
CCTV用于成都市锦兴路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19
18
作者 许州 王天宇 +2 位作者 杨善 谈力昕 马保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以成都市锦兴路排水管道非开挖检测工程为例,介绍了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在城市污水管道功能检测评估中的应用,包括管道预处理、水位判断以及CCTV检测。根据CCTV检测结果,该段排水管道存在39处缺陷,主要为腐蚀和沉积,且腐蚀管道为整... 以成都市锦兴路排水管道非开挖检测工程为例,介绍了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在城市污水管道功能检测评估中的应用,包括管道预处理、水位判断以及CCTV检测。根据CCTV检测结果,该段排水管道存在39处缺陷,主要为腐蚀和沉积,且腐蚀管道为整段腐蚀,总长度达到890 m。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对该排水管道进行了结构性和功能性评估。结构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段管道修复等级为二级,管道在短期内不会发生破坏,但应做修复计划;功能性评估结果表明,管道养护等级为四级,输水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应立即对淤积的管道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管道修复 非开挖 CCTV检测 管道缺陷 管道评估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DROP AND CORRELATION OF FRICTION FACTORS FOR SINGLE-PHASE FLOW IN ROLLING HORIZONTAL PIPE 被引量:19
19
作者 ZHANG Jin-hong YAN Chang-qi GAO Pu-zhe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614-621,共8页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ccurs increasingly in some dynamic devices operating in the oceanic condition. The relative data are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flow characteristics, so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yst...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ccurs increasingly in some dynamic devices operating in the oceanic condition. The relative data are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flow characteristics, so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ystematically single-phase pressure drop, and to develop the theory for frictional factor under the roiling condition. Using deionized water as the test flui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f single-phase flow were conducted in pipe with the inner diameter of 34.5 ram. The test section was horizontally settled on the rolling apparatus, and its regularity was similar to simple harmonic mo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drop during rolling motion fluctuat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olling period and rolling angle,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luid motion in a steady state.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experiment results and stable-state theory values, existing correlations can not predict present frictional factor very well.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single-phase frictional factor is correlated with the Reynolds number for rolling motion, and its comput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phase flow pressure drop friction factor horizontal pipe rolling motion
原文传递
PCI Express总线及其应用设计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鹏 罗武胜 杜列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首先对目前最为流行的PCI Express总线技术作了介绍,并对其数据的封装及传送流程作了概括,指出其作为第三代总线接口(3GIO)的技术优势。然后重点针对PCI Ex-press总线技术在应用设计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了三种不同的基于PCI Express的系... 首先对目前最为流行的PCI Express总线技术作了介绍,并对其数据的封装及传送流程作了概括,指出其作为第三代总线接口(3GIO)的技术优势。然后重点针对PCI Ex-press总线技术在应用设计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了三种不同的基于PCI Express的系统解决方案,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及资源开销,以便开发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合适的方案快速高效地完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EXPRESS 总线 可编程 pipe PEX 8311 桥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